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現在的標準,我們童年很多動畫都要被封殺

2021-02-28 為你寫一個故事
廣電宣傳司司長馬黎說動畫應更符合童趣而不是成人化。當年北鬥神拳也是作為子供向動畫片引進的,現在都在看些啥?

 

實際上講話全文說的是,根據孩子的理解力去編故事、設計形象,創作孩子能理解的低幼化作品。

前兩年佩奇那麼火,正是因為潤物細無聲地教導孩子們知識和道理。但她代表官方的發言,有意無意地讓人聯想起曾經對動漫發展管理的各種歷史。

01

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大家都在抱怨,電視上看不到好看的動漫作品了。

一段時間裡,我們的動畫片徵服了全世界。那時候除了技藝高超外,還特別會講故事。

《沒頭腦和不高興》會永遠成為現實中最佳損友的代名詞;
《葫蘆娃》裡有著爺孫輩最炙熱的感情,也有妖精們最苦澀的愛情。

小孩子們喜歡聽故事,學會十萬個為什麼,學會人生的道理。在模糊影像的電視機前,他們卻掌握了很多生活的技能。人們總能在《七龍珠》裡找到它致敬的成龍大哥的《醉拳》的影子,孫悟空和比達誰更強一直爭論不休。殘暴的《北鬥神拳》,古早的《聖鬥士星矢》,揮舞著他們憤怒的拳頭。分不清《魔動王》和《光能使者》的人大有人在,分不清《四驅小子》和《四驅兄弟》的人也大有人在。

哆啦A夢永遠在幫大雄解決困難,它自己卻從未想過要什麼;鐵臂阿童木好像也從來不會掉眼淚,不會傷心。

《天鷹戰士》裡最後一集65秒的畫面靜止,讓多少人以為電視機卡住了。《數碼寶貝》製造著許多人童年的願望,那就是養一隻暴龍獸。《中華小當家》揭露著美食真相,原來菜做得好不好,全靠鏡頭的光打得亮不亮。運動系列三大代表作讓我們知道下課後得去打籃球、足球,以及棒球。蠟筆小新童言無忌,櫻桃小丸子唱著海邊小曲,美少女戰士代表了天上的月亮。還有「打擦邊球」的,《貓眼三姐妹》《亂馬1/2》《人魚之森》幫著打開觀眾情竇,對於性教育百利無一害。其實除了日本,我們還有從其他國家引進的《貓和老鼠》《大力水手》《藍精靈》《變形金剛》。

誰能想到我們還從韓國引進了《奧林匹斯星傳》,在那個韓流來襲的時代卻讓很多人愛上古希臘神話。我們還和其他國家合制了一些動畫:《瑤玲啊,瑤玲》《中華小子》《馬丁的早晨》《神秘島》《魔豆傳奇》……  但不論是引進的外國的作品,抑或中外合作,在這個過程中,以日本為主的外國動漫文化對我們產生了重大影響。借鑑了他人的故事架構、技術方法、世界觀等元素,我們不斷創新屬於自己的作品。《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邋遢大王歷險記》《虹貓藍兔七俠傳》《西遊記》等裡面,並沒有喪失中華文化的特色。無論是古裝和時裝,都把故事講得清晰,雅俗共賞。也沒有陷入重複題材,沒有抄襲的臭名,仿佛永遠都在推陳出新。在一陣又一陣的中外文化交流中,佳作數也數不清,如天上繁星。難怪乎總說,最成功的電視廣告,一定是小時候看的動畫片!就像羅大佑的歌曲《童年》唱的:「總是要等到睡覺前,才知道功課只做了一點點。」其實這首歌更殘酷的道理是,等你長大了,才發現很多事情都變了。只是灰太狼一類的反派們常常死於話多;喜羊羊們又不知為什麼突然如有天助。

2005年~2012年,也就是早期的《羊羊快樂的一年》和《奇思妙想喜羊羊》讓小孩子看得開心,也引起不少大人共鳴。

2012年的大電影《開心闖龍年》拿下1.66億票房,小孩子看得開心,大人其實也看得下去。

有人總結,這段時期《喜羊羊與灰太狼》的特點是「童趣而不幼稚,啟智而不教條」。後來投資越來越雜,創作也受到越來越多幹擾,事情就變了味,劇情質量的下降地比灰太狼的智商掉線還快。加之2013年,江蘇農村兩名小孩子被同村稍大的孩子綁在樹上燒傷,原因是模仿灰太狼烤羊肉。

人們罵它幼稚,無趣,說它藉機毒害了中國動畫,毒害了中國兒童。其實像這樣「喜羊羊與灰太狼」為整個緩慢發展的行業背鍋很合理,也很無奈。這事起因於2005年開始廣電總局不斷加強黃金時代禁播國外動畫。

本意是促進國產動畫自我發展的措施,反倒導致低質量、低幼化、低水平,乃至抄襲成風。這部動畫耗費2100萬,但實際3D效果粗糙、毫無藝術性和娛樂性可言。但它卻能在中央少兒頻道播出,從第1集到最後第30集被罵了個遍。當時這樣噁心人的爛片很多很多,優質動畫作品卻很少。靠著不合理的「嚴管」,排擠掉強大的外國作品,越來越差的「喜羊羊」系列才能霸屏十年,所以它該為整個行業背鍋。自產的好作品越來越少,國外的佳作幾乎沒有,辣眼睛的動漫參差不齊。因為它就是當下我國動漫的縮影——在各種無法理解的規則下扭曲生長。2013年,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加強國產電視動畫片內容審查,提出避免恐怖暴力、避免崇洋西化等6點要求。2015年文化部發布了首批被列入「黑名單」的動漫作品,一共38部動畫因違規問題遭到下架,《東京食屍鬼第二季》、《進擊的巨人》等被列入。

違法、反動、危害國家安全、涉民族宗教問題、擾亂社會秩序、黃賭毒、人身攻擊、反道德、侵害未成年人、反歷史文明、貶損公安司法、恐怖、毀三觀、虐動物毀環境、過分宣揚陋習等。

 

執行的是人,人怎麼說了算,即使是審查者自己也摸不清楚。於是很多人問,為什麼「喜羊羊」中很多暴力場面,比如那平底鍋砸人,比如孩子模仿灰太狼烤羊將小夥伴燒傷。大家罵「喜羊羊」,也是在罵審查制度,罵審查,罵的是它波動太大,沒有統一標準。說一位家長因為動畫片《菲夢少女2》裡有把頭髮染得五顏六色、穿得花裡胡哨這樣的片段,向湖南廣電進行了舉報。

所謂的理由呢,是這種裝扮在兒童「價值觀導向」上是有問題的。

然後熟悉的流程來了,湖南廣電對此高度重視,研究了一下發現確實會對孩子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所以第一時間就進行了停播和整改。

在答覆的最後,還不得不客客氣氣地說一句:

「感謝您對金鷹卡通頻道的監督建議,同時感謝您對湖南廣電媒體的關心關注!」

不知道大家什麼感受,反正我覺得整個事情從頭到尾,都讓人有點不舒服。

首先,家長用一個「價值觀導向問題」進行舉報就很迷惑,因為這是一個標準非常模糊,非常主觀的說法。

很多人也都是看著金鷹卡通的動畫片長大的,男孩子愛看奧特曼、光能使者、數碼寶貝,女孩子愛看美少女戰士、百變小櫻、光之美少女,等等。

但大家的價值觀也很正常,沒有扭曲變形啊。

更何況,你去看一下這部動畫片的劇情,其實是很勵志的。

這部劇講的是少女喬可星進入世界一流的偶像學校——菲夢學院,與隊友宋詩語、楊松兒結成組合美樂蒂,經過一系列艱難險阻之後最終實現夢想的故事。

也許有人會說,你看,就是這種偶像題材的動畫片就是會對孩子價值觀造成不良影響,會讓孩子不思進取,不勞而獲,整天就知道做明星夢。

我卻覺得恰恰相反,這些少女們是在經歷艱苦的體能測試、遭受廣告拍攝的意外、經過激烈競爭之後,才一點一點被磨成偶像的,每一集都是血和淚。

與其說這是在造明星夢,不如說這是在叫醒明星夢,這條路沒那麼好走。

所以在百度百科上,動畫片的核心主旨是:

全劇以菲夢學院為主要舞臺,塑造了一個個為了夢想努力拼搏的鮮活少女形象,並通過她們的奮鬥經歷向觀眾傳達了迎難而上、永不放棄、勇往直前的正能量。

怎麼這麼一個積極向上的勇敢追夢故事,到了這位家長眼裡,就成了價值觀導向問題了?

非要按照這個家長的邏輯來說,很多動畫片都應該被舉報、停播、整頓。

葫蘆娃,袒胸露乳,衣不蔽體,下架。

名偵探柯南,殺人手法過於恐怖,不利於身心成長,下架。

四驅兄弟,不務正業,只知道賽車花銷巨大,下架。

大力水手,吃菠菜就大力,事實不符,下架。

不僅如此,四大名著西遊記成仙成魔,紅樓夢情情愛愛,水滸傳打打殺殺,三國演義陰險狡詐,也該停播。

那些電影電視劇的鏡頭裡,時不時有個抽菸喝酒的鏡頭,都是不良嗜好,應該停播。

明星偶像頭髮顏色鮮豔,奇裝異服,出現在公眾視野也應該整頓反思。

這當然是一件很荒唐的事。

04

但這個事到舉報這步還沒完,比舉報更難以接受的是,舉報可以成功。

其實我第一眼看湖南廣電給出的回覆時,我以為終於硬氣了一次。

湖南廣電的回覆開門見山,拒絕了這位家長扣帽子的行為,直接說內容導向沒有問題。

緊接著從現實問題入手,說明染髮只是幫助分辨角色,並非提倡,還在括號裡標出了經典動畫《我為歌狂》作為例子說明。

注意,這個舉例看似平淡無奇,但實際上還是有點內容的。

因為《我為歌狂》這部青春題材動畫片,在2001年風靡全國之後,像《菲夢少女2》一樣,受到了很多家長投訴。

理由不外乎就是不務正業,染髮著裝、早戀傾向等問題,但當時總導演胡依紅死死頂住了上面「建議禁播」的壓力,愣是把這部劇完整播完了。

後來接受採訪時,總導演對於當年的堅持很自豪,因為很多年輕人就是因為這部劇開始在學校裡組建樂隊,揮灑青春。

    

 所以我真的以為,這次的《菲夢少女2》會像《我為歌狂》一樣,不要低聲下氣委曲求全。

但聲明裡話鋒一轉,說動畫片忽略了對未成年人潛移默化的影響,並第一時間停播整改。

你仿佛能看到一個受到酷刑對待,滿身傷痕嘴角帶血,眼瞪得和銅鈴一樣的人,不屈不撓,但最終還是一點點低下了那顆頭顱。

認錯、道歉、感謝監督。

其實看看這幾年的新聞,因為舉報而下架整改的國產動畫片不在少數。

《神廚小福貴》 這部動漫講述的是清朝末年,小福貴的爺爺被下毒害死,而小福貴成為了御用廚師,和敵人鬥智鬥勇,就是因為結局過於灰暗而下架。

《虹貓藍兔七俠傳》七俠對戰魔教,鬥智鬥勇,因為血腥暴力,還有暗示的早戀元素被下架整改。

《熊出沒》因為裡面有「臭狗熊」等粗話,以及暴力元素,被下架整改。

《喜羊羊與灰太狼》因為暴力元素,教唆早戀元素也被舉報,下架整改。

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就不一一舉例了。

因為這樣各種看不懂的處理方式,所以很多人對開頭馬黎說的「動畫應更符合童趣而不是成人化」很有戒心。他們怕,又來什麼操作,把本就脆弱的動漫產業弄得更加風雨飄零。扭曲生長說的是,在嚴格管理下,在禁播日本動畫下,國產動畫的競爭力沒有絲毫提高。因為不能早戀,不能死,不能妖魔鬼怪,誕生不了我們自己的《千與千尋》。妥協的結果並無起色,迎來了刷屏的「幸好我的童年不是喜羊羊」口號。於是經常有人問:當年還有《小蝌蚪找媽媽》《葫蘆娃》《大鬧天宮》等精品動畫,為何到了現在卻成這樣子了?為什麼你們這麼在意一個動畫人物的頭髮呢?全是黑色不好嗎?

還有人願意站出來,這樣回答:

就像我們之前提到過的,有人在知乎上提問「為什麼有人這麼在意遊戲中血液的顏色?」

最高贊回答來自觸樂的祝佳音:

「因為血是紅色的。「

當然,把行業發展緩慢的責任全推給制度不行,推給「喜羊羊」爛也不合適。在知乎,你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發問:兒子都19歲讀大一了,為什麼還喜歡看動畫片?還有法制節目曾以「《名偵探柯南》教導孩子如何犯罪」為由,大肆抨擊這部動漫作品。公眾對動畫的心態不正常,覺得動畫片是給智商沒發育完全的孩子看的。但很少人知道,國外的比如日本動漫是適合6-40歲的人群看的。

分級可以讓尚缺乏辨別是非的小孩子不學壞;分級可以讓成人向的動漫更有利於在市場上脫穎而出。然而這樣的提議,小則兩三年,大則十多年過去了,依然沒動靜。不止如此,就像很多人呼籲的,應該加大引進國外優秀動漫的力度。我們的電影已經證明了「國產保護月」,保護的只是電影的數量,保護不了電影的質量;反觀韓國電影,在與美國大片的日常廝殺中走出了一條血路。香港漫畫也在日本漫畫的壓力下,出了《封神紀》等很多優秀的作品。「國產保護」讓溫室裡的花朵太多嬌嫩,無法抵禦外界的風險。佳作往往全是靠創作者嘔心瀝血製作,談不上可以推廣的工業化生產。動漫內容可以很熱血,但是產業鏈必須冷靜、客觀和紮實。只是暫時不知道長得什麼樣,得勇敢尋找而不是溫室溺愛才行。

相關焦點

  • 被封殺的魔方大廈是如何成為童年陰影的
    >查侃,以及做過另外一部被封殺動畫《怪老頭》的強小柏。這樣的畫風別說在那個年代,即使在現在也是不會出現在兒童動畫裡的。 我查過在93年前後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的動畫,大部分畫風都跟我們熟悉的國產兒童動畫畫風一致,偶爾有畫風跑偏的也都在陽光向上的範疇內。 同一時期被評價為不適合兒童觀看的動畫《特別車隊》畫風也是相對陽光豐滿的,另外,特別車隊的編劇之一李紹然老師5月底與世長辭,R.I.P
  • 這部差點被封殺的童年陰影,成人都不敢看……
    原來,每一塊魔方其實都是一個城市,他在裡面遇到了很多奇怪的人,經歷了很多怪誕的事情。正是這個不合邏輯的魔方世界,讓他對人性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但真正給人帶來強烈視覺衝擊的,是改編後的動畫片詭異的畫風:入殮屍標準的臉和不符合傳統動畫的劇情描述。首先,片裡的所有人物的臉,都是按照入殮的標準來設計的。
  • 動畫夢工廠停播後,現在的少兒頻道一言難盡,我們的童年早已逝去
    各位小時候應該都看過央視少兒頻道的動畫夢工廠欄目中放映的動畫吧?現在你還記得自己看過那些動畫呢?還能說出它們的名字嗎?《神兵小將》、《小鯉魚歷險記》、《神廚小福貴》、《彈珠傳說》、《快樂星貓》、《超獸武裝》等等等,都是我們小時候在動畫夢工廠看的動畫,真的是很懷念。
  • 這部童年動畫,其實是一部「逆後宮」動畫?網友:我的童年都毀了
    網友:我的童年都毀了嗨,各位小夥伴大家好,歐尼醬又和大家見面了,最近很喜歡看以前小時候看過的動漫動畫片作品,可能是因為年齡比較大比較成熟了,總喜歡回憶童年回憶過去,而且童年時期的很多作品其實也是非常優秀的,就在前幾天,我在網站上,重新回顧了《小鯉魚歷險記》這一部很多人的童年回憶的動畫,小時候看這部動畫的時候,心思都非常單純,不會像現在這樣看一部動畫都要想很多,可是這次再去看這部動畫的時候
  • 我們的動畫,我們的童年
    《哪吒鬧海》是由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製作的一部動畫電影,它是我國第一部大型彩色寬銀幕動畫長片,在國內外各大電影節上均獲得過多個獎項,1980年獲得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動畫電影獎,1983年獲得菲律賓馬尼拉國際電影節特別獎。
  • 童年回憶殺,這十部動畫,你最喜歡哪一部呢?
    時間飛逝,歲月如梭仿佛只有一瞬間,我們這些00後們也早已成年,那些陪伴我們成長的動畫片,你都還記得嗎?《大耳朵圖圖》這部動畫片我想應該只要小時候家裡有電視的,絕對都看過。畫風偏向低齡但劇情內容確實不錯,至少我是這麼認為的。五:洛洛歷險記我直到現在還是特別喜歡這部動畫,小時候簡直愛極了這部動畫,看了好多遍。
  • 這些都是我們童年記憶,讓我們一起回憶童年美好時光!
    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來講解一下,我們在童年看過的一些動畫,而且現在我們國家發展比較先進,屬於網際網路時代,在以前我們在家裡看的電視效果都不是很好,但是比沒有影響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相信大家都是這樣只要是一放學回到家裡,就會打開電視開始看動畫片,而且有的時候連飯都不吃,就在那塊看,小編就因為這個在家裡面可是沒少挨打
  • 童年陰影《魔方大廈》將製作動畫電影,「低齡化」改動成為噱頭
    在很多80後、90後乃至95後的童年,有很多國產動畫的陪伴,如《葫蘆兄弟》、《海爾兄弟》、《舒克和貝塔》等等,這些作品給我們童年都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憶。如果放到現在也不失為人氣作品,至少土豆君覺得絲毫不比《熊出沒》這類的作品差。
  • 這些動畫不僅奪走了我們的童年,還奪走了我們的錢!
    說到印象深刻的童年動畫,你們第一個想起來的是哪一部呢?《七龍珠》、《哆啦A夢》、《百變小櫻》、《火影忍者》還是《數碼寶貝》?《彈珠警察》這部動畫在我們的童年應該是人氣特別高的日本動漫之一,曾經代表正義與惡勢力做鬥爭的彈珠人們可能已經被現在的我們遺忘在了記憶的深處,但是這個發射玻璃珠的玩具你還記得嗎?
  • 要封殺韓國藝人了?傳聞背後我們打聽到了這些
    本文系原創若轉載請在後臺聯繫我們歡迎留言評論這幾天的娛樂圈都在傳一件事情,可能未來一段時間內,
  • 童年動畫回憶篇:現在的動畫vs九零後的懷舊動畫
    今天小編來給大家講一下動畫,拋開那些比較成熟的動漫來講,就一些兒童少兒動畫,童年的回憶動畫來講,小編認為當今的動畫與九零後的懷舊動畫相比差距還是挺大的,那麼問題來了,你認為童年懷舊動畫與當今的動畫有什麼區別?
  • 感謝這些動畫,給我們的童年帶來了那麼多的歡樂
    一直到現在,依然還有許多喜歡它的人們。 1986年《聖鬥士星矢》這部動畫在日本播出,之後在80多個國家熱播,讓這部作品風靡全世界。而我們能夠在電視上看到這部動畫,已經到了1992年正式引進的時候。「天馬流星拳!廬山升龍霸」,和小夥伴每天大叫著招式名的時候真是快樂無比。▼
  • 鄭鈞回應《搖滾藏獒》「被封殺」:這六年對於我們都是修行
    鄭鈞笑言,「路演的這個難是有點違背我的天性和性格,不停地說話,我的性格就是沒話,我現在要一天說我一個月或者一年的話,對我也是一種考驗和折磨」。甚至住在酒店裡,他還會覺得有迷失感,「經常醒來特別害怕,不知道在哪個城市,我得問我旁邊的人」。 但他「願意為《搖滾藏獒》做這樣的事情」,略微嘶啞的陝西音顯得有些迷人,有點認真。
  • 《通靈王》明年四月推出新動畫,我們的童年回來了!
    《通靈王》這部動畫,可以說是九零後的童年回憶了。在火影海賊都從電視臺上撤走的年代,《通靈王》這部王道熱血漫,竟然能安然無恙地播完所有六十四集,而且還有全國配版本。很多小夥伴童年第一部追到結局的王道熱血漫,不是死火海也不是《聖鬥士星矢》,而是《通靈王》。
  • 《通靈王》明年四月推出新動畫,我們的童年回來了
    《通靈王》這部動畫,可以說是九零後的童年回憶了。
  • 豆瓣8.5分的國產動畫,因尺度過大被封殺,堪稱恐怖片
    說到國產動畫,我們腦海中首先想到的便是《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等等,內容形式單一,被吐槽比被讚揚更多一些。但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國產動畫是百家爭鳴的時代,那個時候誕生了很多優秀的國產動畫。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作為亞洲動畫的一面旗幟,出品過很多經典的動畫作品。
  • 來說說你的童年都看過哪幾部動畫?
    對於童年動畫,我還是看過很多部的,但是有一些已經忘記想不起來,只能談談有印象的依系動畫吧,有國產,也有日漫。第一部《神兵小將》從腦海裡的印象,這部國產動畫版好像是我第一部花錢買來的DVD。我記得我在電視看的,但是觀看的集數並不是全部,斷斷續續的,不過七劍合璧的劇情那可是一直留在我的腦海裡,至今都沒有忘記。當時的我超級激動呢!然而,在後來我聽說這部作品被一些家長舉報,稱它血腥、暴力,最終被晉級停播。這個消息讓我們這些喜歡動畫的粉絲很費解,所有人都是從小長到大,難不成連這種最基本的動畫都不明白嗎?
  • 那些十分可惜的國產動畫,放在現在依舊是佳作,90後的童年
    我們都是在快樂都不知道怎麼寫的年紀最快樂。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已經回不到小時候一放學就跑回家,守著電視機看動畫片的那個年紀了。那時候的我們沒有手機跟網絡,但是比現在還要純真快樂。童年的回憶有很多,今天就來盤點一下驚豔了我們童年的動畫,看看有沒有你的童年回憶!
  • 別以為我們的童年只有一部喜羊羊,這些動畫才是咱的「真童年」!
    90後都看過的動漫。各位肯定以為紳士君會給各位推薦《喜羊羊與灰太狼》,可是這並不能代表所有90後的童年,我們90後的真童年應該是這些!西遊記《西遊記》這個題材在國內有很多作品,可是1999年央視推出的《西遊記》動畫各位應該都很難忘記,動畫的主題曲也是當時小學生必會曲目之一,而且這部《西遊記》動畫也是最接近原著的一部作品。
  • 《數碼寶貝:》動畫可以有續集,但我們的童年都沒有續集了。
    《數碼暴龍》在2000年引入中國,動畫裡的人物都是小學生,而動畫外的85後到95後,同樣也是小學生,他們身上的優缺點或多或少都與我們有些相像。 劇中他們因面對強大的敵人而成長,而現實中的我們不也是在罵聲中學會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