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2018全球華語金曲獎頒獎典禮現場,憑藉《中國有嘻哈》被人熟知的女歌手VaVa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作出了一個令人瞠目結舌的舉動 ,她不僅拒絕領取了獎盃,更是直接diss了這屆華語金曲獎,臺下當場炸開了鍋。
「這一次是我見過最亂的頒獎典禮,我希望下一次能夠專業點,不然這種獎不要也罷!」
15日凌晨,VaVa也在微博上發表了頭條文章《關於不要獎盃的一切》,指出了這屆華語金曲獎的「n宗罪」,包括無人接機、港臺藝人差別對待、主持人叫錯名字、彩排無人對接、主辦方互相推卸責任等問題。
在輿論迅速發酵的同時,也有觀眾表示對「金曲獎」大失所望,作為國內最權威的音樂獎項,「金曲獎」落魄於此了?
當然不!
在這裡小編有必要和大家科普一下,「全球華語金曲獎」只是內地自己辦的獎項,和著名的臺灣金曲獎沒有半點關係!
在深扒「全球華語金曲獎」之前,不得不提一下「華語金曲獎」這個獎項。
「華語金曲獎」始於2008年,由資深樂評人遊威一手創辦,到今年正好是第十個年頭。
小編了解到,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註冊地位於香港,其公司執行董事是遊威,而主辦方「全球華語音樂聯盟」的創始人之一也是遊威。
這個聯盟的另外一個創始人,就是香港著名填詞人向雪懷。
(遊威、向雪懷二人合影)
別聽「全球華語音樂聯盟」這個頭銜挺高大上,但事實上這是一個以推廣華語音樂文化為目的的非正式團體,也就是說並不具備一定的權威性。
「華語金曲獎」前九年一直走得(看似)和和美美,直到今年分裂出了一個「全球華語金曲獎」。
在2018「全球華語金曲獎」的發布會上,向雪懷提出了創辦全新全球華語金曲獎的舉措,但出品方卻並不是原來的華語文化國際有限公司,而是湖南大音文化。
說到湖南大音文化公司和「華語金曲獎」的關係也頗有淵源,根據小編了解,事實上前幾年「華語金曲獎」一直創辦得不溫不火,但自從主辦方被大音文化接手之後,知名度一下子就打開了,不僅把頒獎典禮設立在了長沙,更是於2017年直接一躍成為了「華語金曲獎」的主辦方。
業界皆知,凡是辦獎都是燒錢的營生,獎項更需要有強大的資本、資源和市場來支撐,雖然大音文化的專業能力我們無從判斷,但可以肯定的是,大音文化對於「華語金曲獎」來說,是有利的。
所以這也不難解釋,為什麼一個香港的華語金曲獎,會交給這群湖南人來運行了。
回到「華語金曲獎」分裂的話題,看到這裡你應該也明白,遊威和向雪懷分家了。
其實早在今年1月24日,兩人的「分家事件」就鬧得沸沸揚揚,事件源於遊威被捲入了一件性騷擾事件,知情人士在微博實名爆料遊威酒後亂性。
視頻流出的當天,遊威立即發表了聲明致歉,承認自己確實存在了酒後亂性的行為,並接受外界的一切批評。
就在這個時候,向雪懷發布了一則疑似要「清理門戶」的嚴正聲明,他聲稱將罷免遊威在「華語金曲獎」擔任的秘書長身份,並且將重組「華語金曲獎」。
奇怪的是,向雪懷的聲明一出,這樁「性騷擾事件」突然變得靜悄悄的。
直到6月25日,遊威和向雪懷打響了第二場侵權之戰,這一場戰役,打得可謂是轟轟烈烈。
要說兩家金曲獎既已分家,從理論上來說向雪懷理應避嫌。但他扔把「全球華語金曲將」發布會的主題定義為「華彩拾年,因樂相逢」,旨在讓「全球華語金曲獎」以「全新」的格局和面貌與大眾見面。
對此不滿的遊威於「全球華語金曲獎」將要在香港舉行的新聞發布會前三天,發表聲明以斥向雪懷的侵權行為,並再一次撇清了兩者之間的關係。
7月12日,「華語金曲獎組委會」發布聲明,除了再一次斥責「全球華語金曲獎」的侵權行徑之外,又直指「全球華語金曲獎」代表方在這半年來對遊威的迫害,目的就是為了讓他自動放棄「華語金曲獎」的品牌。
來,為防止大家看淆,小編給大家梳理一下這場戰役的時間線——
10月18日,華語金曲獎組委會再發聲明斥責「全球華語金曲獎」的侵權行為。
10月21日,「2018全球華語金曲獎」評審會在長沙如期舉行。
10月24日,向雪懷發表聲明指責遊威曾私自修改《華語金曲榜》排名和《華語金曲獎》獎項,並為自己正名。
10月25日,華語金曲獎組委會再次斥責向雪懷意圖謀取「華語金曲獎」品牌控制權的行為。
10月26日,在「2018華語金曲獎頒獎盛典」的發布會上,主辦方官宣了「華語音樂聯盟」一分為二的消息,遊威方代表的是「全球華語音樂聯盟」,向雪懷方代表「國際華語音樂聯盟」。
11月5日,「國際華語音樂聯盟」聯合「華語金曲獎」的獨家運營方廣州大魚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發布聲明,確認了「全球華語金曲獎」是「華語金曲獎」的同根傳承。
11月15日,「華語金曲獎」再發聲明斥責11月14日在澳門舉辦的「全球華語金曲獎」頒獎典禮嚴重損害了其名譽。
當「華語金曲獎」槓上「全球華語金曲獎」,就好比是李鬼遇到了李鬼鬼,拼多多遇上了拼夕夕,網友對此也是一片群嘲:
兩家的爭端看起來是消停不了了,向雪懷的「全球華語金曲獎」頒獎禮剛剛落幕,12月15日,遊威的「華語金曲獎」頒獎典禮正等待著在武漢舉行。
拋開這兩個「金曲獎」烏煙瘴氣的內部鬥爭不說,下面再來看看這兩個獎的實績。
在「華語金曲獎」和「全球華語金曲獎」還沒分家之前,它倆同仇敵愾。
先來了解一下原「華語金曲獎」的定位——
「華語金曲獎」參照格萊美的國際化模式應運而生,根據華語樂壇的實際情況分類設置獎項,希望為華語樂壇重新找到前進的方向。
再來看看「華語金曲獎」的獎項設置,它分為專業評審團評選和大會頒發兩大部分,專業評審團評審的獎項包括十大專輯、單曲以及最佳專輯、歌曲、歌手等較於「權威」的獎項,而大會頒發的獎項則是通過粉絲投票得出的,當然也有一些五花八門的「豬肉獎項」。
你們感受一下歷年「華語金曲獎」頒發的獎項數——
你們是不是和小編一樣,很想問問從第一屆的50個獎項,到第九屆的177個獎項,「華語金曲獎」到底經歷了什麼?
甚至在2016年的「華語金曲獎」頒獎典禮上,蔡英文的臺灣「大選」競選專輯《臺灣美樂地》都入圍了年度最佳合輯的獎項,請問你們有事嗎?
萬萬沒想到的是,有一天「華語金曲獎」也能被微商佔據。
冠名、獎項、宣傳片接踵而至,就差取個「華語微商獎」的名號了。
我等觀眾只能默默地發出「這是誰?這又是誰?」的感嘆了。
「華語金曲獎」除了有令人大開眼界的獎項設置之外,連獲獎名單都讓人嘆為觀止。
你們感受一下今年「華語金曲獎」後輩「全球華語金曲獎」頒發的獎項——
如果你們覺得鑽石金針獎還能讓人勉強信服的話,再來感受一下殿堂歌手獎:
是小編我太孤陋寡聞了嗎???
以及這些「不知道頒發意義是什麼」的獎項:
當然,最奇葩的獎項莫過於這項「最高獎項」善德風尚獎,之所以會特別設立這個獎項,原因竟然是因為今年「全球華語金曲獎」加入了中國善德網協辦。
如此兒戲的獎項設定,也難怪今年的「全球華語金曲獎」人氣低迷,從現場流出的照片來看,觀眾席也只是稀稀拉拉坐著一些人。
而在「VaVa拒領」事件之後,這屆「全球華語金曲獎」也成了觀眾眼中的笑話。
從性質上來看,是因為「華語金曲獎」、「全球華語金曲獎」根本就是缺少定位性。
和「華語金曲獎」同樣陷在尷尬境地的,還有被有關部門數次叫停卻依然屹立不倒的華鼎獎,除了獎項摻水之外,甚至還出現過數次烏龍事件。最著名的當屬《偽裝者》時期,主辦方誤把本是男三的王凱「安排」成了男一,甚至還入圍了「最佳男主角」的提名。
不僅引發了「男一」胡歌以及「男三」王凱粉絲間的大戰,也讓人對華鼎獎的專業性表示懷疑。
放眼望去,整個演藝界最權威的獎項也只剩「臺灣金曲獎」、「香港金像獎」以及「臺灣金馬獎」了,因為從目前來看,只有這三個獎項沒有為了貼合「民意」而諂媚流量明星,但凡能拿到這「三金」的明星,沒有一個不是憑著腳踏實地前行的。
頒獎典禮,本是所有追夢人心之所向的聖地,能夠獲得獎項對明星來說代表著大眾對他的認可,也是對其自身實力的檢測,而不是一場背負著大眾罵名的「鍍金之旅」。
什麼時候娛樂圈可以少點「野雞獎」,什麼時候才是演藝圈的春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