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盛夏七月,考生們將陸續收到一份份沉甸甸的大學錄取通知書。它們,傳遞著大學的歷史、文化、情懷,也承載著高校對學子的期許和願景。
近日,清華大學2018錄取通知書「亮相」!新版錄取通知書中,一座精緻的清華「二校門」格外顯眼,迅速走紅,引發網友熱議:哪裡可以買到?想買來當紀念品。近幾年,國內高校的錄取通知書盡顯個性,秀外慧中,美不勝收。一起來看看那些令人驚豔的錄取通知書吧!
最走心:純手工製作清華「二校門」 可長久保存
圖片來源:騰訊視頻截圖。由清華大學師生共同打造的2018新版錄取通知書已經整裝待發。新版錄取通知書中,一座精緻的清華「二校門」格外顯眼,迅速走紅。這個微型「二校門」為純手工定製,經過了雷射雕刻、裁剪、拼插組裝等工藝,打開錄取通知書的那一刻,「二校門」就會躍然紙上。「二校門」為清華大學標誌性建築,始建於1909年,見證了清華大學的百年傳奇。
當你在盛夏八月穿過這座二校門,一個全新的世界將在你面前徐徐鋪開,一個嶄新的清華將等待你探索與創造——在清華大學招辦微信公眾號「清小華」上,清華校方如此寄語新生。
這份匠心獨運的立體二校門錄取通知書由清華大學美術學院2018屆碩士畢業生管玉磊負責設計,製作過程經過雷射雕刻、裁剪、拼插組裝等步驟,均由同學們純手工製作完成。
雷射雕刻工藝,30多件紙藝部件,上百個拼插結構,同學們在特殊紙材上妙手生花。
圖片來源:微博@高考直通車立體手工紙雕並不稀奇,但用在錄取通知書上還是一個值得點讚的創意。尤其是選擇了「二校門」,更讓即將入學的新生,提前感受到了母校的體溫。在清華百餘年的歷史中,二校門歷經風雨,與學校命運共沉浮。可以說,「二校門」見證了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清華精神。錄取通知書是學校給學生的第一聲招呼,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對未來學習生活的期待。而這份網紅錄取通知書的最大意義,也在於以直觀生動的方式向即將步入清華園的年輕人表達了這種歷久彌新的精神。
最環保:突出中國風 雕版印刷再生紙製作
圖片來源:微博@高考快訊
今年北京語言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突出中國風,外觀不僅使用了具有濃鬱傳統文化特色的青銅紋元素和中國紅,製作工藝上還採用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印刷工藝——雕版印刷,材質上使用了環保再生紙,突出了環保理念。
通知書由內頁和外封組成,分別印有「德行言語,敦睦天下」的校訓,突出錄取通知書的思想引領作用,希望新同學能夠發揚北語校訓精神,立德立言,樹立以天下和平為己任的崇高理想。
最厚重:封套重360克 蠟封印記獨一無二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新版高考錄取通知書更是典雅高貴,通知書由封套、報到頁兩部分組成。封套採用特種紙製作,紙張克重達360克,整體上增加通知書的挺實度及厚重感。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錄取通知書
據介紹,通知書封套對開設計,正面採用雅金及UV工藝製作,中國古典吉祥紋樣和雅金文字明暗交輝,配以紅色底色鋪底,凸顯通知書的典雅高貴。
封套右下角做鏤空設計,點綴一枚紅色的「UIBE」蠟封印跡——「以蠟封緘」,可追溯到十六世紀對重要文件的密封封存。採用復古的蠟封印跡,預示著通知書本身對學子也是極為重要的文件,接到通知書的那一刻,也即開啟了人生的嶄新篇章。
「UIBE」蠟封印跡在實際製作過程中,是由工匠們純手工一枚一枚製作。每一枚印跡都有細微的不同(包括位置、邊緣、角度等),不存在一模一樣的印跡,都是獨一無二的,預示著貿大對每位學子個性的尊重。
最複雜:4種設計《入學指南》一套16張卡片
最炫目的是北京林業大學的錄取通知書,繼「植物標本款」和「時光禮物款」之後,今年,北京林業大學又請出擅長設計的學校老師,重磅推出以「信念種子」為主題的新款錄取通知書,其主色調是墨綠、玫瑰金、銀,形狀是象徵天地的圓與方。
圖片來源:微博@北京林業大學本科招生辦通知書設計包含4幅主圖,分別寓意著「山之孕育」「水之滋養」「木之生長」「人之成才」,新生會隨機收到其中的一種。
據介紹,為了彌補主圖只能收到其中一個的缺憾,《入學指南》設計成一套卡片,其中16張卡片的背面圖案可以拼出4張主圖。除了炫目的通知書和方方正正的「種子本」,還有用來裝錄取通知書的玫瑰金「種子袋」,以及用來裝全部材料的銀色「種子袋」。
最炫酷:AR錄取通知書讓錄取信息「動」起來
新生錄取通知書雖然只是一張紙,但與往年不同的是,西北工業大學今年精心嵌入了AR技術。表面上,通知書長這樣:
但實際上,當你用手機中的相關APP二維碼掃描圖案時,它會變——身——!能暢快查看校情校史介紹、學科特色展示等主題內容。
據介紹,收到通知書的新生,只需完成三步:拿起微信掃一掃,關注通知書上的「暢玩AR」;下載「西工大增強現實」APP;打開APP,掃描通知書正反面,就能暢快查看校情校史介紹、學科特色展示等主題內容。除此之外,當新生掃描背面的「航空」「航天」「航海」標誌時,還會出現有關西北工業大學學校特色的動態展示。
掃正面,會出現這個畫面:
掃背面的「航空」「航天」「航海」標誌,會出現:
AR錄取通知書不僅讓錄取信息「動」了起來,更通過新媒體新技術使學校育人工作「活」了起來:提前了創新大門的開啟時間,豐富了創新基因的傳承渠道。
最神秘:凸顯時間質感 北理工「密碼」待解鎖
今年,北京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主體以信箋的形式呈現,包含外部的復古信封和內部的通知函。
通知書外部的信封採用牛皮紙材質,凸顯時間的質感,引入「火漆印」的封裝概念,增強儀式感,排版設計採用中西文結合,為整體增加時尚感且更加年輕化,採用理工紅和健碩的字體結合,體現屬於「中國共產黨建立的第一所理工科大學」獨特質感。
北京理工大學錄取通知書
而通知書內部通知函封面上還有獨特的北理工「密碼」:延安、學校主樓、北湖黑天鵝、裝甲車、奧運五環焰火、智慧機器人和校友研製的空警2000預警機……這些都是北理工為國家作出的卓越貢獻,是北理工奮進和創新的當下,相信新生們入校之後將會一一「解鎖」。
最科技:浙江農林大學竹製錄取通知書再升級
7月5日,浙江農林大學的2018年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還在進行校對中,該錄取通知書以毛竹為原材料,運用浙江農林大學自主研發的刨切微薄竹技術製作並印刷而成,相關技術曾獲國家技術發明獎二等獎,被稱為「史上最有科技含量的錄取通知書」。
志願者在展示錄取通知書。中新網 陳勝偉 攝
據介紹,該校從2015年是使用該款「最科技」本科新生錄取通知書,其製作工藝和材料全國獨一無二,印刷材料是以毛竹為原料、運用該校自主研發的專利技術加工而成的刨切微薄竹。每份錄取通知書使用鑲夾無紡紗布的雙層刨切微薄竹,同時使用先進的熱壓、防腐、印刷等技術處理,從而確保錄取通知書印刷字跡更清晰、使用時耐壓耐折、收藏和保存也更容易,和往年相比,2018年錄取通知書製作技術進一步升級,在防腐、耐折、印刷等多方面有了新的提升。
浙江農林大學相關負責人表示,用學校高水平科技成果製作的錄取通知書,也綜合了生態、文化等元素。竹子是生態環保的材料,在古代就被大量用於製作竹簡,是記錄文化歷史的重要媒介,用刨切微薄竹技術製作錄取通知書,向新生傳遞學校崇尚科技、文化、生態的價值觀,這份更加更生態環保、有文化底蘊的錄取通知書,對於新生來說也更有收藏價值。
最溫暖:10餘位老教授手寫4500餘份錄取通知書
圖片來源:微博@陝西師範大學
今天,被廣大網友譽為「最具情懷、最值得珍藏」的陝師大手寫錄取通知書開寫,10餘位老教授將用一周時間手寫約4500份新生錄取通知書。參與書寫的老教授年齡最大85歲。此外,學校在職教師代表、校友代表也參與錄取通知書書寫。陝師大毛筆手寫通知書已經連續書寫12年,十二載的傳承和堅守,既是一份責任,更是一種情懷。學校也希望通過這種形式,為每一位新師大人,烙上師大印,鑄起文化魂。
圖片來源:微博@陝西師範大學
一撇一捺傳中國文化,翰墨傳薪鑄師大新人。堅守12年的陝西師範大學「老教授手寫錄取通知書」今日開寫,據了解,今年陝師大為進一步增強手書錄取通知書的收藏價值,使其能夠更好的與「毛筆手書」這一特性融合,在新版錄取通知書設計中,既融合了學校的特色,同時也展現了古城西安的悠久歷史。新版通知書將傳統與現代融合在一起,將典雅與創新融合貫通。設計多選取我國優秀的傳統藝術,使得整個通知書呈現出古樸優雅的氣質。同時,通知書將師大與擁有悠悠歷史的十三朝古都西安緊緊聯繫在一起,在封泥印的設計,剪紙剪影等的設計上可以看到來自陝西獨有的歷史文化印記。
評論
高校錄取通知書養眼更要養心
近兩年來多家大學在錄取通知書上下了不少功夫,創意層出不窮。比如,西北工業大學在錄取通知書中嵌入了基於AR技術的虛擬校園平臺,耀射著新科技之光。陝西師大等高校推出老教授手寫的通知書,流淌出滿滿的人文情懷。今年的大學錄取工作剛開始,繼清華的3D通知書之後,想來各高校必會創意爆棚、爭奇鬥豔。然而,如前所言,一切創意如果沒有足夠的思想底蘊和精神內涵,都將在短暫的圍觀後散作浮雲,甚至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因此,高校在設計製作和寄出通知書時,不妨更直接地表達學校的精神氣質,把「養眼」的通知書大賽變成「養心」的大學精神之旅。
(據人民網、中國青年報、科技日報、法制晚報及各大高校官方微博等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