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年,楊過等來了小龍女,「小薪青年」卻沒能等來漲工資的那一天

2021-01-13 沐唐葉話

菜單欄【圖解系列】→【小人物紀錄片】→【《小人物紀錄片》連結集合貼】


最近事情有點多,所以有段時間沒更新小人物系列了,在這裡先向大家說句抱歉。


這次要八的是在臺灣被稱為「小薪青年」的現實生態。


「小薪青年」,泛指受過高等教育,月薪不足3萬新臺幣(≈6593元RMB)的年輕一族。


這個薪資數目,和16年前基本一樣。


到底是什麼原因,使得臺灣青年的薪資水平16年來裹足不前?


在這樣大環境下的臺灣青年過著怎樣的生活?他們又有什麼樣的話想說?


就讓我們一起隨著下面的這段紀錄片,來一窺究竟吧。




目前臺灣總人口約為2350萬,其中約有三百五十萬年輕一族。


27歲的Stacy就是其中之一。


Stacy在一家咖啡店上班,每月薪資為稅前26000新臺幣(≈5714元RMB),不含餐費津貼和獎金。



畢業於某著名大學新聞系的Stacy曾獨自在臺北當記者三年,每日工作12小時,卻還是差點付不起房租。


面對鏡頭,她坦言自己是「被逼」回家鄉臺中的。



為何知名學府的畢業生日子也過得如此艱難?這就不得不先說一下臺灣的高等教育現狀了。


在臺灣,大學錄取率高達90%,每年有超過二十萬名大學生畢業——正如一個古老的笑話:「麥噹噹掉塊招牌下來,砸死10個,7個大學生,2個研究生,還有1個是博士生」。


這麼多年,從麥噹噹熬到金拱門,情況依然沒有任何改善。


大學生,早已不再是天之驕子了。




26000新臺幣的月薪,能過什麼樣的日子?


接下來我們就來細細分解一下臺灣「小薪青年」Stacy的一天吧。


--


早上:


年輕的Stacy騎著她的小綿羊去咖啡館上班,途經一家麵包店時,她停下車,給自己買了個羊角麵包當早飯。


早餐:1500新臺幣/月。


摩託車油費:800新臺幣/月。


和香港不同,臺灣的早餐店很少見粥類品種,一般的年輕小白領為了求快求方便,基本都買會麵包、三明治果腹。


以下為臺灣某麵包店掠影,所標的價格算是比較典型有代表性的:



一直很嚴謹的樓主掏出計算器算了下:哪怕周末全部在家吃,1500臺幣除以22天,每天的早餐預算也就68臺幣(≈15元RMB)左右。


好吧,看來Stacy也就每天早上一個麵包+一杯豆漿/果汁/咖啡的水平,和動不動就手滑點豬柳芝士蛋堡套餐還要加塊薯餅的樓主比起來,算是蠻節儉了。



--


中午:


Stacy工作的地方提供免費咖啡和午餐,所以這部分的開銷都為0。


但休息時間,刷刷手機總歸是必須的——手機費:1800/月。




--


雖然Stacy住在老家,無需支付高昂的房租,但畢竟已是開始賺錢的社會人了,所以每個月的家用也不可缺少。


家用:3000新臺幣/月。



--


晚上:


年輕小姑娘總歸是愛打扮要漂亮的,結束一天辛勞的工作,走在燈火輝煌的商業街上,Stacy望著路旁櫥窗裡的當季新衫,眼中閃爍著既嚮往又畏縮的目光。


想買,但錢包不夠厚,只能有選擇的挑揀,許多心頭好也不得不嘆息放棄。


服裝費:6000新臺幣/月。


沒有馬爸爸的臺灣,難怪開家HM都激動的不要不要了——總算有廉價親民的服裝可以買了~!



最後,Stacy在一家餐館門前停下,微微抬頭打量著貼在牆上的餐盤,開始盤算今晚吃什麼。


不知是不是臺灣和香港人普遍下班很晚,即便和父母同住,似乎也會經常在外面吃晚飯。


晚餐費:8000新臺幣/月。


--


以上:


1500早餐+800油費+1800手機費+3000家用+6000服裝費+8000晚餐;


「小薪青年」Stacy每月的基本開銷就需要 21100新臺幣!


雖然已經百般節省,但是扣除稅和這些日常開銷後,Stacy每月也僅能存下3000新臺幣(≈658元RMB)而已。


這些還不包括午餐和租房開支,難怪當年一個人漂在臺北,Stacy會經常差點付不起房租了。



在這樣窘迫的環境下,Stacy甚至連和朋友聚會,都能推則推。


「沒有錢、沒有錢、下次、下次……」 


Stacy在鏡頭前苦澀卻又無奈地複述著和朋友間的談話;哪怕偶爾出來一次,通常也只會買杯飲料,坐在路邊或公園裡聊個痛快。


不過她倒不擔心友誼的小船就此打翻,因為朋友的境遇也大抵相同。




在臺灣,「小薪青年」又被稱為「22K青年」。


這個稱呼,其實源於臺ZF在2009年提出的一個大學生實習計劃。


當年由於經濟環境較差,臺ZF為了幫助那些剛跨出校門,還沒有社會工作經驗,有點高不成低不就的大學生找工作,強制要求企業聘請大學生一年。


這一年中,大學生每月22K的薪金將全部由ZF買單,企業無需支付任何費用。



然而ZF的一片好意,推行至今卻逐漸變了味道——原本只是保底的22K,居然演變成了年輕人的薪資上限。


Stacy的老闆Scott認為:大鍋飯性質的 「22K計劃」 破壞了市場原有的, 「你值多少就可以拿多少工資」 的公平機制。



Scott的咖啡店很出名,因為大部分老闆都只給22K,但他願意多給3K,然而前來應聘的人經常令Scott不滿。


一身黑色T恤,帶著圓框眼鏡的Scott是這樣敘述的:


「來應聘的人經常會說我對咖啡很有興趣,我想進來學咖啡;


這時我通常就會問他,你既然這麼喜歡咖啡,那你最近有沒有做過和咖啡相關的事?


我看了書……


問他看了什麼書?卻又說不出來,你不要騙我好不好?!」



在臺灣,Stacy這代人有個很流行的稱謂——「爛草莓」;形容這一代的年輕人弱不禁風,承受不了壓力,像個嬌嫩的草莓一樣一壓就破。


「家長都會說,你們年輕人領這樣的薪水,就因為你們是『爛草莓』,當你覺得自己是爛草莓的時候,上面的人也覺得你是爛草莓,所以爛草莓就只有22K……我沒有時間去判斷你是個多好的人,我就先給你22K!」




即便賣力幹活,讓老闆覺得你含金量更高,可能也頂多就加到25K而已。


低廉的薪資無法激起年輕人奮鬥的欲望,反而令他們覺得「既然工資這麼低,就別這麼費力做事啦~~」


工資低→不賣力→工資低,這樣的怪圈在當今經濟衰退的臺灣,有種無限循環、生生不息的感覺。




剛剛跨出校門的子亨是澳門人,大學畢業後不想就這麼打道回府,因此決定留在臺灣就職。


子亨現在在某小型製作公司當助理,月薪25K;老闆很大方的允許他在公司留宿,免去了一筆不菲的租房開支。


不過代價就是每晚只能蜷縮在公司兩人座的沙發上睡覺,連腳都伸不直。



日子過得苦哈哈,打電話向媽媽倒倒苦水,反遭到家人的吐槽:「我媽覺得這薪水超少的,問我幹嘛要這樣辛苦留在臺灣?!」


手長腳長臉也長的子亨咧開嘴,衝著鏡頭沒心沒肺的笑著。



和想法多多的Stacy不同,中文系畢業的子亨從未想過為何年輕人的普遍起薪只有22K、沒想過低薪是社會的問題還是自己的問題、更加沒想過將來會如何。


子亨對未來沒什麼目標,主張隨遇而安,只要不餓死就行。


肚子餓了叫個外賣,工作完了打盤遊戲,大概就是子亨目前的生活常態了吧。



大概是記者也看不下去這樣「天真無邪」的小夥了,趕緊祭出宇宙級難題——你有想過買房嗎?


此題一出,果然絕無倖免,子亨循著記者的思路開始掰指頭:假設購房時需拿出二百萬首付,按照子亨現在月存五千的速度,十年也才只有六十萬新臺幣。


哇塞~!子亨一臉大夢初醒的詫異笑容:「好像真的買不起房子耶~~」




說到這裡,岔題小能手的樓主又要來岔個題了。


話說現在臺灣的房價究竟有多貴呢?


以下是嚴~謹~的樓主特地從臺灣某房產網上截下的,10月最新臺灣各地均價圖:



臺灣房產均以「坪」為單位,一坪≈3.3平米,以房價最高的臺北市為例,58.3/坪的均價,約為3.85萬RMB/平。


我好說這真心不貴嗎!


什麼?你說均價沒代表性?!好吧,那就來看看位於臺北市中心,以匯聚臺灣眾多美食小吃的「士林夜市」而聞名的士林區某樓盤吧。


住宅、3年多樓齡、2室2廳1衛、25.37坪(≈83.7平)。


它的小區描述,是這樣的↓↓↓


房子內部,是長這樣的↓↓↓


房型是這樣的↓↓↓


它的售價↓↓↓


折合人民幣才


340萬!


340萬!!


340萬!!!


這讓天天看著↓↓↓的魔都人民情何以堪


當然,帝都人民也一樣↓↓↓



訪問之後的那個晚上,一貫樂天的子亨躺在沙發上,遲遲無法入眠。


「長這麼大,從沒一口氣思考過那麼多現實問題……」


昏黃的街燈下,子亨瘦長的身影顯得格外單薄。


但更可怕的是,自己完全束手無策。




臺灣有一個叫【我愛22K】的網站,經常有人上去曬工資條,將大公司低薪請人的情況公諸於世。


嘲諷之中,難免流露出濃濃的辛酸。



為了這個22K實習計劃,臺ZF花費了一百一十三億新臺幣,但不僅沒能解決臺灣年輕人就業難的問題,反而拉低了整個人力市場的薪酬水平。


2013年,15~29歲青年的平均薪酬只有2萬7千多新臺幣,比2009年推出計劃之前,反而少了2千多。



2017年3月,臺媒報導:中天生技集團董事長路孔明在臺大校園徵才博覽會致詞時表示:1979年他畢業時,業界給的起薪就是20K,工作兩、三年後就漲到了30K。


但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企業對應屆生開出的薪水,依然是26K到30K。


「這對於臺灣而言,是很大的危機!」路孔明面色沉重,一副憂心忡忡的模樣。


不過對於類似這樣的言論,著名設計師姚仁祿卻有不同的看法。


他認為ZF如果只是為年輕人定一個起薪點,那麼無論是22K也好、30K也罷,都是沒用的。


因為如今臺灣的大學生過多,加上學生素質一代不如一代,做老闆的只好花大量時間精力去培訓,來應付這個「半熟世代」。


姚仁祿不僅是位老闆,也是位父親,他的兒子即將大學畢業,很可能今後也會成為「22K」大軍中的一員。


姚仁祿說他兒子覺得自己不會只拿22K,但問題是他靠什麼?相信這一點他兒子還沒開始想。


(樓主:靠什麼?靠你這個老豆呀~~)


什麼時候開始想?就是當你想拿一個更高的薪水,然後人家拒絕你的時候。



究竟是老闆葛朗臺再世?


還是我自己能力不夠?


我覺得這不僅是臺灣小薪青年,更是所有社會新鮮人都需要好好想一想的問題。



(END)


【沐唐葉話】原創出品,轉載須後臺聯繫

點擊以下連結,打開過往葉話

相關焦點

  • 小龍女叫楊過16年後再相見,為何一定是16年?是不是小龍女懷孕了
    看過《神鵰俠侶》的小夥伴們,不僅被其中精彩的情節而吸引,還被裡面的愛情,感動的不能自已。  但是在這部小說中,一直有一個奇怪的點,讓人無法理解,小龍女叫楊過十六年後再相見,為何偏偏要分開十六年?  為什麼不能是十年?二十年?來個整數不更好嗎?八年九年不行嗎?難不成小龍女知道自己懷孕了?
  • 工資結構調整,漲薪7000元?
    咋一看,軍官漲薪7000元左右確實令人匪夷所思,就象當初大家看到40%這個數字感到不可思議一樣,總是感到特別誇張,誇張得就象謠言,因此很多同志對這個數字提出了質疑,我們在上篇文章分析計算時,無論是按照漲職務、軍銜工資,或者是漲工作性、生活津貼,乘以40%,也就2000-3000元而已,與7000元的差距尚且很大。
  • 16年後楊過遇到的小龍女竟是假的?黃蓉一語道破天機!
    小龍女走後,黃蓉為了不讓楊過尋死,騙他說小龍女被南海神尼帶去治病了,南海神尼16年來中原一次,16年後小龍女將回到此地。楊過信了,十六年到處雲遊,十六年如一日的等候著小龍女,果然蒼天不負有心人,小龍女讓楊過等回來了。楊過和小龍女見面的第一句話是「龍兒,你容貌一點也沒有變,我卻老了。」小龍女端目凝視,說道:「不是老了,而是我的過兒長大了。」
  • 為何小龍女和楊過約定了16年?原來書中早已說明
    金庸筆下最受女性喜愛的楊過角色,且不說他英俊無邊,每個妹子都「一見鍾情」,更值得一提的是他在如此眾多的鶯鶯燕燕中,痴情不二,與小龍女的愛情一直專一。特別是那16年的約會,更讓無數女性讀者唏噓不已。為何小龍女和楊過約定了16年?五年之後呢?
  • 為什麼楊過慢慢長大,小龍女卻不曾變老?科學的解釋終於來了
    不論哪個版本,小龍女這個角色都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大家發現沒有,小龍女從始至終都沒有什麼變化,即便是16年後,絕情谷下與楊過相見時,也是最初的容顏,與楊過形成了巨大的反差,那麼,為什麼比楊過大的小龍女
  • 新版《神鵰》終於還是來了,這樣的楊過小龍女你還滿意嗎?
    三名重要角色——楊過、小龍女和郭襄,分別由佟夢實、毛曉慧和文淇來飾演。都是90後的演員,終於不是「老演員」來扮嫩了!這次飾演楊過的佟夢實是一個93年的小哥哥,曾是中國礦業大學的體育特長生,響噹噹的校草一枚。沒有進入娛樂圈之前,曾經去貴州支教,因為當時微博的名字叫小石頭,被粉絲們稱作「石頭哥」。
  • 24年過去了,52歲小龍女卻依舊沒等到楊過,尹志平的錯
    很多人都認為古天樂和李若彤主演的《神鵰俠侶》,才是最經典的一版,而古天樂和李若彤的表演,更讓觀眾覺得,小龍女和楊過就是長他們這樣的。                        陽光帥氣的古天樂,搭配仙氣十足,又不失成熟氣質的李若彤,感覺就是楊過和小龍女最真實的形象。如今就算大家一提起楊過和小龍女,很多人都會第一時間,想到古天樂和李若彤主演的這一版。
  • 神鵰俠侶: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懷孕沒?十六年後楊過遇見的是誰
    神鵰俠侶:小龍女被尹志平玷汙,懷孕沒?十六年後楊過遇見的是誰?首先為啥要十六年後再見?因為小龍女她是希望隨著時間的過去,楊過會慢慢忘記她,就算最後知道她死了,也不會選擇再次殉情的,而楊過本身是一個重情的人,時間太短的話估計楊過還是不能從小龍女的死中走出來,而時間太長的話,比如二十多年、三十年,那時候楊過就算不會為小龍女殉情了,也已經老了,無法再擁有正常的娶妻生子這樣的生活了。
  • 如果黃蓉沒撒南海神尼這個謊,楊過跟小龍女結局如何?
    楊過苦等小龍女16年,16年的日夜煎熬,五千八百四十個日夜的期盼,楊過總算撐過去了,可就在他欣然赴約之際,中途卻遇上了一個關鍵人物,他就是黃藥師。黃藥師一句話敲碎了楊過堅守16年的希望,當然,這並不能怪黃藥師,誰讓黃蓉沒跟自己老爹打招呼了。
  • 23年後「楊過」與「小龍女」再重聚,背後的愛情故事多少人能看懂……
    23年前,那部經典的《神鵰俠侶》完結於有情人團圓的美好結局,劇中的小龍女和楊過自此相守,劇外的李若彤和古天樂卻一別23年。如今他們再次相見了。李若彤發出和古天樂的合照,23年後的楊過的小龍女,似乎也應了劇中的預言,姑姑沒變,還是那麼美。過兒卻變了不少。
  • 表面上尹志平XXOO小龍女 真相是楊過睡了他女兒很多年
    裡面有三個問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  1.為什麼小龍女中了情花之毒卻沒死?  2.為什麼小龍女要16年不見過兒,不是8年?10年呢?  3.為什麼16年後,過兒都兩鬢斑白,小龍女還是美滿如初?  經過網友認真推理,真想只有一個!!
  • 你沒看懂的神鵰俠侶:楊過小龍女最後去哪隱居了?
    看到很多大神寫過《神鵰》後續的帖子,有說耶律齊最後叛變,楊過和郭芙走在一起了,也有說明教教主陽頂天是楊過後代,甚至還有說明教光明左使楊逍是楊過後代。各種版本層出不窮,基本能自圓其說,也是挺有意思的。   但是很奇怪很少有人去猜測楊過和小龍女最後去哪隱居了?   我覺得也許是這樣。首先大家都默認了楊過小龍女去隱居了,或者脫口而出去古墓隱居啊。
  • 楊過小龍女,最後去哪了?
    就在前不久,他們才剛剛分別了16年後團聚,參加襄陽保衛戰,幹掉了全世界最牛、胳膊最粗的人——蒙古大汗。然後就手機一關,微信一刪,朋友圈清光,揮別紅塵,再不出現了。沒錯,那裡確實很美麗,與世隔絕,連布料都沒有,衣服都是麻編的,特別適合文藝女青年隱居。但楊過和小龍女也不可能住在那裡,道理很簡單——進出更困難!要進出絕情谷底的居住區,就必須潛水過一個寒潭,而且據說浮力大,楊過還必須抱著大石頭玩深潛。什麼?你覺得很酷?你家的房子從遊泳池底下進啊?你考慮過雕兄的感受麼?
  • 楊過與小龍女錯過16年,劉德華心中的「小龍女」等他24年
    楊過與小龍女錯過16年,劉德華心中的「小龍女」等他24年(原創文章 未經授權 禁止轉載)等待,是一個非常極端的詞。 誰也沒想到,本以為只是朱麗倩的男友標準,或者說是她的一句戲言,以後竟然能成真。不過感情的事情是無法用金錢來衡量的,青春時兩個人浪漫的相遇,然後彼此吸引,最終走到一起,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在這平常之外,唯一不平常的就是朱麗倩二十四年的等待了。
  • 楊過與小龍女重逢
    小龍女始終沒有來。他便如一具石像般在山頂呆立了一夜,直到紅日東升。四下裡小鳥啾鳴,花香浮動,春意正濃,他心中卻如一片寒冰,似有一個聲音在耳際不住響動:「傻子!她早死了,在十六年之前早就死了。她自知中毒難愈,你決計不肯獨活,因此圖了自盡,卻騙你等她十六年。傻子,她待你如此情意深重,你怎麼到今日還不明白她的心意?」
  • 如果你是小龍女,是不是也能讓楊過為你忠貞不二?
    小龍女的少女心思也和你一樣,她從小生活在古墓,不通世俗人情,但楊過喜歡熱鬧,說要下山去玩。小龍女當然不理解,嗔怪楊過不陪自己,叫他走。楊過也就任性地離開了。可貴的是,小龍女心裡牽掛楊過,她並不是生悶氣坐等楊過回來哄她,然後和好,然後再爭執、再和好,而是積極地尋找辦法解決他倆性格上的矛盾,掏心挖肺地對楊過好。
  • 楊過斷臂,是為了彌補小龍女失身的遺憾?
    我始終持有的一個觀點是——金庸覺得,或者是當時歷史條件下,甚至現在歷史條件下的許多讀者(主要是男人們)認為:失身的小龍女,即使仍是個天仙一般的美人,卻已經配不上蒸蒸日上的大俠楊過了。。。這是一種何等無聊的邏輯!?正因為小龍女的失身,所以要楊過的斷臂來彌補?給楊過扣點分?
  • 原來小龍女早就死了,楊過娶的居然是她!
    楊過跳上跳下的十分開心,小龍女卻愀然不樂。楊過不住說笑話給她解悶。小龍女只是不聲不響。既然武功精進,為什麼還要悶悶不樂?大家想想,女孩子什麼時候的情緒最不穩定,容易生悶氣?沒錯,就是來大姨媽的時候!小龍女目發異光,心中悽苦到了極處,悲憤到了極處,只覺便是殺一千個、殺一萬個人,自己也已不是清白的姑娘,永不能再像從前那樣深愛楊過,眼見長劍遞來,卻不伸手去接,只是茫然向尹趙二人望了一眼,實是打不定主意。甚至後來還對尹志平出手相救:「小龍女眼見全真教群道內鬨,蒙古武士大舉進襲,一切是是非非,於她便似過眼雲煙,全不在意,但見鹿清篤舉劍要殺尹志平,這一劍卻如何能讓旁人刺了?
  • 23年後,楊過再抱小龍女,你怎麼哭了
    時隔16年,倆人見面:「龍兒,你的樣貌一點都沒變,但我的樣子就老了很多。」「不是老,我的過兒,只不過是長大了。」小龍女的容貌自然是天下無雙的,讓楊過動心的卻不只相貌。對楊過來說,小龍女是自己誤落歹徒手後的救星,是日夜傾心教導的師父,更是面冷心軟的「姑姑」。
  • 小龍女與楊過到底差幾歲
    首先,郭靖帶楊過上終南山時,正好是李莫愁在江湖上傳言小龍女十八歲生辰時候要「比武招親」,引得霍都等人上活死人墓搗亂,而郭靖正好在這時上山,因此被誤會,因此可以確信楊過上山時小龍女是十八歲。可是一個女子的十八歲生辰,為甚麼能釀成這等大禍,仍是半點也不明白。「  接著是楊過呆在終南山上的日子,這段時間大約是一年左右,比一年差一三四個月。「夏盡秋至,秋去冬來,轉瞬過了數月。。。。。。。轉眼到了臘月,全真派中自王重陽傳下來的門規,每年除夕前三日,門下弟子大較武「楊過在全真門下背了接近三個季度的口訣,最後在臘月的時候比武,背趕到活死人墓的禁區,被孫婆婆所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