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午飯時看周星馳幾年前的電影《西遊伏魔篇》,有些感觸。
唐僧對三個徒弟說,我不是帶你們去取經,是帶你們求道修福。
六祖講「自心眾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心中眾生,是邪迷心,誑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儘是眾生。
唐僧取經,三個徒弟就是心中眾生,悟空是暴戾的心,豬八戒是貪婪的心,沙僧是愚痴的心。悟空瞋心發作,要打人殺人,唐僧就念緊箍咒,緊箍咒是《兒歌三百首》,這是「惡來善度」。六祖的講法和儒家很像,取經修行是不斷修慝,自淨其意的過程,幫助自己調伏內心,自解脫令他解脫,儒家的講法叫「修己安人」。
師徒到了「巨嬰國」,女國師常常把「隨心隨性大法」放在嘴邊。後來發現,國師原來是最大boss,要把唐僧師徒團滅掉。
他化自在天的魔王是欲界的最高統治者,鼓勵人實現欲望來讓人成為他的奴僕,引誘人偏離修行。隨心隨性大法,像一些心靈雞湯,鼓吹人要做自己,這種做自己,是回歸本能地做自己,不管不顧他人死活地做自己。想幹啥就幹啥,怎樣最隨心隨性就怎樣。
這種「隨心隨性大法」實際跟著自己的欲望走,跟著自己的動物性走。比如抑鬱是因為太善良,太在乎別人,所以要對別人狠一點。真正的自由,不是想幹什麼就幹什麼,而是想不幹什麼就可以不幹什麼。不再被欲望牽著鼻子走,可以選擇,是心的真正自由;能選時選擇好的不動搖,是擇善而固執。
豬八戒好色,見到美女妖精,口水譁譁直流像瀑布,直往美女身上撲。
基本性慾是感官層面對肉體的渴望。除了感官之欲,人類還有情慾。《西遊降魔篇》裡,段小姐對驅魔人玄奘(唐僧的前身)的情,是愛。愛情是人類的感情,愛一個人,想到那人,心裡就會覺得幸福,臉上會不自覺露出痴痴的笑,像大話西遊裡的紫霞,等待心上人乘著七色祥雲來迎娶自己。愛慕和眷戀另一個人的靈魂相貌,甚至不需要性的參與。愛情讓人進入極樂的天堂,「我愛別人」的感受很美好。
情是情,欲是欲,情慾是心對美好感情的執著。有了執著,受情慾驅使,又升起另一個願望,希望和愛的對象在一起。段小姐喜歡玄奘,可玄奘表示並不喜歡段小姐,段小姐一路窮追不捨。她想和玄奘在一起,也想讓玄奘承認愛自己。還有一部分,就是想讓自己內心的情,愛一個人的美好,可以延續不熄滅。
緣分具足,對情的執著沒什麼不好,彼此有情相互陪伴成為戀人,走入婚姻。漸漸男女之情淡了,還可以想辦法激發當初的情。甚至兩個人越執著於情,越有一同培植感情的動力,可以延長感情的壽命,讓婚姻生活不至淪於平淡。段小姐對情的執著,沒能以和心上人結合為結局,而是以粉身碎骨為代價。她不能明白,像她一樣的人也不能明白,愛的深,情的真,是美好的事,但緣分不具足時卻仍執著於情,該放的時候放不下,會給自己帶來傷害。
比如愛一個人得不到,不放下就會一直求不得。被欲望掌控,不管是情慾還是肉慾,是由於心不夠有力量,也不夠有智慧看到欲望之苦。再比如已經有了伴侶,又愛上另一個人。人的情愛具有排他性,對他人有情,也明白他人也要求自己專一。因此對不起伴侶會內疚,愛上別人令他人起煩惱也會內疚。最終對他人的傷害都會變成對自己的傷害和懲罰。
段小姐為玄奘而死,成了玄奘的心結,晚上睡覺的時候,取經走路的時候都會想到段小姐。周星馳的西遊系列裡,不管是至尊寶,還是作為驅魔人的唐僧或玄奘,都和戀人失之交臂。這些女性,是至尊寶,驅魔人玄奘,取經人唐僧心中的女性,也是周星馳心中的女性。她們美好,善良,純粹,敢愛敢恨,寧願犧牲自己。也正因如此,在感情慾望面前,有很愚痴的一面。
段小姐是被孫悟空打死的。
孫悟空有火眼金睛,也充滿暴戾之氣,他保護著肉眼凡胎的玄奘,卻也斷送了玄奘的情愛。孫悟空的暴戾,是為了保護玄奘的真心。真心美好卻脆弱,不懂護持容易受傷,但這種保護也讓玄奘無法和內心的女性結合,所以這些女性執著於情,卻得不到情,得不到情,最後灰飛煙滅。
玄奘內心女性的命運,也是周星馳內心女性的命運,她們愛的炙熱,卻得不到對方的愛,最後成為一堆乾枯的白骨。越得不到愛,就越執著於愛,就像西遊伏魔裡的小善。
玄奘為什麼總是遇到女妖怪。
沒解開的情執會在一次次輪迴中重演,直至化解緣分成空,玄奘內心的段小姐就不會再對他念念不忘,不念念不忘就用不著再相遇,玄奘也再不會遇到有情傷的女妖怪,遇到也不會再被「隨心隨性大法」蠱惑為之痴迷,而是直接同她告別,連回頭都不會再回頭。
孫悟空的暴戾來源於受到過不信的創傷,火眼金睛能一眼看穿妖怪的本質,讓他無法被欺騙。女妖怪是情受到挫折的象徵,繼而心被仇恨,貪婪和愚痴所汙染,渴望被救贖,卻一直被不斷傷害,走入越來越深的執迷。孫悟空暴戾的一面,也是周星馳暴戾的一面。周星馳拍的電影,有些鏡頭過於暴力,少兒不宜,是對這一面的宣洩和體現。周星馳拍的電影,又有真心的愛,是暴戾保護下更深層,無法遮掩的一面。
死去的段小姐讓玄奘記住了她的情與愛,也承認了對段小姐的情與愛,這是玄奘對內在女性的回應,也是周星馳對內在女性的回應。對於內心的情愛,終於不再顧左右而言他。段小姐的情與愛也是玄奘的情與愛,段小姐對情的執著,也是玄奘對情的執著,段小姐的苦,也是玄奘的苦。段小姐是玄奘的自心眾生。化解暴戾之氣,需要直面不信的傷痛,看到自己的真愛真心始終未變。沒有了暴戾,不再怕受傷,內心的男性就有可能和內心的女性結合,滿足她的未滿足,讓她獲得情愛的滋養,也就減少了對情愛的執著,心就從情愛處鬆動了。這是世間法的道路。
而另一條路,玄奘的真心在於修行,而不在於情愛。真正的慈悲可以理解和化解段小姐執著於情的苦,也是玄奘斬去自心對情愛貪著和不舍的機會,而不需要情慾的實現。未滿足的傷和執著的苦,慈心可以融化,悲智可以拔除,情慾滿足情慾終究是不究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