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9年12月,中國總人口已超過14億。儘管印度的人口增長迅速,但目前中國仍然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隨著中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口紅利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有力助推劑。從遍地開花的便利蜂便利店就能看出,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消費觀念也在不斷變化提升,居民收入也增長了不少。
在80年代的時候,「萬元戶」是非常罕見的。如果你的家庭是一個「萬元戶」,那麼在那個年代甚至有可能是「村首富」了。而到了2020年,「萬元戶」可以說變成了貧困戶。即使是在農村,有100萬資產的,甚至有100萬存款的人都不算少。
那麼問題來了,如今賺錢是不是很容易?月薪超1萬的人是不是很多?
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家庭獲得並且可以用來自由支配的收入。從人均可支配收入來看,2019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0733元,平均每月為2561元。從平均工資來看,2019年城鎮非私營平均工資為90501元,相當於月薪7542元;私營單位平均工資為53604元,相當於月薪4467元。
此前,有人說只要你月薪達到了5000元,那你就超過了全國90%以上的人。從上面的工資水平來看,完全有可能。
2020年5月底的報告顯示,中國仍然有6億人口處於中低收入水平,有些人的平均月收入只有1000元左右。這個數字對很多人來說是令人難以置信的,因為即使在二三線城市,人們的月薪也普遍超過2000元以上。
如果你的月收入能達到3000元以上,則可能超過全國70%的人口。
那麼,這6億中低收入人群在哪裡呢?
農村肯定是佔據大頭的。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42359元,合月均收入3530元;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16021元,合月均收入1335元。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數14389元,合月均收入1199元。結合60.6%的城鎮化率可知,中國農村居民規模達到5.516億,整體月均收入為1335元,而其中的2.758億人,月均收入低於1199元。
從區域分布的角度看, 2019年中國東部、中部、西部和東北四大區域板塊,農村居民每個月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為1665.7元、1274.2元、1086.3元和1279.7元。其中,中部、西部和東北地區均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2018年10月,中國開始實施新稅法,個人納稅起點也從原來的3500元提高到5,000元。根據數據,自從提高稅收起徵點以來,繳納個稅的人次則從1.8億人降至6512萬人,這意味著中國只有6512萬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
根據北師大中國收入分配研究院發布的數據,中國14億人口中,月入5000-10000元的人次為6328萬人,月入過萬的人群總數為854萬,其中月入超2萬的僅為70萬人。14億人中僅有854萬人月薪過萬元,這相當於在1000個人中,只有6個左右的人月薪在萬元以上,這個「答案」令人難以置信。
由此可見,月入過萬的人並沒有大家想像中那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