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正義:江湖中的賞善罰惡使者

2021-02-25 人民法院報

 「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這個說法,在現實社會不是永遠正確,更多時是好心得不到好報,壞人反而能恣意橫行,勢力日益擴張,因此,人們往往盼望有「包青天」那樣的權威人物來分辨善惡、警惡揚善,而更進一步就是希望自己能夠負起賞善罰惡的神聖任務。問題是,真正毫無錯誤地分辨善惡、完全公平地賞善罰惡有沒有可能?

在《俠客行》裡,金庸塑造了俠客島和執行賞善罰惡的使者張三及李四。孤懸海外的俠客島是個神秘的地方,儼然是一個黑社會,而且司法體系極其健全。外人不了解其中奧秘,單憑猜測,裡面一定有一所巨大的監獄,而且看守森嚴,沒準還備有酷刑,不然去的人個個都是武林高手,卻怎麼都不見回來。

每過十年,俠客島便會派人出來,強行與各大門派的首領訂立合同,要求他們赴島喝一碗臘八粥(呵呵!做法有點類似於今天香港地區被廉政公署請去喝咖啡)。這次,他們派出了張三、李四兩名使者。這兩人,身兼數職,平時是一方當事人的委託代理人;在遇到對方當事人不守法的情況下,他們就成了法院送傳票的書記員,強行履行法律文書的執行法官;遇到暴力抗法,他們還是執行死刑的法警。

張三、李四當然是假名,他們的真名一直沒有透露。他們執行龍、木島主十年一次的賞善罰惡及邀請中原武林各大幫派掌門到俠客島喝臘八粥,已有二十年的歷史(十年一次,那也就是說其實只實施過兩次?)。

由於兩項任務一同執行,武林人士皆誤會掌門若接受邀請銅牌,幫眾門人則生,掌門若不肯接受,幫眾門人則被賞善罰惡使者殺得一個不留,根據龍、木島主的解釋則是,俠客島原來是維護武林正義為己任,對武林人物一靜一動都有著詳細的考評,以此賞善罰惡。遭殺的都是經過他們詳細調查,證明是大奸大惡的壞人或幫會,從來沒有殺害好人,而世間認為張三、李四殺害好人,只不過因為世人不知道這些表面良善的人所做的壞事。

當然,這只是小說,因為當時要真正賞善罰惡、獎懲分明,幾乎是不可能之事,其中的破綻漏洞就太多了。如丁不三、丁不四無端殺了那麼多無辜者,也沒見著俠客島把他們怎麼了,而且丁不四還是臘八粥宴上的座上賓。這說明,法制再森嚴,也是後於違法犯罪行為產生,總是具有在時間上滯後的這一先天缺陷。人是萬物之靈長,是最聰明的,總能找出法律上的漏洞,鑽空子謀利益。

江湖上,長樂幫名聲並不好,長樂幫的人也不是良民,司徒幫主和野心勃勃的貝海石更不是什麼好東西。賞善罰惡令是銅製的,比起紙質的,很難進行塗改偽造。合同內容是定死的,時間也不能更改。

但是,賞善罰惡令的漏洞還是被聰明的人所掌握:改不了的沒關係,俠客島請的都是幫派的負責人,找一個冒名頂替的法人代表,不就把這場災難消解了嗎?

因此,在賞善罰惡令將要出現的前三年,司徒幫主和貝海石就開始商量如何變更合同、規避法律制裁。第一次的變更,單位法人由司徒變成了石中玉,不過石中玉也是懂法的人,他知道自己要承擔的是什麼法律後果,結果他採取了人間蒸發的辦法,規避法律。第二次,貝海石運氣極佳,找到了一個與石中玉一模一樣的人,那就是石破天,他把石破天的活體進行改造,讓他成為最佳仿真品。

結果,龍、木島主邀請俠客去俠客島,其主要用意卻是想請各路高人來島上共同參詳島上神奇的武功秘訣,集思廣益,將武學之道發揚光大。石破天作為長樂幫法人代表去了俠客島,大大撿了一個便宜,練就一身神功。

看來,守法還是有好果子吃。

相關焦點

  • 銅牌邀宴,賞善罰惡
    圖片來自網絡(一)電影《笑傲江湖之東方不敗》中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 《俠客行》中,賞善罰惡為什麼沒有請武功高強的謝煙客上俠客島?
    《俠客行》中,賞善罰惡為什麼沒有請武功高強的謝煙客上俠客島?謝煙客武功高超,賞善罰惡二使為什麼沒有邀請他?《俠客行》者,我們可將其理解為俠客島之行。整部作品中,都是圍繞俠客島而寫,前面幾十章雖然是描寫石破天的,但也是為後來修習俠客島絕世武功太玄經而做的鋪墊。只有高深莫測的內力和精通各家之所長,才有悟通俠客島秘密的可能。《俠客行》中高手也很多,如俠客島高手如雲、隨便一個都能縱橫江湖。
  • 金庸小說中,給江湖帶來災難的六大寶物,九陰真經只排名第三
    在金庸的小說的江湖中,總有一些武功秘籍或者寶藏引人爭搶,人總是自私的,而且在江湖中混跡誰不想提升自己的實力?為了這些寶物六親不認、大打出手者也屢見不鮮,下面我就整理了金庸小說中那些引人爭搶,甚至在江湖中掀起腥風血雨的寶物排行榜。
  • 輪迴中賞善罰惡的主宰是什麼?
    二、輪迴當中賞善罰惡的主宰,到底是什麼?        先討論第一個問題。如果輪迴是事實,則在生死之中,一定有一個東西是不變易、能夠保持其體性的,才使得輪迴有意義。        接下來討論第二個問題:輪迴當中賞善罰惡的主宰,到底是什麼?《阿含經》中,稱這樣的主宰為「主」。但是古印度許多人(如薩遮尼犍子)認為,包括佛陀也這麼主張:輪迴中不變易的主體「我」,和輪迴當中賞善罰惡的主宰「主」,是同一的。所以,《阿含經》把賞善罰惡的主宰也稱之為「我」。(稍後引經文說明之。)       有關主宰的問題,主要有三種說法。
  • 【地獄使者】:你以為置身地獄化身為魔,正義就與你無緣了?
    《地獄使者》裡的女主角有一雙神奇的眼睛,這是一雙能夠看到將死之人死亡黑影的眼睛。因為擁有這樣一雙眼睛,讓她的成長充滿了痛苦,她很不自信,所以總戴著墨鏡來對待這個世界。》這部劇情還讓我想到了震驚世人的「韓國N號房」,此事社會影響力極大,受害者中不乏有許多未成年少女。
  • 《命運之夜前傳 第二期》不一樣的正義使者
    切嗣的童年經歷造就了他註定是這樣的「正義使者」,哪怕到聖杯中,他仍然選擇犧牲少數人拯救多數人。可以說,這是他所認為的「正義使者」應該有的樣子。直到結局聖杯被破壞,流下黑泥汙染了整個冬木新都,切嗣的理想崩塌,整個人絕望的樣子讓人無比心疼。犧牲了自己身邊珍惜的一切,也沒能實現自己的理想。因此,當他找到士郎的時候,他才會這麼感激。
  • 謝煙客、白自在和貝海石,與賞善罰惡二使相比,武功排行如何?
    但這只是電視劇的設定,在小說中是沒有的事情,按照小說來看,讓整個武林都為之顫抖的賞善罰惡二使武功自然最高,謝煙客和白自在其實不大好比,並列為多,不過羽菱君個人更看好白自在,貝大夫自然是墊底的。張三李四張三李四合稱「賞善罰惡」二使,是龍、木二島主的徒弟。
  • 謝煙客、白自在與賞善罰惡二使四人相比,武功如何排行?
    《俠客行》中這四個人物非常重要,他們在不同時期主角石破天相識,對主角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那麼他們四人的武功如何排名呢? 石破天無意中得到了玄鐵令,可以要求謝煙客辦一件事。謝煙客想信守諾言,趕緊幫石破天辦一件事,收回玄鐵令。不料石破天從小聽母親教誨,不輕易求人。謝煙客想置石破天於死地,但又不能違背誓言,於是將「炎炎功」傳給石破天,讓石破天至陰內力和至陽內力分開練,好讓他走火入魔而死。不料後來石破天卻意外陰陽融合,成為亙古少有的內功。
  • 《正義簡史》:社會正義概念是什麼?
    正義理念史上最重要的創新就是社會正義理念的發展,至少就現代社會角度來看是如此,可能對整個歷史而言也是如此。社會正義理念是另一個首次出現在古雅典,卻只在18世紀受到廣泛認可,認為人類有能力重塑自己社會的領域,使其符合人為的設計的觀點的延伸。
  • 你也是輿論灰色地帶裡,帶著假面的正義使者嗎?
    當然,在這次「硬剛」事件中,還有很多人不是在熱議事件本身,甚至cue起了曾軼可的名氣、唱功、長相…….這些譏諷帶著人生攻擊的味道,維護正義的面具下面,是一張並不善良的臉。曾軼可2009年從快樂女生海選出道,在本質上還是選唱功的比賽,她憑原創《獅子座》、《最天使》等,在茫茫人海中殺進前十。在此之前她和音樂的交集只有高中那年花500塊買的吉他。
  • 臺上正義使者,臺下黑心詐騙犯?到底哪個是真的李菁菁?
    &34;這個詞還代表著德藝雙馨這四個字,所謂學藝先學德,明星們作為公眾人物,自身的一言一行,都對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力幸好性格爽朗的她,在朋友之間很混得開,畢業後就靠著人脈,順利進入演藝圈,先後出演了《江湖笑面人》、《笑傲江湖》等劇作。
  • 貓咪是正義的使者,還是機靈的巫師呢?
    貓咪有千百種姿態,也在卡通中有著許許多多不同的角色。在你們心裡,貓咪可能化身為什麼樣的角色呢?
  • 《俠客行》中,謝煙客武功絕頂,為何沒有上俠客島喝粥的資格?
    在《俠客行》中,有一個關鍵設定,那就是上俠客島。即每隔十年,俠客島的龍木兩位島主,都會以喝臘八粥的名義,邀請中原的武林豪傑上島。當然,俠客島邀請他們上島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喝粥,更是為了研討武學。因為在這俠客島上,有二十四座石室,而在石室中的石壁上則刻有絕世武功。
  • 《使徒行者2》:古天樂、張家輝拼死搏擊兄弟情,生死一線為正義
    一貫的老港片的風格,整部影片充斥著拼死搏擊的兄弟情誼,江湖套路與滿滿的正義感。有人說,港片現在的生存環境非常惡劣,前途無光,希望渺茫,而這個影片的出現打破了現在令人尷尬的局面,高票房,高質量,強陣容,精製作一系列的優點打破了港片生存艱難的傳言。更證明了兄弟、江湖與正義是影視史上永遠不會過時的主題。
  • 動畫短片《正義使者》:網絡暴力的恐怖之處,看完這部短片你怕嗎
    石頭今天帶來一部題材和你我都息息相關的動畫短片《正義使者》,作品出自華南農業大學2019屆畢業生黃婉瑩和18屆畢業生傅建森。故事開始在一片灰色地帶,天空灰濛濛的,能看見幾朵烏雲,城市布滿了霧霾,幾隻烏鴉飛過,傳來悽涼的叫聲。
  • 朱慶育:田伯光拜師的江湖正義
    作者 朱慶育(浙江大學光華法學院,教授)編輯 土肥圓純二郎,Syouth,棉襖,Ctrust,錦天一段江湖恩怨所引發的學理探討,田伯光拜師究竟是履行契約還是僅僅是江湖正義?甫一交鬥,田伯光即醒悟,坐鬥之約無非是令狐衝的儀琳脫身之計,而所謂排名天下第二的茅廁劍法,信口開河罷了。不過,田伯光選擇遵守約定,繼續坐鬥。真正擅長坐鬥的是田伯光。再度交手,本已重傷的令狐衝更無還手之力,片刻之間已連中數刀。眼見儀琳要逃,田伯光驟施快刀,以求速決。「突然間只見令狐師兄身子一晃,連人帶椅倒下地來,又見他雙手撐地,慢慢爬了開去,那隻椅子壓在他身上。
  • 人是社會性的,社會的正義大於個人的正義
    軍官下令擊斃無辜的潛在感染者,儘管帶有權力的惡,但從履行職責的行為來說是正義的。人是社會性的,社會的正義大於個人的正義,他行為的目的是維護人類種族的存在,是此時最大的正義。網友評論:面臨生存權的爭奪,道德早已消失,最後僅剩下法律艱難地維護著僅存的次序。瀕危的社會次序必須用強有力的手段來捍衛。 在影片的特定環境下,讓可能攜帶感染病毒的人類往前邁進一步,讓其他人類感染病毒的機率就會增加。
  • 《陰曹使者》使者
    上個月在岐阜度酒店入住的晚上,正好調到了韓國某電視臺,一期電影《使者》的宣傳,安聖基和樸敘俊是主角,那時候頗為好奇,二人的搭檔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看完電影,這不就是金允石姜棟元的《黑祭司們》的另一個版本嘛,加入西方驅魔元素的影片。如果說當初看《黑祭司們》的感覺是不適應、不解(西方驅魔與東方驅鬼之間的差異),那麼《使者》會更坦然,畢竟有了之前的啟蒙。
  • 一往無前捍衛社會公平正義
    他們是新時期公正司法的踐行者、司法改革的燃燈者、司法為民的奉獻者,他們用忠誠乃至生命詮釋了人民法官的忠誠與擔當,築起了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他們的離去重於泰山,對法院工作,對法治事業,都是巨大損失。
  • 電影中行走江湖的俠女形象,暗含著怎樣的精神寄託和社會期許?
    在古代的俠女形象中,大多只是行走在江湖中的巾幗英雄,而在現代的武俠電影中,這些俠女形象除了武藝高強、行俠仗義之外,還給她們加入了感情的成分,增添了電影的看點。但是,在中國武俠電影中仍然存在&34;的思想,因此,本文將從中國武俠電影中俠女形象的歷史環境以及存在的必要性來介紹俠女形象在中國武俠電影中的性別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