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東西類的鏡頭在現在的影視作品中,漸漸有擴大的趨勢。影視作品中插入一個吃貨的角色,或者給某個角色賦予吃貨的屬性。它的作用其實比我們普通人所想到的更深遠。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衣食住行是普通人最看重的也最普遍不過的事情。而首當其衝就是吃。吃這個字代表的電影是什麼?代表了電影一種接地氣。有的導演就善於把這個看似戲份不多但是又畫龍點睛的屬性用到了淋漓盡致。
胡一彪這個吃貨,差點兒把一個嚴肅沉重的懸疑劇給帶偏了
《重生》作為一部犯罪懸疑懸疑劇,本身的基調就很灰色和嚴肅,甚至有些沉重。而胡一彪這個支隊長所配備的吃貨屬性,一下子拉近了觀眾的距離。雖然戲份不多,但也算是導演和編劇的亮點了。關於胡一彪吃東西的鏡頭,我數了數竟然不下十個之多。由此也幾乎擔任了這個懸疑犯罪劇中為數不多的笑點。開會的時候在吃小麵包;在醫院的時候手捧一桶爆米花;從外邊回來上班兒的時候抱著一桶全家桶;甚至在審訊犯人的時候都不忘了吃;而薯片薯條什麼的零食更是從不離手,如果不是戲份少,嚴重懷疑胡一彪能把這個嚴肅沉重的懸疑劇給帶偏了。
胡一彪在《重生》中第一次展露吃貨本色是也是他和秦池第一次見面之後,在公安局開會的時候,嚴肅而莊重的會議廳,眾人一臉嚴肅而莊重的表情,討論著嚴肅而莊重的事情。然後胡一彪默默無聞地拿出一個小麵包。這幾個場景怎麼看都不搭配,但是卻收穫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一下子就把這個人設給立住了。而胡一彪給出的理由是因為他有甲亢。
我還特地查了一下,甲亢真的是容易引起飢餓的,容易引起患者的全身代謝加快,消化系統功能異常活躍。但是甲亢還有一個特徵,那就是由於進食次數增多,而導致大便次數也增多。當時我突然有一個想法,如果再給胡一彪加上機場經常上廁所的戲會不會效果更好?
真正的胡一彪是深藏不漏的狠主
但是劇中的胡一彪可不是一個只知道吃的主,這就體現出一個資深老演員的演技了。平時嘻嘻哈哈,沒有正形,面對領導也也是吊兒郎當的一副模樣的胡一彪,但是到正事兒的時候真是狠吶!其中有個橋段很是令人深刻:
劇中趙金麥扮演的陳蕊是軍火販陳夕的妹妹,而陳夕還有一個結拜兄弟,就是劇中塊頭很大,面相兇狠的彭鵬,彭鵬這個角色從為數不多的幾場戲份裡,看得出來是個有情有義但又心狠手辣的人。他對陳蕊簡直是疼愛至極,就是一個標準的鄰家大哥哥。但是對可能陷害陳夕的程老四卻又下手毫不留情,直接上門砍人。就是這樣一個角色在胡一彪面前嚇得連大氣都不敢出,被胡一彪恐嚇了一通一句話都不敢說。所以從劇情來看,吃貨屬性也許只是胡一彪的外在表現而已,真正的胡一彪只能說是深藏不漏的狠主。《重生》劇情已經進行到一半兒了,但是胡一彪這個角色的身份和使命還是雲裡霧裡,讓人看不透,在後半部我估計會約的戲份會逐漸增加。應該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角色。
吃貨屬性,在國外影片中也是一個重要的演技法寶
關於吃貨屬性,無論國內還是國外電影,都幾乎把它當成了一個重要的演技法寶。而不管再帥再有型的演員在電影中只要把吃貨的演技演足了,就是一種憨憨的感覺,十分讓人喜愛,瞬間拉近觀眾的距離。胡一彪這個人形象也滿滿的符合吃貨的特點,大臉盤子+大嘴,甚至感覺有些神似韓國的國寶級影帝宋康昊。
韓國的國寶級影帝宋康昊6次獲韓國國內最高電影獎項,主演的最新電影《寄生蟲》坎城金棕櫚大獎,這樣一個影帝在作品中也是滿滿的吃貨屬性,令人印象最深刻的是宋康昊在電影辯護人中吃豬肉湯飯的幾個橋段。
豬肉湯飯是韓國的一種街頭美食,大概地位相當於中國的羊肉湯或者炸醬麵一類的。宋康昊在劇中嫻熟地給豬肉湯飯中加入各種小菜和配料,然後大快朵頤的痛快,讓我這個不怎麼吃豬肉的人,也感覺酣暢淋漓,口水不止。
近幾年中,牢牢地戴穩了吃貨帽子的莫過於大頭雷佳音,在古裝武俠劇《繡春刀2》,雷佳音的吃貨屬性幾乎讓整個這個嚴肅的武俠劇風格有點跑偏,甚至隱隱蓋住了主演張震,尤其是他吃麵那一段,吃的是唏哩呼嚕,真不知道張震和楊冪是怎麼做到不笑場的,播出之後,那幾個雷佳音的吃飯鏡頭上了好幾天熱搜,妥妥的坐實了國產第一吃貨的名字。
吃貨的戲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食物的選擇不能太高大上,最好是接地氣的食物。太高大上太精美的食物容易讓人聚焦於食物本身。
從剛才的這幾部作品中可見一斑,胡一彪的小麵包、爆米花、全家桶;宋康昊的豬肉湯飯;雷佳音的糕點、雜糧飯配鹹菜、還有一碗清湯麵;都是家常的食物。但就是這些普普通通的食物,在這些演技派的嘴裡,就變成了上好的美味佳餚,看他們的吃戲,很容易把自己帶入帶入到不自覺地能留下口水。
《重生》評分走低,其實是好兆頭
網劇《重生》,目前已經播到了第15集。但是在最近的五集中,口碑大跌,貌似有注水的嫌疑。主角秦馳整整昏迷了五集,而全靠他的助理路銘嘉撐起了攤子,在這五集裡路銘嘉所向披靡。不了解前面的劇情,還以為路銘嘉是主角呢。
我們總是《重生》和《白夜追兇》做對比,因為他們畢竟是同一個編劇,同一個題材,相互之間一脈相承緊密相連,相對比不可避免。重生在豆瓣7.9的評分相比其他的國產劇來說算是優秀,但是相比較於《白夜追兇》在豆瓣上的9.0評分,重生算是低了。
但是評分僅僅是一個評價而已,影響不了任何。只能說國產劇水平越來越高,而觀眾的口味越來越刁,觀影水平也越來越高。其實這是一個很好的兆頭,經歷了前些年各種流量和粗製濫造之後,國產劇的底線一破再破,五毛錢特效、臺詞念數字、手撕鬼子等一系列神操作讓國產劇幾乎墜入無底深淵。
但是近幾年國產劇佳作頻出。從古代劇題材的《長安十二時辰》,再到年代劇的《大江大河》,還有懸疑犯罪題材的《白夜追兇》,讓人們對國產劇的信心又一次提升。國家層面也相繼出臺了限薪令和限籍令,對娛樂圈的亂象進行重點整治,國產劇的春天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