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電纜橋架及金屬線槽安裝
1)本工程電纜橋架及金屬線槽採用連接片螺栓連接,支架採用現場製作的支架、吊架或配套支架,電纜橋架和線槽與支架、吊架的固定採用螺栓。
2)電纜橋架及金屬線槽的支架、吊架採用內膨脹螺栓與建築物頂板、牆固定的方式安裝;與支架、吊架的固定採用壓板或卡具固定,開孔採用電鑽鑽孔形式,嚴禁採用電氣焊開孔及焊接;支吊架儘量採用直接訂貨的鍍鋅製品,局部現場製作的支吊架一般採取先塗刷防鏽漆再塗刷銀粉漆的方式進行防腐處理。
3)橋架安裝前應確認其規格、型號是否符合設計要求,是否有出廠合格證;橋架安裝前應確定其走向,支吊架水平淨距和層間淨距符合設計要求,安裝牢固。
4)本工程電纜橋架及金屬線槽水平安裝的支架間距為1.5m(按規範根據電纜橋架大小確定支架間距);垂直安裝的支架間距為1.5m,支架朝向一致,並做到觀感美觀。
5)橋架支撐點不應在橋架接頭處,距接頭處0.5米以內為宜,在橋架拐彎和分支處,距分支點0.5米左右處應增加支持點,直線段橋架超過30米設有伸縮節,跨越變形縫(伸縮縫、沉降縫)時,橋架本身應斷開,槽內用內連接板搭接,一端不需固定。
6)金屬電纜橋架及其支架和引入或引出的金屬電纜導管必須接地(PE)可靠,且金屬電纜橋架及其支架全長不應少於2處與接地(PE)幹線相連接。
7)鍍鋅電纜橋架間連接板的兩端固定螺栓齊全,且連接板兩端應用爪形墊片連接或做跨接接地線。
8)敷設在豎井內及穿越不同防火區、人防分區、配電所的橋架,按設計規範要求位置,做好防火隔堵。電纜橋架、線槽內開孔不得用電氣焊,應使用開孔器進行冷開孔。
2. 電線、電纜敷設及接線
1)導線敷設
a.導線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
b.不同迴路、不同電壓等級和交流與直流的導線,不穿同一導管內。
c.同一交流迴路的導線應穿於同一線管內,且管內不得有接頭。
2)電纜敷設
a.電纜到達現場,應檢查核對電纜的規格、型號、數量是否與施工圖要求相符;所有電纜必須有合格證、檢驗報告及生產廠家資質。電纜敷設前要檢查電纜的型號規格與設計是否相同,外觀是否有扭絞、壓扁及保護層斷裂等缺陷。
b.敷設前,低壓電纜要用500V MΩ表測試電纜的絕緣情況,大於等於10MΩ後方可敷設;溫度低於0℃時,不允許進行電纜敷設,否則要有升溫措施;交聯電纜的彎曲半徑不應小於電纜外徑的10倍。
c.敷設時不宜進行交叉,電纜應排列整齊並加以固定,及時在電纜首端、末端和分支處裝設標誌牌,接頭處應有明顯的方位標誌。
d.電纜敷設前,應根據施工圖檢查電纜保護管、電纜橋架等是否安裝完畢,整個路徑有無障礙,保證電纜敷設路徑的暢通。
e.電纜敷設時,其支持點間距、彎曲半徑應符合規範要求;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應分開排列,水平敷設的電纜,首尾兩端、轉彎兩側及每隔5~10米處設固定點,垂直敷設的電纜每敷設一根應固定一根。
f.電纜終端頭、中間頭的製作,應經培訓的熟練技術工人進行操作,並做好絕緣測試記錄。
g.電纜敷設時設專人統一指揮,若電纜敷設遇不宜滾轉滑行處,需用人工傳遞到位。
h.電纜敷設完,端頭必須做防水防潮密封處理。電纜在轉彎處、終端頭及接頭附近要有餘留長度,以便補償電纜本身因溫度變化產生的變形或用作檢修街頭之用。電纜排列應整齊,少交叉。
i.電纜的規格型號符合設計要求;三相或單相的交流單芯電纜,不得單獨穿於鋼導管內。在同一條電纜溝內敷設幾根電纜時,弄清每根電纜的型號規格編號、走向以及在電纜支架上的位置和大約長度。電力電纜和控制電纜不應敷設在同一支架上。電纜的固定必須在首末段急轉彎、接頭的兩端加以固定。每放完一根電纜,應隨即把電纜的標誌牌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