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物中有一封寫給女友的遺書,
上面寫著:「終我一生,
引你走向正確的道路。」
說到自殺原因,家屬認為有兩個人與楊朔的轉變存在聯繫:一個是遭女友蘇杏的PUA(精神控制)和金錢詐騙,一個是情感諮詢師「娃娃」在無資質的情況下為楊朔推薦抗抑鬱處方藥。基於這兩點,楊朔的家屬向廣東省潮州市饒洋派出所報警。
楊朔和蘇杏的微信聊天記錄只能追溯到今年2月28日,從現有的內容來看,兩人之間的感情更像是一段用微信轉帳強行維繫的「愛情」。在兩人的關係中,每天給蘇杏轉帳666元成了楊朔必須信守的「承諾」,如果楊朔沒有按時完成指標,就會受到「不理睬」的懲罰。
「我愛你的方式,不能只有轉帳啊。」楊朔在4月27日向蘇杏訴苦。據家屬查詢到的帳單,2018年至今,楊朔共向蘇杏轉帳超過20萬元,不包括禮物花銷。2019年年中開始,楊朔與蘇杏的關係出現裂痕。為了挽回女友,楊朔認識了一名暱稱「娃娃」的情感諮詢師,並按照499元每小時的價格,支付了上萬元的費用。
楊朔頻繁向「娃娃」提及抑鬱症的治療問題。「娃娃」在沒有看到相關病歷證明時,便向楊朔推薦了幾款精神類藥物,均為處方藥。其中草酸艾司西酞普蘭的使用說明上明確寫著:該藥物在服用不當的情況下可能會增加自殺風險。
據了解,「娃娃」向警方提供的資格證書為《註冊國際心理諮詢師證》。該證書沒有得到國家認可,無法用於心理諮詢師執業,更不能用於開具精神類藥物。
家屬認為,「娃娃」有非法行醫的嫌疑。記者致電詢問娃娃為何向楊朔推薦藥物,對方未能正面回應。
楊朔去世前,他的經濟狀況已經相當窘迫。家屬們反映,他們去年曾收到關於楊朔的小額貸催債電話,僅家人為他墊付的債務就有20多萬元。
在楊朔去世的當天,楊朔收到了母親和舅舅的信息。母親勸他不要再追逐「那個女生」,在江門做醫藥生意的舅舅則給了一筆路費,讓他回江門跟著自己踏實幹活。
在去世前最後幾個小時,他發消息給「娃娃」:「你能幫我選個開開心心不疼的死法嗎?」隨後他又自己補充道:「燒炭吧。」從5月20日晚上8點42分開始,到晚上9點52分結束,楊朔總共7次向「娃娃」撥打微信通話,並有過一次19分鐘的通話,其中交代了遺言:讓家人不要追究蘇杏。
記者詢問「娃娃」通話的具體內容、以及為何沒選擇報警,她表示不便透露。「娃娃」所屬諮詢公司負責人表示已將「娃娃」作停職處理。
除了「娃娃」,楊朔當晚還向自己的一名朋友透露了輕生的想法。在多次打微信電話未能接通後,不知道楊朔所在位置的朋友向自己所在的山東公安報了警。然而還是沒有阻止悲劇的發生。
究竟是女友的PUA精神控制?
還是疑似抑鬱症的不當治療?
是什麼讓小夥子
做出了最後的選擇?
坊友們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