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長的國慶假期結束後,免費榜上突然殺出了一款意料之外的作品。
10月13日,B站遊戲發行的《魔法紀錄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下文簡稱《魔法紀錄》)簡中版手遊在全平臺上線,隨後登頂國區App Store免費榜,並持續霸榜多日。
說起B站遊戲最令人期待的IP手遊,有著《魔法少女小圓》(下文簡稱《魔圓》)IP加持的《魔法紀錄》一直是繞不開的討論點,自B站遊戲宣布代理以來,它成為了無數B站用戶及粉絲期待的作品,一直保持著可觀的熱度。
但有些不同的是,《魔法紀錄》並非是傳統的IP作品,它的定位是《魔圓》的外傳,承載了相同世界觀下不一樣的故事,這意味著這款遊戲在高度還原原作細節的同時,還會呈現有關外傳故事的更多內容。
作為粉絲而言,老面孔和新內容的結合,確實是這款遊戲的值得期待的亮點所在。這樣看來,或許它會是一款不太一樣的IP改編遊戲。
一、「鎮站之寶」,現象級經典IP
時隔九年,《魔法少女小圓》依舊是那一部讓人聽見名字就眼前一亮的作品,這個帶著幾分稚氣的名字儼然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的「信仰」。
自2011年《魔圓》正篇動畫播出以來,這部由新房昭之執導,虛淵玄編劇,SHAFT製作的原創動畫,因其社會影響有目共睹,藝術成就有口皆碑,在眾多獎項評選中頻頻拔得頭籌,成為日本獲獎最多的TV動畫,同時銷量和口碑都達到了絕大多數動畫難以企及的山巔。
在當時,顛覆「魔法少女」題材的故事劇情與極其獨特的美術表現手法,是《魔圓》成為現象級作品最為關鍵的原因所在。
無論是用與傳統相似的元素做出與傳統相反的風格,以反差感來顛覆「魔法少女」這一子供向「合家歡」的題材;還是內涵隱晦,採用「珂拉琪」這種極其抽象主義和超現實主義的美術風格,我們都很難相信它會是一部接近十年的老番,一部魔法少女題材的作品,甚至影響了此後無數的動畫。
(美術手法「珂拉琪」)
儘管用「黑深殘」「致鬱」這些詞來形容《魔圓》這部動畫可能有失偏頗,但毫無疑問,它是B站最經典,時至今日依舊被人稱道的「鎮站之寶」之一。從正篇動畫到續章劇場版在B站都有著接近滿分的評價,口碑爆棚。
2018年8月,B站遊戲宣布代理《魔法紀錄 魔法少女小圓外傳》手遊;同年秋季,日本官方也宣布遊戲TV動畫化決定並於2019年推出。這兩個消息一經放出就在國內各大ACG論壇引起了一波熱烈的討論——獲獎無數的《魔圓》的外傳,自然承載著大家不小的期待,國服玩家也終於有機會能一覽這款遊戲內容的全貌。
今年《魔法紀錄》動畫一經上線,就贏得了粉絲們的一致認可。在開播的第一天,其熱度便已經在推特趨勢上登頂,同時在B站番劇中,也不出意料取得了壓倒性的好評,這足以證明無論是日本亦或是國內,這款作品都依舊保持著相當程度的關注度。
二、高度還原細節的「外傳」遊戲
在上手遊戲之前,我了解到《魔法紀錄》遊戲使用了不少《魔圓》動畫的原班人馬。
角色原案由蒼樹梅擔當,小圓臉的人設還是那個熟悉的味道;遊戲動畫為SHAFT團隊製作,還原系列動畫風格;而此前打造出動畫獨特美術效果的劇團狗咖喱(泥犬)本次在遊戲中除了美術的工作外,還負責了大量設定和劇本方面的工作……這個陣容也確實可以說明,這是一款近乎原汁原味的《魔圓》手遊。
值得一提的是,遊戲完全繼承了原作中名為「珂拉琪」的美術風格。
所謂「珂拉琪」,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拼貼美術風格。給各種從現實生活中取材的事物原型進行異化抽象演變然後拼貼在一起,最後變成可愛的形狀。然而原作中本身營造的氛圍就十分緊張,這使得極具抽象主義與超現實主義可愛的畫,在不知不覺中變成了略顯陰森的恐怖形象。
《魔法紀錄》遊戲中使用了原作中同的「珂拉琪」美術手法,來表現《魔圓》世界觀中特有的「異空間」美術風格以及怪異的魔女與使魔們,這是玩家最能夠直觀感受到的一種切實的細節還原體現。
(僅在戰鬥中就能一覽無餘熟悉的美術風格)
遊戲從劇情到遊戲戰鬥,都一定程度上還原了這種拼貼美術的風格,此外引用傳說與童話故事的魔女設定、與眾不同的原創魔女文字,都得到了進一步的使用。這些內容也將《魔法紀錄》這款遊戲的美術質量拉上了一個層次,《魔圓》系列的美術風格一直是經得起品味,耐得住推敲的,這款遊戲也不例外。
從遊戲staff到美術風格的高度還原,《魔法紀錄》這款產品的誠意確實到了,設計上也相當嚴謹,但在這層層的還原中,我們也能看到一些不一樣的內容。
首先,是劇情設定上的差異之處。儘管我們能在遊戲中發現不少熟悉的角色,但《魔法紀錄》的劇情並沒有跟隨著正篇的劇情走,進行一次又一次的輪迴,相反,它處在一個相對獨立的世界之中。
(「在這座城市,魔法少女能得到救贖——」)
故事講述了在異變逐漸蔓延的神濱市,主人公彩羽尋找妹妹的故事。而在這個城市之中,「傳聞」成了魔法少女的構成要素,魔法少女不再受詛咒影響,不會因為靈魂之石汙濁而成為向人類復仇的魔女,甚至能使用魔女的力量。
這對於《魔圓》系列的故事來說,無疑是一種突破,更進一步細緻地解釋了這個世界魔法少女的百態,神濱市的存在也為解決魔法少女承擔「願望」的後遺症提供了可能,宏觀且差異化的劇本構造,也說明《魔法紀錄》有顛覆正作故事的可能性。由此延伸,在遊戲中魔法少女能進入半魔女化釋放技能,玩家能夠感受到最具魄力的角色半魔女化演出。
我們常會思考拋開「小圓光環」,《魔法紀錄》還會剩下什麼?但誰都知道,這是個偽命題。做到對原作IP的高度還原,是IP改編向遊戲最重要的一步,不同的改編作品都會面臨一定還原上的難題,而在這款遊戲裡則體現在了劇情的延續與創新,以及美術風格的還原。
事實上,這款遊戲雖然IP承自《魔圓》,但從新元素、新內容、新角色來看,它又與傳統的IP改編作品不同,更像是一部基於原作世界觀背景上的全新作品,也確實符合「外傳」的定位,值得玩家細細品味。
三、大IP、強發行、挖細分,B站遊戲操刀IP作品的能力越來越強了
現在來看《魔法紀錄》手遊的上線,更加證明了B站遊戲做IP作品的傾向。
當然,這並非B站遊戲第一次發行IP作品。《FGO》自不用說,《公主連結》《Bang Dream》也讓人印象深刻。而在早前發布會公布的《寶石幻想:光芒重現》和《靈籠:火種》,以及之後首爆的《刀劍神域黑衣劍士:王牌》,這一系列的IP作品都證明了B站遊戲想要布局構建IP陣容矩陣的想法。
《魔法紀錄》上線,明顯看出的是B站遊戲獨特的IP作品發行思路。它更傾向於滿足B站用戶、二次元用戶的喜好傾向,並且許多的宣傳內容其實都已經早已鋪開,在上文我們也提到,這款遊戲早在兩年前就開始積累國區粉絲用戶,而今年年初的《魔法紀錄》動畫,也先於遊戲在B站上線,這也是為何這款遊戲在單日並不需要龐大的宣傳便有客觀數據的原因。
另一方面,從這些IP作品的原作本身出發,也不難發現這些作品是最適合B站用戶的,這也便是這些IP作品之所以適合B站遊戲運營的原因之一。以《魔圓》這個IP來看,這一系列的作品自國內上線番劇以來,就與B站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因此《魔法紀錄》的代理與上線,某種程度來說也是一種必然,這也說明了B站對於用戶滿意度的重視。
但更進一步來講,相應IP作品的推出,用戶是否買帳?玩家的評價又會如何?這始終還得依託於遊戲成熟的玩法與細節還原度的高度結合。而《魔法紀錄》這款手遊的IP作品思路相較特殊,它帶給了玩家很多的「熟悉感」,這些熟悉感可能是來自於美術方面,也可能是那些老角色和承襲的世界觀設定;但更多的,還有新鮮感,新角色、新元素、新內容,都證明了這款手遊並非只是一款卡牌收集,它有著濃重的故事性,甚至可以作為一部獨立的作品——熟悉感與新鮮感交融,才是賦予二次元玩家情感,推動IP作品前行的依託所在。
可以說,《魔法紀錄》產品的嚴謹與誠意是得到保證的,這款產品穩紮穩打的步調,也象徵著B站遊戲在發行IP手遊上走出了更為堅實的一步,我們也期待《魔法紀錄》未來的表現。
——————— End ———————
行業交流 /行業爆料 / 商務合作:
請加微信 cxx2744 或 QQ 359859595
加入「手遊那點事」微信交流群:
請加群主微信 curab_b 或 yukochan97
內容投稿:
請發郵箱 helinyu@syko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