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於墨林
校對丨李日晴
編輯丨安西西
全文2054字,閱讀大約4分鐘
一次突然的「藝人下架」,讓「封殺」兩字再次出現在眾人面前,撩動了大家敏感的神經,成為今天被熱議的話題。
據臺灣《蘋果日報》消息,此次「封殺名單」涉及到55組藝人,包括導演、歌手、樂隊等身份,不過臺媒也表示這份名單中有早已解散或停止活動多年的樂隊,這份名單並不「新鮮」。
圖片來自《蘋果日報》
「封殺」消息於12月31日被曝出,但當時並未引起注意,直到昨日晚間微博上有人表示在網易雲音樂上搜不到陳昇、黃耀明,才使人把這次的藝人信息「消失」與「封殺」聯繫到了一起。
目前在大部分的在線音樂平臺上都搜不到了「封殺名單」中的藝人,而擁有滾石版權的蝦米音樂還保留了陳昇、黃耀明作品,原創始人之一的王皓也在今日凌晨發了態度曖昧的微博:
目前,所謂的「封殺名單」儘管並未被證實。但一位業內平臺高官已確實此事的真實性,「兩周前就下了通知」,不過該人士也表示,每年文化部都會發一兩次黑名單。
與今天同時出現在熱議新聞裡的還有王寶強,他攜兩份提案參加河北政協會議,涉及霧霾和培育文化人才。今天正是省級兩會召開的時間,新聞資料顯示,31省份均已確定兩會時間表,其中28個省份於1月召開,緊接著到了3月,就是全國兩會的時間了,每年文化市場的發展和亂象的整治都會牽動一眾代表的心,更何況今年是執政班子的第五年。
在業內人士看來,做文化事業當然要有一定的政治覺悟,誇大其辭、過分反應和煽動情緒也都沒有必要。
在「封殺名單」尚且存疑之時,已有商家聞風而動。例如,原為徐若瑄代言的自然堂,在「封殺名單」曝出後,就在北京、上海等地將戶外徐若瑄海報撤下,換成了趙麗穎的新廣告。
不過,娛樂圈是個名利場,名人眾多,平日裡一言一行都會霸佔頭條,引來百萬千萬級熱議,就更別提與政治相關的言論了,稍有不慎,言論更是會被「街談巷議」。
舉個例子,臺灣音樂人盧廣仲,原本要參演2015南方草莓音樂節,結果在音樂節前夕,黃安在微博上指責盧廣仲為「臺獨」,儘管當時其經紀公司發表聲明,稱其「從未有強烈政治主張」,但盧廣仲的微博還是受到了大量網友的「攻擊」,不得不停止更新,最後盧的音樂節演出也未能成行。
當時在國臺辦發布會上,發言人安峰山表示,不了解盧廣仲的具體情況,「我想強調的是,我們支持兩岸各領域交流合作的態度是明確的、積極的,同時我們堅決反對『臺獨』分裂活動,這一立場大家都很清楚。」
如果說到真正的封殺,大概只有在2015年8月文化部明確提出的下架120首網絡歌曲。但相比於封殺藝人,它只是針對作品的一個整理,畢竟涉及到作品的藝人,其音樂活動並未受此影響。
但那些針對藝人的「封殺」,則真的會對藝人及背後的商業鏈產生了不小的影響,天后張惠妹也曾被傳封殺。
那是一件很久之前的往事了,張惠妹在內地大火之初的2000年,因應邀前往臺灣總統府演唱「民國國歌」,而被輿論注意到,據當時新浪影音娛樂的報導,中央電視臺及中央人民廣播電臺決定停播由其參與演出的所有節目。不過當時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央電視臺的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張惠妹是有影響的臺灣青年歌手,暫停節目不會影響她之後參加兩岸文化交流。當然,張惠妹在內地的活動並沒有受到影響,因為名氣在,這件事此後屢屢總會被一些網友在各種評論中提起,她的經紀公司即使是現在,也對這件往事也特別敏感。
前文提到的盧廣仲事件,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推移被忘記,2016年他時隔一年重發微博,並放出要在2017年1月6日舉辦公益演唱會後,又一次引起爭議。經觀察者網致電演唱會的報批單位山東省演出公司,工作人員表示盧廣仲的演出活動已被取消。
值得注意的是,在盧廣仲演出消息放出之前,山東省文化廳已經通過了他到濟南演出的申請,可見在「封殺」這件事上,網民的舉報也會對結果產生極大影響。
至於同樣被黃安舉報的韓國JYP公司女團twice成員周子瑜,則更不用說,儘管當初發了哭著道歉的視頻仍不被網友們接受,加上如今韓流遇限,也就更加難以藝人身份進入大陸了。
除了港臺藝人,歐美藝人被拒的案例俯拾皆是。比如曾被萬眾期待的Maroon 5樂隊2015年中國演唱會,在票早早就賣出後,樂隊成員之一Jesse Carmichael在社交平臺上祝賀達賴喇嘛生日快樂,隨之就被宣布演唱會取消,儘管樂迷們都成功退票,但對於樂隊、主辦方、承辦方來說都是不小的損失。
據騰訊娛樂的消息,業內人士曾表示,當時Maroon 5的演出在審批過程中,演出商和文化部門均沒有發現以上所說的事,而是演出臨近時,相關的圖片和視頻被人發現並舉報,才使得演出沒能順利舉辦。
其實如果要列舉這樣的案例,確實太多。音樂財經曾聽到有人感嘆,對主辦藝人活動或者邀請演出的政治風險非常頭疼,因為有時根本無法確定哪些藝人是不能請的,只能憑消息、經驗和試探,這無疑也會造成高昂的學習、溝通成本。
我們向一些業內人士了解到的情況是,有一些演出在售票後取消,並非是審批環節出了問題,而是在審批沒拿下時,主辦方就急於賣票了。比較知名的例子,像2006年的Dirty Three演出,當時出現了樂隊提前演出的情況,到真正的演出時間大部分觀眾看到的只是一個馬戲團的演出。究其原因,當時上海「文廣局」的邱先生表示「這場演出從始至終都沒有得到批文,完全是一場非法演出。」
當然除了這樣演出市場早期的野路子,現在的演出大都走正規審批流程。據一演出主辦方表示,文化局確實存在一個黑名單,如果是首次來華的藝人,他們會提前向文化局或文化部諮詢。另一演出主辦方也表示,一些藝人雖然不在明面的「黑名單」上,但報批的時候提交樂隊名字+身份信息,還是會有報不下來的情況。
除了演出方會遇到藝人政治風險的問題,與藝人有關係的唱片公司、經紀公司和演出主辦,也會面對這些風險,比如音樂作品的政治性,亦或是吸毒、嫖娼等個人劣跡行為帶來的消極影響。而在個人劣跡行為方面,唱片或者經紀公司對藝人更是難以把控,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私生活,公司也難以時刻盯著,這在浮躁而壓力巨大的名利場,藝人要靠極為強大的自律精神似乎才可「獨善其身」。
音樂財經猶記得曾經某位嘻哈歌手時,對方要求文章更改音樂代表作品而他的理由是:那首歌有些敏感。但想來他定也是滿意這首作品的,因為最後表達了選那首歌的感謝。
尋求音樂財經報導及合作
音樂人報導:382275269@qq.com
創業公司報導:sodaflower@shihangroup.com
市場合作:nenodemon@163.com
還想看點別的?
點擊👇圖片閱讀原文:
商業丨地方政府愈發重視音樂產業,一場「音樂之都」爭奪戰正悄然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