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腔《劉海戲金蟾》選段 王航 李迎
《劉海戲金蟾》是古代流傳至今,家喻戶曉的經典神話傳說之一,劇中單純、可愛的「九妹」胡秀英原是修煉五百年的狐仙,愛上勤勞、善良的樵夫劉海,在眾姐妹的幫助下,兩人結為恩愛夫妻。然而陰毒的金蟾精奪走了九妹的護身之寶「紅光寶珠」。九妹不忍原形暴露驚駭親人,悲痛離家,後得斧頭神相助,劉海和眾狐仙與金蟾精化身的石羅漢進行了激烈的奪珠之戰,最終用神斧將石羅漢劈出原形,奪得寶珠,夫妻團聚。
本劇由省戲曲研究院小梅花秦腔團演出,劇中演員平均年齡21歲,整個舞臺呈現出了青春的氣息,配上唯美的服飾、靚麗的舞臺,不少觀眾笑稱這是戲曲「偶像劇」。尤其是九妹與劉海初次相見的橋段,俏皮而有趣。省戲曲研究院院長陳彥講到這部戲的特色時說:「這是特別為春節假期準備的一出輕喜劇作品,講述了一段很純真的愛情故事。善良的狐仙九妹,愛上了貧窮而善良的劉海。首先故事性很強,很曲折,其次喜劇元素適合各個年齡層的觀眾。整個演出團隊很年輕,這些學員每年要求必須學三部經典秦腔劇和創作一部具有探索性的、與當代觀眾的興趣結合的作品,《劉海戲金蟾》就是這樣一部探索性的作品。」
陝西省戲曲研究院每年都要推出一部賀歲戲,之前有青春版秦腔歷史劇《楊門女將》,之後有《五女拜壽》和改編劇目《三請樊梨花》,今年正是這部《劉海戲金蟾》。據悉,這部作品將於正月初六正式與觀眾見面。
感受戲曲背後的「故事」
省戲曲研究院排練場向華商報新春系列文化品鑑活動的讀者開放,而作為首次的開放,不少觀眾都感到好奇。因為平時隱藏在其後的戲曲導演、燈光師等都亮相了,而且讀者可以現場感受戲曲導演是如何導演戲,戲曲舞臺是如何布置,演員是如何走位,這讓很多人都感到非常新鮮。
演員的精彩表演是如何被雕琢出來的?漂亮的布景和燈光是如何渲染的?這些都在首次開放排練場之後,讓觀眾們得以了解。26日晚的演出,在演出兩幕後,演員們繼續調整燈光,走臺,而觀眾也可以離開,但很多讀者卻一直留著觀看,似乎對這種走臺特別感興趣。有觀眾笑著說:「看了一輩子戲,這還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演出,真挺有意思。」在現場,演員們穿著戲服,但素麵朝天,和平時戲曲人物的妝容有很大差別,這也是讓很多觀眾覺得新鮮的地方。年輕觀眾對於「排練版」演出的興趣更濃厚,尤其是對於飾演劉海的王航,飾演胡秀英的孫豔和飾演劉母的魏豔妮等年輕演員,更有一種追星的興趣。
省戲曲研究院院長陳彥就表示,雖然這些演員都很年輕,但為了排這場戲,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年輕人能下這種功夫的人不太多了,他們是在無形中進行著傳承傳統文化的工作,這些孩子從十幾歲開始練戲,十年學習,到現在能演出很多優秀的劇目,很不容易。我們計劃明年再招新人,讓秦腔人才後繼有人。」
來自戲劇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