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新型冠狀病毒的診斷、預後更精準——協和專家解讀協和診療建議...

2020-12-23 騰訊網

_

_

_

_

引言

近日北京協和醫院發表的《北京協和醫院關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建議方案》引起了廣泛的關注。該「建議方案」在國家衛建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基礎上增加了兩條與患者免疫狀態相關的建議,包括:

1、診療標準第四條對於急性發熱(72h內,體溫大於37.5度)且肺部影像正常者,若外周血淋巴細胞絕對值小於0.8×10^9/L或出現CD4及CD8 T細胞計數明顯下降者即使核酸檢測未呈陽性也應居家密切觀察。

2、新冠病人就診當日,可酌情檢查炎症因子(IL-6,IL-10,TNF-α)、TB亞群11項、補體;若第5到7天,有條件的話複查降鈣素原及TB亞群11項。

當我們在討論核酸檢測的假陰性問題,或者影像學的可及性問題時,免疫學檢查是否是一個提高診斷效率的選擇呢?

當我們看到新冠病毒與流感病毒類似的隱匿傳播,重症患者與SARS類似的臨床表現,免疫評估在既往病毒診療中的研究經驗是否對抗擊新冠有所幫助呢?為此,e小道邀請到了「協和建議方案」的執筆人之一曹瑋醫生進行特約專訪。

專家簡介

曹瑋:北京協和醫院感染內科,副主任醫師,副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臨床醫學博士。在CID、JIAIDS、J Clinc Virol等雜誌上發表SCI 10餘篇;承擔並參與國自然青年基金、十三五傳染病重大專項等研究。

在本文發布的時候,曹瑋醫生已經跟隨北京協和醫院第二批支援武漢的醫療隊伍踏上了逆行的徵程。祝福醫療英雄們平安歸來!

_

採訪錄音

_

採訪記錄

e小道:CD4及CD8 T細胞計數明顯下降對於急性發熱但肺部影像正常者有何臨床指導意義?

曹瑋醫生:【在診斷方面】以SARS為例。病人已經出現了發熱,但是肺部還沒有出現影像學改變的時候,此時去檢測淋巴細胞亞群,如果患者確實為SARS感染,會先於肺部影像學改變之前出現CD4和CD8淋巴細胞的計數下降,而且和其他病毒感染的病人相比是非常顯著的。根據臨床經驗驗證,這一下降規律是一個先於肺部影像學表現出來的異常。通過這項檢測,可以在早期把這部分發熱,但是肺內還沒有出現影像學改變的感染者,及早甄別出來,進行隔離和後續醫療操作。

目前無論是衛健委的方案,還是各個醫院,以及本院的方案中,診斷相對來說都是比較明確的。基於前期科學家迅速研發出核酸診斷試劑盒,從病原體診斷的層面而言,與SARS疫情期間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進步。但是我們仍需進一步探索,因為核酸檢測有一定的陽性率,以及前面提到的無論咽拭子還是上呼吸道標本,都存在採樣是否合格或者送檢時間的問題。因此,通過對免疫狀態的動態評估,雖然不能夠代替病原體診斷,但可以為新冠病毒感染提供一定的輔助與補充的信息。比如當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時,可通過發現淋巴細胞亞群的改變規律,來判斷是否有可能是呼吸道病毒感染,此時該患者的隔離或者是防治措施可能就要跟其他普通發熱患者區分開。

【在預後方面】我們發現在流感病人當中,CD4和CD8的計數下降越低,會預示該病人之後發展為重症的可能性會越高。我們想通過既往研究經驗,考察新冠肺炎的臨床預後、感染結局是否存在相似的模式,不管是SARS還是流感病毒。有可能新冠肺炎跟流感相似度更大一些。在重症和危重症患者中,CD4或者CD8淋巴細胞是否進行性下降?如果這個規律在一部分的患者或者危重患者當中得到驗證。那麼反過來,可能當我們臨床有能力監測到這一改變時,就要高度警惕這個患者會往危重病方向進展。

【無論對於臨床預判,還是採取的治療措施】(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可能都有一定的預警的作用。對於後續其他的新型藥物或者新的治療方案,不管是各種各樣的抗病毒藥,還是其他輔助療法,如果在這些方法的治療評估當中,我們已經建立了早期診斷、預後評估、預警的前期基礎,那麼也可以把這些指標加入其中。

e小道:TB淋巴細胞亞群11項具體是一項什麼檢測,為什麼要將其加入協和版「建議指南」?

曹瑋醫生:TB淋巴細胞亞群11項是協和醫院感染科從2001、2002年開始、逐漸在本院開展的一項細胞免疫平臺的檢查項目。

我們在國家衛健委的基礎上,也就是包括檢測血常規或者是影像學的基礎上,把淋巴細胞亞群11項納入定義新冠病人的檢查項目,主要是基於協和感染李太生研究團隊的大量前期研究結果。無論是03年的SARS疫情期間,還是在之後多次的流感疫情流行期,我們做了大量關於呼吸道病人的研究。研究結果提示病毒感染患者除了淋巴細胞總體數量外,淋巴細胞亞群——不管是CD4還是CD8(亞群)的變化具有明顯規律,這一變化規律可能對於病情的預後起到提示作用,所以我們把它放在建議的檢查項目當中。

【圖1】北京協和醫院淋巴細胞亞群11項方案:包括NK細胞、B細胞、CD4+T細胞和CD8+T細胞細胞的計數和比例;CD4的功能亞群,暨CD4+T細胞表達CD28的百分比;記憶CD4和純真(naive)CD4的比例和絕對值;CD8細胞表達CD28的比例; CD8激活指標,暨CD8表面表達CD38和HLA-DR的百分比;CD4和CD8的比值

e小道:您如何看待宿主免疫狀態和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相關性?

曹瑋醫生:目前新冠所揭示出來的一些人群流行特點,其實非常好的反映了免疫狀態跟病毒感染之後臨床結局的關係。尤其是在感染前期,患者還沒有進展為重症階段的時候,主要是靠機體免疫狀態的調節,除了我們能夠做的淋巴細胞亞群的11項之外,實際上還是有很多其他指標,無論是表面標誌物還是其他分子,能夠呈現出淋巴細胞比例和種類的變化。

從廣泛原則上來說,這些重症患者的高危因素,從初步數據來看,涉及高齡患者或者有明確的基礎疾病,其中包括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或者冠心病等。還有一部分是肺部基礎疾病,該類患者可能對肺部病毒易感性較高。而高齡、糖尿病等因素對宿主免疫功能都有損傷效應,不管這一損傷效應能否通過常規淋巴細胞亞群檢測反映出來,該人群肯定存在免疫功能下調。所以這部分人群一旦新冠病毒感染易引起重症、危重症,這一趨勢與以往各種呼吸道病毒較為類似,跟流感就尤其接近,和SARS略有區別。

雖然現在還沒有特別明確的結論,尚缺乏足夠的實驗室或者臨床證據,但我們可以推測:宿主免疫狀態,是決定新冠病毒感染預後與臨床結局的重要因素。輕型或是臨床症狀比較輕微的患者,一定是其宿主免疫功能能夠控制新冠病毒,不管是病毒本身所造成的損傷,還是病毒所激發的炎症反應。

e小道:您所在的協和醫院李太生團隊在SARS診療中積累了大量研究成果,這對於新冠病毒會有什麼樣的參考價值?

曹瑋醫生:在我們團隊的前期研究中發現,這些SARS患者在急性期時,CD4、CD8細胞均有明顯下降。同時在CD4細胞中,記憶CD4細胞和純真CD4細胞呈現出等比下降的趨勢。而這一下降趨勢在一周或兩周之後,隨著患者臨床症狀好轉,會有明顯的恢復;在感染之後四周,病人的臨床症狀好轉,肺影像學也明顯恢復,外周血CD8,CD4細胞和淋巴細胞的總數會迅速地回升到一個正常水平。

所以這個看起來是一個可逆的變化。我們推測,很可能存在淋巴細胞在趨化因子或者炎症因子的作用下向肺部遷徙的機制。也是基於這一推測,在去年和前年我們做重症流感的時候,患者淋巴細胞的變化的規律果然是跟我們SARS當時的這個改變是類似的,唯一的不同,他的改變時間窗和時間線是不一樣的,流感沒有那麼急,而且在重症的病人當中才會出現非常顯著的改變。

但不能完全把SARS的研究結論用到新冠裡來。因為我們發現,新冠患者病情、流行的特點,包括病情的危重、進展程度,跟SARS相比其實還是有很大的區別,這也是為何現在防控和治療方面存在重重困難。比如新冠患者在感染很長一段時間後,部分輕型患者可能都沒有出現肺影像學改變,甚至可能沒有臨床症狀,這類患者攜帶新冠病毒,且病毒感染處於潛伏期。在這類患者中,淋巴細胞及亞群是否發生同樣的變化,現在都還不知道。當然這需要更多的研究數據,以及在重型或危重患者中考察是否存在類似規律。

_

_

本文完

排版:Jerry

相關焦點

  • 北大方正集團技術支持《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發布
    2月3日,《協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護手冊》(以下簡稱「防護手冊」)正式發布,為大眾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問題與疑惑,指導科學防護方法,疏導恐慌心理,促進社會預防能力的提升。防護手冊由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的相關權威專家第一時間組織編寫,並由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以下簡稱「協和出版社」)緊急組織編纂成書,為大眾解讀與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有關的問題與疑惑,指導科學防護方法,疏導恐慌心理,促進社會預防能力的提升。
  • 國家衛健委公布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權威專家解讀透露的最新疫情...
    新華社北京1月30日電 題:國家衛健委公布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權威專家解讀透露的最新疫情共識  新華社「新華視點」記者王秉陽  國家衛健委1月27日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解讀
    2020年2月5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以下簡稱「診療方案第五版」,現將主要內容解讀如下。  2019年12月以來,湖北省武漢市陸續發現了多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隨著疫情的蔓延,我國其他地區及境外也相繼發現了此類病例。
  • 揭秘中國百年抗疫背後的協和人
    2019歲末,在新型冠狀病毒席捲湖北,蔓延全國之時,協和醫院相繼派出4批國家援鄂抗疫醫療隊共計186名隊員,這些隊員在武漢奮戰到最後一刻,在歷史的坐標繫上,寫下了協和的名字。事實上,近百年來協和人的身影始終活躍在傳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領域的舞臺上。協和百年史,同時也是一部百年中國抗疫史。
  • 協和醫生如何做自主創新?看協和青年創新項目大賽首張成績單|北京...
    大賽集中展示了協和青年創新成果,推動了新技術、新診斷、新治療方案的轉化和應用,彰顯了協和人銳意創新、改善醫療、造福患者的行動和擔當。據了解,大賽由北京協和醫院主辦,得到衛生健康青年創新中心、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中科院創新孵化投資有限責任公司支持。
  • 金徵宇:放射學診斷是新冠肺炎診療過程中的重要一環
    在海量影像數據中挖掘有效信息,以此優化診斷和治療方法,使臨床醫學影像診斷有了質的飛躍,對疾病的診斷也越來越精準。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過程中,中華醫學會放射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放射科主任、北京協和醫學院影像醫學與核醫學系系主任金徵宇及其團隊通過論文及臨床實踐經驗,論述了新冠肺炎的影像學特徵,為新冠肺炎的早期診斷與鑑別、病情嚴重程度評估、及時防控、診療決策及治療評估提供了重要依據。
  • 清華、協和等單位開發乳腺癌AI診斷工具,可準確識別惡性腫瘤
    目前,超聲等醫學影像是乳腺癌篩查和診斷的主要手段,在乳腺癌的評估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由於醫療資源等問題,全球約三分之二的人口仍無法獲得放射學診斷信息。近年來,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工智慧算法應用於醫學圖像領域,並深刻地改變了醫學影像的發展,從一開始僅僅提供診斷信息,到引領個性化精準醫療的實現。
  • 66天,協和專家從死神手裡搶回新冠...
    冒風險連夜轉運患者1月13日晚上8點,武漢協和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尚遊教授緊急電話召集:湖北省中山醫院ICU有患者嚴重呼吸衰竭,生命危在旦夕,需要緊急支援!該院ECMO小組專家迅速集結。第一時間,鄒曉靜教授帶隊趕往省中山醫院ICU,了解患者病情。
  •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發布
    2月5日,據國家衛健委網站,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五版)》。試行第五版內容包括冠狀病毒病原學特點、臨床特點、病例定義、鑑別診斷、病例的發現與報告、治療、解除隔離和出院標準、轉運原則和醫院感染控制等內容。
  • 剛剛: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正式發布|新型...
    關於印發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的通知國衛辦醫函〔2020〕184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健康委、中醫藥管理局: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
  • 協和專家為您解答
    武漢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 董念國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心臟大血管外科主任,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副主任委員,中華醫學會胸心血管外科學分會心衰和輔助循環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隨後,吳女士和丈夫一起來到武漢協和醫院心外科求醫。董主任看了之後,說這個情況他們治療過很多,可以一次性治癒。董念國教授的診斷讓夫妻倆安心了不少,他們決定生下這個孩子。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波折再次襲來,新冠肺炎疫情全面爆發了。
  • 新冠肺炎診療方案第八版來了|新型冠狀病毒|新型冠狀病毒...
    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來源|國家衛健委新冠病毒肺炎診療方案再次迎來修改,目前進入第八版。據了解,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醫療救治工作,國家衛健委組織專家在總結前期新冠肺炎診療經驗和參考世界衛生組織及其他國家診療指南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版)》。
  • 走過28年行醫路,我決定離開協和……
    這其實就是「多學科診療模式(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的理念,不知道的人也就罷了,知道的人看我如此中二自誇肯定竊笑不已。不過老百姓是真心不知道。我的一個同學得了肝癌,當地醫生告知活不過半年,後來到了協和,手術順利,預後也還差強人意,只不過靶向藥副作用明顯,但讓我驚奇的是,他對中醫對其的後續治療很是滿意。
  • 防治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協和醫生這麼說
    大家保持警覺的同時,更重要的是了解、掌握正確的預防方法,阻止呼吸道疾病對機體的侵襲,做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守護者。今天,北京協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助理徐燕副教授為您送上一份秋冬季常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防治秘籍!
  •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發布
    國家衛健委表示,為進一步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診斷和醫療救治工作,我們組織專家在對前期醫療救治工作進行分析、研判、總結的基礎上,對診療方案進行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各有關醫療機構要在醫療救治工作中積極發揮中醫藥作用,加強中西醫結合,完善中西醫聯合會診制度,促進醫療救治取得良好效果。以下是《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七版)》全文。
  • 北京協和醫院身份證將替代就診卡「一證通行」
    從這個月開始,北京協和醫院全面推行身份證替代就診卡服務,過去需要讀就診卡的診療環節都擴展了讀身份證的功能。記者從協和醫院今天上午舉行的「百年協和倒計時1000天」啟動會上了解到,今年北京協和醫院推出了多項便民舉措,患者在協和醫院就診更加方便。據介紹,為了讓患者少帶一張卡,協和醫院對18個系統、44個環節進行了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