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娛樂原創
文|冷罐頭 編輯|樸芳
「跌入人海,各有風雨燦爛,畢業快樂。」
這一次,「小破站」蓄滿了儀式感,以一場夏日畢業歌會,彌補著今夏的畢業生們,沒有褪去學士服的告別儀式,便已經入海的遺憾。
海灘、草地、篝火、帳篷,隨著海風挾裹著的歌聲、撥動樂器的律動一起震顫著。青春的氣息撲面而來,而後燃燒、謝幕。
這是一場夏日送別,也是一場布滿美好願景的祝福。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延續了B站一貫不走尋常路的風格。從舞臺布景、嘉賓選擇、節目流程、舞臺理念等多個維度來看,都有著強烈的B站「個人色彩」。
儘管在營銷層面上,並沒有「大動幹戈」,但在自來水觀眾的發酵之下,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靠品質出圈的口碑卻是實打實的。在各大衛視、平臺「商業心」昭然若揭,依靠嘉賓咖位、流量作為角逐點的晚會生態中,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擔得起"清流"二字。
而B站在看似不爭的寡淡中,野心也漸漸顯露。
解鎖晚會新玩法
小而美的大突破
這場夏日畢業歌會,是一場小而美的突破。
在這之前,晚會模式幾乎已經進入了嚴重同質化的僵局:大型室內演出、以舞美為標準評判高級感、一人一首成名曲……晚會的名號一變再變,內容卻是如法炮製。
所以在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上,當海浪聲和小提琴演奏聲一同響起時,音符便化作鑰匙,開始解鎖晚會的「新玩法」。
「夏日」和「畢業歌會」,是拆解開看也美好的兩個詞詞。幸運的是,這一次,名號不再是文字遊戲般的噱頭。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發生在秦皇島的阿那亞。腳下是沙灘草地、背後水天一色,夏日的清爽與朝氣,被一覽無餘。海灘與草地,是音樂節中的常客,但對於一臺晚會來說,實屬罕見。
地點的選擇,在詮釋「夏天」以外,還別有一番浪漫。並非是為了「為前人所不能為之事」,而是被賦予了「以風為琴,以浪做鼓,天空無垠,人生海海」的美好寓意。「小破站」想要做好這場盛大送別儀式的心,清晰可見。
在這之上,一塊布扯出的舞臺,稱不上華麗,但卻穩穩盛住了「畢業歌會」的理念。
這得益於B站在選擇曲目上的精準扣題。不同於傳統晚會中,嘉賓各唱各的成名曲來「撐場面」、扣題全靠主持人的漫長串詞。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以聲勢浩大的《畢業歌》為起點,以《再不瘋狂我們就老了》落幕,選中的二十位歌手,三十四首曲目,與青春和夢想息息相關。他們是一代人的青春,令人動容的是,他們正在唱著青春。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交出的,更像是一份緊緊扣題的高分命題作文。
鮮明的B站特色
情懷的高位出圈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在B站強烈的「個人色彩」下,也營造出了十足的沉浸感。
兩個半小時無間斷演唱,乾貨滿滿。無中插,無廣告,甚至連串場的主持人都被剔除了。有網友直言:與披著過度商業化外衣的晚會相比,一眼就能看出,這很B站。
在不間斷打造出的沉浸感之外,B站也走了一次文藝路線。
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設置了畢業寄語環節。每位歌手在演唱完歌曲後,不僅僅會送上自己對於畢業生的祝福,還會拿出篩選過的明信片,將來自五湖四海的祝願或者期望,念給屏幕前的每個人聽。
「雖然這個夏天有很多遺憾,但不會有一個夏天,特別如今夏。」
「畢業快樂,你也是。」
旁觀者的溫柔祝福混雜著當局者的真實情感,碰撞出的是無限的溫柔與情懷。
文藝情懷的閘門一開,便一發不可收拾。所以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上,對每一首歌曲的解讀,都很有味道。
「夏天和夢想都是容器,把什麼倒進去,就會變成什麼形狀。所以我們把夢想倒進夏天,讓夢想變成更大的夢想。」
這是毛不易的《盛夏》,也是屬於2020屆畢業生的盛夏。甚至有網友說:B站真的很會,畢業六年的我鼻子一酸。
生命會老去,但情懷永遠不死。
清一色的高口碑在宣告著,站在情懷肩膀上的「小破站」,又成功出人頭地了。
嘉賓陣容小心機
破局者的大考量
不選貴的,只選對的。
這是B站一以貫之的風格,而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在風格延續之外,還起了「私心」。
在嘉賓陣容上,從最直觀的角度來看,在李宇春、樸樹、老狼、毛不易、乃萬、尤長靖、逃跑計劃、橘子海、沈以誠等多元化歌手之外,還出現了許多B站up主的身影。瓢三爺的小喇叭、團糰子、EZ音樂等小圈層音樂人,有了和主流歌手同臺表演的機會。
這或許會是他們履歷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但B站謀布的局,遠不止眼前的單向一筆。
以尤長靖為例,自七月一號起,尤長靖正式入駐B站,入駐12天已經完成了九次更新,儼然成為了與粉絲交流互動的另一重要陣地。bilibili夏日畢業歌會或許不是尤長靖入駐B站的決定性因素,但一定是重要的契機。
自2019年以來,入駐B站的藝人數量穩步攀升,藝人類型也日趨多元化,歌手如騰格爾、周深、鄧紫棋;演員如尹正、許凱、羅雲熙;樂隊如痛仰樂隊、新褲子樂隊、刺蝟樂隊;運動員如張繼科……各個行業「有頭有臉」的人物悉數在B站亮相。
而B站的「搶灘」,遠不止以高口碑晚會博出圈這一次。在內容上,從最初的動漫帝國到學習平臺、鬼畜社區再到如今自製電影等多點布局抬升小破站「逼格」;在出圈上,從《後浪》到《入海》、衛星發射再到畢業歌會,緊抓年輕受眾。
雖然夏日畢業歌會已然謝幕,但B站的「搶灘」之戰,還只是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