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生產影評,更不製作電影
我們只是影迷心聲的搬運工!
——淘電影 · 傾情奉獻 | 2016半年特輯
NO.10 奪命地鐵 Метро (2013)
豆瓣評分:7.1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這是我見過為數不多的,能讓我感覺如此真實動人的電影!在浩瀚的科幻片災難片陣營中,講述的故事大多是一小幫人的故事,這樣的好萊塢標準做法在這部電影中同樣的體現,但我仍然覺得它更加真實,這種真實來源於自己的不安或是不可遇見的未來的一種反應,以及對於人類本性的恐懼。
NO.9 完美風暴 The Perfect Storm (2000)
豆瓣評分:7.5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爆 真完美!
不只是充斥視聽效果的場面災難片。他們是一群男子漢,他們選擇冒險闖過風暴,他們願賭服輸。
這是一部很直白的電影,和很多好萊塢大片一樣,他的故事裡有很多元素,例如愛情,友情,執著,勇敢……並且這些元素並沒有任何的遮掩,就象影片中那兩個男人的爭鬥一樣,完全都放在桌面上。這使得我看起來絲毫不感到疲倦,並且能更好的投入到影片的主旋律——災難中去。
NO.8 火燒摩天樓 The Towering Inferno (1974)
豆瓣評分:7.6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驚嘆特技師,水平太高了,實在看不出哪裡是假的,真以為燒了一座大樓,心理描述沒有中國電影那種老套的鏡頭,咱們的電影落後不止10年啊
這自然是美國影史上很有名的一部災難片了,卡司陣容以保羅·紐曼為首,亦可謂明星雲集。
NO.7 迷霧 The Mist (2007)
豆瓣評分:8.7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難以相信,達拉邦特在《肖申克救贖》中為我們留住了最後一點人性的光輝,卻在十幾年後的《迷霧》中將之敲打粉碎。很多人都被這個顛覆性結尾折服了,我卻有點不以為然。結尾閃過那個甘為孩子鋌而走險的女人,是達拉邦特傳達我們的信息,那些選擇困在超市裡的人們,一開始就犯了錯誤,因為他們選擇了自保,但這符合大多數人自私的本性。
NO.6 機組乘務員 Экипаж (2016)
豆瓣評分:7.9
製片國家/地區: 俄羅斯
不錯啊,雖然劇情略老套,男主一開始有點直男癌
戰鬥民族真是梆梆的,臉也是,說話也是。火山熔巖那會兒的特效不錯
災難現場和緊迫感很贊,不遜好萊塢、不錯的災難片,人民需要英雄。
NO.5 龍捲風 Twister (1996)
豆瓣評分:7.8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第一部在影院裡觀賞的災難片。當時還真把年少無知的我震住了
這是一部十幾年前的作品,據說本片是現代電影中「純畫面哲學」的開山之作。雖然從時間上看,已經有些久遠,但是它同一些類似於外星人、地心危機、超級大地震的災難片有所不同的是,龍捲風是現實世界裡是很容易發生的。儘管強度上可能比不上影片所說的那些,但是不可否認它存在的真實性。
6月6日江蘇鹽城龍捲風造成至少99人死亡
從風力而言,目前對風力的分級中,17級是最高級別,但這次江蘇鹽城龍捲風的風力超過了17級。
NO.4 2012 (2009)
豆瓣評分:7.7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 加拿大
其實片子裡我最欣賞的,是美國黃石公園裡面的那個傢伙,以及我們西藏的那個智慧的喇嘛,在大難臨頭前的那種瘋狂和鎮定,殊途同歸,其實都是人類極高的智慧所在。
很好很強大,絕不僅僅只是災難片!情感與特效完美相融的災難大片!
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NO.3 天劫餘生 Alive (1993)
豆瓣評分:8.0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看了好怕坐飛機!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1972年,一隻南美橄欖球隊在飛往智利的途中,飛機墜毀於安第斯山脈。在冬季的雪山上,由於缺乏食物,他們不得不以死去親友的屍體為食,生存下去,直到72天以後,其中兩位成員跨越山脈,找到救援為止。Alive中的真實感和絕望感跟之前德國的一部登山片《北壁》頗為類似。唯一的差別,是結局終有16人獲救,讓人覺得只要足夠堅強就有希望。
NO.2 後天 The Day After Tomorrow (2004)
豆瓣評分:8.0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最近看CCTV新聞臺,注意到下方的滾動新聞報導,北極圈附近的永凍冰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解凍...
也許我們某一天會在汪洋中尋找一方陸地,像《未來水世界》中所描述的那樣...悲慘!
同樣,我也看了某國際臺的記錄片《森林的深處》,曾經輝煌無比的吳哥文化,地域面積達一千萬多畝的城市,留下龐大的遺蹟,消逝!專家分析原因,人口不斷的增加,人們開始無止境的砍伐森林,使之變成耕地,結果導致天氣的極端變化,洪水,旱荒,文明逐漸消退至消逝
我們現在不是也在重複這個災難嗎?
NO.1 鐵達尼號 Titanic (1997)
豆瓣評分:9.1
製片國家/地區: 美國
撼動全世界!
若干年後,2010年12月27日凌晨一點半,我不知道還有誰醒著沒睡,還有誰和我一樣,剛重溫過這片子,或是剛剛打開準備重溫。我又哭得很慘,這是毫無疑問的。我想,之所以不情願活著,是因為沒有那個如此相愛想要廝守的人;不情願死去,是因為沒有一個人如此愛我,值得我為他去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