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假日》(Roman Holiday)拍攝於1953年,由格利高裡·派克和奧黛麗·赫本聯袂主演。故事講述了一位歐洲某公國的公主與一個美國記者之間在義大利羅馬一天之內發生的浪漫故事。影片所展現的那個年代被等級制度抹殺的愛情,不經讓人感到遺憾並引起了共鳴,由此引發了各國觀眾對愛的圓滿的強烈渴望,也會讓人們不禁開始思考人生中頗具價值的兩件事情,它們就是愛與自由。
奧黛麗赫本出生於貴族家庭,擁有美麗的外貌和良好的教育資源,身上有著與生俱來的優雅氣質,與劇中扮演的公主角色十分匹配。同時,《羅馬假日》也使赫本成為了一顆冉冉升起的巨星,包括奧斯卡金像獎,金球獎,紐約電影評論協會獎等最佳女演員都頒發給了她,這部電影也成了赫本的經典作品之一。
在表演時對於赫本來說,最大的挑戰在於將一個公主複雜的背景和矛盾的內心表現出張力,從電影中可以看出,她表演時對角色經過了仔細的考慮和揣摩,成功地完成了這個角色的塑造,生動地展現了一個生活在深宮中,渴望自由的皇家公主形象。
位於韋恩河畔的真理之口是塊模仿河神的臉的大巨石,據說撒謊以後把手伸進去就會被它咬掉,是專門懲罰說謊的人的,影片中喬(格裡高利·派克)假裝他的手被石頭雕像的嘴咬掉了,當他把自己的手從石頭裡拿出來時,他把手藏在袖子裡,這個情節也成為電影中最為人所難忘的經典橋段。
派克和赫本在電影裡騎的那輛摩託車名為VESPA,譯作偉士牌(也叫黃蜂牌)。電影上映後,這款摩託車遭到瘋狂搶購,從日產幾十輛飆升到日產五百輛。
可以說,直至今日,電影《羅馬假日》仍然是一個不可複製的經典。由於奧黛麗赫本和格裡高利派克的完美演繹,以及導演的精彩刻畫和巧妙的劇作架構,使得整部電影具有強烈的影像質感,同時也顯現出了導演的老練與成熟的鏡頭語言。可以說,在當時的電影製作環境中,這種簡單的黑白浪漫影片能夠取得空前的成功的確是一個奇蹟,不得不說,儘管數十年過去,《羅馬假日》依然是愛情電影史上無法忽視的殿堂級作品。(ps:此文為吾家仙妻所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