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華夏時報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李映 攝影報導
11月23日,由中國殘聯指導、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和澳門基金會資助、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承辦的全國「集善仁美 助推圓夢」優秀殘疾人藝術家百人推介計劃活動在北京舉辦,陳進德、凌東啟、王興鵬等15位優秀殘疾人藝術家入選此次推介活動。
本次活動分三場舉行,共推介了 15位優秀殘疾人藝術家中,工藝美術類10人:陳進德、凌東啟、王興鵬、秦玉娥、祝建民、周勉庭、錢恩榮、靳龍凱、胡先民、劉世傑;攝影類5人:于波、戴儉峰、朱文雄、任長青、孫寧。不僅作品本身的造詣得到了專家和與會嘉賓們的一致認可,作品所呈現出的自強不息和豁達開朗的精神同樣獲得了高度讚譽。
這些優秀殘疾人藝術家們自強自立、逆境重生的經歷值得我們喝彩。現任《煤礦現代化》編輯部技術編輯的于波,聽力障礙,20世紀90年代末期開始自學攝影,後成為一名出色的攝影家,作品《衝刺》《金鳥巢》《冠軍啦》《暴雪中的飛翔》等屢屢獲獎。他還致力於全國聽力殘疾攝影愛好者的溝通交流,創建「全國聾友攝影交流群」QQ群,群成員已達四百多位,創建「聾友攝影論壇」網站,並擔任站長。1971年生於浙江東陽的胡先民,幼年身患骨髓炎導致右腿終生殘疾,15歲時開始學習木雕,曾在第七屆國際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中獲得第二名,被評為「浙江省自強模範」、國家級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全國技術能手、中國木雕藝術大師,並先後擔任了2014年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2019年中華技能大賽——第六屆全國殘疾人職業技能大賽的執裁工作等。生於1982年的王興鵬,從小就對繪畫藝術十分的嚮往,但因右手殘疾,一直沒有實現夢想。後來機緣巧合之下他接觸了內膽畫,去「內畫之鄉」進修內畫技藝,用左手苦練內膽畫,依靠特殊的繪畫工具,歷經了十年寒暑,終於能夠在小小的玻璃瓶內描繪出一個個逼真精巧的世界,他不僅執著於畫好每一件作品,更致力於將傳統藝術發揚光大,他的內膽畫細緻傳神,尤其擅長的是內膽山水畫創作,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觀賞價值,其作品曾出口到日本、韓國等多個國家。還有不畏殘疾、自研宣紙烙畫工藝並面向社會免費傳授宣紙烙畫技藝的凌東啟,受京劇臉譜名師張英指導下挑戰自我傳承彩繪臉譜技藝的秦玉娥。
中國殘聯宣文部、中國殘疾人事業新聞宣傳促進會、華夏出版社等相關負責人,工藝美術專家楊自鵬、李蒼顏、哈亦琦、肖紅,攝影專家姜景餘、劉晶羽等出席活動。與會專家對15名殘疾人藝術家的作品進行了現場點評,給予了充分肯定。主辦方還邀請專家對殘疾人藝術家們按進行了現場授課,給予他們專業指導。
據了解,「集善仁美 助推圓夢」優秀殘疾人百人推介計劃,是澳門基金會助力殘疾人系列公益項目——促進殘疾人文化藝術發展項目。活動立足於挖掘人才、搭建平臺,旨在幫助優秀殘疾人藝術家與高端藝術平臺對接、與高端藝術專家對接、與大眾媒體對接、與藝術品市場對接。2018年,「百人計劃」已成功推介50位殘疾人藝術家,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促進殘疾人文化的繁榮發展,為優秀殘疾人藝術家提供更專業的指導和更廣闊的平臺,為他們插上騰飛的翅膀。
責任編輯:史博超 主編:公培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