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楊蒙恩:我是一匹小黑馬

2020-12-24 骨朵星番

| 毛豆

楊蒙恩最近很忙,從未有過的忙。他遊走在一個個通告之間,前一秒是畫報上的人,下一秒是不同訪談裡的主角。這些,都是他沒有過的體驗。

新一季《脫口秀大會》結束後,掌聲落了一地。楊蒙恩感覺,自己有些「懵」。不過,在適應了。

01

楊蒙恩對自己在本季《脫口秀大會》中的表現很滿意,這種滿意與名次無關,「像我這樣的新人,很容易達到自我滿足」。

初次登臺講完「甲方乙方」的段子後,他心潮澎湃了很久,能在線上完成一次沒有差錯的「及格」表演,讓楊蒙恩感覺對得起自己和觀眾了。而那些隨之而來,鋪天蓋地的讚賞,與他而言是超出預期的驚喜。

楊蒙恩將自己在節目中脫穎而出的原因,歸結為一個字:新。

「大家對新鮮面孔總會有好奇,這樣就會更多關注你。對演員來說,關注度是很重要的。還有就是,因為你是新人,所以大眾對你的期待值就不會很高,要求也不會很高。這兩點,大概是能讓我『被看見』的主要原因。」

線上脫口秀的發展速度很快,往往連續講個兩三年,就能稱之為「老人」了。「今天我能說自己是個『新人』,這甚至是我的標籤,但很快這個詞我也沒資格用了。」

和線上脫口秀演員更替的「疾風」一樣,楊蒙恩說話的語速也很快,他身上有著當下多數年輕群體共有的緊迫感。一切都在加速,一個脫口秀新面孔,倘若不抓住新的觀眾,可能很快就會被拋棄。「脫口秀演員,按理說生命周期很長。雖然誰都有江郎才盡的一天。但脫口秀就是年紀越大,故事越豐富,可以說得就越多。不過,國內的環境很殘酷」。

「新人」是有時效性的,段子也是。楊蒙恩疫情宅在家的日子也寫段子,隨著疫情的好轉,這些段子就沒用了。脫口秀需要生活閱歷,年輕的楊蒙恩認為自己的弱點也在此,「縱向來看,我的確寫不了三十多歲的事,因為沒經歷過。那我就只能把二十多歲的點,鋪開來細說。」

楊蒙恩生活中會把那些讓他記憶深刻的人和事努力刻在腦子裡,有時候怕忘了,就會拿筆記下來。他喜歡把五花八門的生活經驗換成妥帖的段子,再把個人與時代的思考雜糅進去,「你永遠不知道靈感迸發會出現在那一刻」。不過,馬上要上場表演了,段子還未成熟,也是新人常出的事,「這個時候,我就只能硬著頭皮上」。

除了閱歷,天賦和技巧也是想成為優秀脫口秀演員繞不開的點,「我個人感覺脫口秀更多的是需要天賦。包括現在很多上臺表演的演員,在我看來都是天賦型的。技巧更多時候是用來輔助天賦的。掌握了再多技巧,如果沒有那麼點搞笑天分,你也沒辦法把它變成笑話講出來」。

過往的經歷告訴楊蒙恩,他是個在說脫口秀方面,多少有點天賦的人。「還記得第一次講脫口秀,是在一個俱樂部裡面,我一個普通人,把臺下百十來個觀眾逗得前仰後合,感覺很迷醉。那之後,俱樂部的人就告訴我,我可以走這條路。」

對於如今外界的 「黑馬」評價,楊蒙恩也沒有虛偽的自謙,「我算是一匹小黑馬吧」。

「我之所說自己算是匹小黑馬,不是說我天賦異稟,更不意味著我技藝過人。非要說是什麼短暫成就了我,那還是節目組。節目需要推出新人來獲得新的關注度,然後就被我撞上了,就這樣而已。」他對自身、行業和市場大環境有著很清醒的認知,一個新人被成功推向市場,背後的原因常是多元的。

02

「我覺得,脫口秀比其他節目好的地方就是會給每個人固定的獨自表演時間,無論你周圍有哪些厲害的人,或者是已經成名的角,但是,你在臺上的那幾分鐘就都只是屬於你的。」

脫口秀舞臺是外向的,但楊蒙恩是內向的。

「我從小就不會時刻把自己內心展示出來,更不善於和別人交流。」學生時代,除了和特定關係好的同學多點溝通,其餘時刻楊蒙恩就是班級裡最普通、最不顯眼的學生。他最終也沒能成為「六中七匹狼」中的一員。對他而言,那是個遙遠又帶點傳奇色彩的校園團體傳說,「我小時候肯定是沒有資格加入這種小團體的,那都是些比較『跳』的孩子,我主要是躲著他們,爭取不被欺負。」

楊蒙恩有很纖細的感受力和文化理解力,這讓他對周遭的世界有更敏感的情緒。「上學的時候,我就是喜歡逗朋友開心,會讓我有點成就感,現在對觀眾也是一樣。」

「我是有點討好型人格。」他想了想後得出了這個答案。

脫口秀表演對楊蒙恩而言,是一種對更遼闊、豐富世界的期待,也是一份稍顯脆弱的自信,他在等待著更多強有力的聲音的認可。「觀眾願意來看我,聽我講段子,就我個人而言是對我能力的肯定。我用我的方式讓別人快樂,就是我的能力,我需要這種確認。」

但是,這也不代表楊蒙恩就只想討好觀眾。「觀眾是琢磨不透的,迎合不過來。脫口秀觀眾的需求就是要笑,我要做的就是怎麼把段子寫的好笑,我覺得脫口秀的意義就是讓人開心,我存在的作用還是讓人開心。」

一場脫口秀表演的時間不長,期間還要夾帶適當的俏皮話,讓聽眾盡力抓住問題的本質,這其實很難,演員與觀眾往往來不及瞬間建立真正的邏輯關係。楊蒙恩有時會去網絡上看觀眾南轅北轍的評論,他覺得這很有趣,感覺像在看別人解謎,謎底卻只有自己知道。「我有次講段子說了謝謝大家後,接了段廣告內容,不少觀眾認為楊蒙恩這是把廣告忘了,臨場發揮現加的。其實真不是,那就是我的設計。不過,只要不是大面積的,我就不在乎觀眾誤讀,重要的還是我們都開心。」

如果沒有走脫口秀這條路的話,楊蒙恩現在可能是個優秀的搞笑類短視頻博主。

成為專職的脫口秀演員之前,楊蒙恩從事體育類搞笑視頻的剪輯和編導。空餘時間,他自己也做一些搞笑類的短視頻,只是都垂直於體育。在他看來,很多事情都是相通的,「我之前是把別人的故事剪成視頻來搞笑,現在是把自己的故事說出來,讓大家圖一樂。其實沒什麼大區別,都說人類的悲喜不相同,但搞笑我看可以相通。」

在楊蒙恩看來,喜劇的內核就是平凡小人物的自嗨和精神勝利。

楊蒙恩段子的切口多是微小的現實,他沉浸在對細節的建構裡,講難纏的甲方、錯過的初戀、顛簸的廉航,十分契合時代小人物的情緒抒發。「脫口秀就是說普通人聽的。不管段子裡包含多少引人發笑的內容,歸根結底都暗含著對生活的調笑和諷刺。你說這諷刺有什麼實際作用嗎?大概率是沒有。但就是讓人爽了。」

爽的不止是觀眾,爽的還有楊蒙恩自己。在有追光的舞臺上,用濃縮的時間,將簡短的過往打包給觀眾,他獲得了一種自我釋放。「可能不止一兩個人認為,我說脫口秀是為了宣洩對生活不滿。但真不是這樣,我就是享受這個過程。」宣洩的背後是痛苦,但說脫口秀對楊蒙恩而言只是快樂,自我剖析的快樂。」

不同的職業經歷,敏感的生活觀察,給予楊蒙恩「搞笑」的多重可能。他既有逗人開心的熱忱,又保持著旁觀者的冷靜。用輕鬆的方式,抽絲剝繭沉重的話題,是楊蒙恩找到的最適合與世界、與自己對話的方式,至於採用什麼方法,說到底只是形式。「我以前在幕後做視頻,後來是寫段子,這些我感覺也都挺開心的。當然,說脫口秀最開心。」

03

上節目之前,楊蒙恩有過兩年多的線下小劇場表演經驗,那時觀眾大都不認識他。報幕說「下個上場的是楊蒙恩」,大家也只是報以禮貌性的掌聲。現在境遇不同了,「下個上場的是楊蒙恩」這句話後面,必然接著一浪高過一浪的歡呼,「觀眾開始把我架在一個高度上,甚至有人專門為我而來,這讓我有點壓力,我害怕開口的自我介紹成為自己整場表演裡的最高光。」

「壓力倒不至於影響我創作,但會讓我想很多,焦慮是真的。」有些時刻,楊蒙恩覺得自己心裡亂作一團,感到焦灼。他開始更謹慎的對待自己每個段子,反覆修改,以防登臺後信馬由韁。

相比於線上,現在的楊蒙恩依然覺得線下表演更舒適。「回到小劇場的時候,感覺那是自己的家一樣,很鬆弛,很放鬆」。線上錄節目就是另一回事,最直觀的,線上表演要注意形象。服裝搭配是否妥當?肢體語言能否為表演加分?是胖了還是瘦了?這些楊蒙恩從前不會在意的細節,都被人一再提醒。「我以前邋裡邋遢就上臺了,現在不能這樣了,得注意。也沒覺得難受,就是在適應,適應這種升級。」

「但還是會緊張。」即便已經一路衝進決賽,對線上環境也適應了不少,楊蒙恩每次表演前還是滿心擔憂。「沒有經驗啊。」線上表演從錄製開始,影響因素比較多。棚內拍攝比線下小劇場要空曠,燈光也非常亮。《脫口秀大會》現場既有觀眾,又有明星頂流在,這些都加深了楊蒙恩的緊張。「然後,還有賽制也會夾裹著你,其實整個人是有一些變形的,我覺得。」

線下再舒適,也有無法和線上對等的地方。楊蒙恩不喜歡給萬事萬物扣上理想的帽子,普通人的每個決定都是現實需求。「我參加《脫口秀大會》就是希望有更多人看見,更多人聽我講段子。時至今日,都很感謝他們(節目組)選擇了我。不管怎麼說,目前國內最受關注的脫口秀節目就是這個,我沒有理由不爭取。」

「不同的演員有不同的生存狀態,比如有人願意通過線上讓更多人認識,有人就喜歡在線下進行一些耕耘,每個人都在尋找讓自己舒服的狀態,然後我就屬於不排斥錄節目的人。」

只是面對突然湧入的關注,楊蒙恩覺得自己現在有些「德不配位」。他無法給自己當下的身份下個準確定義,在「名人」和「普通人」之間左右搖擺,有些迷茫。「如今時不時會有人來跟我要籤名,還有合照,我感覺新奇,也覺得奇怪,明明比我長得好看,為啥要跟我照相?」

對於脫口秀演員究竟要不要「紅」這個問題,楊蒙恩也沒有確定答案。「不論對個人還是行業而言,能夠找到一批固定喜歡、認可你的人,肯定是剛需。」目前來說,脫口秀表演仍很小眾,只是某個圈層內的集體狂歡。和相聲、小品、辯論的國民度相比,尚不可同日而語。這一點,楊蒙恩心裡很清楚。「我很難去評判脫口秀行業大的困境在哪,但觀眾還沒形成大規模是事實。《脫口秀大會》會帶來一波聲量,節目結束後,熱度也將隨之而去。」

楊蒙恩在「火了」後,依然很少思考自己要成為什麼樣的人,這類問題於他而言顯得冠冕堂皇。「人人都愛說目標,我覺得這些用來激勵自己或別人的話,不值得拿出來說。正常人的人生軌跡都差不多,就慢慢走唄,在預想之中的路有什麼可談的?」

想了想,他又補充,「非要回答這個問題,那我給自己定的目標就很簡單:主持奧斯卡。我覺得我的脫口秀生涯當中的目標只有零和奧斯卡,要麼就主持奧斯卡,要麼其他的一切都不算成就,頂多是些小的成績。我是說真的。當然,主持奧斯卡就有點兒離譜和妄想了,是非常離譜,非常妄想。」

整場對話,楊蒙恩的言談比他在舞臺上的表現要內斂一些,也更富個人色彩。他對於回答問題這事兒還有些生澀,但貴在真誠。在他打開自己,想要表達更多感受的時候,時間到了,他必須奔赴約定的拍攝。最後他說,「我能開口講述的,都是我已經放下的。」

相關焦點

  • 專訪《脫口秀大會》楊蒙恩:我是一匹小黑馬
    楊蒙恩疫情宅在家的日子也寫段子,隨著疫情的好轉,這些段子就沒用了。脫口秀需要生活閱歷,年輕的楊蒙恩認為自己的弱點也在此,「縱向來看,我的確寫不了三十多歲的事,因為沒經歷過。那我就只能把二十多歲的點,鋪開來細說。」
  • 自嘲婚姻敗給楊蒙恩
    程璐、孟川、楊蒙恩,三位文本實力強勁兒的選手歸為一組進行同臺PK。程璐、孟川相比楊蒙恩,無疑是老人,但是楊蒙恩從首場比賽開始一路過關斬將,顯然是一匹強勢黑馬。最終楊蒙恩憑實力獲得了四位評委拍燈,總計179票的成績順利晉級。而程璐149票進入待定區,孟川91票慘遭淘汰。
  • 楊蒙恩何廣智晉級,周奇墨淘汰,程璐呼蘭進入待定區
    有強勁新人楊蒙恩、何廣智,有實力老人程璐、呼蘭、周奇墨。呼蘭、何廣智,周奇墨三人組合一組,成為新晉死亡之組,令人期待不已。楊蒙恩、何廣智成最強新人,顏怡顏悅雙胞胎姐妹紛紛順利晉級,直通半決賽,成為全國十強。實力老人程璐、呼蘭,跨界網紅李雪琴進入待定區。周奇墨周老闆、皮球、孟川紛紛慘遭淘汰,遺憾出局。
  • 羅永浩一語成讖,楊蒙恩決賽拉垮,這樣的蒙恩你有料到嗎?
    這一季的脫口秀大會,湧現出了很多的強力新人選手,第一次說脫口秀並走到總決賽的李雪琴,參加完總決賽還在考慮要不要做脫口秀演員,還有節目組標榜的新人顏怡顏悅和楊笠,還有黑馬何廣智和楊蒙恩。而楊蒙恩也確實很驚豔,每次表演都能得到領笑員的爆燈,半決賽以前全程暴打各路選手,渾身透露出一股『不管是敵軍友軍,我一定厚葬』的氣勢,展現出強勁的實力,霸氣盡顯,一度是奪冠熱門,讓人不自覺想起了那句經典臺詞。
  • 楊蒙恩,讓我們夢想活成孫子
    楊蒙恩,讓我們夢想活成孫子楊蒙恩,何許人也,查閱資料:1993年3月31日出生,內蒙古包頭人,北京北脫文化傳媒復籤約脫口秀演員、喜劇編劇兼導演,參加第三期《脫口秀大會》成為全場第一,以作品《甲方爸爸》成為脫口秀界的黑馬,讓大家對楊蒙恩有了認識的同時,更讓大家對楊蒙恩《甲方爸爸》這個段子中職場間人與人的關係、家庭倫理間長幻關係的諷刺有了新的思考。
  • 脫口秀大會六強介紹:李雪琴王勉|呼蘭|楊蒙恩|楊笠|王建國
    他的表演風格「我很佛系」,就是得不得獎,進不進級,都無所謂。但在這一季《脫口秀大會》,他對於比賽有了野心和衝勁,使出了渾身解數闖進了決賽,還在節目中開創了一種「咆哮式」的脫口秀新形式。從現場投票來看,觀眾對於他這種新的突破還是滿喜歡的。但本季出了太多新人黑馬,王建國能不能成為「大王」,仍然滿是變數。
  • 何廣智贏了呼蘭,楊蒙恩贏了程璐,《脫口秀大會》老演員大洗牌
    結果我們已經都知道了,楊蒙恩贏了程璐、孟川成功晉級;雙胞胎贏了李雪琴、皮球晉級;何廣智則在呼蘭和周奇墨的巔峰對決中殺出重圍,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成為這一期的黑馬,成功晉級。 總結下就是說楊蒙恩 何廣智、楊蒙恩這樣的新人實力很棒是不爭的事實
  • 何廣智贏了呼蘭,楊蒙恩贏了程璐,《脫口秀大會》老演員大洗牌
    結果我們已經都知道了,楊蒙恩贏了程璐、孟川成功晉級;雙胞胎贏了李雪琴、皮球晉級;何廣智則在呼蘭和周奇墨的巔峰對決中殺出重圍,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情況下,成為這一期的黑馬,成功晉級。總結下就是說楊蒙恩、顏怡顏悅、何廣智成功晉級,而呼蘭、周奇墨、程璐這些我們熟悉的老脫口秀演員們,要麼被淘汰,要麼進入待定區,再想一下之前被淘汰的張博洋、梁海源以及退賽的思文,我們不難發現,熟悉的老面孔所剩無幾。為什麼會是這樣的結局?
  • 無名之輩劉炫廷,好一匹黑馬
    年中國新說唱全國前八強的無名之輩劉炫廷在這個夏天火爆了各大網絡,他參加了愛奇藝主辦的《中國新說唱》並獲得大洋洲賽區冠軍,這個接觸rap才一年左右的新人竟然一語驚人,他在大洋洲賽區取得冠軍之後參加了新說唱的海選,這個沒流量沒人氣的劉炫廷在海選的時候並沒有表現的很突出,自然也就沒有給他什麼鏡頭在1v1對決時,劉炫廷勇敢站出來對決於意,大家都在說這個新人這次必輸無疑了,都敢和於意較量肯定會輸,可劉炫廷就像一匹黑馬
  • 擁有這三種逆襲思維的人,更能成為一匹黑馬,前途無量!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擁有這三種逆襲思維的人,更能成為一匹黑馬,前途無量!一個人成熟的表現之一就是能夠獨立思考問題,不人云亦云,而獨立思考的好處就是可以將問題看得更加透徹,從而產生一種「逆向思維」。俗話說「真理總是掌握在少數人手裡」,就是人們獨立思考的結果!古人的智慧令人欽佩,他們的內心更加寧靜,也善於獨立思考,為我們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至理名言。
  • 雪玲妃是如何成為潔面類品的一匹黑馬
    主要攻略:緊抓小垂直細分領域,持續打造特色單品在大數據的時代下,面部護理已經上升了在護理品中的第一位,護膚先護臉,這已經是現代人護膚共識,就在護膚品市場大數據的驅動下,消費人群結構的變遷也推動了一些新興品牌的推動,艾瑞資訊數據顯示,95後在網購人群中佔據了主要市場,約1/4的用戶都是95後,人口佔比最大,粘性最高,下單最頻繁
  • 文在寅是一匹黑馬,走上了一條不歸路!
    當初在和樸槿惠共同競爭韓國總統的時候,他就如同一匹黑馬一般,而現今在上臺之後,雖然無法發展經濟,但是各方面的能力也十分突出。其實文在寅擔任韓國總統之後,充分地向群眾顯示了他的政治才能,奈何這些政治才能都被他無法發展經濟的事實給掩蓋了過去,再加上保守派在背後煽風點火,以至於讓韓國群眾無法判別,實際上文在寅是一匹黑馬,作為韓國歷史上出身最低的總統,他能夠走到現今的高度,都是他一步步拼搏而來的。而這也足以證明了他自身擁有的實力。
  • 長沙地理區位不佔優,但是可能成為一匹黑馬!
    長沙在地理區位上長沙或許並不佔優勢,但是可能成為一匹黑馬!北有武漢市,南有廣州壓制,對周邊地區沒有舉足輕重的,不可取代的城市地位,而且也沒有大型港口,可是長沙卻在這樣的境遇下發展了起來,這也是我們值得深思的一個問題。
  • 《中國新說唱》那吾克熱:他不僅僅是一匹黑馬
    自從《中國新說唱》開播以來,我每個周六的八點檔就被承包了,每周都是躺等節目仔仔細細看到尾。
  •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註定會是國慶檔的一匹黑馬嗎
    PIUS版《我和我的祖國》系列電影2020年5月份開機的一部電影,可謂是大牌雲集,陣勢雄壯。與去年《我和我的家鄉》;貌似有異曲同工之妙。「家鄉」與「祖國」一樣,電影都打了兩個關鍵詞的感情牌和情懷牌。兩個關鍵詞都契合當代實時熱點話題,宏偉的核心主題,宏大的歷史背景,細膩的大眾情感。不論電影的品質好壞,觀眾都會買帳。
  • 是怎樣的一匹「黑馬」能橫掃石獅美食界,讓眾多吃貨欲罷不能?
    石獅有這樣一匹「黑馬」用一顆赤子之心做有故事的美食讓吃貨們欲罷不能>▼那是股市風雲變換的一天老闆娘在看股票時了解了黑馬一詞的來歷頓時覺得與自己美食店的理念很像猶豫許久的店名就這樣敲定了石獅美食界的「黑馬」因此而橫空出世
  • 《人潮洶湧》春節檔一匹逆襲的黑馬
    看完《人潮洶湧》 點映的影評,我相信這部電影一定將會是今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主演:劉德華,肖央,萬茜,(這都是清一色實力派演員,還有坐擁頂級流量的實力演員劉德華坐鎮,絕對的演技保證)電影類型:喜劇,溫情,懸疑導演:饒曉志,之前的《無名之輩》在沒有宣傳的情況下,就只是憑過硬的口碑成為了一匹票房黑馬
  • 《一點就到家》國慶檔最後一匹黑馬
    國慶檔的好片當然多,大家都意猶未盡的觀賞,在《姜子牙》《奪冠》《我和我的家鄉》這些高質量片後面還有一匹大黑馬橫空出世,他就是《一點就到家》由劉昊然、彭昱暢、尹昉主演下面我們來看看這部好片。看到預告片的時候,就形象打造上讓我大吃一驚,畢竟平時出現在我們眼前的他們帥氣逼人
  • 《異口同聲》主持人陳歡不是新人 卻是主持界的一匹黑馬
    陳歡將整場節目優質的呈現,並貫徹始終,讓這位帥痞的主持人迅速圈粉,更有網友留言到:他是主持界衝出的一匹黑馬。隨著時間的沉澱,陳歡的主持之路也越來越被觀眾看好和擁戴,他不再是新人,但他卻成了主持界的一匹黑馬。希望接下來能在更多的綜藝節目中看到陳歡,看到他別具一格的「雅痞」主持。在他的微博裡,他經常為嘉賓和節目打call,這次我們想為你打call。
  • 「創作才子」李榮浩,樂壇上的一匹黑馬,如今從幕後走到了臺前
    #李榮浩#李榮浩是內地歌壇當之無愧的創作才子,他的走紅也被稱為樂壇上的一匹黑馬那一年的臺灣金曲獎,李榮浩像一匹黑馬,終於從幕後走到了臺前,從沒人知道的李榮浩到一夜之間大家都認識了這個小眼睛但滿腹才華的男人。如今的李老師已經是國內樂壇舉足輕重的人物了,從前是《中國好歌曲》的學員,慘遭淘汰。現在卻成了《中國好聲音》連續兩季的導師,這人生反轉得夠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