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秦說漢(273)四大美女之貂蟬,到底為何而死,傳說中的關羽月下斬影有何根據?
「藝術來源於生活,又高於生活。」用這句話來解釋後人對貂蟬的塑造是比較確切的。正史裡並沒有貂蟬的記載,關於她的描述大多是出於小說演義,或話劇當中。一個傳唱了幾千年的人物形象,她的真實身份與結局成為了人們研究與探索的話題。
有人認為,東漢末年的貂蟬的原型是呂布的部將秦宜祿的前妻杜秀娘,關羽在兵圍下邳時事先跟曹操打招呼要此女。但最終曹操據為已有,所以關羽怒而斬之,但這個傳說都沒有完整的證據鏈,也可能是藝術加工。
也有人認為,因為正史沒有記載,所以真實的貂蟬可能是不存在的。這話說得有點絕對,世上每天發生的事情太多了,不可能事無巨細一一記載。關於關羽斬貂蟬的幾個出處,我們一起來看看:
羅貫中描述呂布與貂蟬在下邳被曹操的大軍圍困,貂蟬不願與呂布單獨突圍,誓言要與呂布「生則同居,至死不分離。」呂布深受感動,因大勢已去,沒有聽從陳宮之言,派出部分軍隊出城與白門樓形成犄角互援之勢,每日只與貂蟬飲酒作樂。
呂布最終被曹操擒獲被殺,而貂蟬的下落不明。有人分析貂蟬是死於亂軍,也有人分析貂蟬在破城前逃跑,還有人分析貂蟬在破城之前已經自殺。按照羅貫中的小說發展情節,一個女人身逢亂世,很難獨善其身,自殺可能是最合理的結局。
《斬貂》的劇情是呂布在白門樓被曹操斬首,其妻貂蟬被張飛轉送給了關羽,但關羽拒絕接受這位有汙點的美人,怕其水性楊花,朝三暮四,對自己的名聲和氣節造成影響。於是乘夜傳喚貂蟬入帳,拔劍痛斬美人於燈下。
這個結局不符合邏輯。時劉備、關羽、張飛都是在曹操帳前效力,以曹操的性格,這女人被他收入後室的可能性最大,為什麼讓張飛轉送關羽呢?如果是張飛擒獲,理論上也是先送給大哥劉備。所以崑劇《斬貂》的結局有瑕疵。
呂布在下邳城白門樓被曹操斬首,他的妻子貂蟬被曹操抓獲。曹操想將貌美的貂蟬送給關羽為妾,藉以籠絡關羽忠心為自己效力。關羽夜讀《春秋》,看到有多處關於紅顏禍水誤國的記載,相信長相妖豔的女子都是亡國妖女,所以怒斬貂蟬以明志。
這個結局成就了關羽沒有被美色所誤的俠義形象。但以傳說中關羽之仁義,自己不要的美人,退回給曹操就是了,非得要當場斬殺一個弱女子嗎?
《關公與貂蟬》是根據《斬貂》改編的,貂蟬被俘後,見到關羽一見鍾情,便向關羽哭訴內心的冤屈,訴說其施展美人計為漢室除害的經歷,贏得關羽的愛慕,但關羽決計為復興漢室獻身,拋下兒女私情,貂蟬只好懷著滿腔柔情自刎,以死明志。
這個改編結局也經不起推敲,被俘之女命懸一線,哪來的心思與男人一見鍾情。而且,若關羽對其心生愛慕,就算不願婚娶,將其放走便是,為何讓其在眼前自殺。最重要的是,三國時期拔尖的武將,也大多都有隨軍姬妾吧。
《錦雲堂暗定連環計》的劇情是貂蟬在劉、關、張三人庇護下逃走,削髮為尼。後來曹操派人追捕,為使桃園三兄弟不再重蹈自相殘殺的覆轍,貂蟬毅然觸劍身亡,一縷幽怨的香魂,追隨國家大義而去。
這個結局也很難讓人信服,曹操、劉備都是做大事的人。特別是劉備,為了自己的事業,連老婆與小孩都可以扔棄,豈會為一個毫不相干的貂蟬跟老大哥曹操過不去。而桃園三結義的鐵哥們,豈會為了一個女人自相殘殺?
貂蟬的故事沒有寫進《三國志》,在《三國演義》中也是一筆帶過,卻在各種戲劇中濃情筆墨,而各種戲劇中的描述各不相同。《三國演義》、《關公與貂蟬》、《錦雲堂暗定連環計》中描寫均是自殺。因此,推測貂蟬最終是自殺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戲劇為了刻畫一個人物形象,經過藝術加工,在原型的基礎上更加深化,所以我們不用糾結於貂蟬到底是不是真實存在,到底為何而死,茶餘飯後的談資罷了。而《關公月底斬貂蟬》中,貂蟬自願被關羽月下斬影,也只是個美麗的傳說。
能活著,誰情願被殺呀?而戲劇若不編得令人動情,人們也不愛看呀?
2020/11/11
我是秦磚漢瓦裡的拾荒人,您的關注與評論,將是我無限的動力,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