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珠港》:音樂與戰爭、愛情和兄弟情的融合

2021-01-09 聽歌觀影

這部上映於2001年的美國戰爭/愛情片,以其恢弘的場面和震撼人心的音樂贏得了好評。雖然有觀眾對於影片中的愛情觀表示不贊同,但這一點也不妨礙《珍珠港》的魅力,特別是影片中出眾的音樂。有觀眾曾說:「麥可貝的《珍珠港》其實是為漢斯季默的音樂做的MV。」

的確,《珍珠港》的音樂價值遠超於影片的價值。影片的音樂極有韻味,它引出美麗的愛情故事,飛行員雷夫和丹尼的患難生死情,釋懷和寬容,珍珠港事件的慘烈程度,自殺性反擊的決絕和犧牲精神。

一、音樂之下的兄弟

從小一起長大的雷夫(本阿弗賴特 飾)和丹尼(喬什哈奈特 飾)在二戰初期共同加入了美國空軍部隊。二人感情深厚,影片在表現他們小時候的感情之時,就將配樂」Tennessee」融入其中。

這首曲子在影片的後半部分也出現過,雖然是純音樂,卻讓我們感受到了這二人之間深厚的感情。在丹尼以為雷夫戰死在英國的戰爭中時,他的悲傷和痛苦既可以從丹尼內斂的性格中表現出來,也可以從影片的配樂中體會。憂傷而又悽婉。

漢斯季默的一曲」Brother」,就好像是為雷夫和丹尼量身打造的一般。看著這歌名,就能夠想到這兩人深厚的情感。最後丹尼在戰爭中死去的時候,雷夫抱著他,悲痛到說不出話來,眼淚在眼眶裡打轉,這便是最為真摯的兄弟之情吧。

這當中還有一首」Heart of a Volunteer」,展示了在美國這個強調個人英雄主義的國家,在二戰這個時代背景下,美國青年自願奔赴戰場。這首曲子主要表現的是雷夫(本阿弗賴特 飾)離開美國,去往英國之時,作為他的兄弟丹尼(喬什哈奈特 飾)的不舍與擔憂。

二人從小在一起長大,未曾分開,所以會不舍,同時,英國是前線,去了很可能生死未卜,所以擔憂。

二、音樂之下的男女

這部以戰爭/愛情為題材的影片,定然不會少了愛情。在二戰這個特殊的時代,美國的青年男女的愛情是彌足珍貴的,因為隨時都會有喪失生命的可能。但是他們的愛情又都是發自內心的,絕無絲毫偽飾的情感。

所以,漢斯季默才會選擇以」And Then I kissed Him」和」I Will Come Back」來作為表現愛情的配樂。當雷夫(本阿弗賴特 飾)和護士女友伊弗琳(凱特貝金賽爾 飾)在一起時,」And Then I kissed Him」才響起。夜晚的珍珠港安靜、美麗,穿著軍裝的雷夫和伊弗琳在一起,開戰之前,一切都是未知數,所以,當愛情到來之時,他們便緊緊抓住。

戰爭是殘酷的,而愛情卻是唯美的,觀眾從這一點溫情中看到希望,看到未曾泯滅的人性。當」I Will Come Back」的音樂聲響起之時,伊弗琳送別雷夫,雖是離別,但是愛情沒有結束。

這像是一句承諾,更像是對曙光的期待。

三、音樂之下的戰爭

漢斯季默為表現戰爭的恢弘場面,選擇了」War」這首音樂。無論是從音樂名還是震撼人心的交響樂來看,漢斯的這首曲子都稱得上是《珍珠港》中的扛鼎之作。

從1分39秒處開始時,就是激昂的樂曲聲,這音樂伴隨著戰鬥的畫面,所有的飛行員都上了戰場,高射炮與戰機在鬥爭,美國與日本都為了自己的國家而戰鬥。特別要稱讚的是3分45秒之後的這一段,激動人心,從音樂聲中感受到美國人民巨大的能量,大氣磅礴。

個人認為《珍珠港》的配樂極好,從這些配樂中可以窺見西方主義中的人性價值觀。美國人對待愛情、戰爭和手足是以一種包容且自由的態度。雖然這些要配合著整部影片的劇情來看,但是,就漢斯的音樂而言,也能體會到種種不同的情感和人性價值觀。

深厚的兄弟情可以從」Brother」中體現出來,細膩的愛情可以從」And Then I kissed Him」中體會到,而恢弘的戰爭場面則可以從」War」中感受。所以,才會有人說:「麥可貝的《珍珠港》其實是為漢斯季默的音樂做的MV。」

相關焦點

  • 《珍珠港》:愛情故事中的戰爭大片
    愛情,永遠是一個不會過時的話題,而戰爭,永遠是人類逃避不了的歷史「黑洞」。當愛情融合著戰爭,或者戰爭交集著的愛情,會是怎樣的一種命運呢?《珍珠港》這部上映快20年的電影,至今,人們對這部影片的評價多數是停留在劇情老套、抒事累贅的詬病之中。
  • 《珍珠港》:最經典的二戰電影,愛情與戰爭的完美演繹,太震撼了
    這一段的感情戲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小梁無數次幻想過這樣乾淨純粹的愛情,因為在今天這樣的社會,這樣的感情幾乎絕跡了,物慾橫流的社會,充滿銅臭味的戀愛和婚姻,壓的人喘不過氣的房價,一切的一切都讓愛情失去了它原本的美好
  • 《珍珠港》:最經典的二戰電影,愛情與戰爭的完美演繹,太震撼了
    這一段的感情戲真的是讓人印象深刻,小梁無數次幻想過這樣乾淨純粹的愛情,因為在今天這樣的社會,這樣的感情幾乎絕跡了,物慾橫流的社會,充滿銅臭味的戀愛和婚姻,壓的人喘不過氣的房價,一切的一切都讓愛情失去了它原本的美好
  • 影視原聲 | 電影《珍珠港》原聲,震撼人心的音樂
    在電子合成器和傳統器樂的結合上,每每展現令人震撼的個人風格,也屢次締造令人激賞的配樂成績,特別是在動作電影配樂方面,他獨特的音樂型式已經蔚為風尚,揉合了電子樂的炫麗緊湊,和交響樂的磅礡氣魄,幾乎是近年來,典型好萊塢英雄主義動作電影不可或缺的「標準配備」。  在《珍珠港》影片中,漢斯·季默的配樂,充分展現了他配樂的多樣性風格。
  • 電影《珍珠港》帶給觀眾的震撼力
    電影《珍珠港》敘述的是二戰期間日軍偷襲珍珠港的事件。戰爭很殘酷,很震撼,影片中唯美的愛情和兄弟情給整個影片帶來一絲絲的溫情,仿佛戰爭中的一道曙光。生活總是遺憾的,但是活著的人還是要繼續。亞利桑那號的沉沒,不知為何就讓我想起了鐵達尼號,只是前者是因為戰爭,後者卻是意外。一直不想看珍珠港,不是因為他不好看,而是因為戰爭片實在是太沉重了。一位觀眾說:「當我終於鼓起勇氣看了珍珠港以後,果然,又是一個不眠夜。炙熱的愛情在最火熱的時候嘎然而止,友情在生死與共中更加緊密。戰爭片就是要告訴我們一個事實,那就是人類在戰爭面前是多麼的無力。」
  • 戰爭與愛情,《珍珠港》的愛情為何不如《魂斷藍橋》打動人?
    有人說,《魂斷藍橋》《亂世佳人》《卡薩布蘭卡》是史上3大悽美愛情佳片,都與戰爭有關。愛情是醉人的酒,戰爭背景下的愛情更是令人奮力活下去的勇氣。戰爭愛情片《珍珠港》,影片籤名是「戰火紛飛中的愛恨情仇」,很像自媒體人用短短一句話介紹自己這個號的調性。
  • 一部讓日本恨不起來的戰爭史詩——《珍珠港》
    《珍珠港》海報電影細膩的由兩個主人公講起,3個小時卻一點也不拖沓。愛情、友情、親情在這裡體現的玲離盡致。為了國家奉獻的人們永遠值得我們敬佩與尊敬。伊弗琳與丹尼在相互勉勵的傷痛中,萌生愛情。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雷夫並沒死去,當三人重聚首時,尷尬頓生。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事幫他們解了圍,雷夫與丹尼決定不做情敵做戰友。影片最後丹尼的死揭示了戰爭的殘酷性,戰爭面前,無人可獨善其身。亮點:
  • 周五水上電影 亂世的愛情 《珍珠港》
    這次,我們將一起觀看的是麥可•貝執導的《珍珠港》。  《珍珠港》是好萊塢於2001年出品的以二戰為歷史背景的戰爭大片。影片獲第74屆奧斯卡獎的最佳音效剪輯,同時提名最佳視覺效果、最佳原創歌曲等三項奧斯卡獎。《珍珠港》圖片來源於網絡  1941年12月7日清晨,日本海軍突襲美國海軍太平洋艦隊基地珍珠港以及美國陸軍和海軍在瓦胡島上的飛機場。
  • 本該探討珍珠港戰爭,卻專注於愛情,這部影片被網友評論太……
    有人說,這部影片太過於專注愛情,忽略了所要探討的珍珠港戰爭,甚至有人說這是一部好萊塢爛片,不值得去觀看。順著網友能說是爛片,小編又把這部影片觀看了一遍,或許是由於第一次觀看時,可能太小,看不出什麼,也或許是現在的心境和以往不同,有了一些不同的看法。影片是圍繞著三個人的愛恨糾葛的主線展開來的。
  • 麥可貝執導電影《珍珠港》影評:戰爭大環境下小人物的愛情規則
    2001年5月25日在北美地區上映,同年8月10日在中國內地上映的由知名導演麥可貝執導的電影《珍珠港》以珍珠港事件、東京大轟炸等歷史事件為故事背景,講述了一對美國自小酷愛飛行的戰鬥機飛行員同時愛上一位軍中護士的感情糾葛,後因太平洋戰爭爆發無奈拋開兒女私情一起並肩為正義而戰的故事。
  • 經典影片《珍珠港》:透過戰爭窺探愛情與友情(附完整版電影+劇本)
    把刻骨的愛情放到宏大的背景中,屢試不爽。
  • 以戰爭為背景的浪漫愛情影片
    對於好萊塢電影配樂大師漢斯·季默的《Tennessee》你是否非常的熟悉,這首音樂是漢斯·季默代表性的音樂旋律,很多人說"就算你對電影音樂一無所知,只要每年進電影院看三部以上的好萊塢電影,你就一定會聽到漢斯·季默的音樂"《Tennessee》這首電影配樂就是漢斯·季默當年靈感迸發為影片《珍珠港》這個戰爭年代裡的浪漫愛情故事寫下的感性樂章。
  • 經典電影音樂 《珍珠港》我吻了他
    擅長動作片的麥可·貝執導的電影《珍珠港》至今仍飽受爭議,但無人否認漢斯·季默為電影奉獻了極為出色的配樂。除了被廣泛借用的「田納西」一曲之外,這首知名度稍弱的「我吻了他」卻在情感表達的精細與豐富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它聽來就像是人們心中愛情最美的樣子,恬淡輕柔,卻無比真摯感人。....
  • 被狗血三角戀耽誤的戰爭大片《珍珠港》
    作為歷史戰爭題材電影,在場景。特效上面做的相當棒。尤其是那個比較火的鏡頭。可惜的是其中的愛情部分實在太狗血了。主要還是和雷夫的感情基礎不牢固,畢竟兩人認識沒多久,啥事都沒發生,對方就去戰場了。本來也啥時候,誰知道雷夫活著回來了。
  • 太平洋戰爭:日軍偷襲珍珠港,為何成為了自掘墳墓的行動?
    日軍偷襲珍珠港,從戰略意義上講並不算是走了一步臭棋,從當時的戰爭和日本國際環境來講,只能冒險偷襲珍珠港,讓美國的太平洋艦隊徹底癱瘓,使其無暇顧及東南亞的戰事,日本還能有一線生機,不然日軍的處境將面臨著溫水煮青蛙的悲劇,為何會這樣呢?
  • 電影《珍珠港》觀後感,(震撼、勇敢、感動)
    片段節選電影《珍珠港》電影《珍珠港》:1、愛情的力量在溫暖中重拾生命。2、戰爭的實質不是傷及無辜,而是改變現狀。3、為了友誼的小船可以犧牲自己的大船。4、敢於承認對手的強大,勇於正視不齒的歷史。伊弗琳與丹尼在相互勉勵的傷痛中,萌生愛情。令他們沒想到的是,雷夫並沒死去,當三人重聚首時,尷尬頓生。日軍偷襲珍珠港一事幫他們解了圍,雷夫與丹尼決定不做情敵做戰友。1《珍珠港》這部電影是早期的一部經典二戰電影,我記不清幾年前看過,但是最近再拿出來看,有很多不同的感觸和感動。
  • 豆瓣7.9|《珍珠港》---美女與兩位帥哥的三角戀,唯美戰爭愛情片
    這是一部以戰爭為主線的電影,夾雜著最純的愛情,最真的友情,最複雜的三角戀。我一直覺得這是一部堪比《鐵達尼號》的悲壯的愛情片。一位美女與兩位帥哥的故事都發生在這個小港上——《珍珠港》。Rafe和Danny從小就是很好的朋友,Rafe像大哥哥一樣一直願意去保護Danny這個小弟弟。Rafe英俊帥氣,他的飛行技術一流,他是空軍軍官,他有飽滿的自信,他嚮往飛向真正的戰場,他對愛情忠貞不二,他對朋友處處保護與包容,即使是在參軍之後,他也願意代替Danny去英國冒死參加戰爭。他有時候會有小男孩兒的可愛與衝動,他在臨行的前夜為了責任自願放棄了幸福的一夜。
  • 與珍珠港有關的電影
    電影《珍珠港》海報  東楚網黃石新聞網(黃石日報)12月7日是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紀念日,很多導演曾經以日本偷襲美國珍珠港為主題拍攝過很多關於珍珠港事件的電影,但是有兩部電影卻深入人心《珍珠港》。   影片《虎!虎!虎!》忠實再現了日軍偷襲珍珠港的始末。日本決定要展開攻擊,但美軍高級將領卻不把這當成一回事;他們雖然攔截了日軍的通訊,但卻把這項重要消息壓了下來,甚至對雷達上的警訊也視而不見,連發現日軍強大的海軍艦隊逼近珍珠港時都未警覺到事情的嚴重性。最後終於爆發珍珠港事件,美軍在毫無戒備下,損失慘重,太平洋艦隊幾乎全軍覆沒。《虎!虎!虎!》
  • 影評:《珍珠港》電影史上最昂貴的槍炮與玫瑰
    迪斯尼公司籌拍的戰爭愛情巨片《珍珠港》講述了二戰期間,日軍偷襲美國珍珠港的這段歷史。這部影片迄今為止是好萊塢成本最高的大製作,它打破了《鐵達尼號》1.1億美元左右的預算。據悉,《珍珠港》在北美地區上映僅4天就取得了7510萬美元的票房佳績。
  • 《決戰中途島》戰爭場面全CG製作,成本比《珍珠港》低
    11月3日,由羅蘭·艾默裡奇執導,伍迪·哈裡森、盧克·伊萬斯、派屈克·威爾森、曼迪·摩爾、艾德·斯克林、淺野忠信等主演的電影《決戰中途島》在北京舉辦首映發布會,導演艾默裡奇和出品方之一博納影業總裁於冬在活動現場,分享了這部影片的幕後製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