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深度、格調 | 湯先生
知乎上面最近有個熱帖,一位網友坦誠道:她的周圍,沒有人的婚姻是幸福的。
這句話聽起來似乎是一句很家常的嘮嗑,但是當你仔細去想的時候,又會深有感觸,確實如此。
說這句話的是一位女性,而站在女性的角度來說,在婚姻關係裡面,女性所要承受的確實比男性要多很多,所以感覺到婚姻不幸福的也多半是女性。
作為一個女人,結婚生子、照顧公婆、包攬家務、還要伺候老公、帶孩子,這些都是社會要求女性會做的。更甚者還有要求女性一定要生兒子,放棄工作做家庭主婦,這樣一系列的不公平要求。
說實話,婚姻究竟是什麼?它是由兩個獨立的個體一同進入一段穩定的關係的過程,這其中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衝突,因為我們是不同的人,三觀也會不一致,出生環境還有很多方面都不同,而婚姻就像放大鏡,放大了每個人的缺點,矛盾的爆發也是無可避免的。
在一段婚姻裡面,真實的情況是,沒有一段婚姻是完美的,也沒有一個伴侶是不委屈的。彼此需要去完美的融合對方的性格,基本上也是不可能。
有網友就會提問,是不是一段婚姻關係中,如果付出得越多,就得到的更多,就會更幸福?
有以下真實的案例,我想大概可以為你們解答這個問題。
一、家庭主婦的心碎
王女士自結婚以後,一直待在家做家庭主婦,兢兢業業的為家庭做貢獻,照顧公婆、老公、孩子,幾乎包攬所有的家務,沒有一點自己的時間。
她以為自己這樣是賢惠的表現,她希望老公在外面工作沒有後顧之憂,而王女士的老公對王女士也確實很好,家裡看起來也挺和睦的。
但是好景不長,某一天當王女士回到家的時候,發現有個女人站在門口等著自己,雖然內心隱隱覺得不安,但是王女士還是上前詢問對方找誰。
女人打量了一下王女士,才輕飄飄的說了一句:我是你老公的情人,你老公愛我,你們離婚吧。
王女士驚訝,但是她聽到了自己心碎的聲音,老公出軌了!自己為他付出了那麼多,到頭來還是比不過外面的女人香。
二、攜手並進才是婚姻的真諦
張女士愛林先生愛到了骨子裡,林先生也一樣。
林先生辭職創業,經常忙到不可開交,張女士看著心疼,就辭去了自己原本擅長的領域工作,去林先生公司工作。
但是因為不擅長,所以經常挨罵,但是因為張女士性格要強,所以她堅持下來了,並且還從啥也不懂的普通員工,成為了現在公司的重要力量。
又一次林先生生病了,張女士不僅要一個人照顧林先生和孩子,還要管理公司十幾號人,非常的辛苦,林先生也是看在眼裡,既感動又心疼。
張女士和林先生結婚這麼久以來,也有過很多矛盾,但是林先生的內心就是知道,張女士是他一生的伴侶,他離不開她。而且林先生也非常的肯定張女士是不會放棄他的。
張女士和林先生的婚姻,維繫的秘訣就是彼此攜手共進,林先生要的不是一個家庭主婦,而是一個可以與他比肩的人。而對於張女士而言,她要的也只是在丈夫需要自己的時候,自己有能力可以站在他身邊。
因此對於那個婚姻裡付出得越多就越幸福的問題,你們有答案了嗎?
其實婚姻裡面不是付出得越多就越幸福,而是要與對方付出相當的價值時,對方才能看得到你的付出,如果一味的只知道默默的付出,卻不懂得如何引起男人的關注,那你再多的付出,他也會覺得理所當然。
因此最好 的方式就是你要付出與他對等的東西,不要隨隨便便就在家裡做家庭主婦。會變醜變老變憔悴,到時候男人再看到你,只會開始嫌棄你。
婚姻就是彼此付出的過程,但是你的付出也需要有點鋒芒,先做好自己再就好好愛人,一起成長是最好的開始。
很多時候在婚姻裡面,大家考慮得更多的是自己,等到這種自私針鋒相對的現象愈演愈烈時,大家就想到利用離婚來解決問題、但是離婚只是輔助,真正在婚姻裡面生活的是自己,即使離婚了,到了歲數以後還是會希望有個伴一起的。
總結:其實婚姻也沒有那麼浮在,無非就是找一個相伴餘生的人,在這個過程裡面攜手共進,互相愛護。
作者 | 湯先生編輯 | 湯先生參考資料: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各位看官好,我是湯先生,假如看我文章讓您覺得臉上有光,說出去倍有面子,不妨留下您的點讚和建議,我都會看,求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