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千年的文化底蘊讓我們擁有非常多的名著,尤其明清以來的小說更是文化瑰寶,很多著作都成為大家茶餘飯後的談資。
自上世紀50年代以來,隨著影視技術的成熟,諸多的文學名著都被搬上銀幕或者拍成電視劇,一經播出,就收穫了大量的觀眾,尤其四大名著之一的西遊記,拍攝時候因為受到各種條件的限制,總共才拍了25集,卻花了6年的時間。
簡陋的設備,精良的製作造就了一個不可逾越的高峰,自播出開始,到現在已經重播3000多次,受歡迎程度遠遠高於其他著作改成的電視劇,而當時拍攝的歷程不亞於西遊記故事主角的西天取經之路。
當然,西遊記取得巨大的成功,其他一些名著改編電視劇也有不俗的成果,都成為當時的經典。歪史認為,這一些之所以成為經典,主要是原著家喻戶曉,知名度高,當時的娛樂項目有限,看電視成為大家為數不多娛樂方式。
而製作方精雕細琢、一絲不苟,從不敷衍的態度也決定了這一些作品的高收視率,去掉西遊記,其他幾個名著改編的電視劇也是很不錯的,但是都得益於西遊記的巨大成功。
紅樓夢,這個由林曉旭和歐陽奮強主演的電視劇也是八十年代的作品,但是晚於西遊記,在西遊記巨大的成功之下,後面的名著拍攝不僅技術更好、受重視程度更高,在充分尊重原著的情況下完美地向大家呈現了榮國府和寧國府的日常,以及大觀園中各路女子的才藝。
封神榜,90年代,這個由封神演義改編的神話電視劇匯聚三地的藝人,也同時融合了多種風格,藍天野的姜子牙和達奇的紂王、傅藝偉的妲己更是妖嬈無限。
三國演義,因為紅樓夢和西遊記的成功,大型的歷史劇三國演義也成功改編,充分依據三國演義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完美呈現了三國時期各路英雄豪傑爭奪天下的畫面,原來史書中的人物變成活靈活現的畫面,播出之後,受到儒家文化圈的一致歡迎,韓國甚至下令在黃金時間不得播放三國演義,可見他的受歡迎程度。
水滸傳,作為四大名著,最後被搬上銀幕,但是也是機遇最後的一部,因為技術的成長讓水滸傳的拍攝更加的完美,譬如第一次水下拍攝,水泊梁山自然離不開水的,真實的水下攝影讓點數據更加真實。
除了這一些古典名著,近代以來的武俠名著更是被多次的搬上電視,尤其古龍、金庸的名著被拍攝最多,其中影響力較大的是鄭少秋版的楚留香傳奇和83版的射鵰英雄傳。
楚留香傳奇一經播出,就廣受好評,成為不可逾越的武俠經典。而射鵰英雄傳因為配樂、劇情的結合,加上黃日華、翁美玲以及眾多老戲骨的演繹精彩紛呈,重播率非常高,尤其引進內地的時候,引起萬人空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