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待我滿月回門來, 親自上門叫聒噪。
結婚是一件非常喜慶又幸福的事,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婚姻是人一生中的最重要的事之一,迎娶自己心愛的姑娘,是一件非常隆重的事。當然,儀式感對於女孩子,沒有不喜歡的,儀式感越重,證明該女子越重要。從古至今,我國傳統的結婚儀式,有很多規矩,要遵守很多禮儀,新娘子「三天回門」習俗,流傳到了現在,這習俗究竟有何寓意?仔細想想,古人的心思還是非常周到的,那這又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為了延續香火,男子在年齡差不多的時候就要娶妻生子,找到合適自己,並且心儀的女子,見過父母后,經過雙方父母的滿意,最終才能順理成章,名正言順地步入婚姻的殿堂,成家立業這是一個男人最重要的事了吧。然而,在古代的時候,古人對於成親是十分重視的,那時候,男女到了15歲左右,父母就會請媒婆,說一樁好的婚事,找一個滿意的人家。而這並沒有經過他們本人的同意,甚至在結婚前,連一次面都從未見過,直到結婚當天,進入洞房,掀開蓋頭時,才知曉對方模樣,雖然這種對於雙方來說,並不公平,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他們無法抵抗。
由此可見,古人對於婚姻是十分盲目的,那些媒婆為了得到更多的好處,收取錢財,花言巧語地撒一些慌,如若遇到好的,那自然是幸運,若不幸,到最後,毀掉的是兩個人的一生。隨著時間的流逝,進入21世紀後,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許多年輕人,都有「恐婚」感想,這是一種對於婚姻過度擔憂懼怕的症狀,因為現在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很多人想在大城市裡生活,可是房價和車子都很貴,沒有穩定的收入,將來有了孩子,生活就會更難,再加上現在社會中並不缺少高學歷的人,想要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實屬難得。
時代的進步,人們的思想逐漸變得開闊,很多人認為,並不以結婚生子為自身的任務,他們更多的是追求自由,但是大部分的人也成功地進入了婚姻的殿堂。雖然現在現代婚禮並沒有那麼繁瑣,但是好的習俗還是被傳承了下來,比如婚禮上喝交杯酒,古時候人們稱這種叫喝合巹酒,巹是一種用葫蘆一分為二製作而成的盛酒水的器皿,一個葫蘆做兩個瓢,合在一起就是一個完整的葫蘆,這也寓意新婚夫婦百年好合。
而新娘「三天回門」,即在新婚夫婦結婚三天後,新郎要陪伴著新娘回到娘家,拜訪嶽父嶽母。這短暫的三天,對於新娘來說意義非凡,古時候,女子回娘家的機會非常少,或許在這三天過後,就將與父母分離,嚴重的可能一輩子都要在夫家相守。
結語
當然,新娘三天回門的說法是有深刻含義的,古時候,男女結婚幾乎是見不到面的,所以更別提先戀愛再結婚了,兩家親戚的關係就需要在回門時候多多加深。同時允許新娘回娘家三天,一是可以向娘家尋求心理的安慰,二是可以讓新娘得到更好的休息。古代的時候,夫妻二人在娘家是不能同房的,因為他們覺得這會讓娘家衰落。而處於各種各樣的考慮,所以古代人的想法還是挺周全的。
圖片源於網絡,如若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