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黑幫以日本,香港和臺灣勢力最大。
這點我承認,因為看電影就知道。
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承認黑社會合法化的國家,所以他們的黑幫電影層出不窮。
其中《熱血高校》系列應該屬於大多數人心中的經典了。
在香港影視作品中,黑社會打打殺殺的形象令人印象深刻。
經典作品太多太多,如果不說《古惑仔》,老闆一定會扣我工資。
你還記得大明湖畔的浩南哥嗎?
看起來好怕怕的樣子,相比於日本,香港的黑幫電影,臺灣電影給人的印象一直小清新的感覺。
比如《那些年,我們一起追過的女孩》。
或者《聽說》。
然而今天影哥就要推翻你們對臺灣電影的偏見,它不僅僅只有小清新,它的重口味足以撐起一片天。
我說的重口味不是你們所想的「重」,不過,的確屬於暗黑系列。
這是一段臺灣幫派的真實往事。
艋舺,閩南語發音Monga,是臺北各大黑幫爭奪「角頭」的地方。,有繁華的港口,熱鬧的街頭。
這是一個古老的城區,在這裡他們有自己的規矩。
蚊子(趙又廷)是因為一隻雞腿的無奈。
和尚(阮經天)是因為算命先生一番鐵口直斷。
志龍(鳳小嶽)因為是艋舺祖師廟廟口老大Geta的獨生子,從小就被當成老大。
他們有著不同的經歷,卻走上了同一條路,那就是黑幫。
聽起來很酷,是啊,哪個男孩兒還沒打過幾次架呢。
當蚊子問道:我們每天這樣打打殺殺意義是什麼。
兄弟只回到了一句:意義是三小。
沒有人從一開始做出選擇的時候是被黑道拳頭和暴力的致命吸引力徵服的。
那些對以暴制暴的迷信是當他們真正開始使用拳頭的「意義」時慢慢滋長的。
蚊子是一個從小被其他孩子欺負長大的孩子。
長大後,打架也只會逃跑。
直到他遇見了他們。
他說他找到了生命的意義,和尚對他說只有五根手指連起來,才是一個拳頭。
於是五個人便開始了他們所謂的江湖。
在學校,他們是小霸王,因為他們是廟口的人,喝酒,抽菸,打架,收保護費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不幸的是,有一次他們玩大了,也把我嚇壞了。
拿著類似502膠吧,直接將狗仔(陳漢典)的眼鼻嘴封了起來。
估計是鼻子灌多了,狗仔直接掛了。
狗仔的死也直接導致了他們五個人從小孩子過家家的世界進入到了成年人的遊戲。
狗仔的表哥文謙坐完三年牢獄出來了。
而外省幫灰狼介入,艋舺原有的格局正在被打破。
艋舺表面平靜,實則暗潮洶湧,危機四伏。
灰狼想跟geta合作結果被拒絕了,於是他在心底默默打著自己的小算盤。
此時得知父輩往事的和尚也對geta產生了不滿。
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即將開始。
昔日的好兄弟,隨著劇情的發展也漸漸出現了隔閡。
志龍的親爹Geta死在了蚊子的懷裡。
艋舺祖師廟廟口老大Geta究竟是誰殺掉的呢?
所有人都知道是文謙幹的,但沒有人敢吭聲。
因為廟口的掌門人已經去世,太子志龍可以說也是個扶不起的阿鬥。
但令人更吃驚的是和尚竟然跟灰狼,文謙他們有聯繫。
這一切都被蚊子看在眼裡。
原來Geta是和尚親生殺死的。
是的,最後一夜他們兄弟刀槍相見,沒有永遠的秘密,也沒有永遠的兄弟。
你弄死我啊,你今天不弄死我,明天就會被我弄死
為什麼你明明是我兄弟,而我卻要弄死你。
因為我們混的是黑道!
我在想,如果沒有父輩們的恩怨,和尚應該也不會殺了Geta,那麼兩人最後的結局是不是也會改變。
至少還可以像曾經那樣眼裡只有彼此。
不得不說,整部影片給我印象最深的不是痞子英雄趙又廷,而是和尚的扮演者阮經天。
《艋舺》這部片讓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小天,不再是偶像劇中簡單的談情說愛,他承包了全片的演技!
他將和尚性格中的沉穩細膩偏激陰狠都表現出來,特別是抱住志龍哭泣的時候,簡直揪心。
這哭戲,必須妥妥的101分,多一分就是讓你驕傲。
看來哭戲的精髓就是在於流鼻涕,那不是噁心,那是演技。
忘我的演技。
這對於小鮮肉來講,並不容易。
但他就是可以為了演戲,真的挨了一百多個巴掌。
劇中小天被這樣打。
這樣打。
毫不誇張的講,他的金馬影帝就是被這一百多個巴掌打出來的。
細數一下,阮經天在曾經的小鮮肉行列中也算是金馬影帝的領軍人物,彭于晏提名三次均落空。
影片除了阮經天奉獻了影帝級的表演之外,幕後的故事更觸動人心。
在影片的結尾導演打上了「獻給我的兄弟 林小明」這樣一行字,也格外引起了我的好奇心。
原來電影裡的角頭黑幫在現實中有原型。
甚至是導演鈕承澤曾經還混黑幫做兄弟,而在影片中他也客串了灰狼一角。
就像他對蚊子說的那樣:
「風往哪個方向吹,草就要往哪個方向倒。年輕的時候,我也曾經以為自己是風。可是最後遍體鱗傷,我才知道我們原來都只是草。」
在這個江湖中,沒有人可以一直稱霸是風,其實我們都是草。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
你以為你混的是江湖,
你混的其實也是友情,是義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