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0年9月,由於它的舒適性和高品質,被選入了候選人理察 · 尼克森和約翰 · 甘迺迪之間的首次電視轉播美國總統辯論中,從而在歷史書中贏得了另一個頭銜。在整個辯論中,每位候選人都坐在華格納的圈椅上。
紐約畫廊Hostler Burrows的聯合創始人朱麗葉 · 伯羅斯表示:「布景設計極具現代感,給人以對未來的展望,這也是甘迺迪將自己塑造成『未來候選人』的方式。」「The Chair」的扶手由幾塊實木拼接而成,其間融合了中國的榫卯結構,這種方式不僅能夠節省木料,而且比西方慣用的曲木技術更完整地保留木頭原本的自然品質。木頭表面沒有刷漆或塗料,不加粉飾,只在完工時用一層肥皂片擦拭,以便於後期保養。「他們(指中國)應該在幾百年前就可以達到這種境界——這並沒有什麼創意」。在其最經典的「The Chair」受到盛讚時,華格納冷靜地作此表示。20世紀20年代,包浩斯所倡導的功能主義幾乎影響著全世界的建築師和設計師,丹麥也毫不例外。
其中極具代表性的設計師華格納開始為繁複拆分,他認為一張座椅可以簡約到「四條腿、一個座位、椅圈和扶手」。
1914年4月,漢斯 · 華格納生於丹麥的一個鞋匠家庭,深受生活環境耳濡目染的影響,從小便喜歡推敲、鑽研木頭,並能雕刻出栩栩如生、充滿戲劇性的木雕作品,這些作品展示出了他超強的動手能力,以及在木作方面驚人的天賦。華格納14歲時,成為了德國工藝大師斯騰柏格(H.F.Stahlberg)的學徒,開始了家具設計製作領域的求學生涯。
17歲時,考取了細木作匠師資格證,設計並製作了他人生第一把兼具比例協調和舒適性的休閒椅。這把椅子看起來非常現代,方正、簡單、清晰的框架結構中塞入填充物,粗糙的幾何造型與精緻的有機風格行成了鮮明的對比,從此開始在家具設計領域嶄露頭角。年少時的動手實踐活動,為他以後職業生涯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且最終成為了20世紀傑出的家具設計師之一。華格納曾經說「I fell more like a craftsman than a designer.」(我覺得自己更像一名工匠,而不是設計師。),也正是這種定位,日積月累地催生了一把又一把享譽全球的椅子。華格納被認為是上世紀中期丹麥現代運動的推動力,這個時代永遠改變了世界看家具的方式。「 一把椅子沒有背面。從各個角度來看,它都應該是美麗的。」 這一原則指導了華格納在他一生中開發的500張椅子中的每把椅子的設計,其中100張最終投入生產。華格納作為有機現代主義的開拓者,其最佳代表作是叉骨椅,它的椅背和扶手渾然一體,呈叉骨狀。該作品開闢了有機現代主義風格,風靡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時至今日,仍不會顯得過時。精準的人體工程學尺度,極致的用料,精密的工藝,叉骨椅將中國傳統圈椅的原型巧妙地融合了北歐的有機曲線,讓彎把美到了極點。輕盈而優美的外形,去繁就簡,比明式家具來得更直接,保留了北歐特有的味道,同時也擁有中式家具的歷史韻味。1950年設計約70年代生產
漢斯 · 華格納CH24叉形椅
叉骨椅繼承了圈椅「圓」的主旋律,吸取了扶手和搭背連成一體的基本造型,在保持有中國韻味的基礎上,把靠背板原來面的感覺通過「Y」也作了線感覺的處理,這些線的整體運用,捨去了中國古代圈椅內斂、含蓄、端莊的意蘊,卻增加了幾分現代的簡約、自由的感覺。既借鑑了圈椅,也保留了圈椅的基本精神面貌,同時又不失巧妙的結合時代氣息進行了改造,使兩者處於似與不似之間微妙關係。
叉骨椅經過華格納幾個細節的改動,使得椅子少了一分我國古代文人的儒雅氣息,卻給椅子增添了幾分現代自由的空間感,使得它更加接近現代人們的生活方式和理念。
其中一位來自丹麥的設計師,定義出所謂的「Danish Modern」,他更是第一個將丹麥當代風格引入國際的知名設計師,他就是出身建築卻在家具設計界稱王的丹麥設計之父——芬 · 居爾(Finn Juhl)。他和 Arne Jacobsen、Hans Wegner、Borge Mogensen 並列為丹麥四大巨匠,是斯堪地那維亞風格傑出設計師代表。「椅子不只是來觀賞的,而是被舒適地坐著。當然如果它夠好看,可以使你開心。」--- Finn Juhl, 1982
安樂椅(easy chair)是芬 · 居爾首度嘗次將舒適柔軟的墊裝椅板與外框架分離開來,使這件單椅看來格外輕巧,不僅將安樂椅提升至另一層次,更為芬 · 居爾的設計締造獨樹一格的風味。芬 · 居爾雖然是 20 世紀現代主義藝術的先驅之一,但他試圖突破當時強調「設計必須簡潔並使用純粹的幾何圖形」的格局,提倡「有機形態」:宛如動物柔軟的曲線打造出扶手和座椅主體,溫暖地擁抱著使用者,繽紛多彩的顏色組合。作為斯堪地那維亞風格最傑出的代表,芬 · 居爾的作品被稱譽為「優雅的藝術創造」。把產品的舒適度融入到生產當中,將設計中的每個元素都組合得天衣無縫。· 拍 品 精 選 ·
▲
1949年設計約60年代生產
漢斯·華格納「The Chair」總統椅
2、《just one good chair》Christian Holmstedt Olesen著 Hatje Cantz出版社;3、《HANS J.WEGNER名椅大師丹麥設計》織田惠嗣著。描述:「The Chair」是丹麥家具設計史中最著名的家具之一,它以樸素而簡單的方式總結了丹麥傳統木工與設計哲學的精髓,也是漢斯·華格納最為重要的作品。1960年在甘迺迪與尼克森第一次電視轉播的選舉辯論中,The Chair成為了最耀眼的背景之一,正因為總統們的選擇,The Chair也被稱之為「總統椅」、「甘迺迪椅」。
1950年設計約70年代生產
漢斯·華格納CH24叉形椅
出版:1、《just one good chair》Christian Holmstedt Olesen著 Hatje Cantz出版社;2、《HANS J.WEGNER名椅大師丹麥設計》織田惠嗣著。描述:CH24叉形主席橡木椅是丹麥著名設計師漢斯·華格納在1949年為Carl Hansen & Son所設計的,其靈感來自於中國明代的圈椅。華格納設計的叉形主席椅是丹麥家具設計的經典案例,也是華格納最著名的設計之一。1969年設計約70年代生產
芬 · 居爾「easy chair」安樂椅
出版:《100 MIDCENTURY CHAIRS AND THEIR STORIESLucy》Ryder Richardson著。描述:芬 · 居爾巧妙地將現代藝術與手工藝進行完美結合。其作品散發著非凡而永恆的魅力,成為皇室、博物館、奢華俱樂部和眾多名人收藏的珍品。作為斯堪地那維亞風格最傑出的代表,芬 · 居爾的作品被稱譽為「優雅的藝術創造」。把產品的舒適度融入到生產當中,將設計中的每個元素都組合得天衣無縫。不拘繩墨 · 明清古典家具專場
4月24日 20:30 開拍
▼
▲
紫檀嵌雲石方桌
長:78cm 高:81cm 寬:78cm
說明:此方桌為紫檀木製,木性緻密,紋理華美天成。桌面以格角榫攢邊打槽鑲天然雲石,邊抹冰盤沿緩緩下斂,束腰,層次分明。桌腿間設四對刀板牙條,牙條下起陽線,桌腿作內翻馬蹄足,如此造法,充分體現了明式家具含蓄內斂的風格。此器結構緊湊,妍秀清雅,用料充足,料質上成,造型古樸典雅,穩重而不失雋秀,端莊不失空靈,雖無過多雕飾,但處處凝聚匠心。
▲
紫檀高背四出頭官帽椅一組四件
長:56.3cm 高:107.5cm 寬:48.3cm
說明:此椅紫檀製成,搭腦兩端作圓頭微上翹,拱橋狀,曲線甚為柔婉,不知其始,不知其終,變化微妙。後腿上截微弧,與之相對的是靠背板做成S形三彎狀,形成變化。扶手蜿蜒前伸,鵝脖為三彎裝。省略聯幫棍,空靈雋秀。扶手出頭長短拿捏甚為適宜,恰到好處,素冰盤沿,軟屜面,椅盤三面安券口牙子,腿足間裝趕棖。此組官帽椅造型柔美大方,氣勢內斂,曲線應用甚好。
▲
清·紫檀嵌癭木茶桌
長:60cm 高:80cm 寬:60cm
說明:此桌紫檀制,桌面攢邊打槽嵌癭木,癭木木紋富有韻律,無束腰,桌面下安刀牙板,素麵無飾。圓腿落地,無棖相連,更添利落之感。此桌比例協調,秀麗挺拔,製作考究。與常見方桌相比,造型更為簡約,細節中見美感。
▲
紅木高背南官椅一組四件
長:60.2cm 寬:47cm 高:115.5cm
說明:南官帽椅為中國古典家具體系中最經典之形制。而其中又以高靠背南官帽椅的等級較高,靠背板的大材需要精挑細選,高大的靠背氣勢恢弘。家具陳設以及使用亦反映出用者的權勢地位,而高靠背南官帽椅通常為主人或顯赫賓客所坐。
▲
長:114.7cm 寬:57.8cm 高:80.6cm說明:畫桌几面以標準格角攢邊框,下裝三根穿帶出梢支承。邊抹向下逐漸內縮。束腰光素,牙條以抱肩榫與腿足結合,四方直身方材,以造型美好的馬蹄足結束。牙條邊線延至腿足一氣呵成,線條流暢力挺。四根菱形霸王棖下端以榫卯納入四足,上端承託面板下穿帶,用銷釘固定。整器造型挺拔乾淨利落,為難得精品。
▲
紅木萬曆櫃
長:86.8cm 寬 :44cm 高:157.8cm
說明:萬曆櫃這種器型,因流行於明代萬曆年間並形成定式而得名。櫃為架格和柜子的組合,上可陳設文玩,下可儲放書籍物品。因上格透空明亮,故又名亮格櫃。這件萬曆櫃以紅木為材,上格下櫃樣式,上格三面敞開,裝券口牙子,底框光素。條形銅面葉上裝吊牌,內部分為兩層,底棖下裝刀子牙板。萬曆櫃除了儲物的功能外,對家居陳設也有極大的裨益。西泠網拍 · 藝是 四月大拍
開拍24小時後次第結標
19:00 威士忌白蘭地佳釀專場
19:00 外國名人手跡專場
19:30 文房古玩專場
20:00 頌遠樓藏中國書畫專場
20:30 不拘繩墨 · 明清古典家具專場
20:30 首屆包浩斯設計家具專場
21:00 首屆當代名家書畫專場
21:30 得趣 · 文人書齋雅玩專場
21:30 茗事 · 文人與茶精品專場
4月25日
19:00 中國陳年名酒專場
19:00 影像的歷史 · 首屆籤名本影集專場
19:30 中國歷代瓷器專場
20:00 明清金石家書札小品專場
20:30 中國現當代名家油畫專場
20:30 日本器物專場
21:00 同一上款近現代書畫作品專場
21:30 掇菁 · 重要古玩藝術精選專場
4月26日
19:00 中國名茶專場
19:00 滋補養生專場
19:30 名家篆刻及印石專場
20:00 中國書畫扇畫作品專場
20:30 紫砂與茶道具專場
20:30 文房四寶專場
21:00 中國書畫作品專場
21:30 觀海樓藏古玩精品專場
21:30 歷代造像藝術專場
4月27日
19:00 古籍碑帖美術文獻專場暨高保康舊藏專題
19:00 紙幣 · 機制幣 · 古錢幣專場
19:30 中國當代玉雕大師作品專場
20:00 葉恭綽上款及舊藏無底價專場
20:30 劉開渠上款及舊藏無底價專場
20:30 風輕惟響珮 · 藝術珠寶專場
21:00 近現代名人手跡與影像藝術專場
21:30 動畫原稿賽璐璐片無底價專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