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從朋友圈看到文章的新朋友等一等:
先點擊箭頭上方
古玩那點事兒
點擊關注之後,
再靜心仔細閱讀文章!
OK.
近年來玉石收藏界有一位「新貴」來勢兇猛,它不僅屢屢斬獲專業獎項,還頻頻出現在各大拍場,備受藏友追捧,儼然要跟老輩兒的白玉、翡翠三分天下。這位鴻運當頭的「新貴」就是南紅瑪瑙。但南紅瑪瑙一路躥紅並非朝夕之功,而有其特定的原因。解讀南紅現象,就要從南紅的歷史淵源和重現世間的傳奇際遇說起。
博觀第七期「玲瓏美玉」拍賣會拍品:青衣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宋世義作品
根正苗紅奈何命途多舛
雖然南紅瑪瑙是玉石界名副其實的新寵兒,但它並不是玉石界的新人。實際上,南紅瑪瑙在我國擁有近兩千年的歷史。
早在戰國,南紅瑪瑙就受到貴族們的青睞,在出土的戰國貴族墓葬中就有南紅瑪瑙的串飾。及至清朝,南紅受到宮廷的追捧,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代南紅瑪瑙鳳首杯便是例證。
南紅雖一直是貴族階層的寵兒,但稀少的產量也造就了其坎坷的命運。清乾隆時期,南紅的開採近於斷層,到清晚期,南紅絕跡。再次面世是上世紀80年代,其時雲南保山出產了少量南紅。一直到2010年左右,四川涼山開採出高品質的南紅礦,南紅這才再次全面進入大眾視野。2011年3月,北京國際珠寶交易中心舉辦國內首屆南紅瑪瑙玉雕作品展,南紅開始在收藏界嶄露頭角。而此時距南紅絕跡已逾百年。南紅本是稀缺的玉石材料,歷史傳承的積澱加上絕跡又重現江湖的傳奇色彩,一路躥紅可算合情合理。
博觀第七期「玲瓏美玉」拍賣會拍品:龍鳳呈祥牌
傾倒眾生皆因貴人相助
資源的稀缺和市場對新的玉石材料的需求造就了南紅最初的走紅,南紅創作的成熟則讓南紅熱持續升溫。一大批成熟的玉雕創作者,特別是玉雕名家投身南紅創作,大大提升了南紅作品的藝術品質和收藏價值,進而拉大了南紅的增值空間。
從2011年開始,北京和蘇州的創作者便搶佔先機,引領全國的南紅創作。北京的豆中強、劉仲龍、裘進、李仁平等人的南紅瑪瑙創作迅速被圈內所認可,緊接著老一輩的玉雕大師宋世義等也加入其中。蘇州參與南紅瑪瑙創作的玉雕名家則更多。2010年左右,侯曉鋒和趙顯志、張克山等就開始了南紅的創作,在他們的帶動下,到2012年,包括楊曦、蔣喜、瞿利軍、葛洪、俞挺、吳金星、範同生、李劍和葉清等蘇州玉雕界的名家也參與其中,足見南紅瑪瑙創作的高水準。
名滿天下幸得伯樂慧眼 如果說南紅短期內在「天工獎」、「百花獎」等業內權威比賽中嶄露頭角歸因於大師們成熟的藝術創作,那麼南紅能迅速進入拍場為藏家所熟知則要歸功於專業拍賣機構的推廣。因為有成熟理性的市場推廣和規範的市場引入機制,南紅才沒有沉寂於大師們的工作室內。
幾乎於玉雕大師們從事南紅創作同時,北京博觀拍賣就率先開始了南紅作品的拍賣。早在2011年11月,博觀「大玩家」拍賣中就出現了南紅作品,到2012年12月,博觀「王者歸來」拍賣設置了當代南紅瑪瑙雕刻藝術精品專場拍賣。迄今為止,已經成功舉辦了兩場南紅作品的專場拍賣,涵蓋的創作者逐年增加,作品數量也逐年上升,為南紅的市場流通提供了一個專業的平臺。除了南紅專場,從2011年後,博觀的「玲瓏美玉」和「大玩家」拍賣中一直有南紅作品,且作品數量年年攀升。南紅在博觀拍場上的表現頗為不俗,去年每件作品成交價基本都在20000元以上,表現不亞於同場的白玉作品。
除了積極推動南紅瑪瑙的拍賣,博觀機構還一直致力於南紅的文化研究與傳播。2012年博觀出版了業內第一本南紅創作研究專著《驚鴻一瞥——蘇州玉雕名家南紅瑪瑙雕刻藝術》,開南紅藝術研究先河。至今博觀依然堅持著南紅的學術和文化研究,力圖讓業內和藏家深入了解南紅。
博觀第七期「玲瓏美玉」拍賣會拍品:墨玉佛首掛件
總而言之,南紅瑪瑙本身材料的稀缺性加上玉雕大師們成熟的藝術創作以及專業拍賣機構的推動,美料、精工、優良團隊強強聯手,共同成就了南紅的鴻運當頭。將在4月16日-20日舉辦的博觀拍賣第七期「玲瓏美玉」拍賣中,第三次南紅瑪瑙專場開拍在即,匯聚名家力品,囊括扳指、珠串、掛件、把件、山子、牌子、方章等多種類型,設計新巧,雕工精緻,極具收藏價值。可謂「南紅瑪瑙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
(本文採編自網絡)
獲取更多資訊方式
分享到朋友圈,讓更多朋友一起關注【古玩那點事兒】,感受美的歷程。
點擊右上角按鈕→分享到朋友圈
關注【古玩那點事兒】
請關注我們的微信號:guwannadianshi
小編微信號:guwannadianshi1(分享知識,傳播價值)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進入【古玩商城】
淘一淘,逛一逛,大家一起來鑑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