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被刺殺,控制情緒是最好的家教.

2021-02-26 嗨同學平臺

01

最近發生了一起案件,北京海澱區一家餐館,中科院研究生小謝在眾目睽睽之下,被他的高中同學周某某持刀殺害。

那天,周某某從重慶來北京,小謝請他吃飯。兩人入座後有說有笑聊天,誰知謝點菜時,周猛然起身,拿出自帶的匕首刺向謝。

毫無防備的小謝中刀後本能地捂胸後退,而周又追上來,壓住小謝,在他背部、頸部連刺數刀。

周圍的餐廳食客目睹事件,都驚慌不已,卻不敢上前,有人第一時間奪路而逃。

直到一位藍衣先生舉起椅子朝周砸了過去,周才起身逃跑,跑前還高舉雙手,狀似慶祝勝利。

當然,他最終沒有跑掉,很快被警方抓捕歸案,目前已被刑拘。

到底是什麼仇什麼怨,讓周某某對昔日同學兼室友痛下如此殺手呢?

據稱,殺人者周某某高中時成績很好,畢業時考上了川大,但他覺得自己有考北大清華的實力,便選擇了復讀。

第二年,他考上了西安交大碩博連讀,本來也是前途無量,但大學期間沉迷遊戲,很多科目不及格,勉勉強強混到本科畢業。

小謝知道後,曾在兩年前規勸周,希望他重揚奮鬥精神。

然而,正是這一番好心規勸,刺激了周,讓他「這兩年過得很不舒服」,於是處心積慮千裡赴京,殺害了小謝。

兩人的高中畢業照

小謝的父母在看到兒子被害的視頻後,當場昏了過去。

而可憐的小謝,本是重慶偏僻山村的孩子,父親患癌,家境很差,但他特別努力上進,靠助學貸款讀完大學後,又考上了中科院,他省吃儉用,穿的基本都是地攤上20塊的衣服,眼看明年要畢業,他說「掙了錢先給爸媽買套房子,讓他們住好點」,可是,一切正要好起來,卻轉眼一切都沒了。

立刻聯之前刷屏的另一起惡性事件。

6月5日,山東初三學生秦某某殺死了他的同學馬某某。

因為馬成績太好,常常是班級第一,秦雖然也不錯,但只能屈居第二。

為了一個第一名,拿刀捅了馬13刀,刀刀斃命。

這一樁樁血案,觸目驚心。

只是一個「第一名」,只是一番善意規勸……當事人就被刺激到了,這件事就在他們心裡死活過不去了,就必須來個你死我活的了斷——甚至就算我也活不成,也要出了這口惡氣。

這一起起悲劇,都是因為罪犯的心理有問題,不會控制自己的情緒。如果人都能學會正面思維,學會用積極向善的心態去看事情,上面說的所有悲劇,都不會發生。

 

但是人的性格往往都是從小時候就已經開始養成,等長大就定型了。所以,控制情緒也是家教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如果你的孩子:

1.情緒不穩定,愛哭、暴躁,情緒不好時愛摔東西;

2.容易情緒失控,做一些破壞性的事情,嚴重還打人自殘;

3.只要遇上不滿意的事情,就會大哭大鬧,使性子,家長說什麼都聽不進去;

4.動不動就愛發脾氣、鬧情緒,還愛唱反調、頂嘴;

5.特別情緒化,遇到一點點高興的事,就手舞足蹈,如果別人有一句不經意的話刺激了他,就情緒化,摔東西,哭鬧;


出現以上情況,說明孩子情緒控制出現問題,家長要引起重視!!!
家長可以這樣做:1.幫助孩子認知情緒

管理情緒的第一步,就是能識別出自己的各種情緒。我們可以隨時指出孩子的各種情緒:激動、失望、自豪、孤獨、期待等等,不斷豐富孩子的情緒詞彙庫。
  

現在很多家長都能有意地去跟孩子共情。其實,共情的一個功能就是幫助孩子認識到自己當時的具體感覺。需要提醒的是,有時當孩子很生氣時,他會對這種情緒識別也很反感,完全不聽。我們可以先讓他自己冷靜下來,等孩子平靜後,再回過頭來跟他聊聊剛才的感受。
  

孩子能識別出的情緒越多,他就越是能清晰地表達出來,而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情緒,這就是處理情緒的開端。能表達,他才能溝通,才能想辦法。有時,只需表達出來,情緒就解決了。


2.跟孩子一起品味美好事物
比如,隨時給孩子指出值得品味的各種細節。生活中的點滴很容易被忽視略過,我們指給孩子看,就是在延長這些瞬間、擴大這些細節。

  

每天放學時,我們常常看夕陽的顏色。有時是粉紅的,她就說是草莓味的;有時是金黃色的,她就說是橙子味的。這兩天剛下過雪,我和女兒回來時,路上都是冰,很滑,一路走得很艱辛。她倒是很樂觀,說灌木叢上都是棉花糖。我們又一起感受腳下的碎冰。我們想像一個冰雪王國,想像自己住在裡面。她發現薄冰下面有氣泡,就去踩踩,氣泡就動一動。我又抱她摸樹上的冰掛……我希望她忽略路不好走的事,把這些點滴的美好存到心裡。
  

3.培養興趣愛好,提供投入做事的機會
對興趣愛好的培養,怎麼強調都不過分。心理學家發現,一個有著成熟的興趣愛好的人,他們對新事情更感興趣,學習能力更強。因為他們的學習更是出於內在動機,他們有更頑強的意志力和激情。

我覺得,興趣愛好的作用,除了益智、陶冶情操、休閒等等,它還可以像一個心靈上的朋友一樣,讓人在歡樂時去跟它分享、憂傷時跟它傾訴。另外,它或許還能給人提供一個新的身份,讓你有更豐富的人生體驗。比如,你是一位教師,但走出教室,你或許告訴別人你是一個烘焙高手。

但是最重要的還不是這些。興趣愛好能給我們提供一個讓我們能全身心投入去做事情的機會,這種投入的感覺非常寶貴。有心理學家把這叫「酣暢感」,據說這是一個快樂的重要來源。當你做你愛好的事情時,你全神貫注,忘記了時間忘記了自己的存在。莊子幾次描述過這樣的情形。按照他的說法,這時你與「道」相連通,所以會有鬼斧神工的發揮。
  

3.不做情緒綁架
我看到有的專家告訴家長,跟孩子說:「你那樣做,媽媽很生氣」、「那樣做,媽媽不喜歡」。我想家長應該儘量少這樣去說。我們大人正常的情緒反應,可以讓孩子知道,不必刻意掩飾。我們可以生氣。但是如果總是用家長的情緒去管教孩子,這不是好辦法。總這樣說,孩子會覺得他應該對大人的情緒負責。他會忘記遵守規則的本來的意義,也容易有很多不必要的自責和內疚。
  

正確的方法是,讓孩子看到他的不好的行為會有怎樣的不好的結果,讓他對自己的行為負責,而不是對家長的情緒負責。
 
教給孩子,對自己的行為和情緒負責。而我們家長也是,也要對自己的情緒負責。如果我們因為跟孩子無關的事情有消極情緒,那就跟孩子說,媽媽這會心情不好,因為別的事情,所以媽媽先自己待一會,等情緒好了,馬上就跟你玩。這樣,孩子也可以學會,當他有不好的情緒時,他也會自己冷靜一會,練習自己去處理。他也會知道,有不好的情緒不是什麼錯事。


4.接受孩子的消極情緒
  
對於孩子的消極情緒,我們不要去否認、壓制、貶低、懷疑,不要說「這有什麼可怕的」、「你不應該感到失望」、「你沒有理由生氣」等等,而是要幫助孩子去接受、識別,然後再教給處理辦法。
  

教給孩子管理消極情緒的前提是,我們自己要能從容去對待。我們會發現,做到這一點真是有難度啊。為什麼這麼難呢?因為,當孩子發脾氣或有其他消極情緒時,我們的本能反應是——又有來麻煩了!你敢跟我對抗!我的教育怎麼這麼失敗!你得長到多大才能會……!我付出這麼多,你怎麼能這麼對待我……於是我們渾身冒汗血脈噴張……

我們處於這樣的狀態,當然就不能指望孩子能平和下來了。

要改變這種反應,首先要認識到,消極情緒對孩子是有益的,是他認識自己、提高情商、學習成長的一個好機會。它是中性的,不是壞事。把它當作一陣風吧,控制好,甚至利用它去發電、放風箏。

其次,要儘量把孩子的行為和情緒跟自己的分開。自己的勞累、抱怨、委屈,自己去解決。別做不合理的掛鈎。
  

- END -



相關焦點

  • 控制好情緒,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
    一個人會因為某件事情,或者某個人,而讓自己的情緒失控,那是因為自己還很脆弱,當你的內心足夠強大的時候,你的情緒就不會被任何東西,任何人左右。拿破崙說:「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比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還更偉大。」可見,有效的掌控情緒,才是一個人最好的修養。在這浮躁的現實社會裡,誰的生活都不容易,宣洩情緒是本能,控制好情緒是本事。
  • 學會控制你的情緒
    最後部下範疆與張達忍無可忍,只好趁張飛又再醉酒時,將他刺殺在軍營裡。 沒人否認張飛能力很大。但能力這麼大的人,最後卻得不到一個理想的結局。 控制不住自己情緒的人,其實能力再大也無濟於事。
  • 媽媽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媽媽如果能控制住焦慮不發脾氣,跟孩子好好講話,和她約定下次起的更早一起在上學途中賞秋色,既說服並安撫了孩子,也不至於讓自己一大早生悶氣,豈不皆大歡喜?可是說起來容易,自己有時也難免控制不住體內的怒氣,孩子只是做了與她年齡相稱的事,卻不幸成了我的出氣筒。
  • 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
    怎麼控制自己的情緒?其實,控制自己的情緒也是一種能力,那麼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做到不生氣不焦躁呢? 聽聽甘肅北方技工學校小編的看法。 合理髮洩 如果情緒不好,不能總憋在心裡,要採取合適的方式發洩出來,可以聽音樂,看書,散步,寫日記等,不能讓壞情緒持續太久,影響身心。
  • 研究生大叔流浪街頭,既會英文又寫得一手好字,只求一份家教工作
    一、寒風中流浪的研究生大叔近日,河北邢臺寧晉縣附近村民發現了一位「不速之客」。表面上看去,這是一位普通的流浪漢形象,衣著邋遢、鬚髮蓬亂,沒有什麼特別之處。然而,經過一段時間之後,村民們發現這位流浪漢跟人們印象中的流浪漢完全不一樣。
  • 疫情突顯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長如何轉化焦慮控制情緒?
    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將其轉化為行動的力量呢?本文主要還是以常態下家教中產生的矛盾來解析,畢竟我國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即將迎來大範圍的學生返校,希望此文能幫助更多家庭緩釋彼此的焦慮!孩子學習成果和家長自認為投入成反比,就會出現在糾正錯誤未果時的情緒失控,一旦開始大部分家長似乎找到情緒宣洩突破口,每每出現相近問題時都會用這種方式解決,一是希望讓孩子得以認識錯誤加以改正,二是家長的情緒能夠得到一定的緩解。
  • 南安市銘悅家教機構正式開辦!
    教學資源:一.教員    銘悅家教機構的教員都為大學生或成績優異各年段在讀生,平均教齡為半年,其中多為在各大家教機構的高級教員,如福州立人家教中心、工程學院勤工儉學中心、師大家教、福大家教、廈門金老師家教、廈門學大教育、廈門百特家教等等知名家教機構的教員教員教學成功案例:2015年11月陳一鳴老師所教授的泉州市第一中心小學四年級林義翔同學期中考試語文成績由
  • 《爸爸去哪兒》陳小春:父母相愛,才是給孩子最好的家教!
    父母給孩子最好的教養,就是彼此相愛。最近陳小春一家輪番上了熱搜。當年看《古惑仔》長大的我們,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在電視上看著山雞哥帶娃。不對,應該是小小春 Jasper 帶著爸爸參加《變形計》。第一集中,鏡頭裡的小小春顯得非常懂事,抖土豆遊戲環節,他二話沒說第一個上場。
  • ​你能控制情緒,才能控制人生(深度好文)
    沉默是一種選擇,是一種方式,更是一種大智若愚的智慧。很多人面對他人的指責和批評,覺得不反擊是沒面子的行為,殊不知這恰恰是智慧的表現。越是生氣,越要保持理智;越是生氣,越要保持沉默。保持沉默不是逃避,而是沉下心來更好的思考問題;保持沉默不是怯懦,而是因為在乎彼此之間的情誼。
  • 情緒起伏大,無法控制?
    儘量避免表現出情緒或者儘量隱藏你的情緒?為了適應和你在一起的人而改變自己?我知道我的問題在哪,但依然沒辦法改變;我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但就是走不出來;因為情緒而做出令自己事後悔的舉動?很容易情緒高漲,也會莫名的情緒低落?你恨你自己嗎?恨自己如此情緒化嗎?
  • 天津大學再引爭議:研究生指責導師無德,自己的素質又在哪裡?
    這張對話截圖,基本可以反映出學生索要家教的費用,也就客觀證實了學生給導師的孩子做家教應該是事實。此外,導師的確要求學生變更過課題內容,這一點也可以判斷為事實。但是我要強調的是,截圖無法證明是導師提出由學生擔任自己孩子家教的,也不能判斷出導師不是從學術角度出發要求學生變更課題內容的。
  • 「萱姐姐家教課堂」線上家教知識普及講座第一期開講啦!
    「萱姐姐家教課堂」線上家教知識普及講座第一期開講啦! 為傳播家庭教育新理念、新方法,共同推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宣城市婦聯邀請省、市級家庭教育專家,通過網絡進行系統的家教知識普及講座
  • 能控制情緒的人,方能控制人生
    這句話,來自「情緒控制專家」、哈佛大學心理學博士:肯·林德納。當他還在哈佛念書時就發現,連那些高智商的人,有時候也會因為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而「一步一步地親手毀掉了自己,毀掉了原本擁有美好前程的機會」。
  • 最好的教育是家教,最優的氣質是教養,最美的愛是學會感恩!
    — 01 — 家教決定孩子的出息 家風決定孩子的教養 中國向來高度重視家教和門風,歷史上那些名門望族之所以培養出無數偉大人物
  • 「黃磊拍的孫莉」引熱議,看黃多多就知道:父母恩愛是最好的家教
    「黃磊拍的孫莉」引熱議,看黃多多就知道:夫妻恩愛是最好的家教多多之所有能取得,這樣的成就和家庭教育是分不開的,而黃磊夫婦也用事實證明了:夫妻恩愛是最好的家教「媽媽被寵愛,爸爸被尊重,孩子被接納」,無疑是最好的答案。
  • 「你什麼情緒,就什麼命」:控制好情緒,才能有好人生
    世界衛生組織曾研究表明:世界上90%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俗話說:病由心生,相由心生。身體上的病,臉上的皺紋都是情緒打了敗仗。最好的養生,是持續的保持良好的情緒,有一個健康的心態。是啊,如果當初不那麼生氣,控制住情緒,這場人間悲劇是不是就能倖免?當你控制不了情緒,它就會吞噬你。一位媽媽接17歲的兒子放學回家,母子在車內發生爭吵,媽媽一怒之下將車停在車水馬龍的高架橋上。結果,兒子打開車門,縱身跳下高架橋,當場死亡。
  • 《爸爸去哪兒》陳小春:最好的家教,是一場幸福的婚姻
    小悅覺得孩子性格的塑造並不是取決於父母對他嚴不嚴格,最好的家教就是一場幸福的婚姻。恩愛的父母教出來的小孩一定性格不會差。——小悅1.今天陳小春一家輪番上了熱搜。當年看《古惑仔》長大的我們,怎麼也想不到有一天會在電視上看著山雞哥帶娃。
  • 《刺殺蓋世太保》史上最大快人心的一次刺殺!
    ,但戰臺烽印象中比較深刻的,一如《刺殺林肯》、《刺殺甘迺迪》、《刺殺尼克森》等等,莫不是將槍口對準了米國的歷屆總統們,而今終於有一部與上述角度不同的刺殺片出現,那就是《刺殺蓋世太保》,這次的暗殺,終於大快人心!
  • 控制憤怒,是一個人的頂級能力!3個技巧,助你控制好憤怒情緒
    控制憤怒,是一個人的頂級能力!真正厲害的人,早已控制了自己的憤怒!以下三個技巧,助你控制好自己的憤怒情緒。1.通過轉移注意力,設法冷卻你的憤怒情緒。假如憤怒情緒很難轉移,還有一個很好的辦法,那就是去運動,讓自己出身汗,再洗個熱水澡,好好的休息,等醒來之後,你的情緒就會好很多。2.適度表達憤怒,宣洩心中的不快。控制憤怒情緒並不是讓你徹底壓制憤怒,目的是避免因為憤怒而產生過度的反應,導致無法收拾的局面。
  • 「情商高的人,都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懂得控制情緒。 所謂的情商高,就是面對狂風暴雨時,仍能保持情緒穩定。 控制情緒的能力在當今社會顯得越來越重要,能夠更好控制自己情緒的人更容易成功。很多時候,我們的敵人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失控的情緒。能控制自己的情緒,才能控制局面。越是情商高的人,越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當你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你的內心也會越來越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