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識羅雲熙是他在劇版《何以笙簫默》裡面扮演的校園時期的何以琛,是校園的風雲人物,大才子校草級別的人物,當時覺得這個男孩長得不錯,但可能是剛剛開始拍戲,給人的感覺還是有些表演做作的痕跡,總之這個角色給人的感覺就是印象還不錯,但沒什麼出彩的地方。相信大多數朋友跟小編一樣,真的開始喜歡羅雲熙是從《香蜜沉沉燼如霜》裡面的潤玉開始。
一直喜歡看小說,對書中描寫的「陌上人如玉,公子世無雙」的感覺在現實中一直沒法找到原型來切實感受一下,直到見到了潤玉,才知道這世界上真的有這類溫潤如玉的公子。這個「秋水為肌,玉為骨」的公子從此走進了人們的心裡,即便他後來黑化了,但是看到這張人畜無害的臉,對他是怎麼都恨不起來!從始至終對潤玉小編都是一種既欣賞又心疼的情緒。倘若不是錦覓的出現,大概潤玉會一直做個與世無爭的夜神吧。
劇版裡的潤玉是我們都很喜歡的小魚仙倌。他笑,便天地燦爛!他苦,便萬豔同悲。這就是小魚仙倌的魅力,他身世堪憐,被父親嫌棄,被天后虐待,親眼看到母族被屠殺……在他身上發生的那些事情常人不足以承受,殺母之痛奪妻之恨,難怪一時間網友喊話潤玉黑化復仇,劇版在一定程度的改編下,讓潤玉這個角色似乎更加飽滿豐富了,他的黑化似乎是「眾望所歸」,所以後來怎麼也恨不起來潤玉,即便他利用了錦覓很多次。
因為太過喜歡潤玉,看完劇版不能自己,所以又去看了小說,可能看過小說,也許會對潤玉有所改觀吧,原著小說中潤玉的確與劇版裡相去甚遠,看劇時候跟著劇情哭,看小說的時候亦是如此,不過小說裡的潤玉確確實實從頭到尾都是一個徹徹底底的陰謀論者。
在小說中,沒有潤玉的母親簌離,也沒有天帝的工於算計,更沒有什麼兄弟情深,從一開始潤玉就是一個心機深沉一心裝滿自己功力的形象。如果看完小說,你很難把書中的潤玉跟劇版的小魚仙倌聯繫在一起。
潤玉和鳳娃都是狐狸仙的侄子,狐狸仙明顯偏愛鳳娃多一些,狐狸仙並非勢利之人,他偏愛鳳娃是因為鳳娃磊落善良,而覺得大侄子潤玉心思深沉,從來不與人交心。小說裡的潤玉見到錦覓,自然也為錦覓的美貌折服,但是自然沒到一見鍾情的地步,後來所謂喜歡錦覓,不過是為了跟鳳娃爭搶而已,錦覓對潤玉的愛解釋的非常到位:
「你不愛我,你只是騙我說你愛我,騙我爹爹說你愛我,騙芳主們說你愛我,騙老胡說你愛我,騙連翹說你愛我,騙得久了,連你自己都被騙的信以為真了。」
潤玉對錦覓的「愛」,與其說是愛,不如說是跟鳳凰之間較勁的籌碼,一場婚禮變成了他謀劃的一部分,什麼十萬大軍都是幌子,他卻只有一個籌碼就是錦覓,他賭錦覓會選擇為父報仇,錦覓殺了鳳凰,潤玉賭贏了,可是他贏了天下又如何呢?所謂高處不勝寒,生在天家自然是無窮無盡的算計與被算計,錦覓依然是他利用的棋子。
直到錦覓身死,潤玉方悟到,攻於算計的人生註定不會幸福,而情之大忌最忌算計,潤玉也許不會明白,他敗給的不是鳳娃,而是敗給了自己的心。那麼看過劇版也看過小說版的朋友們,你們喜歡書裡的潤玉,還是喜歡劇版的小魚仙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