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6日,美國紐約,行人經過紐約證券交易所。圖片來源 視覺中國
綜合編譯 賈曉靜
幾周以來,美國北卡羅來納州新冠肺炎新增病例數屢破紀錄。與美國其他地區一樣,這裡的許多新病例出現在農村地區。美國「光譜本地新聞」網援引北卡羅來納州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數據稱,該州來自農村的感染者幾乎是城市的兩倍。
美國《新聞周刊》稱,與春季的疫情不同,新一波疫情「瞄準」了美國農村人口。美國疾病預防和控制中心的數據顯示,11月上旬,美國農村地區死於新冠肺炎的人數是城市的2.5倍。在3月,農村的這一數字還不到城市的八分之一。
疫情突破了農村地區脆弱的「防護網」。德克薩斯州摩爾縣杜馬斯醫院的負責人傑夫·特納告訴美國《今日美國》報,這家醫院處於「失控」邊緣。
杜馬斯醫院接收了11名新冠肺炎患者,其中3人病情嚴重,需要重症監護。特納無法為這些重症患者提供必要的醫療設備,他和其他工作人員向附近80公裡範圍內的市鎮尋求援助,但那些醫院早就人滿為患。求助範圍逐漸擴大到丹佛、俄克拉何馬甚至500公裡外的密蘇裡州堪薩斯,依然一無所獲。
杜馬斯醫院裡,越來越多的患者在等待中走向死亡。「我們住在同一個鎮上,這些人是我們的鄰居,我們的家人。一切變得越來越艱難。」特納痛苦地說。
越來越多的鄉鎮醫院陷入類似的危機。小鎮居民往來密切,很難在教堂、雜貨店等公共場所保持社交距離,這意味著新冠病毒可以飛快地傳播。
全美1800家鄉鎮醫院大多缺乏設備、人手和治療新冠肺炎的專業知識。「當醫生和護士也受到感染時,一切只會雪上加霜。」《今日美國》寫道。
北達科他州赫廷格市西河醫療服務中心的負責人馬修·沙汗很早就意識到,面前是「嚴峻的考驗」。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的統計數據稱,截至11月14日,該州一周內的新冠病毒陽性檢出率「前所未有之高」,住院、死亡人數節節攀升。
感染者大多被要求居家隔離,少數人的症狀會急速惡化,「病情發展快得不可思議」。「疫情暴發前,我從沒想過自己會給其他醫院的管理人員打電話,請求他們收留一個病人。」沙汗告訴《今日美國》,他忙著聯繫七八家醫院,為危重病人尋找床位,但即使是大醫院也很難承載不斷增加的感染者。
紐約大學傷害流行病學家查爾斯·迪瑪吉歐對《新聞周刊》指出,農村地區感染者激增是「潛在的災難性場景」:「農村地區居民年齡層偏高,患有嚴重基礎病(如高血壓和肥胖症)的機率也遠高於城市。這些地區的醫院和重症監護床位較少,應對能力相當有限。」
「這些鄉鎮醫院是為初級保健和普通外科設計的。」美國全國農村衛生協會執行長艾倫·摩根告訴《今日美國》,「設計者沒想過,它們會被用來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危機。」每所鄉鎮醫院平均只配備一兩臺呼吸機,大多數沒有重症監護床位。
美國農村社會學家戴維·彼得斯對《新聞周刊》表示,農村人口有醫療保險的比例較低,這意味著很多人無法接受新冠病毒檢測和治療。「與城市相比,新冠肺炎疫情對美國鄉村的傷害程度可能無法估量。」
來源:中國青年報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