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讓孩子在假期更好地享受精神食糧,最近我分享不少動畫電影、紀錄片。
這些影片不僅製作精良,像昨天我分享的BBC拍紀錄片👉9.8分完美星球,真的是每小時的製作成本動不動就幾百萬美元,完全就是視覺藝術中的精品,更別提營養價值了,能讓孩子更好地了解這個世界。
有什麼理由,不給孩子享受這精神奢侈品呢?
很久之前我寫過紀錄片的專題 2-16歲必看的42部紀錄片,全都給你找好了!不過總覺得那篇文章收錄的雖然是世界頂級,但是主題和風格迥異,顯得有些混亂。
而且太多了,孩子估計也看不完。
所以這次花了不少時間,精選出3+孩子能看的15部優質紀錄片。當然,觀看連結必須是有的。
近期整理的迪士尼20部動畫 + 宮崎駿10部動畫,再加上這些紀錄片,也夠孩子們假期看了。
另外,我要提下,因為有些紀錄片,比如藍色星球2,裡面有小鯨魚被殘殺的鏡頭,孩子太小可能會害怕,所以如果要給小孩的話,建議父母先過濾一遍比較好。
目 錄
微觀小世界
豆瓣評分:9.3
2006(上映時間) | 法國
第一季216集,每集5分鐘
第二季98集,每集5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3+
2006年,由法國2臺和大名鼎鼎的迪士尼頻道聯合出品。一上映就大受好評。播出14年,它依然屢屢出現在許多影迷的摯愛名單上。某天早餐,帶著好奇我去看了這部片子,結果後來我和叮噹一發不可收拾!蟲鳴鳥叫、花開花落、清風明月,被我們忽視了太久太久;仿佛回到小時候,對美好的感知力,突然被喚回了身體。大城市裡的生活那麼喧囂,《微觀小世界》就像一縷山澗吹來的清風,撫慰著疲憊的心靈。實拍場景+3D動畫+零臺詞+昆蟲音效,是這部影片最大的特色。它創意性地把法國鄉村自然景觀,和3D昆蟲動畫結合,創造出一幕幕讓觀眾「真假難辨」的精彩昆蟲喜劇。每集短短5分鐘,沒有一句對白,觀影門檻很低,低齡寶寶也能輕鬆理解劇情,領會笑點。以紀錄片的風格科普蟲蟲們的生活習性,同時又演繹出幽默的故事。而且3D動畫製作的蟲蟲們,個個趣萌可愛,性格鮮明:每集5分鐘,短小精彩。第一季78集,第二季98集,再加上一部一個半小時的電影,足夠小朋友們看好久了。
這部電影我之前專門有寫過分享👉頭一次見這麼好玩的昆蟲紀錄片,刷到停不下來
野生萌寵
2019(上映時間) | 英國
26集,每集26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3+
這部片,可以說是紀錄片裡的詼諧小品:節奏輕快,氣氛活潑。
比如它們有的喜愛撒嬌:
有的則喜歡犯二:
它們可以是毛茸茸的小傢伙:
小動物們萌萌的外表之下,它們的機靈也常常令我大吃一驚,叮噹也掌握了很多奇特的動物知識。
所有人都以有家為傲,野生動物也不例外。
▲小鳥會築巢
▲ 狐狸會打洞
而河狸,則堪稱動物界的「基建狂魔」。搭個巢、挖個地洞算啥啊,它們直接修大壩,而這修大壩的過程還真不簡單!
得先把「水泥」(泥巴)給和好。
然後就地取材,用自己齙牙開採木材。
兩種材料得在水裡不停疊加,讓其慢慢形成一個大壩。
《野生萌寵》從孩童的角度,用一個個動物寶寶萌萌的畫面,讓孩子和我們更真切的感受到,動物,真的是一群需要我們保護的好朋友——刻意淡化了自然界的殘酷與肅殺,用童真的視角和配樂,將各類動物的奇特萌點,毫無保留地呈現在我們面前。這部充滿友善與童趣的紀錄片,讓人能以一個善意和溫柔的視角去看待這個世界。
而對於懵懂的孩子來說,這樣溫柔的啟蒙,或許更恰到好處。
▌觀看地址:
英文版
藍色星球
豆瓣評分:9.8
2017(上映時間) | 英國
7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4+
和《地球脈動》不分上下,同樣的BBC經典,連解說都美得像詩歌,堪稱真實版的少年派的奇幻之旅。
技術上,這部片展現的是當下最優秀的成像畫面,清晰細膩的質感,海洋仿佛觸手可見。
故事上,《藍色星球2》又能挖掘出鏡頭之外的情感,把海洋的故事講得生動有趣。
孩子們一邊享受美麗的海洋畫面,同時還能獲得歡笑和感動。
比如說隆頭魚中的「武則天」, 由「她」變成了「他」,昨天還是親密愛人,今天就奪位篡權,把昔日的丈夫趕出了領地。
再如,能夠像飛彈一樣彈射出海面,捕捉海鳥的浪人鰺,
還有在高濃度鹽水裡因為中毒,把自己打成一個結的鰻魚,不是親眼見到,真的讓人難以置信。
看到這樣的畫面,孩子們的想像力一定會大大拓展,大自然的神奇真的是超出成人的想像了!
這部片和《地球脈動》一樣,都是英版趙忠祥,大衛老爵爺配的音。
片頭一開始,老爵爺就發話了,這麼美的大海,卻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惡化著,所以他們要抓緊時間記錄下海底世界。
孩子們對大海了解的越多,就越能明白她的脆弱,就越懂得承擔起人類的義務和責任。
藍色星球 分集目錄第1集 同一片海洋
第2集 深海
第3集 珊瑚礁
第4集 海底花園
第5集 碧海藍天
第6集 海岸
第7集 未來
這部紀錄片我寫過詳細介紹:👉豆瓣9.8,2億人哭著打5星,這神片,7集根本不夠看!
▌觀看地址
第一季第二季完美星球
豆瓣評分:9.8
2021(上映時間) | 英國
5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4+
2021開年,這部《完美星球》,再次刷新我的「世界觀」。這次,不同於以往大多以島嶼、山脈、叢林等地域為模塊,它的著眼點,放在了地球的運作原理上。整部片子劃分為五集,五大主題,包含生態系統中的火山、陽光、天氣和海洋,以及地球的新興力量,人類。基於五大主題,攝製組花了4年時間,遍及6大洲31個國家和地區,前往人跡罕至的世界盡頭,帶給我們一場無與倫比的視覺體驗。從巴哈馬的潮汐島嶼,到埃爾斯米爾島的冰雪荒原.
▌觀看地址:
中/英版本
七個世界,一個星球
豆瓣評分:9.7
2019(上映時間) | 英國
7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4+
這部強烈種草給你們啊。叮噹對這部紀錄片的愛,是,走哪兒也不會忘了它。荒野間諜
豆瓣評分:9.4
2017(上映時間) | 英國
5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4+
豆瓣評語:偷拍只服BBC,這部動物版《無間道》萌到炸裂!
紀錄片界,BBC好像還真沒有對手,看了本片以後,你就會發現,原來諜戰片BBC也是超一流啊!
「間諜」,是BBC辛勤工作、拍到珍貴畫面的無數攝影師們。本片是一次搞笑的揭秘,論BBC是如何偷拍的之——《荒野間諜》。
這下又到了和熊孩子吹牛逼的時候了,BBC的攝影師不是人!
原來BBC製作了一系列安裝了隱蔽攝像頭的「間諜動物」。
比如長這樣的小猴。
這些「荒野間諜」們不但行動靈活,還保持呆萌本色。
還有這樣行走的糞便,能想出這主意的除了BBC也是沒誰了。
而這些「007」們,最重要的任務就是打入動物的內部,偷拍他們的生活習性。聽上去就很腦洞大開吧?
「間諜」們探回來的情報,可發現了不少動物們的小秘密。
比如企鵝們築巢的時候會偷拿同伴的石頭:
土撥鼠深情擁吻:
為了吸引雌猩猩,雄猩猩雷聲大雨點小的誇張表演,還被解說員吐槽「教科書式的裝逼」。哈哈哈
最有趣的部分是動物們和這些「間諜」的相處。
「間諜烏龜」就「幸運地」被雄烏龜看上了,上演了一出動物世界版的「色·戒」。
這麼有趣的視角也虧BBC想得出來,既幽默又可愛,展現出大自然另外一面,令網友們大呼「笑翻了」。
這樣的紀錄片,怎麼能不吸引孩子呢?
看完之後,不知不覺中受到感染,原來在這個世界,還有這麼多動物,以我們不知道的方式,熱情地生活著。
這部紀錄片我寫過詳細介紹:👉BBC又出神劇,這偷拍,太過癮了
▌觀看地址:
未至之境
豆瓣評分:9.4
2019(上映時間) | 中國
5集,每集44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4+
這是Bilibili 聯合「美國國家地理」,悄悄出品的一部史詩級動物記錄片。才上映一個多月時,播放量就已超千萬,豆瓣高評9.4分。叮噹是剛滿4歲時看的,立馬被第一集的熊貓給圈了粉。以往看這類動物記錄片,基本上是純國外的,而這次,B站填補了空白,拍了部極具中國特色的動物世界。感謝節目組呈現了中國不為人知的一面,這一面的中國,萬物有靈。這一面的華夏,還有那麼豐富多姿的物種在和我們共存。從1.7億年前的侏羅紀時代起,就毫無變化的中國大鯢:攀附懸崖,冒著粉身碎骨風險,只為吃一口地衣的巖羊:更值得驚喜的是,影片的配樂,專門聚焦了傳統的絲竹管弦,古典戲曲。尤其紅腹錦雞為求偶大打出手那段,嗩吶一響,瞬間笑噴。旁白也加入超多接地氣的調侃,即便孩子,也能聽懂個八九不離十。我想,創作者如此用心,不僅僅只是想傳播中華文化,更多的也是送給年輕人和下一代的禮物吧。我們被這些唯美的畫面所震撼,被動物間真實,原始,質樸的情感所打動。另外,中文配音是大神吳磊老師的作品,聲音太好聽了!如果和孩子一起看,在第一集的8-10分鐘左右會出現夜晚的蛇和蝙蝠片段。
提醒下大家,害怕的要提早做好心理準備,其他地方丹媽都替大家勘探過了,放心觀影。
生命故事
豆瓣評分:9.7
2014(上映時間) | 英國
6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5+
豆瓣評語:講述生命一生的故事,動物的生老病死讓人感嘆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動物的生命故事,主題只有一個,那就是——繁衍。
這部6集紀錄片就是從生命的6個階段,不同角度向我們展示,動物們是怎樣克服重重險阻,努力地把他們的血脈、基因、種族延續下去。
比如說第一集初生中,白頰黑雁的雛鳥,出生兩天後必須跳下百米懸崖,跟隨父母覓食生。
要麼學會飛,要麼摔死, 大自然的世界就是這麼殘酷。
再比如,美豔的蘭花螳螂,竟然真的會「螳螂拳」!還不是為了生存!
還有第3集家園中的北美鼠兔,辛辛苦苦攢了一堆過冬食物在家裡,結果直接被大角羊吃了!
可憐的小鼠兔絕望地尖叫,仿佛都能聽到它心碎的聲音。
還有動物界的房奴——寄居蟹,他們換殼排隊,竟然用的是冒泡排序算法!難道還是動物界的程序猿?
這部片BBC首次採用了4K攝影機拍攝,畫面美,劇情佳,再淘氣的孩子看了都挪不開眼睛,是過年必備的定娃神針了。
☆ 生命故事 分集目錄▌觀看地址
英文版
故宮100
豆瓣評分:9.4
2012(上映時間) | 中國
100集,每集6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5+
這部片子強烈推薦,用通俗、簡潔的方式,講述關於故宮的100個建築細節。
大到宮殿格局,小到一塊地磚,都有其背後的故事。
影片就像一位知識淵博又耐心的導遊,邏輯清晰,脈絡完整,從最外層的紫禁城,天安門廣場,午門,太廟講起。
到中庭,皇家主要活動基地,乾清門,坤寧宮,御花園,神武門。
最後融合宗教、飲食、書畫、娛樂,講到御膳房,九龍壁,城隍廟,太湖奇石。
▲御膳房
順序恰好對應真實遊故宮的地圖。想到之前帶叮噹漫無目的的逛,天氣熱時間緊,不知錯過了多少眼福,剛好在這彌補。別看每集短小精悍,內容毫不含糊。以建築主體為原點,相應的細節,通過數據,模型,典籍,歷史影像等全方位展示。比如在講到大殿內的「地磚」來源:土取自江南,經過掘、運、曬、推、舂、磨、篩、七道工序,露天放置一整年。之後把它們沉浸於姑蘇的水,經過三級水池,再經過澄清、沉澱、過濾、曬乾、踩踏、摔打六道工序,煉成泥。燒的時候也有講究,要糠草、片柴各燒一個月,松枝燒40天,出窯後的磚還只是半成品。看到這我已驚呆,古人真 · 精緻(you qian),這地磚堪比黃金吶。而大量現代技術——「動畫」的運用,更是讓我們窺探到平時難以接觸的細節。還充分融合傳統的書畫,文化,哲學,美學,幾分鐘碎片時間,孩子都能吸收不少新東西。比如簡單的日晷,除了計時功能,還有重要的曆法作用,正是以它為契機,康熙才智擒了鰲拜。叮噹看完,也說,媽媽,我還想再去一次北京。
▌觀看地址:
如果國寶會說話
豆瓣評分:9.5
2018、2020(上映時間) | 中國
1-3季,每季25集,每集5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5+
又是一部好評如潮的寶藏片,自2018年問世,現在已經更新到第三季。三季的評分都在9.4以上,在國產文物紀錄片中算刷新了最高值。這片子我邊看邊感動,首先選定文物拍攝十分不易,節目組奔走全國博物館,從300多萬件中才精選出最具代表性的100件。其次,為了拉近和觀眾的距離,解說俏皮生動,講解視角,就從咱普通人感受出發。宣傳圖就一股子調皮味兒,把「太陽神鳥金箔」比作美瞳,內心OS「三星堆青銅人像」像奧特曼。在講到「四神紋玉鋪首」,說人家確認過眼神,「擊鼓說唱俑」是C位出道。輪到國寶們正式出場,完全不是陳列在冷冰冰的博物館裡,而是有血有肉活了起來。這件來自六千多年前的「人頭壺」,介紹詞是這樣的:「你,來自泥土,頭微微揚起,仿佛仰望天空。」到了呆萌的青銅器——「鴞尊」那,解說員徹底放飛自我,語氣異常活潑,把它比喻成「憤怒的小鳥」。在表現技法上,影片也加入一些現代元素,比如動畫,復原圖,更直觀易懂。早上,丈夫起來,束髮的髮簪,證明他擔起家庭責任,有了「夫」字。日落而息,回到家中,彎彎的月亮已經掛在天上,就是「月」。妻子在家備好晚飯,使用的是圓腹,有足有耳的炊具——「鼎」,燒煮的飯菜。動畫+甲骨文,既為我們還原幾千年前的生活場景,同時普及漢字起源,現在叮噹也在認字階段,這類表現形式太有趣了。像烏鴉一樣思考&大科學實驗
《像烏鴉一樣思考》&《大科學實驗》,都是日本NHK教育頻道科普片,單集時長10分鐘,呈現方式通俗易懂,對孩子十分友好。唯一不太方便的就是沒有中文版,都是日文,但中文字幕,認字的孩子障礙不大。叮噹不認字,我在一邊看時會充當人肉翻譯(好在主要看實驗過程),他也能接受。適合6歲+
▌觀看地址
冰凍星球
豆瓣評分:9.7
2011(上映時間) | 英國
9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6+
豆瓣評語:對兩極的環境、生物以及人類進行詳細紀錄,感慨生命的奇蹟。
BBC上天入地的本事,讓我們有機會看到這個星球,每一個角落最美的風景。這一次,他們選擇的是極地。
BBC團隊運用豐富的鏡頭語言,快慢結合——捕捉到大自然最美的瞬間。
這隻側腕水母,把陽光幻變成身上繽紛的色彩,簡直美到令人窒息。
BBC的鏡頭呈現了冰雪世界裡,這些生靈最可愛的一面。比如這隻冷到腿都快跑沒了的小企鵝。
還有這隻執著的要吃企鵝的海獅,這大概是最萌的捕獵了吧?
片尾還有更精彩的拍攝花絮,讓孩子們見識一下BBC的工作人員,是在怎樣的工作環境裡工作的。
但他們又是多麼樂觀,多麼熱愛自己的工作。
正是有了他們的辛勤付出,才有這麼多優秀的紀錄片,我們才有機會見識到這些不得了的奇觀。
☆《冰凍星球》分級目錄
▌觀看地址
行星
豆瓣評分:9.6
2019(上映時間) | 英國
5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6+
這一次,在BBC的帶領下,我們將領略太陽系家族,八大行星波瀾壯闊的成長史詩。
這部紀錄片,一共五集,講的是太陽系八大行星的「前世今生」。
如果說生命的演變需要成千上萬年,那一顆星球的演變,則需要上幾十億年,它們有的在混沌中誕生。
有的在寂靜中消亡
在浩瀚星海中,太陽系無疑是特殊的。
先來聊聊火星,這顆鏽紅色的星球,不知在科幻小說和科幻電影裡出現了多少次。
不過大家可別誤會,火星雖然長了一張紅臉,但上面的平均溫度只有-60度,是名副其實的「冷星」。
而且你可能不知道,在40億年前的少女時代,火星也是一個水量充沛的藍色星球。
水量充沛到什麼程度呢,光是瀑布就能穩當太陽系史上第一。
在艾徹斯深谷,洪水時節,奔騰的河水將會順流衝下4000米高的懸崖。
要知道,以規模著稱的黃果樹瀑布高度才74米。和它一比,弱成渣了。
而同一個時期的地球,環境和火星差不多,但看起來要醜不少。
不僅二氧化碳濃度極高,海水也是酸性的,壓根就是個充滿毒素的混亂世界。
BBC這部片子,用超乎想像的視角,為我們展現了種種震撼的場面。
有太陽初生時的一片混沌。
也有行星誕生時毀天滅地的末日場景。
還近距離告訴我們,土星外圍那道土味光圈到底是什麼。
這些畫面,雖然全部來自電腦的模擬,但卻有紮實的科學觀測做後盾。
為了探測水星,科學家發出的探測器經過7年精準的飛行才抵達軌道,並進行了長達4年的觀測研究。
而金星的探測更曲折,足足花了20多年時間,才將探測器送到地表。
儘管它僅僅工作了127分鐘後,便宣告報廢。
畫面雖然是電腦特效製成,但真是太美了,震撼無比。內容的話並不局限小孩,大人看也同樣漲姿勢。這部紀錄片我專門詳細介紹過:豆瓣9.6分口碑炸裂,暑假最好的科普紀錄片
▌觀看地址
普通話版
英語版
王 朝
豆瓣評分:9.6
2018(上映時間) | 英國
5集,每集6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6+
這部紀錄片,與其他動物紀錄片最大的不同在於:講故事。
這一次,BBC不再只是按部就班地介紹動物起居生活,而是把動物族群中的階級與爭鬥,更社會性的一面展現的栩栩如生,宛如一場場宮鬥戲,讓人看得欲罷不能。
說它是動物版「權利的遊戲」也不為過:
比如鬍子斑白的黑猩猩王,似乎已經垂垂老矣,難以對抗新興勢力的衝擊。
當它抬頭那一瞬間,眼中那道懾人的金光,在告訴所有人自己沒那麼簡單。
又如獅群裡的新國王,目不睛地盯著自己的新妻子。
雙方似乎各懷鬼胎,國王猜測王后肚子裡孩子到底是不是自己的,而王后正強裝淡定,不敢在氣勢上稍落下風。
很多人說在這部片中看到了動物的爾虞我詐,爭權鬥力。
但我看完整片感受卻是:自然界更為殘酷的競爭,似乎讓它們多了幾分兇殘與野蠻,但面對家人與愛人,它們也常常有和我們人類一樣,甚至高於我們人類的溫情與友愛。
要注意的是,雖然故事超棒,畫質更是沒得說,孩子看了也能學到很多東西。
但捕獵情節中還是有少量略微血腥的畫面,截了個我覺得比較明顯的圖,你們可以自行衡量,這種程度孩子能不能接受。
不過第二集企鵝是沒有任何血腥畫面,更適合低齡孩子。
再次感嘆,bbc帶給我們的寶藏太多了,我也不止一次感慨,和bbc能共同生活在一個年代,是我們的幸運,更是孩子的幸運,致敬!
▌觀看地址
普通話版本
英文版本
河西走廊
豆瓣評分:9.7
2015(上映時間) | 中國
10集,每集50分鐘
適合觀看年齡:9+
這部影片一共10集(也有分上下兩集的就是20集),每集50分鐘。裡面會涉及很多朝代,歷史事件,官位職稱,有一定的歷史地理基礎的孩子看比較合適,至少小學三年級以上吧。 不過好在都是場景演繹,不會很悶,也不像看書本和聽音頻,需要想像,個人感覺整個過程挺容易投入,能吸收很多知識。自兩漢,而後三國、魏晉、隋、唐、元、明、清,直到新中國,河西走廊幾千年的時間脈絡,影片用10集盤點的井井有條。同時,影片還不斷往裡加各種特色文物、史料,讓故事既有骨幹,還有血有肉,好看,真實。 比如青銅器,馬踏飛燕,鬃毛飛揚,飄逸靈動,是漢帝國縱橫千裡,萬馬奔騰的象徵。另外,這片子妙就妙在,除了敘述方式和邏輯體系強大外。配樂、場景、演員、道具,技術這些細節,也無可挑剔。 配樂,由新世紀音樂大師雅尼作曲,主要用一種叫都都克笛的樂器。蒼涼、雄渾、古樸,好像帶人走入幻境。場景,宏大逼真,製作團隊歷時3年,輾轉全國10個影視基地,共拍攝了230場情景再現,才有了我們現在看到的恢弘鏡頭。學術統籌,由敦煌研究院沙武田擔任,20多名相關學者,為片子製作了43萬字的學術資料,確保100%歷史還原。 都說讀史使人明智,對大人來說,歷史是經驗,教訓,借鑑,是未來的方向。 而對孩子來說,歷史故事蘊含的智慧,歷史人物身上的優秀品格,也會印刻成他們成長的坐標吧。一萬字介紹結束
寫不動碎碎念了
祝大家觀影愉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