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滑動查看歌詞)
作詞:EDIQ
作曲:丟子
演唱:流月
月 照故裡 聽馬蹄
帶半世的記憶
江河未必會隨我獨自老去
葉 濺著雨 榕樹下
我披上溼透的蓑衣
向遠方遙望著哭泣
混沌中
有多少痴痴愛愛在作俑
(有人發夢 我在發瘋)
你陪我再撞一盅
離離合合
時逢亂世此情最濃
(故事不用有始有終)
(此段只是命運作弄)
誰明了
我心自逍遙怎麼庸
不必說也不求誰能懂
拭唇上的裂縫 卸下了戰戎
為你歌頌
策白馬嘯西風
若我醉就醉死在夢中
隨戰鼓雷指你看那道彩虹
這伏兵還未動 即如弦上弓
山海嘯箭萬支火光湧
我生於混沌中
你應當讀懂我的心痛
持著利斧欲劈開愛恨朦朧
待戰火燎原後 生死難與共
方知此情有多重
戰亂時
你在我掌心沾了一點泥
(別在做序 聽我嘆息)
寫成殘垣一道迷
關於分離
從來不是誰的傳奇
(那些過客回憶過去)
(過去緣分只待回憶)
我仿佛
又聽到你哼著鄉曲
山那方 小鎮滿懷風雨
我會為你飲下去 就算醉過去
難逃此局
刀劍如譜過曲
就讓我成為你的音律
你若願意我化身焰火飛絮
借一冬的寒意 呼吸著呼吸
交雜離別時刻的詩句
舊橋人潮百裡
只有我湧著萬股思緒
本是紅顏為何唱著小生戲
身後誰試探說 原來真是你
剎那混沌再開啟
策白馬嘯西風
若我醉 要醉死在夢中
隨戰鼓雷指你看那道彩虹
這伏兵還未動 即如弦上弓
山海嘯箭萬支火光湧
我生於混沌中
你應當讀懂我的心痛
持著利斧欲劈開愛恨朦朧
待戰火燎原後 生死難與共
方知此情有多重
《混沌》是被低估的一顆遺珠。
說它火吧,沒聽過的人實在太多;但說它不火又有失偏頗,這首歌很多人聽過就完全忘不掉。
很矛盾,這樣一首歌,我一直想分享,卻又沒有任何頭緒。
所以,在此懇請大家先點開音樂,聽完後再往下看我的胡言亂語。
《混沌》是墨明棋妙十年前為一個網遊而創作的商業作品。
但直到18年的墨村大串燒(←戳這聽),我才第一次聽到它。當再逢明月照九州的旋律淡去,《混沌》混著《古龍群俠傳》就出現了。
它出現得很平靜,「月照故裡,聽馬蹄,帶半世的記憶。江河,未必會隨我獨自老去。」
月亮,馬蹄,江河。
這個開頭有幾分「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的意味,不同的是沒有攢成畫面來讓你自己體會悲傷。它選擇去營造一種環境氛圍,告訴你要悄悄地講一個關於回憶的故事,並且是關於半世、關於孤獨的,引導你做好一個聽不那麼美好的故事的準備。
這可能也是整首歌唯一一處平靜的地方。
因為接著這種靜謐感轉瞬即逝,即便是悲傷,也不需要舒緩的調調,音樂躁了起來,舉起酒杯,再撞一盅,借酒發夢發瘋地扯個口子,混沌感就出來了。
我也試著想找幾個形容詞來描述這首歌,大氣、豪邁、灑脫、颯爽……總覺得差了點感覺。直到音樂播放到副歌部分,突然覺得自己找到了最合適的形容,也找到了最合適的標題,策白馬嘯西風。
策白馬嘯西風,若我醉,就醉死在夢中。
這句詞好像為整首歌注入了一絲靈氣和俠氣。流月的歌聲,介於少女和俠女之間,她開口唱出這句詞,一個非常有力量的女性角色就立住了。
歌以混沌為名,整首歌都緊扣著主題來,體現的就是混沌感。
一是情境,著眼點放在了亂世的戰場上。
戰火、戰戎、戰鼓,亂世是一片混沌。紅顏在戰場上唱著小生戲,扛起了守家護國的重擔,上了戰場後沒有所謂性別之分。女俠也好女將也罷,只要可以冷靜地應付著敵來我往,敵進我退,一聲令下便山海嘯箭萬支火光湧,那她就是混沌的一道光。
越是在混沌中,光越是亮。
二是情感,有多少痴痴愛愛在作俑。
可能是當國家大義與個人情愛有衝突,非要作出選擇時就必然會陷入的混沌。當將士功成名就,獨自坐在屋頂喝悶酒時,亦或是走在舊時路擦身人海中,心中一閃而過的畫面一定不再是戰場廝殺,而是最柔軟的兒女情長。
但所有念想在心頭晃一下就過去了,隨著酒隨著風消散,這種情感始終是拎得清的,醉了想逃離,也逃不掉責任和使命定好的結局。放不下又拎得清的情感,當遇見故人時,剎那混沌再開啟。
《混沌》的設計很簡單,像一場大女主戲,有情有愛有義。
客觀來說,它其實不算完美,有許多就算用年代久遠的理由也沒法忽視的瑕疵。
但對於這首歌而言,有了瑕疵,也就有了溫度。情感傳遞的連貫性、完整性被歌者拿捏得死死的,音樂躁起來就一直是高昂的情緒,直到最後一個「方知此情有多重」落下後,許久,這首歌才算回歸平靜。
力量感的女性角色立得住,該表達的情感也沒有丟失。
總之,在我的主觀情緒裡,它是滿分。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