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貓膩同名網絡小說改編的電視劇《將夜》前兩季已播完,第一季和第二季口碑反差巨大,應該說《將夜2》讓觀眾大失所望,尤其是寧缺、葉紅魚等主要演員的變換負面影響較大。總體來說,《將夜》這部網絡作品雖取得一定的成功,但與《西遊記》、《封神演義》等比較,缺乏歷史和文化的厚重感,很難成為經典之作。
不過,《將夜》中的"夫子"這個形象卻令人印象深刻,鄭少秋飾演的夫子非常有氣質,既有仙氣,又有道氣,還有幾分儒雅氣。在作者虛構的昊天世界裡,夫子是人間第一強者,他的修行達到最高階段"無矩"之境,可以無視任何規則,這與昊天制定規則統治整個世界產生矛盾,所以兩者的衝突不可避免。
在兩大BOSS的終極對決中,夫子最後化作月亮,擋住神天之門,讓留在人間的昊天分身(桑桑)回不到天界,永遠滯留人間,但夫子同時也失去了自由。這輪對決我們可以看出是個平局,昊天奈何不了夫子,夫子也奈何不了昊天,二者相生相剋,互相制衡,維繫了整個昊天世界的平衡。
關於夫子這個形象,小編以為是貓膩在文學上的一大創新,他身上集中了儒、釋、道三教合一的哲學思想,而且還體現出了"人定勝天"的理念。在這麼多神話和玄幻作品中,很少能看見這麼"完美"的人物。那麼,作者究竟借鑑了哪些歷史人物原型塑造了夫子這一人物形象呢?
從名字來看,"夫子"一詞主要專指孔夫子,即孔子孔聖人。顯然,作者取這個名字的靈感來自於孔子。《將夜》中的夫子坐著牛車,帶著大徒弟週遊世界,正是取材於孔子周遊列國的典故。而且夫子還說自己"惶惶如喪家之犬",其實也是印證他的原型就是孔子。此外,夫子在唐國辦書院,不分國界、教派廣收書院弟子,也取材孔子"有教無類"的故事。
從經歷上看,夫子則與歷史上的老子最為接近。《將夜》曾介紹夫子的經歷,說他一千多年前生於魯國,自幼讀書,明理,然後考試做官,因審案得罪權貴,被迫辭官。三十多歲忽對道門典籍感興趣,後入桃山做藏書樓的管理職司,看書破不惑入洞玄。這段經歷與春秋時期的老子驚人相似,老子當了一輩子周王室的守藏室史,最後悟道西出函谷關。
再從形象上看,夫子也很像老子。他的"無矩"之境與老子的"無為"之境非常相似。老子後來被尊為道教始祖,成為太上老君的化身。我們知道,太上老君法力無邊,有數不清的法寶,他在仙界的地位很高,西遊記中玉帝都要出殿迎接,這也像極了夫子在唐國的地位。
最後再從結局上來看,夫子為了阻止昊天回到天界,將自己化為月亮堵住天門,這種與天爭鬥的犧牲精神讓我們想到夸父追日的故事。在《將夜》中,昊天是世界的創造者,也是世界秩序、規則的締造者,夫子以人類之軀與昊天抗爭,其勇氣堪比夸父,其境界則猶勝夸父。
綜合來看,貓膩塑造的夫子形象,融合了老子、孔子兩位歷史人物,以及太上老君、夸父兩位神話人物,這四位人物在中華文化中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所以說,夫子這個形象,是《將夜》這部作品讓人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正如金庸《天龍八部》中的掃地僧,留給了大家無窮的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