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收看尋寶先鋒,我是小南。本周一一則沉重的新聞引發了大家的關注。著名前央視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在美國不幸去世,享年50歲。剛看到這個消息,小楠的第一反應是又一則被死亡的假新聞,直到看到了文的微博才確定是真的,現實就是如此殘酷,悄無聲息的帶走一個生命,卻留給身邊的人不可彌補的遺憾。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面對癌症,保險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這一年有太多我們熟悉的名人離開了我們。
著名主持人李詠因癌症去世,面對癌症,保險能為我們做些什麼
9月28日著名相聲大師師勝傑因肝癌去世,就在同一天,因一手朋友被大家熟知的歌手臧天碩也應該離開我們。7月11日,著名武術演員計春華因肺癌離世,年僅57歲,奪走他們生命的元兇都是癌症。世界衛生組織下屬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布了2018年全球癌症報告,當中顯示2018年全球新增1810萬例癌症病例,死亡人數達960萬人,全球癌症負擔進一步加重,而中國國家癌症中心也發布了類似的數據,全國每天約1萬人確診癌症,每分鐘約7人確診癌症,從0歲到85歲,一個人患癌的風險高達36%。
人民日報曾發表了一篇文章寫道,45~55歲為生命的高危期,大多數疾病都在此階段爆發,尤其是心臟病、糖尿病、癌症等等,所以專家稱之為人生旅途中的沼澤地。但是很多人談癌色變,以為不去想不去提癌症,就不會降臨到自己和家人身上,其實這是非常幼稚的想法。面對不可預知的風險,只有早做打算,未雨綢繆才能從容面對當下的每一天。
俗話說中病輸掉一頭牛,大病賣掉一棟樓,一張確診書打破了多少人對生命的憧憬,奪走了多少家庭原本衣食無憂的幸福生活,只有疾病來臨才知保險的可貴。
那麼面對癌症保險能起到哪些作用呢?
一般來說有兩類保險能在與癌症的鬥爭中發揮作用。首先是醫療險,尤其是高端醫療險,可以解決因治療癌症所花費的高額醫療費用,但癌症帶來的損失遠不止醫療費用,還有因病無法工作的收入損失。因此除了報銷性質的醫療險外,給付性質的重疾險可以彌補家庭受到的其他損失,這些保險可以幫助病人獲得更好的治療機會,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除此之外,目前很多保險公司還能在癌症的檢查和早期治療階段提供服務,比如基因檢測體檢等等,如果能夠早發現可以大大提高癌症的治癒率,並降低治療費用。
節目的最後為您推薦一篇李詠自傳當中描寫妻子哈文的文章,讓我們在文章中體會這對恩愛夫妻的相處之道。您只需關注我們並私信回復自傳兩個字就會推送給您。好了,本期節目就到這裡,更多精彩內容盡在尋寶先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