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幫題材一直是人們所熱衷於的一種文化體驗。從小說到影視作品再到遊戲,每一款以「黑幫」為主題的作品,都能夠獲得人們的青睞。儘管黑幫遊戲在某些方面招到社會的排斥與譴責,尤其是國內的家長們怕孩子被這些「精神鴉片」毒害,而將鍋都甩向暴力遊戲,以及黑幫遊戲。
但是儘管如此,黑幫遊戲的鼻祖,這款發售與2013年的遊戲《GTA5》任然是最暢銷的遊戲之一,而且還登陸了三代主機,成為了PS3、PS4、PS5的「三朝元老」。那究竟是什麼原因使黑幫遊戲成為這個社會又愛又恨的東西呢?
筆者認為,這還得從人類的天性說起。
在遠古時代,沒有住房,沒有耕種,有的只是狩獵來獲得食物,並且在當時的情況下食物不能長時間存放,所以只有跟隨強大的人才能生存下來。所以才有了各個部落與族群,每個部落與族群都有一位領導者,人類也開始了群居生活。這也是弱小的人類為了延續生命的一種本能吧。
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演變為人種劃分,族群觀念,家族文化,人類從渺小中走了出來,在克服了各種自然天災之後,人類這一文明,又開始了人種劃分,族群劃分,家族劃分,將人分為三六九等,以至於後面爆發的各種衝突以及戰爭。這也就印證了——有人的地方就有紛爭。
所以我們不能一概而論,不能這個社會出現了問題就甩鍋給遊戲,現在什麼的年輕人玩個遊戲就是不學無術,玩物喪志啊,這樣那樣的對暴力遊戲一定程度的抨擊。
其實,暴力遊戲就想電影一樣,不過只是呈現文化的一個載體而已,你可以不接受這種文化,但是你不能將這種文化抹殺掉,因為它確確實實存在著。
話雖如此,言歸正傳。
筆者認為《GTA5》這樣的遊戲已經超越了黑幫遊戲的範疇了,雖然也有幫派觀念的劇情在其中,但是它更像是一個反現實主義題材的遊戲。用虛擬的世界觀呈現一個無比真實的世界,然後玩家在所扮演的角色中可以做一些反社會的各種事情以及任務。有證據表明,《GTA5》在歐洲市場的火熱,使得德國、英國的犯罪率下降了12%。這也就說明了,人類犯罪大多數是在衝動的情況下才進行的,一旦人類的這種衝動情緒得到釋放,那也就減少了發生衝突的可能性,從而犯罪率也就下降了。
筆者最喜歡的黑幫遊戲還是由2K Games發行,hanger13開發製作的《MAFIA》系列,譯名《黑手黨》。
整個遊戲的風格就像你在看一部黑幫電影一樣,跌宕起伏的劇情,加上遊戲也是成長式玩法,玩家扮演的角色是從一個默默無聞地小弟,成長為幫派老大,十分的有代入感。
要說《黑手黨》講述的是「淘金熱」時期,大量歐洲人湧入美國,義大利西西里人在美國如何從街邊小販成長為可以左右政壇的四大家族之一。那麼《熱血無賴》這款遊戲,就是已中國香港為背景,講述主角沈威臥底的故事,臥底期間與三合會老大們發生的各種恩怨情仇。
其實還有一款遊戲,風格像是西部片的黑幫遊戲,也是由《GTA》的開發商RockStar製作,Take Two發行的《荒野大鏢客》。這部作品和《GTA》現代寫實風格不同,時間線是以19世紀中葉,以美國西部為背景,講述主角如何從無足輕重的角色,成長為幫派老大,帶領手下們去爭奪一個又一個的地盤。
筆者喜歡的這些黑幫遊戲中,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遊戲的開篇或者時間線都是歷史上真實的事件或者歷史時間。也就是說,黑幫遊戲的題材可以變化萬千,但是它所描繪的事情都要凌駕於真實的歷史事件上,這樣我們在遊玩時,才會有一種真實感的共鳴,遊戲才夠接地氣。
否則,就會是一個架空歷史的黑幫遊戲,像《黑道聖徒》那樣的充滿惡搞風味的黑幫遊戲。遊戲中,玩家扮演的角色可以惡搞歷史上的一些名人,一些任務也在惡搞歷史上的黑幫事件。也是一款喜感十足的黑幫遊戲。
綜上所述,黑幫遊戲也是一種黑幫文化的體現,黑幫文化如何能成為社會的一種流行文化,那是因為人們對於領袖的個人崇拜所導致的。人類在自然界是渺小的,所以就特別依賴領袖的作用,這種觀念一直延續至今,所以當遊戲也好,電影也罷,這種個人英雄主義或者領袖觀的題材出現時,就會得到人們的認可,這是人類的天性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