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羲之這50餘字,被宋徽宗畢生珍藏,乃是書法界的「至寶」!
這封信就是著名的《遠宦帖》,也稱之為《省別帖》。這是王羲之為數不多存世的草書作品,如果說《蘭亭集序》乃是王羲之行書筆法的重要載體的話,那麼這本《遠宦帖》則是學習王羲之草書的《開山之作》。此作為草書作品,普通人很難看懂,但卻是書法界的「至寶」!宋徽宗的《宣和書譜》當中形容王羲之的書法是「龍躍天門,虎臥鳳闕」,意思就是這種和諧自然之態,動靜結合之妙,是一種中和之美。
-
王羲之最出色的15幅作品!
王羲之留下的書法精品很多,我們挑選他的15幅代表作給大家欣賞和參考。註:排行榜僅供學習展示,不具學術參考。NO.15《妹至帖》妹至羸情地難遣憂之可言須旦夕營耽之。NO.13《姨母帖》王羲之代表作。收藏於遼寧省博物館的《姨母帖》為唐摹本,6行,42字。作品書法風格,不類傳世王羲之諸摹本。其樸厚而多隸意,殊少遒美俊逸之姿。
-
就是這10幅書法,將王羲之推向巔峰!
王羲之的書法作品很豐富,除《蘭亭序》外,著名的尚有《官奴帖》、《十七帖》、《二謝帖》、《奉桔帖》、《姨母帖》、《快雪時晴帖》、《樂毅論》等。我們挑選王羲之對後世影響最大的10幅代表作,供參考和欣賞。NO.10《大觀帖》大觀帖(Notes of Daguan Period),中國北宋官刻叢帖。
-
王羲之真跡終於現身了,傳說這幅字已殉葬武則天,原來尚在人間!
這個時候,時任當時散騎常侍的,有一個叫做王方慶的人,他自稱是王羲之的後人,自己手裡有王羲之家族的真跡,想要進獻給武則天,武則天大喜過望,於是提拔並且賞賜了王方慶。這一年是萬歲通天二年,這本帖便命名為《萬歲通天帖》。
-
乾隆皇帝最喜愛的書法作品之一!短短47個字,出自王羲之侄兒之手
東晉,堪稱書法史上最燦爛的時期之一,這個時期有書聖王羲之,創作出了「天下第一行書」《蘭亭序》,其子王獻之亦是青史留名、佳作不斷,單單是這父子二人,就足以撐起整個東晉書法史!那麼除了「二王」父子之外,王氏一族還有一位鼎鼎有名的書法大家,他有著媲美王羲之的書法造詣,堪稱一代奇才。
-
王羲之真跡《快雪時晴帖》是真的嗎?僅28字,乾隆蓋了170個印章
在眾多王羲之的眾多墨寶中,有一件書法不僅是王羲之的得意之作,更可以可謂是堪稱神作,名曰《快雪時晴帖》,這是王羲之唯一現世的書法真跡,行書四行,共有28字。其中清朝皇帝乾隆甚至對王羲之的這幅書法,喜愛到了無可阻擋的層次,竟然一口氣蓋了172個印章!
-
他在王羲之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真夠自信
他在王羲之作品上蓋自己的印章,還一次蓋了172個,真夠自信,可惜喧賓奪主了。有意思的是,很多文人還很喜歡讓別人在自己的作品後面寫評語,有人的文人寫長卷書法作品,還會專門在後面留上很大一片空白不寫字,問他為啥?答曰:這是留給後人寫評語用的,真是自負的可愛。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只有62個字,卻在日本珍藏1300年!
王羲之一生創作書法無數,比較有名的有《蘭亭序》、《姨母帖》、《奉橘帖》、《快雪時晴帖》、《黃庭經》、《曹娥碑》,而在日本珍藏的這幅作品叫《喪亂帖》,這幅作品的名氣也是非常的大,能和《蘭亭序》相提並論,雖然這幅作品只有62個字,但是其藝術價值非常的高,而且被完好的珍藏在了日本博物館,而且已經有1300年的歷史了,看到這裡以後可能很多網友都非常的好奇
-
王羲之與達文西:兩個中西美術傳統的象徵
如果擱置書法與油畫的直接可比性和審美品第問題,這兩幅作品實際上都是各自審美傳統的象徵。《蘭亭序》是中國和日本公認的書法傳統的象徵,中國書法家協會所評的獎就命名為「中國書法蘭亭獎」。日本、韓國和東南亞一些國家也都有各自的「蘭亭筆會」組織。同樣,《蒙娜麗莎》可以說是近代以來西方最有名的一幅畫,是巴黎羅浮宮的遊客最感興趣的作品,即便是文化水平較低的人也非常熟悉這幅畫。
-
蘇軾最好的一幅行書,驚豔世間900多年,現成臺北故宮鎮館重寶
咱們暫且不論蘇軾與李白誰更厲害,就說宋神宗的這句話,基本上就將蘇軾推上了文人的巔峰。好巧不巧的是,宋神宗在做出這番評價的時候,蘇軾卻因為「烏臺詩案」被他給流放到了黃州。到了黃州之後的蘇軾,在第三年寒食節之時,感到心中苦悶煩躁,精神上鬱郁不得志,生活上又窮困潦倒,於是他創作了五言詩兩首,並在次年,用精美的行書書法寫了出來,到現在已經過去了900多年。
-
王羲之作品消失之謎
王羲之一生創作了多少作品?有沒有留下什麼傳世墨寶?這個問題有點難,即使王羲之在世,也只能得出大概的數字;西魏攻破梁朝時,王羲之的作品就已經十不存一;唐太宗時期,只剩下隻言片語藏於民間;北宋初年,所存王字,連真帶假一塊統計也只有160餘帖。
-
王羲之小楷《曹娥碑》
相比之下,王羲之生前最後一幅小楷,《曹娥碑》讓人有些陌生。但這幅小楷書法,其實並不比《蘭亭集序》遜色。而《曹娥碑》背後的故事,也是十分精彩。相信待你細細品讀之後,你一定會愛上她!王羲之小楷《曹娥碑》拓本放大欣賞:
-
王羲之祖墳被挖,寫下了這篇絕世書法!
《喪亂帖》行草書尺牘,縱28.7釐米,橫63釐米,八行,59字。為唐摹勾填本,摹填精良。現藏日本皇室。羲之頓首: 喪亂之極,先墓再離(遭遇)茶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奔馳,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喪亂帖》是王羲之給友人的書信。從帖中,我可以了解他當時書寫的心情是「 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
-
這位「大昏君」的書法,得到王羲之神髓,流傳900多年
在古代史上,有不少皇帝治國不行,但是才藝方面卻是一等一的高手,南唐後主李煜算一個,南宋開國皇帝趙構也算一個。趙構此人在歷史上是一位絕對的大昏君,單單是十二道金牌召回嶽飛,弄了一個莫須有的罪名將其處死,就足以將趙構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在金兵大舉來犯的時候,這位一國之君不但不想著如何抗敵,反而是一個勁逃跑,使得,整個中原全部淪陷於金人之手,由此,他也得了一個「逃跑皇帝」的稱號。
-
自東晉王羲之至今,一代又一代的書法人,為何不能超越王羲之?
王羲之的書法創作主要是他寫了《蘭亭集序》也叫《蘭亭序》,這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當時寫完這幅作品之後王羲之自己回到家裡,又寫了十幾幅。但是都不如在喝完酒之後,面對良辰美景與朋友推杯換盞之餘,用蠶繭紙、鼠須筆寫下的這篇佳作,於是他就把《蘭亭序》交給子孫後代好好的保存。
-
王羲之《春曉》欣賞
在欣賞集王羲之書法作品《春曉》之前,我們先來賞析這首詩詞。
-
王羲之失傳1000多年的小楷,據說已陪葬唐太宗,成為書法界的傳說
小楷乃是一個書法家的必備功夫,作為一個書法家,你的草書境界不一定會很高,這是天分所限,但你的小楷若是寫得不好,那一定是功夫不夠了。褚遂良曾經編修一本目錄記載了皇宮內藏的王羲之法帖,這本書便是著名的《晉右軍王羲之書目》,在這本書法目錄當猴子那個,將王羲之的一部小楷法帖列為「正書第一」,也就是「楷書第一」!
-
王羲之真跡在遼寧出現,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書法界
直到近年,遼寧省博物館展出了一件號稱「王羲之家族真跡」的法帖,此作一經問世,便轟動了整個書法界!關於這件法帖,歷史上有明確的記載。傳說從梁武帝時期,皇帝便開始搜集民間的王羲之法帖,有時候用重金求購,有時候則是用鬼蜮伎倆騙來(蕭翼賺蘭亭),總而言之,到了盛唐時期,從民間各地呈上來的王羲之法帖極多。
-
這是最接近王羲之的真跡(全本附釋文)
武則天愛不釋手今天我們有幸得見最接近「書聖」王羲之風採的書法作品,還要感謝武則天。據史料記載,武則天精通文史,熟諳藝術,尤其愛好書法,對於王羲之的字帖,更是愛如至寶,曾遍尋王羲之真跡。就在武則天苦求王羲之真跡而不得之時,鳳閣侍郎王方慶在御前站了出來,他向武則天奏道,自己是王羲之的十世孫,願意獻上王氏一門書法真跡。武則天得到真跡後,自然是喜出望外,為此特別在武成殿召集群臣,共賞王氏書法真跡,並且命中書令崔融作《寶章集》,記錄了這件大事。
-
王羲之唯一書法真跡欣賞,雖62字卻價值連城!日本人視為國寶!
文 / 小七各位網友大家好,我是你們的老朋友小七,當我們談到中國的書法時,大家都會想到自己喜歡的書法家,而在我國古代書法家中最有名的那就是書聖王羲之,他的書法作品《蘭亭序》更是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所以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是無人能超越的,但是說到王羲之的書法那在我國的書法界是一大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