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了不起#「嫦娥五號」帶來的土特產,有何特別的?
最近嫦娥五號帶著希望與祝福,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切關注,終於嫦娥五號回來了,帶著土特產月壤回來了。
北京時間12月17號的01:59,嫦娥五號返回器,在內蒙古四子王預定區域成功著陸,標誌著中國首次月球採樣返回任務圓滿完成。
九天攬月,這一刻,中國航天實現了,相信有很多人都好奇為什麼要去月球上挖土?
挖土該怎麼選址呢,今天琦君就來滿足你所有的好奇心。月球上挖土是如何選址的?嫦娥五號帶回來的珍貴月球土特產。
是美蘇採樣後,40多年來,人類再次成功獲取的月球樣品選取的,全新的採樣區域,將為科學家了解月球的完整歷史做出貢獻,說到選址,裡面的講究還真不少,疑是嫦娥五號挖土選址在月球風暴洋的東北角距離美蘇登月採樣的地點,都在1000公裡以上,那裡有人類目前未曾找到過的月球最年輕的月巖月壤。
可能在距今20億年前甚至6億年前形成,之前人類從月球帶回來的樣品地質年齡基本都在31年以上,這次獲取的樣品,幫助科學家了解更近歷史時期的月球環境,相比於前面的嫦娥系列工程任務,嫦娥五號最獨特的是將月球樣品帶回地球,對月球返回樣品的處理和保存是嫦娥五號工程需要公關的重要科學問題。
那麼挖回來的土可以種菜嗎,很遺憾的是,經檢測月壤採樣比較乾燥,不含任何有機養分,因此並不能種菜,但還有一個好消息,值得關注,由於太陽風的作用,月球土壤當中有氦槓三儲存量約有100多萬噸,可以發生核聚變反應,作為發電的一種新型清潔能源,可以解決1萬年以上人類的能源需求。
國家航天局副局長探月工程副總指揮,吳豔華介紹,嫦娥五號帶回來的月球樣品異常珍貴,通常有以下用途:
一是,進行科學研究。
二是,有一部分樣品將入藏國家博物館進行公眾科普教育。
三是,可能會按照國際慣例,作為國禮相送。
另外還有一部分樣品將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合作共贏的原則上與有關國家和世界的科學家共享,當然這也主要看各國的政策在平等互利,合作共贏的基礎。
中國願意同各國相關單位科學家工程師開展真誠友好的合作。
好的,以上這些知識你知道了嗎?感謝你的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