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常態化機制

2020-12-20 中國山東網

三項制度改革是國企改革中最難啃的骨頭,記者從5月15日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發布會上了解到,省國資委出臺了《加快推進省屬企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方案落實落地的意見》,目前這項改革進展良好,到今年年底前,省屬企業全面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

打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通道,催生幹事創業動力。一是構建精簡高效的管控體系。省國資委督促省屬企業去除總部「機關化」「衙門化」,減少企業管理層級,嚴控管理人員數量。截至目前,省屬企業集團總部機構精簡10%以上,最多的壓減78%。二是建立管理人員能下機制。11戶省屬企業建立管理人員末位淘汰制度,對考核結果排名靠後的按2%-5%比例實施淘汰,2019年,共有451名管理人員被降職或免職。三是積極推進市場化選人用人。2019年,魯信集團、山東重工等3戶省屬企業集團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今年,又明確100戶企業試點職業經理人制度。

暢通員工能進能出渠道,激活員工潛力。一是落實「六穩」「六保」要求。在2019年高校畢業生招聘增長40%的基礎上,2020年再增長36%,計劃招聘高校畢業生近1.5萬人。目前,已籤約高校畢業生7000餘人。二是千方百計吸引高層次人才。加大對企業引進高層次人才的考核,截至目前,省屬企業擁有自我培養院士1人,柔性引進院士25人,國家級人才工程專家29人,「萬人計劃」專家3人。三是依法依規辭退員工。省屬企業全面完善以勞動合同管理為核心、以崗位管理為基礎的市場化用工制度。對違反法律法規、違反企業規制度、不勝任工作且經過培訓或調整工作崗位後仍不能勝任的,堅決辭退。

破解收入能增能減難題,激發員工活力。一是深化工資總額決定機制改革。省屬企業普遍實行工資總額預算管理,實現工資總額增減與效益升降同向聯動,能增能減,工資總額分配向經營業績好、投入產出效率高的企業傾斜,向關鍵崗位、核心人才、高層次人才傾斜。二是突出績效導向。深化考核機制改革,將考核結果與收入能增能減緊密掛鈎。省屬企業各級領導班子成員目標績效薪酬佔比不低於70%,其他人員目標績效薪酬佔比不低於50%。2019年,山東高速9864人因考核較好,收入增長;3985人因考核不好,收入下降。三是推進中長期激勵工作。2019年開展41戶中長期激勵試點,2020年又新增154戶試點企業,共有23戶省屬企業推行了中長期激勵試點,覆蓋面從2019年的1.71%提高到8.13%。10戶省屬企業控股上市公司實施股權激勵,佔比28.6%,走在全國前列。

來源:大眾日報·山東政事

相關焦點

  • ...建立省屬企業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
    山東省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張斌介紹,省國資委出臺《加快推進省屬企業深化三項制度改革專項行動方案落實落地的意見》,今年年底前,要全面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打通管理人員能上能下通道,催生幹事創業動力一是構建精簡高效的管控體系。省國資委督促省屬企業去除總部「機關化」「衙門化」,減少企業管理層級,嚴控管理人員數量。截至目前,省屬企業集團總部機構精簡10%以上,最多的壓減78%。二是建立管理人員能下機制。
  •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 員工能進能出 收入能增能減
    今年年底前,我省將全面建立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常態化機制。  據介紹,今年以來,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嚴峻挑戰,各省屬企業大力推進「倒計時」改革攻堅。山東海洋、山東特檢、魯華能源、山東產權4戶一級企業混改工作完成中介機構選聘;今年一季度,省屬企業通過併購重組等方式獲得4戶上市公司的控股或實際控制權,4月17日中泰證券正式獲得中國證監會首發核准。
  • 管理人員能上能下、員工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這項改革將...
    楊寶龍在北大荒集團三項制度改革工作推進會上強調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改革發展部署要求上來激發企業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建立高效管理機制他強調,深化勞動、人事和分配三項制度改革是墾區集團化、農場企業化改革的重要路徑,也是激發企業活力、提高市場競爭力、建立高效管理機制的重要舉措,集團上下要解放思想,轉變觀念,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和集團(總局)黨委改革發展部署上來,完善市場化經營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全力推動三項制度改革取得實際成效。
  • 能增能減、能上能下、能進能出「三項制度」改革為企業發展注入新...
    「能增能減」幹勁足日前,記者在國網重慶潼南供電公司塘壩供電所績效公示欄上看到10月的績效公示名單,其中臺區經理周有中本月績效4000元,比最後一名高2354元。  塘壩供電所所長蔣小均介紹,實行績效改革前,所裡的工資差距也並不是很大,部分員工逐漸養成了「大鍋飯」思想,現在我們是做得多、做得好就直接和收入掛鈎,周有中在工作上認真負責,投訴率低,各項指標都保持在領先水平,已經連續「衛冕」好幾個月。
  • 員工能進能出 幹部能上能下
    「此次選聘無論從選聘崗位的級別,還是數量來看,都是前所未有的,選聘崗位甚至突破了人選身份的限制,相信能為深圳國企吸引更多具有國際視野、改革精神、市場意識、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據了解,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有限公司近年來也將市場化招聘作為員工入職的主渠道,集團員工通過市場化招聘入職。
  • 潤昌農商銀行:樹正氣 提士氣 深入推進「三項機制」改革
    優化幹部管理,實現幹部能上能下。一是打破中層幹部「鐵飯碗」。結合實際,制定《中層幹部競聘上崗暨中層後備幹部人才庫建設實施方案》,2019年4月在全行範圍內開展中層幹部公開競聘上崗,大膽啟用一批「年輕化、幹勁足、闖勁大」的青年員工,新選拔中層副職幹部25人,從副職提拔為正職12人,原有中層正職降為副職9人,解聘中層副職人員22人。二是幹部能上能下「常態化」。
  • 美容院員工管理三段式:讓員工既有壓力,又能幹勁滿滿
    好的美容門店建立的人員管理機制,讓每位員工樂在其中,享受工作的樂趣;一般的美容門店則是通過薪酬、KPI、淘汰制將員工綁在工作崗位上,不僅員工叫苦,一旦業績出現問題,老闆們也開始叫苦。 所以,如何建立一個宜人的員工管理機制,是一家門店成長的重要發展方向。
  • VIPKID在線英語減「負」增「能」,在激烈競爭中贏在最後
    米雯娟選擇為VIPKID在線英語減「負」增「能」:大幅降低獲客成本,提升單位運營利潤(UE,Unit Economic model,即單位經濟模型);優化組織規模,減少員工數量,提高人均效能。根據中科院今年6月發布的《2020年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教育市場報告》,中國在線青少兒英語培訓市場包括北美外教一對一、菲教一對一、小班課、大班課和輕課等產品模式。
  • 《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解讀
    會上,省人社廳副廳長洪長春強調,省國資委出臺的所出資企業工資總額管理辦法及實施細則是省屬國有企業收入分配領域的一次重大改革,是有關部門在收入分配領域深入調查研究的重要探索成果。各單位要高度重視積極推動辦法和細則的落地實施。
  •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李宗勝:建立農村法律服務常態化機制 2020-05-28 02:1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建立快速反應的市場管理機制
    市場信息千變萬化,企業需要建立一套快速反應的管理機制,方能保持靈敏的嗅覺,及時獲取有用的信息。 以一種強大的監督措施和獎懲制度,促使每一位員工全心全意地投入自己的工作中,最終產生務實、高效的執行力。 在這個過程中,管理人員要身先士卒,起到領頭人的作用。把握方向和大局,及時解決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糾正出現的偏差和錯誤,積極引導廣大員工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促進企業發展。
  • 國家電網轉向戰略+運營管控模式,放管賦能這次真來?
    結合公司實際,構建「戰略偏運營型」的管控模式、網格化賦能的組織形態,建立靈活高效的市場化經營機制,推進管理人員能上能下、推進員工能進能出、推進收入能增能減。戰略偏運營的管控模式被提到一個高度,也是能源央企首次提出。國家管網和國家電網的業務有相似性,都是具有自然壟斷性質的能源輸送環節。不過,國家電網樹大根深,從2002年電改算起,已經快20年,電網覆蓋度高。
  • 《學 頭條》任正非憑什麼能讓華為這麼成功?人才管理機制!
    信息來源:吳建國、學 頭條網絡情報中心 學 頭條 導讀 任正非憑什麼能讓華為這麼成功?人才管理機制! 華為從6名員工創業的小企業,到突破7000億元營收、19萬員工的世界信息與通訊領域前三。華為靠的是什麼? 1997年,在《華為基本法》的起草過程中,一位教授曾經問任正非:「人才是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任正非答道:「人才不是華為的核心競爭力,對人才進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楊峻松:搭建人與企業正向促進機制
    Q:從一個企業家的角度,您覺得當下在中國企業管理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改革開放後,各類先進的管理理念不斷輸入,中國加速「追跑」世界。這其中湧現出了一大批優秀的中國企業,平安也是其中的一個代表。在百萬級員工規模下,平安以極致化精細管理、跨界協同作戰能力、令行禁止的高效執行以及深入骨髓的創新基因等特質成為超大規模組織的中國式管理範本。
  • 新時代 向深化改革要效能——陝西金控集團體制機制改革紀實
    圍繞「三項機制」,陝金控建立了能上能下、能進能出、收入能增能減的市場化機制;從2018年開始,集團市場化改革刀刀砍在要害,有1名高管因履職能力不足被解聘,有6名中層被免職或調整序列,壓減不適應崗位要求的員工45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