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高開低走的質疑聲,熱播劇《以家人之名》劇集也接近尾聲了。備受質疑的《以家人之名》終於上央視了!算是被主流媒體認可的一種方式吧,可沒想到卻是以這種方式被cue。
近日,在央視新聞官方微博發布的一段學習強國的宣傳視頻裡,在描繪學生時代的美好片段裡,《以家人之名》以閃現的方式出現了。雖然只是一兩秒鐘鏡頭,但出現的兩個畫面都是劇裡最治癒的畫面之一。
畫面裡是一張合照,展現的是大哥與小哥寵溺妹妹的畫面,一邊是被小哥賀子秋強摟著一起合照,一邊是細心幫妹妹捋頭髮的大哥凌霄。這三個原本沒有血緣關係的兄妹,卻能一起生活相互治癒著彼此,所以這打鬧嬉笑無憂無慮的畫面顯得非常治癒。
可惜這樣的畫面貌似只有在《以家人之名》的前期劇情裡出現,後期穿插的多角戀劇情一度被觀眾嗤之以鼻,還有擺脫不了的原生家庭困擾愈發致鬱,為此該劇口碑出現高開低走之勢。
是治癒還是致鬱,我覺得兩者都有。治癒和致鬱並存,李尖尖一家治癒了被拋棄的凌霄與賀子秋,而後又陷入愛情與親情的糾葛,一把刀一把糖的。
《以家人之名》因為裡面的愛情戲份以及凌霄的人物設定和扮演者本身惹來各種吐槽甚至棄劇,但其實,這部劇主線一直都是親情,是家人,是治癒。
此前我一直以為《以家人之名》最後治癒的落腳點會是李尖尖和李爸,兩個哥哥抓住他們發出的光熱從而被治癒。但這兩天劇情後我突然想起劇初齊明月說過一句:「不管怎麼被拋棄,也要找到自己的父母,這說明血緣這種東西是有魔咒的,很可怕的。」也許一直暗示的就是原生家庭的傷害,無法完全通過第三方來獲得救贖。
高中的賀子秋調侃凌霄只跟尖尖和齊明月說話超過100句,尖尖說「我就是哥的全世界」,當時覺得這句好笑又好甜,但是結合27歲的凌霄生活裡只有李尖尖,也沒有別的愛做的事情,才覺得那句我是哥的全世界突然變得好悲情,在暗示凌霄的問題,那個原來性格開朗極了,愛說愛鬧的小凌霄的世界由萬般熱鬧變成只有一人了。
現在回想之前很多臺詞可能真的都在鋪墊後面的劇情了。
對於凌霄和子秋,兩個人各自的世界在年幼時已經崩塌了。
從小就被雙親拋棄的賀子秋,長大後對李尖尖與其說是愛情,不如說是愛護寵溺,他很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幸福,所以覺得想要繼續擁有下去就得和尖尖在一起,害怕又成為那個多餘的人,當尖尖和他說哪怕沒有血緣關係,哪怕他會和別人在一起,賀子秋依舊是他的家人時候才放下吧。
同樣是被親人拋棄的凌霄,多數人不懂凌霄的隱忍,但可以看出,他在回國後整個外觀給人的狀態就是憔悴,這是長久失眠導致的,歡樂少許,沉重更多,在黑暗中走得盼不到光明的心死,不是不想哭,是不能哭,久而久之,很傷心但卻不懂得如何哭了。
細細品味慢慢就懂得這部劇表現的一種正能量,需要被治癒的孩子努力治癒著自己愛的人並且尋找自愈的方法。這個世界很多傷害都需要被救贖,有了心理傷害的人其實大部分並不自知,他們需要被治癒,而自知的人就會努力自愈。
有血緣關係的未必是家人,可能會是透支你一切的黑洞,沒有血緣關係的,也可能是你的家人,因為,他們會照顧你,關心你,治癒你已千瘡百孔的內心,幫著你重新在那些殘垣斷壁上建起一個新的世界。
三個演員表演的感染力都很強,尖尖樂觀,子秋堅韌,凌霄隱忍——尖尖的樂觀來自父親的愛和包容,子秋的堅韌來自骨子裡的信念,凌霄的隱忍來自經歷的承擔。沒有誰該背負,最終都會相互治癒,這是來自家人才能給的安全和愛。
(圖片來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