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裡,結局是be,在劇中,結局是開放式。就拿最後一集中的細節展開聊聊:
1.正值三年孝期結束,十一回京。這麼巧?
2.酒館聽聞皇上所為,兌現承諾。這不就說明之前沒騙她?
3.看到知味齋,一臉驚喜。這不就是皇上妥妥的心意?
4.將皇上贈物,送給知味齋老闆。暗示皇上自己回京?
5.聽到背後喊「皇上」,露出以為他趕來的喜悅。心裡還是有他?
結論:顯然兩人心裡都有對方,以上這些細節,有一定可能將劇情發展為——他們再度重逢且冰釋前嫌的美好結局。
1.將皇上贈物,轉送知味齋老闆。可意為物歸原主。
2.皇上眾裡尋她,最終「擦身而過」。可意為此生錯過。
3.十一望著他離去背影,釋然一笑。可意為就此放下。
結論:除了這些細節,結合整個劇情,還有兩點力證,①皇室是韓家軍之死的間接兇手——先皇忌憚韓家軍,分散其兵力,導致戰鬥力銳減,這是一;韓家軍遭人陷害,皇室卻對此漠視,甚至冠以守土不利的罪名,這是二。所以十一對皇室終究是有隔閡的。②王二是明白人,曾一針見血指出,十一是天上鷹,非籠中雀,即以她的性格,也大概率不願留在宮中。
這個結局挺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至於結局是he還是be,看你選理想還是現實。
按劇情設定,無論十一還是皇上,都是將家國天下置於兒女情長之上——一個肩負韓家軍,一個心懷全天下。在這種大背景下,他們的愛就顯得既那麼純粹又如此艱辛。感情的濃烈與責任的沉重,反覆在他們心中對抗與平衡,也催生了諸多疑慮和誤解。王二作為第三方,看得清楚,也點破多次,但他卻只能眼睜睜看著這齣戲一點點繼續下去......這強烈的衝突,應該算是這部劇最大的魅力所在。
這部劇,無論編劇、演員、製作,都堪稱良心劇,可惜僅此熱度,感覺宣發上有氣無力了些,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