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教子給我們的啟示:忘掉身份,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和價值

2020-12-23 小屁孩的好媽媽

彼得是備受關注的「富二代」,因為他是「股神」巴菲特的兒子。也許因為有個巨富老爸,人們自然認為彼得的人生起點很高,沒有謀生壓力。對此,彼得給予否認,「小時候我走著上學,沒有車接車送。離開大學後,我便開始獨立生活,不僅要負擔音樂工作室的開銷,還有房貸的壓力。」彼得-巴菲特說

巴菲特說,有一個「股神」爸爸當然很幸運,最幸運的就是從這個「股神」爸爸那裡學到了一套處世哲學——人生得靠自己打造。巴菲特的教育方式讓彼得體驗到了對愛和尊重——父巴菲特給了兒子去獲得成功的機會。」

請不要叫我 「巴菲特的兒子」

父親從未給他寫過一張支票他從未向父親請教投資理財

彼得·巴菲特有著與父親渾然無關的頭銜——美國著名音樂人、艾美獎獲得者。與商人老爸的睿智精明不同,彼得身上充滿了藝術家氣質。

但對彼得而言,父親是無法迴避的話題,《做你自己》這本自傳就展現了他的人生經歷及父親對他種種的影響。「我父親沒有給我寫過一張支票,我離開大學校園後,不僅要還房貸,還有音樂設備等貸款要還。」

其實彼得20歲左右,父親的財富就被世界津津樂道,「但他從來沒有改變過自己的生活方式,每天做著自己熱愛的工作。我父親一直跟我們說,幸福快樂是你要追求的,金錢是跟隨著你的幸福和工作而來的,而不應該引領你的工作。」

巴菲特在給兒子自傳的序言裡說,其實出生在富有的家庭不一定是含著金湯匙出生,有可能是帶著一個金匕首,它可能是一個雙刃劍。正因如此,他為教育孩子花了不少心思。

老巴菲特給予孩子最大的財富,就是教他們去尋找自己的人生和價值。彼得還說:「我從來沒有真正請教過父親投資理財方面的事情,他也沒有主動跟我談。」

為什麼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

「為什麼沒有繼承父親的事業?」相信每一個人都會問他這個問題,彼得回答說:「我和父親都在做自己所熱愛的事業,因此可以說我繼承了父親的信仰:享受每天所做的,便是真正的成功。」「金錢是副產品,真正重要的是工作的實質」,價值觀才是最穩定的貨幣。彼得認為:選擇薪水低但能給予自己更大滿足感的工作。金錢並不能買來幸福,而人的價值觀才是最穩定的貨幣。誰希望犧牲自己的快樂,去過毫無意義的生活呢?

總有一種方式可以兩者兼顧。你可以在解決溫飽的同時,還走在追求夢想的路上。就我個人而言,我熱愛創作音樂,而為了謀生,我要為電臺的商業廣告譜曲。當然我並不認為這是我人生最大的目標,但它卻成全了我既能創作又能謀生的需要。此外,我對生活的需求很低。

小巴教子

彼得-巴菲特不僅從老爸那裡學會了「做你自己」的人生哲學,還將它傳遞給了女兒。 「我有兩個雙胞胎女兒,她們都30多歲了,在舊金山的零售店裡做售貨員,自食其力。」彼得-巴菲特認為,教育孩子的核心不是要把什麼東西灌輸給孩子,而是為孩子提供充滿愛的自由空間,讓他們過有創造性的生活。彼得:我的雙胞胎女兒已經三十多歲了,我很快要做外公了。兩個女兒在舊金山的零售店裡做售貨員,她們自食其力,也過得非常快樂。我認為,教育自己的孩子,讓他們能做自己,讓他們有創造性地開創自己的生活,而不是把我們的意志強加給他們。

可以說彼得把父親的教育方式完全的繼承了下來,巴菲特對於兒女的教育也是非常有方法,巴菲特說:如果你給他們足夠的錢,讓他們隨心所欲的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會讓他們一生都碌碌無為。而我能留給他們的將是比任何財富都有價值的——我一生的經驗。

在兒女遇到困難的時候,巴菲特會用自己的經驗和智慧為他們做開導。他經常會講一些小故事,通過故事來讓孩子們懂得一些道理。有人總結了巴特菲為兒女解決問題和傳授方法的信件,編成了《巴菲特給女兒的一生忠告》這本書,書中一共有56個忠告,其中包括了為人、處世、性格、事業、財富等方面的忠告。

在書中有這樣一段話:

曾有美國記者採訪巴菲特,問道:「您把大部分財富都捐出去了,您會給您的孩子留下什麼呢?」巴菲特回答說:「我已經把最珍貴的財富給了我的子女。」,他坦言:「億萬財富並不能給人帶來多少能力和成長,反而會消磨人的激情和理想。從一定意義上講,金錢只不過是一串毫無意義的數字罷了,只有樂觀、自信、勇敢、勤於思考的性格才能收穫快樂和豐富人生。」

這不僅僅是一本家書,更是一本智慧書,處處充滿著人生哲理。可能我們成不了巴菲特,但每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大多都是相同的,你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而且大人們也同樣適合,工作或者事業上遇到困難了,都可以在書中尋找你想要的答案。

所以這本書不管是教育子女還是自我進步,都非常有幫助,感興趣的可以點擊看一看了解更多!

相關焦點

  • 方舒明:巴菲特抄底策略對A股投資者的啟示
    他的成功投資策略能給A股投資者帶來那些啟示?不要迷信所謂的專家巴菲特說,他不擅長預測宏觀經濟,一些經濟學家、股評家的稱號就比算命先生好聽一些而已。巴菲特和他老師格雷厄姆幾十年的投資經驗證明,世界上還沒有任何人能準確預測股市的升跌,因為國際形勢變幻莫測,人性的恐懼和貪婪也難以估量!
  • 世界級投資大師巴菲特與索羅斯同時看衰美股,給我們什麼啟示?
    巴菲特此次賣出美股眾多公司立刻引起軒然大波,顯然,巴菲特是目前投資界最成功的大師,人家是真正能穿越多輪經濟周期,且每次都證明自己是正確的神級選手。所以他老人家在世界範圍內擁有眾多簇擁,大家也都在密切關注股神的調倉動作。
  • 我們原來所不知道的巴菲特(下)
    範衛鋒覺得,巴菲特從未認真地想過子承父業(他曾經試著培養彼得,但那時已經太晚,彼得痴迷於音樂,對接班興味索然)。相比之下,摩根家族、洛克菲勒家族的教育,比他成功得多,當然,這是從一個投資者的身份去想。也許在其他人看來,做一個有錢的快樂凡人,比一生為了做大數字而奮鬥的巴菲特,要有趣得多。也許從家族的角度來說,巴菲特是個成功的兒子,但卻是一個失敗的父親、失敗的丈夫。
  • 巴菲特給年輕人的10條人生秘訣!
    為方便學習,我們從書中整理出了十條箴言,能夠彌補你錯過的所有股東大會,其中記載了他們的數條投資智慧,也有人生道路上的哲學,對專業投資者與普通人都大有裨益,方便從中獲取收益,在下一個金融危機來臨時,坦然面對。如果說,巴菲特和搭檔查理·芒格是我們這個時代最偉大的投資人,沒人會提出質疑。
  • 沃倫.巴菲特的價值模型
    沃倫巴菲特也許是現在世界上最成功的投資者。
  • 每天靜讀一本書:《巴菲特傳》
    羅傑曾對巴菲特進行長期研究,掌握了大量一手資料。他兼有投資者的專業和財經記者的敏銳,因此,羅傑的這本《巴菲特傳》堪稱股神傳記中的經典之作,可讀性極強。 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翻開這本書,去領略投資巨人的風採。 1.
  • 努力去尋找屬於自己的價值
    在當今的社會上,每個人都在找尋自己的價值,那麼你覺得你的價值點是什麼?每個人的價值點從來不分大小,哪怕是一個很小的價值點,都有可能讓你在社會上立足。只要你善於去找尋屬於自己的價值點,那麼你就可以不平凡。
  • 做中國的隱形巴菲特——《巴芒演義》讀後感
    但巴菲特深入研究後發現,色拉油醜聞並未影響運通的銀行和客戶對運通旅行支票和信用卡的信任。因此1964年陸續投入1300萬元買進,在1968年清倉,盈利估計在2至3倍。雖然不屬於菸蒂股,也未考慮企業的清算價值,但此案例仍是「利用市場先生情緒,在明顯低估時買入,待其回歸合理後賣出」的格雷厄姆思想。不過,這個案例已經存在巴菲特尋找優質企業的萌芽。
  • 巴菲特給兒女的忠告:人生太難?知道這兩句話,讓你從中受益!
    巴菲特作為第一個因為「炒股」而登上世界首富的人,一直被人們稱作是「股神」。但是巴菲特的成功,不僅僅是會炒股票、投資。他對於自己的人生一直都有自己所遵守的信條。在後來給子女的忠告中不難看出,巴菲特十分看重對子女的教育。
  • 兩萬字深度起底股神巴菲特的傳奇人生
    巴菲特的人生,是一個人人都想探究的傳奇。他和查理·芒格的絕世友誼,堪稱世界商業史上朋友合作的最佳典範,令每一個想找商業夥伴或人生知己的人都羨慕不已。他幾十年公開保持一妻一情人的三人婚姻生活,卻居然沒有引起人們的注意,更沒有招致道德上的指責。作為全球最有錢人之一,他依然還住著60多年前花3萬多美元買的小房子,自己開著便宜的小汽車去上班。
  • 《三十而已》給我們的3個人生啟示,當你悟透了,也就明白了人生
    我覺得我們看一部電視劇,不應該只是被它的劇情帶動情緒,而是在看劇的過程當中,學會思考人生,並從中提煉出一些對我們比較有用的人生觀或者價值觀。這樣追劇才更有意義和價值。 雖然它只是電視劇,故事都是編的,但大部分故事其實都來源於生活,其中不少劇情在我們的現實生活當中有相似的,我們或多或少都能從裡面的人物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
  • 《巴菲特傳》讀書心得
    在2020年總結中,我給自己定了每月閱讀1-2本書的目標,這個月讀了兩本書,一本是塞斯卡拉曼的《安全邊際》,一本是羅傑·洛溫斯坦的《巴菲特傳》,安全邊際這本書有部分內容是關於債券的
  • 《巴菲特&索羅斯傳》:不同的賺錢風格,同樣的精彩人生
    巴菲特和索羅斯這兩位大名鼎鼎的投資之神,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這兩位就像《指環王》中的兩個人物:甘道夫和薩魯曼,兩位白髮老人,一個明朗,一個黑暗,同樣都法力無邊。雖然他們的投資風格截然不同,但這並不妨礙他們成為金字塔尖的人物,成為載入史冊的重量級大咖。
  • 巴菲特告誡兒女:深陷落魄迷茫時,就去做這2件事,早日有所成
    人生就像過山車,總會經歷許多坎坷,但我們依舊還要去面對,可要怎樣做又是一件令人頭疼的事。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美國著名的投資家和企業家,被眾多投資者稱為「股神」,早在2008年,巴菲特就以620億美元的淨資產,登頂世界首富。
  • 巴菲特告誡兒女:人生在世,記住這2句話,勝過繼承億萬財富!
    除了天賦和運氣兩方面,巴菲特的成功還有一個不可忽視的原因就是善於總結。善於為自己的成功尋找捷徑!1.閱讀是最值得投資的活動餘秋雨曾說:「閱讀這件事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遲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擾。」巴菲特更是酷愛閱讀,如今90歲的他依舊將80%的時間用在閱讀和思考上,巴菲特曾這樣概括他的日常工作:「我的工作是閱讀。」
  • 巴菲特的數字人生
    / 1 / 2美分 6歲時 巴菲特開始兜售口香糖 每包口香糖賺2美分 / 6 / 50萬美元 1957年 巴菲特成立巴菲特投資俱樂部 掌管的資金達到30萬美元 到年末則升至50萬美元
  • 從《將夜》境界看價值投資,巴菲特27歲達知命境巔峰
    不惑:掌握了一些元氣的運行規律,並能控制自己的本命物。洞玄:對元氣的理解更加深刻。知命:完全掌握元氣的規律,甚至能預知元氣的運作,可以預判對手的攻擊,也稱知天命。初識和感知兩個境界是廢柴,對戰鬥實力幾乎沒有提升。不惑也只是比常人多了一個自己可掌控的本命物而已,威力有限,如果是戰鬥經驗不足的不惑者,甚至連一個不能修行的勇猛戰士都不如。
  • 亞哈的悲劇,是所有忘記自己身份和價值之人的悲劇!
    而他心持兩意的真正原因,就是因為他不認識神,所導致的身份錯位和價值缺失。當他失去了神創造男人的擔當和責任的時候,自然就被他的妻子耶洗別控制和聳動。拿伯事件就是他們混亂關係的證明,我們今天的默想就是要從這個事件中,看到神創造的奇妙規律。
  • 巴菲特告誡兒女:人生在世,養成這3種習慣,勝過繼承億萬財富
    如今的社會就是一個「名利場」,當你跨進這個名利場,所有人都在不停地追名求利,更有甚者,甚至會被名利驅使去做一些違背社會公德的事情,正所謂,「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人生在世總不能離開的一個字就是「利」。
  • 「股神」巴菲特:關於人生,我的3點忠告
    但說實在話,和巴菲特共進午餐,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所以今天,阿胖帶來了巴菲特的3點人生忠告,這些忠告巴菲特曾傳達給他的後代,也使得他的後代都活的非常不錯,相信對你也一定會有幫助01在有些人看來,巴菲特這樣是跟不上時代,但實際上,巴菲特這樣的原則,其實能夠讓他做到幾乎穩賺不賠。如果我們能夠以巴菲特這樣的原則來行事,你會發現自己的成功概率會高上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