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愛的距離》是李晨第一次自己擔任監製並主演的電視劇,劇中李晨和女友張馨予上演情侶黨,然而劇播得太晚,愛情走得太快,在播出前夕即爆出兩人已分手的信息讓該劇提前走進觀眾的視線。《到愛的距離》改編自同名網絡小說,集潛規則、醫療糾紛、夢想與現實等熱門話題於一體,可以預見將又是一部年度現實狗血大戲,同時其正版小說也在天翼閱讀同步上線,下面讓我們跟隨小說提前觀看電視劇的幾大亮點。
亮點一:將現實寫進小說小說中設計了票販子、紅包、走後門等多個貼近現實的題材,其中有一個情節談及霍思邈的原型吳醫生:有一次,他在病房裡一針一線地縫腦殼,一般手術都是用釘子釘的,不用手工縫合,用釘子快很多,吳醫生開玩笑說:「我沒事練練手啦。藝多不壓身,哪一天沒釘子的時候,我還可以用這謀生,他們就都不行了。」後來才知道,病患是從福建山區來的,家裡沒有錢,釘子的錢很貴,他們付不起,吳醫生用這種手工的辦法,幫病人省了一半的手術費。在真實的醫院中,救死扶傷才是他們的職業理想,而並非單純的獲利手段,《到愛的距離》中將這種病人與醫生間的問題真實展現,也是一種講現實寫進小說,以期更好地協調醫患關係。
亮點二:理想很豐滿,現實太骨感
電視劇宣傳該劇是給那些「還沒有對生活妥協、尚存熱血的人看的醫院背景的電視劇」。理想與現實的碰撞一直是電視劇中矛盾衝突的主旋律,這同時也是作者想表達的一個主要宗旨,在小說中,兩位主人公雖然有各自不同的性格,面對骨感的現實也有各自不同的處世哲學,但是還是不放棄與複雜的醫療環境做鬥爭,充滿著正能量的主旋律。
最近俄羅斯免費醫療的新聞讓大家對看病難,賣藥貴等社會問題再度重視起來,而在小說中這些問題也赤裸裸地擺在了主角面前,在救死扶傷和規章制度面前,各位主角內心的搖擺非常貼近現實生活,可以說比一些故意激化醫患關係的媒體報導描寫得還要真實,充滿人性。
亮點三:書裡書外都是戲
電視劇啟用小說原作者擔當編劇,然而電視劇與小說最大的不同之處則是監製李晨與自己的女友上演情侶檔,他更是將張馨予之前被毀名譽並起訴前前後後將近一年的事情,經過藝術加工寫入了該劇,可惜這段石頭緣在劇內無奈分手,在劇外也被爆早已勞燕分飛,因此該劇也成為李張二人的熒幕絕唱,可謂是書裡書外都是戲,大家可以在小說中代入角色率先品味兩人的愛恨糾纏。
《到愛的距離》雖然是網文出身,但是全書傳遞著一個中國醫生在複雜的醫療環境下始終堅持正能量的主旋律,不同於那些改編劇中雷點爆滿、三觀不正,主角不是狂帥酷炫就是溫柔多金的典型狗血劇套路,絕對是本年度值得一看的精彩小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