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微博上看到印小天被騙婚的消息,我震驚了。如今娛樂圈的新聞五花八門,一次又一次挑戰我的認知。
一直對印小天印象深刻,在我的大學時期,他幾乎是我身邊每個女同學的夢中情人,如今沉寂了幾年,再出來居然是因為被騙婚?
這人生過得比他演的電視劇,絕對還要精彩百倍。
仔細去了解了一下他的劇情,細節也是讓我目瞪口呆。
他的妻子哈琳娜自稱是天津醫科大本科生、中央財大研究生,爸爸是廳局級國企老總,家底不菲,在北京還有一套房,嫁妝就有100萬。
再加上哈琳娜長得漂亮,比印小天小10歲,身高又有1米7,一個有著頂級配置的白富美,讓印小天一見鍾情。
兩人談了幾個月的戀愛,哈琳娜就懷孕了,接著火速領證結婚。
可是印小天的父母在兒子結婚之前,就已經發現了哈琳娜的學歷造假,原來她只是天津武警醫學院的委培生,家世也造假,家裡只是有個早點部,並沒有她說的那麼有錢……
但因為哈琳娜已經懷了孕,沒法再回頭,就只能一再容忍她的欺騙,繼續把幾百萬的彩禮給了,讓兒子把婚結了,把日子過下去。
然而,婚後他們並不幸福,各種爭執和磨合,孩子生下沒多久,兩人就分居了。
哈琳娜更是到法院起訴離婚,1歲多的兒子判給了女方,印小天要分350萬給哈琳娜,每月給1萬5千元的撫養費。
最像電視劇裡寫的狗血劇情,是兒子自滿月以後到現在一歲多,印小天和他的父母竟然再也沒有見過。
哈琳娜直接帶著兒子人間蒸發。
從頭到尾,印小天像做了一場夢,結了一個假婚,娶了一個假老婆,生了一個假兒子,最後,夢醒了,什麼也沒有,還白白損失了近千萬。
讓印小天會做這個夢的,是他的那對傳統父母。印小天的婚姻大事,無時無刻不充斥著他父母的影子。
印小天甚至在接受採訪時就說:「我是一個小時候特別乖的人,我父母,我老姨告訴我25歲之前別談戀愛,我大學四年就真的沒談。」
他的媽媽甚至說,別找圈裡的,最好找學醫的。為什麼要找學醫的?身邊人說是因為,他媽媽覺得學醫的可以照顧印小天。
印小天的爸爸也對未來媳婦有要求,希望兒子能找1米7以上的。
再加上印小天的父母都是大專畢業,印小天又是藝術學院畢業,兩個老人都希望找個高學歷的兒媳婦來彌補這個缺失。
這麼算下來,秉持著這些擇偶條件的印小天,難怪在娛樂圈緋聞極少,到36歲都還沒有個正經的女朋友,直到遇到朋友介紹的哈琳娜。
她的條件仿佛是量身定做一般,全方位符合印小天父母所提的所有條件,很難說不是針對印小天在包裝自己。
可印小天卻想不到那麼多,他只知道這是他父母想要的兒媳婦,也就是他想找的人生伴侶。
印小天遇到這樣的騙婚,好像奇葩到極點,沒幾個人有類似體會,可在這其中,我還是聞到了熟悉的味道。
許多上一輩父母,不都熱衷設置各種條件讓兒女去相親嗎?
在金星主持的「中國式相親」裡,年輕人帶著父母找對象,大家都把條件一一列出來,整場節目變成了條件比拼的匹配遊戲,引來了網絡上的一大片罵聲。
但又怎樣呢?我公公婆婆,爸爸媽媽,都守在電視機前,看得不亦樂乎。條件越奇葩,節目越好看。
他們都是不讓孩子在學校談戀愛的父母,也是孩子大學一畢業就催相親和結婚的父母,在他們眼裡,「愛」就等同於那一個個奇葩的條件,只要條件匹配,「情」就自然來了。
當年我心裡無比鄙夷他們的膚淺,可是這些年,隨著我的女兒們漸漸長大,我卻又漸漸理解了他們的「膚淺」。
他們不過是害怕兒女受傷罷了,小小年紀戀愛會受傷,失戀會受傷,相親不會挑人會受傷,結婚娶錯了人會受傷,一切聽我的,你才不那麼容易受傷。
《歡樂頌》裡關關媽媽一聽女兒找了男朋友的反應,眉頭緊皺,碎碎叨叨,緊張又擔心,都是多麼熟悉的表情啊。
我有兩個女兒,一想到她們終有一天要長大離開我,愛上其他人,我也會害怕她們受傷。
可不讓她們在大學談戀愛,在她們工作以後,又用條條框框去左右她們的選擇,也不能保證她們一定就不會受傷害。印小天就是最好的例子。
我想,從小就逐步教會孩子對人的基本判斷和眼界標準,會讓她們自己學會遠離不合適的圈子。
這些都不是靠外在的膚淺條件去評判的,靠的還是做父母的,言傳和身教。
前段時間,拍爸一個人去徒步挑戰了哈巴雪山,爬到了4800多米的高度。
出發之前,他在微信上跟我說,他這麼做,是想讓兩個女兒知道,什麼是勇敢,什麼是擔當,什麼是男人,遠離那些庸俗的人,遠離那些低級趣味的人,以後在選男朋友的時候,眼光自然會好很多。
我遠在美國,也被這個父親感動了。心底仿佛湧起了一股力量,想到有這樣的父親教出來的女兒,我也會相信女兒長大以後看人的眼光。
可即便如此,戀愛都是需要學習和嘗試的,免不了傷害和挫折。
但挫折也教人成長,教人懂得愛,教人取捨,教人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我們剝奪了孩子在戀愛中學習的機會,也更容易讓孩子在婚姻中補課時,付出更沉重的代價。
想想印小天吧,如今已經是一個39歲的中年離異男子,一想起這段婚姻中受到的傷害,想見而見不到的兒子,他要用多久去療傷,要多久才能走出陰影。
奇葩說的傅首爾曾說,生而為人,沒有低到塵埃裡的那一刻,你又怎會知道愛為何物。
當我們的孩子戀愛了,要相信他們內心有自己一套看人的標準,讓他們自然地體會戀愛的歡愉和挫折,他才會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他也才會成為他自己。
等到那時,我們要做的,不過是尊重孩子戀愛的選擇,給一些力所能及的建議,告訴他,如果選錯了,受傷了,別怕,家永遠是你的後盾。
讓那些條條框框的擇偶條件,見鬼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