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呂曉紅,女,51歲,中共黨員,中小學高級教師,現任花垣縣花垣小學教科室主任。
2018年榮獲「州優秀教研員」,2019年榮獲「省君子文化教育工程優秀園丁」,2020年榮獲「州師德標兵」。主編校本教材《美在湘西》2017年榮獲「湖南省優秀校本課程一等獎」,主持的湖南省教育規劃一般資助課題《民族文化在民族學校的傳承研究》榮獲湖南省民族文化教育教學成果一等獎。
「32年,11680個日日夜夜,我一直堅守三尺講臺,守望四季花開。漫漫從教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在三尺講臺,用愛與執著,演繹著湘西教育人的平凡與精彩!」
《心中有愛,永不怠》
我19歲走出吉首民師的大門,在三尺講臺已默默耕耘了32個春秋。此時此刻,站在臺上,心中忐忑不安,因為我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學語文教師,沒有什麼傲人的成績和感人的事跡。回首這30多年的從教生涯,貫穿始終的,是我對教育的執著追求,和對學生的那份深深的愛……
我清楚地記得,那是2007年秋季,我從團結中學調進縣城花垣小學。這年我38歲,人到中年,如何轉型,是我面臨的最大挑戰。此時,恰好趕上新課改,新的管理模式,新的教學方法,新的備課形式,讓我誠惶誠恐、無所適從,甚至萌生打退堂鼓的念頭。我剛從校長崗位退休的老父親嚴厲地說:「那怎麼能行!開弓沒有回頭箭,一切都可以從頭學嘛!」在父親的鼓勵下,丈夫的「強迫」下,我硬著頭皮開始學習電腦打字,虛心向大家請教。緊接著一項艱巨的任務壓在了我的肩上:代表五年級教研組參加教學比武。我咬緊牙關接受了任務。放學後,在組長譚碧芳老師的耐心指導下,我開始學習設計教案和課件製作。反覆試教,反覆修改。比賽前的那天晚上,我甚至把丈夫和女兒當學生,實戰演練,細細揣摩課堂教學藝術,直到嗓子嘶了,聲音啞了……
第二天,在高手如雲的「擂臺課」上,我執教的《秋之歌》習作指導課榮獲了「二等獎」,我欣慰地笑了……這次成功,對於我這個新手來說,是一種鞭策,是一種鼓勵,更是一次磨礪。
不斷錘鍊,不懈努力,是教師華麗蛻變的助推器。最難忘的是2012年初冬,有幸參加上海師範學院「全國小學語文骨幹教師培訓班」學習,近距離聆聽專家的講座和名師的教誨。剛回學校便接到通知,在湖南省「三優聯評」大賽活動中,我的參賽作品:《鷺鷥》教學設計、教學反思和教學課件三樣都榮獲了一等獎,後天要到長沙參加現場「說課大賽」。我匆匆忙忙準備說課稿和課件,然後便風塵僕僕地趕到省城長沙,這次大賽全省共有280多名高手參加。看到各位選手都是朝氣蓬勃的年輕人,43歲的我,第一次參加省級大賽,激動而緊張。在賓館,我對著鏡子訓練一次又一次……在不斷的試講和修改中,漸漸變得自信。第二天,我大方地走上臺,與選手們一起分享《鷺鷥》課堂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榮獲了「說課一等獎」,有幸被評為 「湖南省教學能手」。不惑之年綻新綠,看到這來之不易的一張張獎狀,我的眼角閃爍著喜悅的淚光……
在花垣小學這些年,學校積極搭建教師成長平臺,讓愛教書的我迅速成長。培訓學習、校本研修,拓寬了我的視野,提升了我的專業素養。堅持閱讀、愛好寫作,促使自己不斷汲取理論知識,養成自我反思的習慣。教學之餘我經常撰寫一些教學反思,然後整理成一篇篇教育教學論文,多次在教研活動中交流,已有多篇論文在各級刊物上發表。我先後被評為「州校本研修學習型教師」,「教育部中小學校長培訓優秀坊員」。
於漪老師說得好:「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的確如此,短短的四年,由於不斷學習,我終於突破中年教師的成長瓶頸,實現了從普通教師到骨幹教師,到教研組長,再到教科室主任的角色轉變。2012年成長為縣小學語文兼職教研員,2014年成長為湘西州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
一個人可能走得很快,一群人才能走得更遠。自我成長的同時,作為學校教科室主任,我創新工作思路,做好團隊引領,潛心科研。在科研的道路上,我一馬當先,敢於第一個吃螃蟹。2011年我主持省重點課題《家庭早期閱讀指導研究》率領32位教師,承擔了開發我校第一本閱讀校本教材《美在湘西》的任務,從外出採風,到正式出版,歷時三年,前後修改了六次,2014年出版。我和老師們,付出了許多心血,更是犧牲了無數個雙休日,常常加班到深夜。其中的艱辛,一言難盡。功夫不負有心人,2017年榮獲「湖南省優秀校本課程一等獎」。
2015年我主持的湖南省教育規劃一般資助課題《民族文化在民族學校的傳承研究》順利立項。進行4年的實踐研究,傳承活動開展得轟轟烈烈。還舉辦了規模宏大的民族文化藝術節,作為課題成果推介會,深受省州縣各級領導、專家的好評。我又帶病撰寫研究報告,和課題組成員一同準備結題資料。由於成果豐碩,從全省包括大中專院校共295個課題中脫穎而出,我們排名第一,榮獲「省課題成果一等獎」,並推送到教育部評獎。主編的《校園炫彩民族風》也如期出版。
在教科室主任崗位上的十餘年,我毫無保留地發揮傳幫帶的作用。常年帶畢業班語文,與老師們並肩作戰。帶領的團隊,2010年榮獲「州芙蓉標兵崗」,2014年榮獲「湖南省小學語文優秀備課組」,2015年榮獲「省優秀課題組織單位」,2016年獲「州優秀教科室」等榮譽稱號。
苔花如米小,也學牡丹開。平平凡凡的我,從沒想過,有朝一日能登上國家級學術交流的舞臺。2019年9月,我校民族文化傳承之舉,榮獲了「州非遺進校園典型經驗」,11月,我和陳燕萍老師很榮幸應邀參加全國教育創新博覽會,還現場交流經驗,並接受記者採訪!面對臺下各大媒體的鏡頭,喜悅的淚水泉湧而出!2016年湖南教育新聞網報導了我的事跡,今年教師節,縣電視臺也對我進行了專題採訪。這些年來,我的辛勤付出,受到了上級相關部門的厚愛,「2010年榮獲「縣德育先進工作者」,2012年榮獲「州優秀教師」,2014年榮獲「州學科帶頭人」,2016年榮獲了「縣十佳教師」,2018年榮獲「州優秀教研員」, 2019年榮獲「省君子文化教育工程優秀園丁」,2020年榮獲「州師德標兵」等榮譽稱號。
32年,11680個日日夜夜,我一直堅守三尺講臺,守望四季花開。漫漫從教路上,我將不忘初心,砥礪前行,繼續在三尺講臺,用愛與執著,演繹著湘西教育人的平凡與精彩!
素材來源:湘西網
作者:陳昊 滕佳 彭博 龍堯 謝杰 胡迎贏 林雲 覃穎
通訊員:劉芳
編輯:楊世芳
監製:陳昊
來源:湘西頭條微信公眾號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儘快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hy0743@foxmail.com
·END·
監製/角角
責編/麻麻
編輯/王向遠 李艾家
審核/尚欣 黃沙沙
更多資訊
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