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牌武指」鹿峰:張徹最低調的弟子,憑努力完成最強逆襲

2020-10-11 彬哥侃明星

關注我,不用交「過夜會」的喲!

鹿峰

上世紀60、70年代是香港功夫電影的盛世,「東方好萊塢」的輝煌,離不開一眾實力導演和演員們的辛勤付出。

張徹是享譽世界的功夫片導演,一生擅長拍攝「鐵血猛片」,被圈中人譽稱為「香港電影一代梟雄」。而他所帶出來的六代弟子數十人,無論功夫還是演技,個個能力不俗。其得意門生最具代表的當屬王羽、傅聲、陳觀泰、狄龍、姜大衛等。

張徹

正所謂「林子大了什麼樣的鳥兒都有」,在他的眾多弟子中,有恃才放曠桀驁不馴的,亦有處事低調安分守己的,咱們今天要聊的這位,他便是張徹的得意門生之一——鹿峰,鏡頭下的他一手功夫打得行雲流水,飾演反派狠辣霸氣,但在生活中,他卻是個非常低調之人,說到他的名字,知者寥寥,但提及其執導和參演的影視作品,卻都耳熟能詳……

01

上世紀50年代,戰亂剛過,硝煙依舊不斷。正所謂「亂世出英雄」,此間不斷湧出許許多多武林高手和愛國志士。

1956年,鹿峰(原名儲啟學)出生於寶島臺灣一戶貧困戶家庭,小時候的他就非常崇拜英雄人物,8歲起便開始練武,所學博眾家之長,夢想著有朝一日能成為俠之大者。

60年代是香港邵氏功夫電影的盛世時期,以張徹、胡金銓為首的知名導演掀起了「功夫熱潮」。寶島臺灣自然也受到了這股浪潮的襲擊,各大影視公司紛紛崛起,欲和香港兩分華語影視之天下。

因為家境窘困,鹿峰並沒有念過幾年書,16、7歲時便開始在社會上闖蕩,此間做過很多工作,看透人情冷暖,飽嘗人世艱辛。

年輕時的鹿峰

70年代初,功夫電影勢頭無兩。為了拓展邵氏電影產業鏈,張徹雄心壯志地到臺灣自組「長弓」電影公司,隸屬邵氏旗下,但題材和班底由張徹說了算。

提及「長弓」,老動作迷肯定不會陌生。但大家不知道的是,這個名字乃是金庸老爺子所起,意為『挽弓當挽強、用箭當用長』的氣勢。由此可見,當時的長弓影業,邵氏可是抱了十足的信心。

「千裡馬」是萬裡無一的良駒,但如果遇不到它的「伯樂」,便不能發揮其真正的潛力和價值。張徹,便是鹿峰的伯樂。

趕上影視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期,從小習武的鹿峰自然不會輕易放過這種機會,抱著十足的決心到張徹的劇組後,憑著健朗的外形條件和深厚的武術功底順利通過面試。

網圖 橫店龍套

誠如成龍大哥演唱的歌曲《真心英雄》中的一句經典歌詞:「不經歷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

剛到劇組,毫無演藝經驗的鹿峰只能從最基本的龍套開始做起,因有著一身功夫,又多了一個更威武霸氣的代稱——武行!

了解「橫漂」的朋友相信都知道,「武行」,其實說白了就是當替身,璀璨星光是主角或配角的,而替身們在經過化妝之後,觀眾根本不出來,更別提指名道姓。

就當時鹿峰的情況而言,雖說算是入了行,卻因沒強大的後臺背景為支撐,渾渾噩噩幾年之後,一直沒得到更好的機會。

張徹和他其的得意門生

張徹旗下弟子眾多,其中便有到劇組較早的王羽、陳觀泰、戚冠軍(詳見彬哥往期作品《「打星」戚冠軍,離開張徹後單飛,終成人生贏家》)、江生等,選角時都還得考慮再三,更何況鹿峰還是個寂寂無聞的新人,自然而然便被暫時冷落。

1976年,跑了幾年龍套的鹿峰已經20歲,風華正茂。憑著兢兢業業的幹事精神和武術閃光點,終於引起了張徹的高度注意。

影照

而此時的長弓影業,因諸多原因已經經營不下去,無奈之下,張徹只好帶著郭追、江生等幾個臺灣本土弟子,於次年回到了香港,而鹿峰,也榮幸地被恩師帶回。

同年,張徹正在籌拍一部名為《八道樓子》的抗日動作片,便決定讓鹿峰在片中飾演毫不起眼的「 王潤波」一角,儘管戲份不多,卻也算是讓他真正出鏡了一次。

電影海報

看過該片的朋友相信都記憶猶新,陳觀泰、姜大衛、傅聲自然是絕對主角,而劉家輝和梁家仁,都只是在片中飾演日本人,至於蟄伏多年的戚冠軍,張徹也真正開始啟用。

面對來之不易的機會,鹿峰非常珍惜,雖然和師兄們的演技比起來稍顯稚嫩,卻也算是可圈可點。

在同年上映的《少林寺》一片中,鹿峰再次獲得了出演的機會,片中飾演「固山貝子」一角,戲份較之上一部有了明顯提升。

電影海報

02

一步步走來,鹿峰不斷用努力和實力證明著自己,但他和狄龍、傅聲等英俊小生相比,兇光外露、略顯猥瑣的外形是他最大缺陷,這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戲路,多部片子中只能飾演一些反派角色。

令張徹最為看好的,是鹿峰深厚的武術功底,他不但打得乾淨利落,動作也極具觀賞性,這正是以功夫片見長的張徹想要的效果。

1977年,試用一年過後,張徹已經對鹿峰刮目相看,便決定大力培養,讓他在武俠電影《射鵰英雄傳》中飾演「張阿生」一角,因劇情需要,片中的他大仇未報便被陳玄風殺掉,盡顯悲情色彩。

電影海報

同年,鹿峰又在《海軍突擊隊》中飾演「徐祥麟」一角,說得悲慘一些,雖然和傅聲等為同門師兄弟,可當演員表打出來之後,卻不沒有他的名字。

其實想想便能釋然,狄龍和姜大衛是張徹力捧出來的,傅聲更是其最心愛的「乾兒子」(詳見彬哥往期作品《「打星傅聲,張徹最得意的門生,星光卻只閃耀了短短幾年」》),再有梁家仁、戚冠軍等實力不俗的師哥橫在前面,小師弟鹿峰有此境遇,也就不足為怪了。

1978年,在《射鵰英雄傳續集》中,張徹再次為鹿峰安排了一個角色,片中飾演丐幫長老「魯有腳」,卻同樣是個悲情人物,最後死在霍都手上。此後又參拍了《海軍突擊隊》,依然在片中飾演配角,反響平平。

電影海報

真正讓大家記住鹿峰的,是功夫迷最喜愛的電影之一《五毒》。片中他飾演「百足千手」,和郭追、孫建、江生、羅莽並稱「五毒」。這是鹿峰第一次擔任主角,片中一招一式硬橋硬馬足見實力,打鬥拳拳到肉,絕對是是一部不可多得動作佳作。

電影海報

《五毒》上映後,票房獲得大賣,而鹿峰,也因此更加受到張徹的重用。此後,借著《五毒》的火勢,張徹沿用五毒原班人馬拍攝了武俠片《殘缺》,片中飾演大反派陳觀泰的手下「杜常」一角,「五毒聯盟」更是紅得發紫。

鹿峰,自此奠定了邵氏當家打星的地位。

正所謂「梅花香自苦寒來」,貌不驚人的鹿峰、江生和郭追等人,來到香港後更是沒有「地利」可言,彼時的香港影片主打語言是粵語,能在短短兩年時間內將這門饒舌的語言學會並說好,可真是太不容易了。

鹿峰 影照

天生一副壞人相的鹿峰,雖然歷經兩部電影後從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一躍成為邵氏當家打星,可他很有「自知之明」,更懂得「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的真理。於是乎,除了演好角色之外,他更注重於積累拍攝所需的相應知識。

03

除此之外,因有著一身硬功夫,鹿峰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偷偷跟著大師們積澱武指和導演的經驗做基礎,為今後的轉型埋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在此之後,鹿峰參演了諸多功夫片,為大家奉獻了不少經典角色。但還是出於長相兇悍之故,是以大多時候都在擔演反派角色。

有如《南少林與北少林》 中的「 包山雄」、《雜技亡命隊》中的「傅全義」、《賣命小子》 中的「 袁鷹飛」、《廣東十虎與後五虎》中的「蘇黑虎」等。

影照

1979年,憑著在《城市英雄》中的精彩演出,鹿峰榮獲「第二十五屆亞洲影展動作片演技最突出男配角獎」,這也是他演藝生涯中的唯一一次獎項,而且還是「配角獎」,長相不出彩乃父母所賜,人生如斯,命運使然。

說到鹿峰留給大家的壞人形象,印象最深刻的當屬《上海灘十三太保》」。在這部片子中,他所飾演的「羅虎」武藝超群,卻打不過梁家仁飾演的「富豪」,最後慘死。正應了那句老話「功夫再高,也怕菜刀」。

《上海灘十三太保》影照

拍完《上海灘十三太保》之後,邵氏功夫電影其實早就輝煌不再。至於曾經和郭追等人重回臺灣開電影公司卻慘遭失敗(詳見彬哥往期作品《「金牌武指」郭追:兒子因公殉職,一生奉獻演藝事業》)。

不得不說,鹿峰審時度勢的眼光是非常獨到的,眼看轉型之日已到,他將眼光瞄向了勢頭正旺的電視劇。多年積澱下來的導演和武術指導經驗,此後均派上了大用場。

喜歡看劇的朋友,自然不會對趙雅芝版《新白娘子傳奇》,以及蘇有朋版《還珠格格》陌生,卻鮮有人知武術指導便是鹿峰。除此之外,電視劇《包青天》導演,同樣出自鹿峰之手。

除了擔任武術指導之外,鹿峰也不忘過過戲癮,在多部劇中出演一些戲份不多的角色。

有如趙雅芝主演的神話劇《新白娘子傳奇》中,他是那個蛤蟆精「王道靈」,和白素貞那段鬥智鬥法讓人印象深刻;

劇照

又如孟飛和潘迎紫主演的武俠劇《神州俠侶》中,他所飾演的「劉天賜」同樣是個偽君子,令人至今難忘;

劇照

再如陳志朋和吳奇隆主演的電視劇《小俠龍旋風》中,所扮演的「 軒轅不古」,同樣能勾起童年的回憶……

劇照

自從1990年進入內地影視行業從事導演工作以來。導演的電影和電視劇作品超過50部,近2000集。

結語:

粗算一下,鹿峰自1990年進軍內地影視行業,從事導演工作以來,所導演的電影和電視劇作品超過50部,產量高達2000餘集。無論各行各業,在沒落之後都想著轉型,但真正能夠成功的卻寥寥無幾,從龍套到演員再到武指,最後榮升金牌導演之列,鹿峰無疑做到了完美蛻變。

鹿峰現在和過去對比照

而今,鹿峰老前輩已經64歲了,厭倦了鮮花和掌聲的他,很少出現在鏡頭前,亦幾乎不再涉足演藝圈,繁華看盡歸於家庭,歸於平淡,豈非更是真實地演繹自己的人生,這部戲,希望能更幸福,集數更多,更精彩……


——END——

相關焦點

  • 「金牌武指」郭追:兒子因公殉職,一生奉獻演藝事業
    拿得最少,卻幹著最累最危險的活,如果拍攝過程中出現差池,甚至還有丟掉性命的可能。在張徹一生所執導的諸多作品中,均極力要求演員做到動作敏捷、打鬥畫面精彩刺激。相較如今偏重於「感情戲」的功夫片,張徹的早期功夫電影中,打戲佔了絕大部分。誇張的時候,甚至沒有感情戲份。
  • 鹿峰是邵氏知名打星,你卻不知道他是這部經典電視劇的導演!
    鹿峰八歲開始習武,他是上世紀七十年代的武打明星,他加入電影圈初期是擔任龍虎武師,後獲得武俠大師張徹賞識,邀其加入邵氏做演員,他跟隨張徹拍攝了很多膾炙人口的電影。他與狄龍、姜大衛、陳觀泰、郭追、江生等著名打星齊名,是張徹導演的得意門生之一。
  • 他是邵氏一代功夫小生,張徹的得意弟子,因心臟病英年早逝年僅37歲...
    一代功夫小生,張徹的得意弟子,卻因心臟病英年早逝,好可惜文/一床情書&娛樂貧道「十三太保,一夫當道!浪子富翁、教頭快刀、學生少爺、熊虎鷹豹、眼鏡菸嘴、長槍難逃」 這首歌謠出自大導演張徹的晚期代表作《上海灘十三太保》,歌謠裡說的是上海灘13位身懷絕技勇士的綽號。
  • 武俠宗師張徹的一至六代弟子大盤點
    張徹的弟子滿天下,當然他的這些弟子也從來沒有正式行過拜師大禮,但是坊間還是喜歡以師徒來形容他們的關係。因為的確這些人大部分是跟著張徹出道,之後才打出一片天地。根據他的這些弟子出現的時間,大致把他們分成了六代。
  • 武俠宗師張徹的一至六代弟子大盤點
    張徹的弟子滿天下,當然他的這些弟子也從來沒有正式行過拜師大禮,但是坊間還是喜歡以師徒來形容他們的關係。因為的確這些人大部分是跟著張徹出道,之後才打出一片天地。根據他的這些弟子出現的時間,大致把他們分成了六代。當然這個分法也不夠嚴格,因為代與代之間都互有重疊,大家也沒有必要太糾結這個,畢竟這只是為了方便梳理。
  • 沒有狄龍姜大衛的張徹武俠片:這部作品很「邪」也很好看
    張徹武俠片的風格前面迷妹已經粗說了一番,其中講到張徹陽剛武俠風格裡有一個慣用的「伎倆」就是喜歡將人物設定成不健全的形象,斷臂、斷腳、瞎眼等等人物屢見不鮮。不要只記得《獨臂刀》裡的方剛,此番「殘缺」影像其實比比皆是,最為甚者當屬1978年張徹執導的《殘缺》
  • 41年前張徹的武俠片,盡顯cult風,四個「殘疾人」是主角
    張徹武俠片的風格前面迷妹已經粗說了一番,其中講到張徹陽剛武俠風格裡有一個慣用的「伎倆」就是喜歡將人物設定成不健全的形象,斷臂、斷腳、瞎眼等等人物屢見不鮮。不要只記得《獨臂刀》裡的方剛,此番「殘缺」影像其實比比皆是,最為甚者當屬1978年張徹執導的《殘缺》當年張徹在邵氏的支持下前往臺灣發展,組建長弓電影公司,本想在臺灣市場大幹一番,沒曾想市場表現並不好,堅持沒多久長弓就倒閉了。不過他帶回了一批新弟子,這其中就包括郭追、鹿峰、江生等,在狄龍、姜大衛也快脫離張徹之際,他們成為了張徹門下第四代弟子,他們在1978年就以《五毒》一片打響了名號。
  • 為什麼現在對張徹的電影《五毒》評價這麼高?
    對於張徹的《五毒》,一直以來有這麼兩種說法:一是美國一雜誌將其排為「世界最怪誕電影第11位」,另外一個消息則說這是昆汀最為喜愛的一部香港電影。經過本人運用高科技手段無敵Google的求證。至於昆汀對這部片子的評價,據說是參與殺死比爾的白眉毛劉家輝傳出來的,據傳昆汀有意重拍胡金銓的傑作《大醉俠》,劉家輝聲稱昆汀對於香港武俠電影非常之熟悉,《五毒》是其最愛之一,其他兩部分別為李小龍的《龍爭虎鬥》和劉家良的《少林三十六房》。張徹原名張易揚,1957年到香港拍電影反響平平,只好寫文章討生活。
  • 張徹武俠電影中的數字哲學
    張徹的武俠電影中角色人物一直都是與數字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的,最早期的三劍客設置,發軔階段的獨行俠,中期的雙雄並立,後期的五虎將闖江湖。張徹將數字在中華文化中的特殊內涵應用於他的角色人物數量的設計之中,使影像傳遞出一種藝術上的和諧美,這也構成了他獨樹一幟的武俠世界。
  • 武俠宗師張徹最紅的幾位弟子,一人一部代表作,王羽的有點意外
    胡金銓拍攝的影片藝術成就比較高,不過相比較對香港電影貢獻的話,張徹更勝一籌,培養了許多演員和電影人才,吳宇森、午馬、鮑學禮、桂治洪、劉家良這些導演不用多說了吧,更可怕的是還有一群徒子徒孫,認真算起來的話,星爺也要喊張徹一聲「師爺」。張徹曾經說過自己拍過最紅的幾個弟子是王羽、姜大衛、狄龍、陳觀泰和傅聲,同時他也給每一位定了一部代表作,一起看看吧!
  • 品評張徹導演的電影美學
    儘管張徹導演英年早逝,不過他的電影都堪稱經典可以說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境地,今天我們要講的是他的一部代表作品《殘缺》,此片拍攝於1978年,由陳觀泰,郭峰,羅莽,江生,鹿峰,孫建等領銜主演,內容主要講述鄉間惡霸杜天道因其兒子被天南三虎斬去雙臂,妻子被斬去雙腿而死,兒子因為從小受其陰影而長大後變得很暴戾,村民稍有令他不滿的舉動便立刻出手傷人,胡阿貴,韋打鐵
  • 籌錢給師父養老,弟子全部免費出演,無法複製的《義膽群英》
    40周年的紀念作品,他在香港的幾十位門生弟子,全部免費出演,合力為他拍了這部電影,票房所得全部拿給張徹養老。第一代弟子:王羽、谷峰、午馬、羅烈、鄭雷等,第二代弟子:狄龍、姜大衛、吳宇森、陳觀泰、王鍾、陳星等,第三代弟子:傅聲、李修賢、梁家仁、王龍威、戚冠軍等,第四代弟子:郭追、鹿峰、江生、羅莽、孫建等,第五代弟子:程天賜、龍天翔、錢小豪等,
  • 籌錢給師父養老,弟子全部免費出演,無法複製的《義膽群英》
    張徹從影40年間,門下共有6代弟子,總計30多人,有多位還收為乾兒子。第一代弟子:王羽、谷峰、午馬、羅烈、鄭雷等,第二代弟子:狄龍、姜大衛、吳宇森、陳觀泰、王鍾、陳星等,第三代弟子:傅聲、李修賢、梁家仁、王龍威、戚冠軍等,第四代弟子:郭追、鹿峰、江生、羅莽、孫建等,第五代弟子:程天賜、龍天翔、錢小豪等,第六代弟子:董志華、杜玉明等。
  • 張徹的愛徒,黃日華版《天龍八部》的武術指導,曾經遭受喪子之痛
    《天龍八部》有不少版本,其中黃日華版最經典,最為大家喜愛,將音響藏在帽子裡的喬峰、溫潤如玉的段譽陳浩民、神仙姐姐李若彤、一路開掛的虛竹樊少皇、聰明善良的阿朱劉錦玲、刁蠻任性的阿紫劉玉翠全都刻畫得栩栩如生。
  • 《上海灘十三太保》過去33年了,劉德華成最大牌,最喜歡快刀項方
    江生算是一個全才,相比張徹其他一些弟子,他更願意鑽研電影和動作設計,和郭追、鹿峰屬於同一時期的邵氏演員。只可惜江生命途多舛,妻子病逝之後,他終日酗酒,最終於1990年猝死家中。梁家仁出道比較早,早些年在張徹電影中,之後又是洪金寶、袁和平電影中的常客,90年代和星爺也合作過不少作品,我們最熟悉的應該就是《唐伯虎點秋香》的武狀元啦!
  • 《十三太保》陣容強大,主演皆紅極一時,最帥的他卻毫無消息!
    《十三太保》是張徹導演的一部武打片,整個影片劇情十分簡單,就是一位愛國分子偷了一份重要的合約,之後遭到漢奸僱人追殺。逃離到上海的時候,有愛國人士出面,請求十三太保首領沈剛夫出面保護。而十三太保裡面半數被漢奸收買,最後相互搏殺。整部片子,從頭到尾都是武打的場面,但是卻讓觀眾看得十分爽。
  • 張徹集結眾明星弟子的動作大片,開拍前傅聲去世,劉德華頂替演出
    作為香港功夫電影史上的宗師級大導演,張徹不僅執導了香港影史上第一部票房突破百萬的電影《獨臂刀》,還開創了華語影壇獨有的「暴力美學」風格,而他培養和打造的一批又一批張家班弟子,也成為七十年代武打片領域的扛鼎級人物
  • 他是香港天才武指,參演過李小龍電影,實力不輸洪金寶、袁和平
    董瑋師從粉菊花,和林正英是師兄弟,憑自己努力從演員變成武術指導粉菊花是也許大家並不熟悉,但是他門下的弟子大家一定熟悉,他培養了很多香港優秀演員如林正英、惠天賜、鍾發、孟海、羅家英等,董瑋1954年生於上海,四歲便移居香港,自小就隨粉菊花學習京劇,同時也會客串電影中的一些小角色,外形秀氣加上自己武學的天賦和努力,在16歲時他就當上了龍虎武師,後來還隨師兄林正英加入了洪金寶的
  • 《逆襲之星途璀璨》深圳衛視收官 金牌製作完成逆襲
    據悉,《逆襲之星光璀璨》主要由楊磊和韓青執導,Push)、宋軼、彥希、种丹妮、韓雪、趙健、胡兵、黃婷婷、李藝彤等主演,王大陸、梅婷、王子文、關曉彤、楊雪、奧蘭多·布魯姆等友情客串的現代都市劇。主要以娛樂圈職場逆襲為主線,演繹了娛樂圈新人蘇橙(宋軼飾)如何通過自己的努力最終逆襲為明日之星的勵志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