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結婚,是不少單身適齡青年的一件頭疼事,畢竟到了一定年紀,催婚的人越來越多,身邊結婚的人越來越多,自己形單影隻的,就像是人群中的異類。
於是凡是聚會或者過節,總有人會問一句:「什麼時候結婚,有對象了沒」。於是每到節假日,不少年輕人寧願假裝加班,也不願意面對別人的「拷問」。
常言道:「婚姻大事,豈是兒戲」,以前是說結婚要謹慎,但是現在多是指怎麼能隨著性子不結婚。我覺得,年輕人其實也懂要結婚這個道理,那些還沒結婚的人,不想結婚的是少數,而不敢結婚和不知道和誰結婚的,才是多數。
問起最想結婚的年齡,得到最多的答案是30歲。包括新埂結衣也說,自己最想要的結婚年齡,是30歲。所以說,30歲,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紀。
為什麼說,30歲,成了大多數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紀?
想要知道這個問題,首先要了解的,就是他們為什麼不結婚。對於這個問題,我們進行了一個採訪,主要採訪的是身邊還未結婚的適婚青年,而他們給出的答案,主要是這四種原因。
因為沒碰到合適的人,所以還不想草率放棄。
莎士比亞說:「草率的婚姻少美滿」,這句話成了適婚青年面對逼婚時,最常用的一句話。他們覺得,自己的下半輩子想要幸福,首先要找到一個對的人,沒有合適的結婚對象,怎麼會想要好好過日子。
因為工作太忙,所以想要事業穩定後再考慮結婚。
有了穩定的事業,才能保障家庭有穩定的收入來源,而婚姻的穩定,正是建立在穩定的經濟基礎之上。所以部分人認為,自己還沒結婚的原因,正是因為工作還沒穩定,所以無法負擔婚姻的變動。
因為年紀太小,所以希望自己成熟一點再步入婚姻。
雖說而是出頭就可以符合法定結婚要求,但是現在的情況是,一般人在二十三歲左右,才大學畢業,於是雖說年紀到了,但是心理年齡並不成熟。在大風大浪還沒經歷的情況下,不少人不願意結婚,在等待自己的成熟。
因為身邊結婚的人不太幸福,所以自己不敢結婚。
恐婚的人不再少數,而且多發於年輕人,尤其是身邊有朋友鬧離婚的時候,他們更會覺得婚姻不適合自己。
於是為了避免麻煩,總是在一拖再拖結婚的時間,尤其是年輕氣盛的時候,不願意不如婚姻,以免不可調和的矛盾,破壞了本該擁有的幸福生活。
總之,對於不結婚的原因,主要有這四點,在年輕氣盛的時候,沒有遇到人的條件下,不希望自己還沒有事業的穩定和不成熟的思想,就開始草率的婚姻。
不結婚是因為上述幾點,但是為什麼喜歡將結婚年齡定在30歲呢?這其中也有一定的原因,在我看來,最重要的是30歲是人生的一個節點。
是家人忍耐的節點,過了之後很容易引發自己和家庭的矛盾。
不管12歲還是29歲,說起來都是奔三的年紀,但是說起30歲,人們的第一反應就是不再年輕。
在老一輩的眼裡,30歲還沒結婚,就成了全家頭疼的對象,以前用的理由,家人紛紛不再願意讓步,於是為了避免家庭矛盾,一般人會把30歲定成自己結婚的最後時限。
是身體的節點,過了以後身體容易呈下坡趨勢。
結婚不僅關乎生活,還關乎生育,所以從下一代的身體健康方面考慮,30歲後的女人,生育風險將越來越大,而30歲以後選擇生育的夫妻,孩子的健康情況也會受到影響。
因此,雖說24歲是女人的最佳生育年齡,但是不少人會覺得,只要30歲左右生,都還算可以接受,也有精力照顧孩子。
是事業的節點,過了30歲很多人的生活已經定型。
若是剛出社會的幾年,是用來闖蕩社會的,那麼30歲,也算是給自己一定的交代。有了一定的積蓄,和穩定的工作後,不少人會在這個時候選擇結婚,畢竟天時地利,可能還會有人和。
作者結語:
在我看來,不結婚的人,不是不想結婚,只是在當時的情況下,他們覺得自己還有更加重要的事要去完成,因此才一直拖延結婚的年齡。
對於年輕人不想結婚的事,我覺得若你是他們的父母,應該多體諒一下他們。時代在變化,如今年輕人的壓力,沒有想像中那麼輕鬆,只是他們學會了自己承擔罷了。
每個人對自己的堅持,其實只需要努力堅持下去,婚姻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不過正因為是大事,才不應該草草決定。
所以,若你遇到了對的人,就早點和對方回家,不要讓別人等太久,若是你還沒遇到那個人,也不要因為想結婚而結婚,婚姻需要的不只是一起過日子的想法,還有愛情。
因此,30歲,是大多數年輕人理想的結婚年紀,希望你能理解年輕人,也希望年輕人可以早點找到自己的真愛,畢竟人生不過百年,有些人不早點珍惜,錯過了就晚了。
—END—
今日話題:你覺得多少歲結婚合適?
歡迎留言,一起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