聊香港電影有很多種聊法,從周星馳聊起,從成龍聊起,從王家衛聊起,從王晶聊起...
反正不管從誰聊起,終點好像都一樣。
要麼就搖頭嘆氣,要麼就託腮看遠方。昨日不可回,是的,我們每個人都和香港電影有一段故事,今天我們都要為他寫一封情書。
當我準備做「給香港電影的一封情書」這個主題的時候,朋友告訴我「那你一定要採訪阿德」。阿德,微票兒產品總監,也是前豆瓣電影運營負責人。我去豆瓣翻到了阿德寫的《一個影迷的香港電影地圖行》,從油麻地的美都餐室到太平山頂的夜景,他一站站尋訪港片裡的吉光片羽。
在必列者士街後面的老樓前默默念《歲月神偷》的臺詞,「做人,總要信。」也在廟街閒走,感受《新不了情》裡的老街坊市井氣息。
我有點開心,找阿德聊香港電影一定沒錯。
▲阿德
不散:大家都說港片已死,你說死了嗎?
阿德:死了很久了,沒事多燒紙。
不散:全死了嗎?
阿德:這種情緒是,看老港片越多,越覺得死了,再也不會有那種黃金時代的作品和明星誕生了。
不散:你所謂的黃金時代,是哪一段時代?
阿德:新浪潮開始,97為止吧。
不散:說說你心中的黃金時代呢?形容一下。
阿德:怎麼說呢,我覺得一方面是創作氛圍,好像新浪潮那撥,剛從國外學電影回來的,大家敢想敢做,快速接受市場觀眾的檢驗。另一方面是明星培養機制,像發哥、星爺這種,都是吃苦長大的,對生活有觀察力。參加完藝員培訓班就開始接活,用戲練演技,讓作品也充滿了生命力。還有港姐選拔,一水的沒整過容的美女進入這個行業。方方面面一整合,一部部天馬行空、演技服人、美女養眼的作品就出來了。
所以我們說黃金時代,不單單是說片子好,港片有佳句無佳章太明顯了。也有看明星的,看帥哥美女的,甚至就為了看一個演員。總之,感謝邵逸夫老先生,他的片場制、明星制真的是搭建了一個娛樂帝國。
▲1966年邵氏公司大合照
不散:你覺得黃金時代的港片總體是一種什麼氣質呢?(又是個超級大的問題)
阿德:我試著簡單回答...
不散:哈哈哈哈,好!
阿德:《新難兄難弟》裡梁家輝有一句很經典的臺詞,「我為人人,人人為我」,我覺得特別能代表港片的氣質,簡單、直接、過癮、敢想敢做。
不散:我們懷念黃金時代,是不是因為那是過去的。每個人都覺得過去的時代是最好的時代。
阿德:嗯,我自己覺得有這方面的情感,其實很多時候是在緬懷過去的美好。我覺得港片對我的人生觀,包括為人做事的風格是有影響的。
不散:阿德去過錄像廳嗎?
阿德:必然啊!老港片迷都這麼長大的吧。
不散:我只想問...錄像廳真的會放三級片嗎?
阿德:會的,過了晚上十一二點,老闆就會扔一打毛片讓你選。這件事是我大一回家的時候才第一次體驗到,再後面就全消失了,我搭上了末班車。小時候經常就是一塊錢看一下午,但零花錢特別少,經常跟著大人屁股後面混進去看,就是假裝前面那人是你爹,你懂的。
不散:在錄像廳看武打片什麼的,會不會特別有趣。
阿德:其實我看得最多的是槍戰片和喜劇片。
不散:很多人一起看喜劇片,明明不好笑,別人笑就跟著一起笑了。
阿德:印象中笑得最慘的一次,是看一個叫《群英會》的片子,玩穿越的,當時覺得簡直是世上最好笑的電影。
不散:錄像廳會放文藝片嗎?
阿德:愛情文藝片還是會有的,但真的不多,還是武打片和槍戰片居多。
不散:錄像廳和電影院感受的差異是什麼呀?
阿德:錄像廳真的會有那種很多人一起看電影的感覺,大聲說話大聲嗑瓜子,爛俗的段子也會覺得好好笑。電影院還是像一個正式場合,不希望被別人打擾,沉浸體驗為好。
▲電影《新難兄難弟》結束時的字幕
不散:在錄像廳看港片是國語還是粵語?
阿德:國語。
不散:之後資源多了,可以看粵語了,是不是總感覺怪怪的?
阿德:其實我覺得老港片看國語還好,反倒新片更喜歡粵語,可能跟配音水平的下降有關?不過以前的港片重看粵語確實覺得更好看,尤其星爺的片子,粵語更棒。
不散:你有沒有喜歡模仿哪句臺詞什麼的?
阿德:模仿語氣詞多點,比如:撲街、痴線、丟~啥的。
不散:包括名字也叫阿德?
阿德:...這個跟港片無關啦。
不散:你近期最期待的港片是什麼?
阿德:杜sir的《三人行》。
不散:要給香港電影寫一封情書,你會寫什麼?
阿德:感謝所有為香港電影付出過的人,謝謝你們帶給影迷的美好與回憶,我愛港片!
▲《三人行》預告海報
喜悅今年19歲,高考結束後她為了能學電影和媽媽爭執了好久,最後拗不過父母選擇了在北大念中文。但她並不「服輸」。採訪她的時候她剛剛看完電影,在回學校的公交車上;採訪的途中她也曾走神看完了一部電影才想到回復我。
喜悅說,她今年要挑戰看完365部電影。
▲喜悅
不散:最近看的一部香港電影是什麼啊?
喜悅:半個月前在北影看了《花樣年華》和《2046》,當初就是因為王家衛喜歡上電影的。
不散:這不是第一次看吧。
喜悅:王家衛每部我都看了兩遍以上。第一次看《花樣年華》是初二,當時還不懂愛情,就是覺得結尾好悲傷。看完還寫了周記。
不散:從《花樣年華》到《一代宗師》,你覺得王家衛變了嗎?
喜悅:沒有。我覺得《一代宗師》挺好,可能是題材讓大家覺得他變了。總之一直覺得他好厲害,他第一次讓我覺得電影還可以這麼拍,後來又看了好多厲害的導演,但最愛的始終有王家衛。
不過有段時間覺得他爛大街了,總被拿來裝逼。當時都不好意思說自己喜歡王家衛。
▲《花樣年華》劇照
不散:對你而言,王家衛就代表著香港電影?
喜悅:感覺提王家衛不會刻意想到香港電影,他的電影好像放在哪都行。還是《無間道》《英雄本色》還有徐克、周星馳、杜琪峯那樣的更能代表港片兒。
不散:你到底選誰啦!
喜悅:我學杜琪峯好了。
不散:那杜琪峯代表了怎樣的香港?你覺得。
喜悅:就是覺得警匪槍戰什麼的最香港。
不散:哪有那麼多賊啦!
喜悅:有大佬,就很香港。前幾天聽說香港警署沒了,很傷心。
不散:你覺得香港電影裡哪個角色最代表香港人?
喜悅:性格還真不好說,但是應該很帥。
不散:那你想去香港電影裡的哪個地方?
喜悅:重慶森林吧。
不散:想去那個大樓?那個大樓有啥好去的。
喜悅:穿雨衣戴墨鏡吃鳳梨罐頭。
▲《重慶森林》創意海報
不散:你一定要拍成照片發給我!!!!
喜悅:就是因為太想去了所以一直沒去,總覺得還沒準備好,還有那麼多電影沒看。
不散:什麼時候才算準備好了呢?
喜悅:等到我可以一個人出去的時候,或者找一個也喜歡港片的男朋友。
不散:就用一個角色來形容他吧!(八卦臉)
喜悅:梁朝偉!《春光乍洩》或《東邪西毒》裡的梁朝偉都行。我前男友說小馬哥不帥,後來分掉了。我最近在堅持給梁朝偉發微博私信,但他都沒看過。
不散:哈哈,劉嘉玲會回你的。如果香港電影是一個人,你覺得他是怎樣的一個人?
喜悅:表面上酷酷的,有種性冷淡的氣質,但內心很豐富的那種。(就是我喜歡的那種男生啊)
不散:如果遇到他,你想和他一起看一部什麼電影?
喜悅:應該會來一部周星馳的,比如《大內密探零零發》。
不散:最後一個題目,真的給香港電影寫封情書吧。
喜悅:初見與無間道裡縱橫四海的英雄本色,驚豔於玻璃之城裡甜蜜蜜的秋天童話,學會模仿周慕雲、何寶榮、小馬哥不同的抽菸方式發現主要看臉,使用過至尊寶、顧家明、陳浩南的各種表白方式仍然孤身一人。你說2046不過是一個房間號碼,歲月是一個神偷,我卻想用月光寶盒穿越到四月十六日下午的那一分鐘,對你說:「我好中意你」。
▲《古惑仔 音樂原聲帶》封面
他在片場,沒有戲的時候和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我們聊他的小故事,他也喜歡王家衛,說「沒有王家衛的情調,香港和其他的地區有何分別?」
▲李子涵
不散:你有沒有覺得,以前有些港片其實故事平淡無奇,但拍出來就是覺得精彩。
李子涵:這才是見功力的地方,細碎裡見生活真諦。你的這句話勾起了好多喜歡的港片,也想起了許多關於那些片子離自己的回憶。
不散:有沒有想過寫一部和香港電影有關的戲,像《天堂電影院》那樣?
李子涵:其實吧,大家之所以很懷念香港電影情懷的原因是因為內地太浮躁了。大家很難沉澱下來做點文化層次感豐富的電影。
不散:香港電影是不浮躁的?
李子涵:雖說港片不及當年了,但還有許鞍華啊,有王家衛啊,有杜琪峯啊...
不散:你覺得香港電影的哪種類型做得最成功?
李子涵:武俠片。見情見義,見功夫。
不散:香港電影這幾年變化很大。
李子涵:對啊。原因比較多,沒法說。
不散:你能不能說一些很細微的變化?一些小細節。
李子涵:內地演員演不出香港的神韻,香港演員演不出內地的氣息。雜糅了。
▲《新龍門客棧》劇照
不散:那你覺得香港演員的氣質是什麼呢?郭富城也演過內地的農民呀。
李子涵:你看郭富城在《最愛》裡不跳戲?演過是一回事,演成是另外一回事。香港雅路沿有種老北京藝人的感覺。
不散:怎麼說呢?
李子涵:一板一眼都是功夫。就像當初徐克他們拍戲的狀態一樣,
不散:香港演員一板一眼都是香港味道。
李子涵:嗯。
不散:如果要你嘗試寫一個關於香港的故事,你大概會寫成什麼樣?
李子涵:那一定是個老舊的故事,楊凡的味道。
不散:步調都慢悠悠的那種?
李子涵:那是內度的矜持。
不散:都說香港是世界上節奏最快的城市之一,但你說你要寫一個矜持的故事。我很好奇。
李子涵:香港人也愛反思。節奏快,不影響內心的靜。
不散:你說誰來演你寫的那部老舊的香港電影最合適啊?
李子涵:張曼玉,王菲。
不散:直覺片名一定是四個字。
李子涵:對!
▲《阿飛正傳》片頭
不散:香港電影是不是主導了你對香港的看法和感受啊?
李子涵:對。我對香港最大的感受來自於《重慶森林》。
不散:是不是香港電影讓人錯覺好像我們都去過香港?
李子涵:對。
不散:幕布的前面,我們都生活在香港。
李子涵:贊!
不散:給香港電影寫一封情書吧。
李子涵:感謝中國電影裡有過香港電影,也感謝我最青春的時候遇到了對我人生重大影響的香港電影。因為它,我才成為了現在的我。
▲《青蛇》正式版海報
我又問,封面到底是什麼?焉燻答,是愛情。
▲ 焉燻
不散:為什麼愛港片?
焉燻:我愛港片,很大程度是因為懷念小時那種錄像帶、VCD的畫質,不高清,有廣東話與英文結合的白色字幕,特別有一種觀影的儀式感。現在電影高清了,反而覺得那個太身臨其境,像在故事現場,少了那種「我在銀幕外觀看」的感覺。我不想進入畫面成為故事中的一個人,只想在畫面外觀看。
不散:你最近看的一部香港電影是什麼?
焉燻:《哪一天我們會飛》
不散:電影院看的嗎?
焉燻:下載的,我覺得這也是看港片的一種該有的方式。因為小時候看港片就是租VCD回家看。
不散:香港電影就是被你們這種行為害死的!哼!
焉燻:沒,是因為錯過了,沒去看,才下載的。《大話西遊》和《倩女幽魂》重映我可都去看了。
不散:看的時候,有沒有觸動老港片的感覺,因為《哪一天我們會飛》講的就是以前和現在的關係。
焉燻:不太有,因為即使是「以前」的部分,也是比較現代了,不是老港片的時代視覺。老港片是比較少校園情節的。
▲電影《金枝玉葉》中的經典插曲《追》
不散:你心中老港片最常表現的是什麼?
焉燻:整蠱!哈哈,不管是恐怖片、喜劇片,甚至槍戰都有戲弄的戲份,戀愛雙方互相攻擊,正義的竊賊戲耍愚蠢不作為的警察...
不散:現在回看還能笑出來嗎?
焉燻:《東成西就》可以,《大話西遊》也行。
不散:會和別人一起看這種老港片嗎?
焉燻:會,但比較少有這樣的人喜歡和願意看老港片。
▲《國產凌凌漆》片段
不散:有沒有對香港電影老是描寫的地方印象深刻?我的是那個樓梯,他們老是爬上爬下。
焉燻:那是日本吧,哈哈。
不散:不是!是港片的那個樓梯!
焉燻:我的是黑夜和街道。特別喜歡港片裡的黑夜,人物在街上走。
不散:所以會不會偶爾感覺自己走在黑夜的時候,就像在拍電影?
焉燻:會有。可能跟我本人也喜歡黑夜有關。
不散:夜行者,你好。
焉燻:白晝的人類,再會。
▲電影《PTU》講述一個夜晚警長丟失了他的配槍...
不散:那你覺得香港電影最大的缺點是什麼?
焉燻:現在嗎?還是以前。
不散:都可以。
焉燻:以前太繁榮了,幾乎沒有缺點。代表性的類型片太多,對整個亞洲的電影都有影響,看韓國現在都迷戀著那個年代的香港影星。可現在,港片輸太多了,不進則退吧。因為大環境影響,合拍片出現了,純粹的港片也由此被消解,港片變得四不像。
不散:你說「港片已死」說出這句話,大概是什麼心情呢?作為觀眾。
焉燻:港片愛好者的話,說這話當然是帶著心痛,恨鐵不成鋼。其實不止是港片,被吞噬、侵軋的還有港劇,和港樂。
不散:你覺得現在港片失去了什麼?
焉燻:喜劇不好笑,恐怖片不嚇人,失去了創造力,沒有引領了。
不散:要不要聊金像獎?
焉燻:幾百年不看了。
不散:你以前會每年看嗎?
焉燻:其實也不會。只關心獎項歸屬,現在獎項歸屬也不關心。
不散:哈哈哈,你還有未了的心願嗎,誰沒拿獎什麼的?
焉燻:我Mi(鄭秀文)吧,哈哈。
▲2002年鄭秀文憑藉《瘦身男女》《同居密友》《鍾無豔》三部電影同時提名金像獎影后。
不散:對了,你最愛港片裡的那一類角色?
焉燻:陷在愛情裡的男女。
不散:暫且這樣收尾吧,你寫一個給港片的情書吧。
焉燻:我可以推薦幾部港產愛情片嗎?
不散:推薦吧。
焉燻:談到港產愛情篇,你想到的是經典泣血的《天若有情》,還是復古克制的《花樣年華》?其實我個人更偏愛都市感十足的港式愛情,沿著《志明與春嬌》這個路線往前追回,我推薦各位看看《飛一般愛情小說》、《安娜瑪德蓮娜》、《小親親》、《天涯海角》幾部,看看港式愛侶如何於夜幕街頭追逐與挑逗。
不散:你還是沒有寫情書啊!
焉燻隔了一會回我。
《香港果啲女人啊》
你看著冉冉上升的王菀之或薛凱琪,
我回想起安坐神壇的蕭芳芳與張曼玉。
那個不修飾的年代,
最美是邱淑貞與王Joey。
他篤定舒淇不是典型的港女,
柏芝才貌雙全,卻愈漸偏離。
都說幸好還剩楊千嬅打圓場,
可有人記得那鄭姓女子仍未被嘉獎。
抬頭瞻仰的大銀幕上,
青雲、古仔、家輝與劉華,
與講普通話的那些她,排列組合變戲法。
臺下看客大呼貨不對板,
何以狠心,讓我等故人如坐針氈?
那些被時代與外人衝散的身影,
那些遭口味、習慣打垮的對白。
港片裡的女人們,
就這樣,被時光怠慢下來。
還有什麼方式,
能將各位靚女追回嗎?
我想,已經沒有了吧。
我們說我變成這樣都是電影害
我們也寫給香港電影的情書
謝謝每一個和 不散 分享故事的人
下一期採訪將以「全世界我只愛這個女人」為主題
如果你也要來聊聊你的女神,把你的簡單介紹和聯繫方式發到後臺
我們來聊聊吧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第 178 期文章,你的情書呢。
回復 #+任意數字 如 #17 有驚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