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爆紅,九月爆黑。
一夜之間,演員成毅從好評如潮的新晉男神,變成了爭議對象。
起因來自《琉璃》主創團隊的售後福利雲歌會,成毅在現場的表現,引發了CP粉與部分劇粉的不滿。
其一、牴觸靠近袁冰妍。
其二、迴避了主持人關於「初遇夫婦」的話題。
其三、無視袁冰妍低落的情緒。
這些舉動引發觀眾大範圍反噬。
一方面,為作品宣傳以及雲歌會砸錢頗多的CP粉都吃了一嘴玻璃渣,這使他們認為成毅在劇剛剛播完便強行拆CP,吃相太難看。
另一方面,不少劇粉也對成毅產生「不夠紳士」的非好感,認為即使排斥炒CP,也不應該對合作搭檔如此冷漠,這使他陷入不尊重同事爭議。
於是,雲歌會剛剛結束,成毅便被吐槽上了熱搜,他的粉絲量也出現急速下滑跡象,直到次日晚間才慢慢回升。
隨著輿論的發酵,也有一些不同的聲音出現。
現場完整視頻顯示成毅與袁冰妍的站位間距很正常,後續因兩人主動將C位讓給了導演,才導致站位分開。
而成毅也並非全程無視袁冰妍,在採訪環節他也試圖將話筒遞給女方,但因為同時遞話筒的白澍距離更近,所以未被採用。
更有網友爆料原定的節目流程中有許多CP相關內容,但最終未被呈現,暗指是袁冰妍不願配合惹怒了歡瑞,才讓兩位藝人氣氛尷尬。
歡瑞高層鍾凱更在雲歌會後發出頗有暗示性的文字,基本上錘了藝人公司之間有齟齬存在,後續應該還會有糾葛。
不過,這些信息的力度仍舊掩蓋不了成毅在節目現場引發的非好感,所以他的口碑下滑更加嚴重,目前來看,他很難挽回曾經的好路人緣。
作為旁觀者,在雙方都未正式表態之前,箇中內情我們無法做出全面揣測,但仍舊有一份感嘆:「售後」真是甜寵劇男神事業上的攔路虎。
2020年的甜寵新劇表現可圈可點,雖然沒有2019年《親愛的,熱愛的》這類供全民嗑的上星大爆劇,卻出現了多部爆款甜寵網劇。
其中,《傳聞中的陳芊芊》與《琉璃》表現最為出色,後者給出八月男友成毅,前者貢獻了五月男友丁禹兮。
按過往甜寵劇的造星勢頭,這兩部劇的男主角基本都是妥妥要邁入超一線男神行列的,然而,他們都在人氣上升過程中被「售後」狠狠打擊。
成毅摔落於官方安排的售後雲歌會,一定程度上來說劇方責任更大,他們沒有事先溝通好藝人態度便積極推出售後服務,很容易讓福利變成修羅場。
丁禹兮的售後翻車則恰恰相反,在《陳芊芊》播出過程中,因為官方並未給主角策劃足夠的劇外營銷物料,所以男女主並沒有太多戲外互動做售後。
但,丁禹兮同期播出的另一部主演網劇《韞色過濃》在CP營銷上策劃非常積極,所以他分享了與張予曦合作的新歌。
這一舉動惹怒了不少《陳芊芊》劇粉,觀眾覺得追《陳芊芊》過程中被演員安利另一部作品的CP會產生幻滅感,認為他對作品不夠負責。
為了彌補兩部劇售後營銷不均衡給粉絲帶來的牴觸,《陳芊芊》劇方不得不給男女主加急來了一份現場念臺詞完成的番外售後。
這個番外撫平了不少劇粉的遺憾,但丁禹兮還是因為CP售後撿芝麻丟西瓜的行為影響了人氣上漲,與前幾部甜寵爆劇男主角的待遇相差甚遠。
如今成毅與丁禹兮的處境大同小異,他原本的一線人氣因為翻車問題要退一步進入「待爆」行列,想要挽迴路人緣,還需要一部新《琉璃》方可。
很有趣,過往影視作品劇火人則火,只要藝人不出現原則性問題,基本上都不會影響事業成長,演員根本沒有所謂的「售後」顧慮。
但,為何當下的甜寵劇男神,經常爆著爆著便被售後KO了呢?
或許,有行業的「防爆」情況存在,不過在七話來看,CP營銷逐漸成為市場常態、飯圈對藝人事業成長的影響越來越強影響更為直觀。
在影視作品的各種宣傳方式中,炒CP原本是最受爭議的存在,但以戀愛撒糖為主的甜寵劇,CP卻是核心看點。
它不僅擁有劇本中的甜蜜魅力,還經常因為主角CP感強而增添觀眾的追劇樂趣,大家經常能從演員戲外的互動體驗到劇情向現實延展的樂趣。
於是,CP逐漸成為甜寵劇營銷的一大賣點,並且隨著一些案例的成功,慢慢演變成了固定存在,為劇中情侶而生的CP粉也成了影視宣傳主力軍。
甜寵劇演員便多了一項附加「任務」。
想要獲得更好的作品宣傳與個人吸粉效果,他們需要給出適當的CP素材,比如袁冰妍與成毅在《琉璃》播出過程中的名場面還原。
如果演員排斥身體力行的CP營銷方式,那麼適當宣傳劇中角色CP物料,日常表態中維護觀眾對角色的幻想,也成了市場對他們要求。
成毅的售後翻車便是打破了這種幻想,尤其是在播出過程中兩位主角有CP互動的情況下,突然間的隔閡會引發觀眾反噬。
其實,演員排斥營銷CP也很正常,畢竟這種營銷效果好負作用也大,部分極端CP粉容易上升到真人,給藝人造成困擾。
但,大部分劇方甚至演員團隊,都對CP營銷是既恨又愛的狀態,很難輕易捨棄,因為CP粉能給作品和演員帶來的紅利太誘人了。
耽改劇的熱度幾乎都是靠CP粉撐起,為甜寵劇抬熱度的第一批觀眾,也是以CP粉為主力軍,他們的存在能讓優秀作品更快速出圈。
甚至,劇本存在缺陷的作品,也會因CP營銷方式給力而受寵。
從《琉璃》售後來看成毅似乎很排斥CP營銷,可在作品播出過程中,無論劇方還是演員團隊都未試圖拒絕CP帶來的益處,可見他們也是糾結的。
很多時候,藝人不喜營銷CP,也畏懼這種營銷方式帶來的副作用,但作品的宣傳訴求、個人的熱度成長卻讓他們難以做出是或否的決定。
面對這種情況,其實不必視CP為洪水猛獸,「用之有度」更能兩全齊美。
若藝人拒絕真人參與CP營銷,那麼事先給出大方表態,再與搭檔自然相處即可,觀眾並不會強制甜寵劇主角做營銷,否則已婚演員便與甜寵劇無緣了。
演員事先表態,觀眾便會在嗑CP過程中有一定的分寸顧慮,更容易把腦洞集中在角色身上,保住了CP營銷的一定作用,又不會讓觀眾上升至真人。
同時,演員之間自然互動,也給出了團隊友愛觀感,只要藝人之間沒有齟齬,便不會影響大家對角色的幻想,同樣會把角色好感轉移到藝人身上。
成毅團隊的規劃失誤便在於他們在售後過程對CP一詞過度敏感,在拒絕營銷的同時,也把正常的人際表現都給堵住了。
這不僅讓CP粉們幻滅,也導致部分劇粉和路人對演員本人產生非好感,希望經過這一次的教訓後,他的團隊能更成熟的處理售後問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