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媒體微博發展勢頭強勁,媒體微博的聲音也隨之快速壯大。以電視、廣播、報刊、雜誌為主要形態的傳統媒體紛紛進軍微博,安營紮寨,並取得了階段性的勝利,在品牌影響力、輿論引導力、聲音傳播力等方面都取得階段性勝利,實現了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平臺的完美結合。截止2012年底新浪微博認證的媒體微博總數突破11萬個,包括17221個媒體官方微博和92945個媒體從業者微博。
人民網輿情監測室對新浪微博中17221個媒體機構微博的一級指標進行統計分析後,得到400位活躍度較高影響力較大的知名微博,並對其進行二級指標統計。匯總兩次統計結果,得到接觸指數、互動指數、媒體發聲指數和輿論影響指數四項指標,對其進行權重疊加最終得到綜合排名前十的各類媒體微博微博。其中@財經網、@南方都市報、@人民日報名列「媒體微博綜合榜」前三甲;@人民日報、@廣州日報、@南方日報 等榮獲「十大黨報微博」;@南方都市報、@新聞晨報、@揚子晚報居「十大市場化報紙微博排行榜」前三名;@新周刊、@中國新聞周刊、@三聯生活周刊等位列「十大雜誌微博排行榜」;@鳳凰衛視、@江蘇衛視、@湖南衛視位居「十大電視微博排行榜」前三位;@中國之聲、@MusicRadio音樂之聲、@青島交通廣播FM897等榮登「十大電臺微博排行榜」。
新浪媒體微博突破11萬 北上廣媒體微博影響力突出
2009年9月7日,新浪微博迎來第一個報紙官方微博——@杭州日報。當月,《南方都市報》、《新京報》這兩家都市報也先後入駐新浪微博,傳統媒體開通微博逐漸成為潮流。對運營得法的媒體來說,微博對其發展起到了如虎添翼的作用。數據顯示,媒體微博數量呈持續增長態勢。至2012年年底新浪認證的媒體微博數突破11萬,集中在報紙、雜誌、電臺、電視等領域,其中報紙類媒體微博約2700家,報業人微博數達1.6萬個。媒體機構類TOP400榜單中,電視類雄踞第一,佔31%;雜誌類佔17%;報紙類則位列第三,佔16%。同時,近兩年來不少傳媒高管紛紛入駐,更增加了媒體微博的影響力。
圖:TOP400媒體機構類型分布圖
從地域分布來看,東部沿海地區、湖南、湖北及河南等地媒體微博數量較多,北京以2.6萬居全國之首。在影響力上,北上廣及江浙地區媒體微博影響力居前列。報告還建議重視港澳臺和海外媒體的影響力。「微博作為一個更加對等的發言場地,也是一個話語權的爭奪場地」。在這種話語權的競爭中,我們的媒體人任重道遠。我們既要在一定的框架下辦事,也要順應微博上的新聞傳播規律,這樣才能有利於我們發出好聲音。
圖:媒體機構微博影響力TOP400地域分布
新浪媒體微博互動數高達5.6億 傳統媒體與社交平臺實現完美結合
從粉絲數來看,目前新浪微博平臺上,百萬粉絲的媒體微博數超過200個,而近年來傳統報紙發行量達到百萬的不超過25家。儘管,粉絲數量並非關鍵,但微博平臺、微博受眾結構,對媒體尤其是傳統媒體來說,是一個積極有利的延伸和補充。
圖:TOP400媒體機構粉絲總數分布
統計顯示,媒體微博的活躍度極高,約30%的媒體發表微博數超過一萬條。更值得一提的是,媒體微博目前發博數超過400萬條,而這些微博被轉發數達3.8億次、被評論數達1.8億次。媒體微博對於信息傳播規律有更精準的把握,加上信息的及時性、獨特性,更容易獲得粉絲的關注和轉評。
圖:媒體機構被轉發、被評論總量分布
正如媒體對@新周刊的評價:「@新周刊在微博表現出色,得到粉絲的廣泛認同,可以說微博再造了一個網上的《新周刊》,讓《新周刊》在微博世界裡得到了一個顛覆性的新生。」
「國家隊」媒體微博彰顯影響力,積極打通兩個輿論場
2012年媒體微博發展中,@人民日報微博的開通是一個標誌性事件,不僅展現了黨報媒體對民間輿論場的重視,而且實現了民間輿論對黨報媒體的肯定。從北京7.21暴雨當晚@人民日報發出第一條微博,半年時間@人民日報微博發布微博約5000條,粉絲數超過370萬,超過了人民日報紙媒的280萬份發行量。據了解,該微博平均每天發博27條,原創率高達95%,原創微博內空主要來自人民日報社社屬媒體以及新華社稿件等,通過權威聲音、清新表達體現主流價值。截至2012年12月,@人民日報的微博被轉數已高達5826412條,被評數為1900732條,轉評比高達32.6%,可見其傳播力之大。2012年9月14日,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長春在人民日報社調研時還強調主流媒體要積極進軍微博領域,鼓勵編輯記者開辦個人微博,把微博主流聲音做大做強。以《人民日報》為代表的「國家隊」媒體微博積極融入網絡輿論場,也使得媒體微博群力進一步壯大,聲音更為權威。
媒體微博積極介入社會熱點 促進兩個輿論場良性互動
目前,新浪微博平臺上,通過認證的媒體微博達11萬個,政務微博達6萬個,企業微博達27萬個,這三類微博並列形成三大組織化微博群。這三者當中媒體微博、政務微博屢屢「碰頭」並形成良性互動關係。對於微博平臺來說,媒體微博在議題設置、資訊發布、輿論監督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務微博則在權威發布、服務民生、回應民情方面義不容辭。如公共事件和重大突發事件發生時,媒體微博會以溝通、記錄的目的基於新聞事實發表微博、闡釋觀點,為社會發展進步凝聚精神動力和思想共識。而同在一個空間上的政務微博則在媒體微博和公眾的「監督」下,姿態更加親民、政務逐漸透明,尤其是對於突發事件、輿論熱點的回應也更及時主動。
近兩年來,媒體微博在推動輿情事件的政府回應、促進事件解決等方面贏得了良好口碑。媒體微博因其具有較多的粉絲、較權威的信息來源、較強的傳播力,在網絡輿情事件發展過程往往能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湖南永州唐慧被勞教一案是一起典型的媒體微博發揮重要作用的輿情案例。包括@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國網事等在內的主流媒體微博及時主動介入,使此事件產生網絡鏈式反應,有力促進了事件的調查進展,取得了良好的輿論反響。同時,對於湖南省有關部門的及時回應和突發輿情的處置,不少媒體微博客觀評價和肯定了湖南省委「依法治省」、建設「法治湖南」的努力。
媒體微博的關注不僅起到了引導輿論的作用,也促成了政府開通政務微博進行回應。在湖北麻城小學生「扛課桌上學」事件中,@長江商報、@大河報、@南方都市報、@新京報等粉絲數眾多的媒體通過微博對此事持續傳播,形成網絡熱點輿情。幾日後,麻城書記開通微博公開回應此事。在很多輿情事件中,媒體微博實現聯動「接力」,諸多媒體微博從不同角度予以介入,也使得「網絡問政」的效率得以提升。
此外,媒體微博在闢謠方面因它的時效性快,直接性好,互動迅速,傳播廣泛等優點,在網絡謠言治理中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媒體微博運營走向專業化與規範化
在傳統媒體的全媒體轉型和媒介融合之路上,媒體微博發揮了重要的「試驗田」的價值,彌補了傳統媒體在應對網絡新媒體衝擊下時效性、互動性不足的先天缺陷,很多媒體依靠新老媒體的互動配合贏得了輿論主導,媒體微博也越來越受到傳統媒體的重視。從總體情況來看,媒體微博未來幾年的發展前景將是十分廣闊的,媒體微博仍將在未來一段時期保持高速和穩定增長態勢。不少媒體微博有專門的運營團隊,在運營層面已有較為成熟的套路,能夠及時更新微博,為微博提供大量新鮮資訊和獨特聲音。 2013年,媒體微博仍扮演微博平臺議程設置、輿論監督、權威發布等的重要角色。在未來一段時期,有關媒體微博管理將進一步規範化。
報告還對媒體微博運營提出了幾點建議:一是微博內容要避免同質化;二是要強化對微博原始信息的甄別,注意媒介倫理;三是注意把握時效與深度的平衡;四是加快媒體微博團隊建設和運營創新等等。報告最後還期待:「今天媒體微博需要進一步發揮好在突發事件和熱點議題中及時發聲,必要時要起到「答疑解惑」的作用,爭取做網絡輿論的「定海神針」,為社會的發展進步凝聚精神動力和思想共識。」
《2012年新浪媒體微博報告》全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