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網絡有多重要?斷網一天或者把手機扔家裡一天體驗下,你就知道了。
除了斷網你是不是也面臨著以下苦惱:
明明辦了500M的寬帶,在線看個視頻卻卡成狗;
明明顯示信號滿格,遊戲卻頻繁掉線;
明明房子很大,實際活動範圍卻很小,原因嘛,家裡網絡不能全覆蓋,有的地方沒有網……
當下我們的日常生活已與WiFi 網絡密不可分,聊天、玩遊戲、追劇、刷抖音、智能家居,在家裡遇到卡頓會嚴重影響心情和生活享受,就像下面的水桶理論。
水桶理論:一隻水桶能裝多少水取決於它最短的那塊木板。
家庭網絡表現也符合水桶理論,由運營商帶寬、網線規格、路由器性能、信號強度、終端設備數量共同決定。
那怎麼解決這一問題呢?今天教你一招搞定!
第一步:網線規格,六類線起步
在區域網中常見的網線主要有雙絞線、同軸電纜、光纜三種。而家裡區域網一般網線都為雙絞線。目前雙絞網線分為9大類:一類線、二類線、三類線、四類線、五類線、超五類、六類線、超六類、七類線。
家裡區域網一般網線都為三類線、五類線、超五類線。其他很少用到,因為家庭一般在百兆以下網絡,六類線以上都用於千兆網絡。
也就是說如果您想裝修時預埋線路,基本要六類線起步!
該類電纜的傳輸帶寬為250MHz,六類布線系統在200MHz時綜合衰減串擾比(PS-ACR)應該有較大的餘量,它提供2倍於超五類的帶寬。六類布線的傳輸性能遠遠高於超五類標準,最適用於傳輸速率為1Gbps的應用,短距離支持10Gbps萬兆乙太網絡。
第二步: 關閉光貓無線功能,自備無線路由
光貓是第一道入口,起到光電轉換的作用,大部分光貓帶有無線功能,可以兼顧光電轉換和無線路由器功能。不過:
①光貓一般是運營商集團採購,往往注重的是採購成本,性能一般較低。當光貓開啟無線WiFi後,在路由模式下工作,兼顧光電轉換和路由功能,當網絡流量較大時容易斷流或死機。
②光貓一般都是單頻(2.4Ghz頻段),受幹擾的因素較多,相比之下路由器的可選範圍更大,可以選擇雙頻或三頻。
③用無線路由器撥號上網可以優化NAT類型,對遊戲非常友好,可以提高網絡速度。
設置方法:
在瀏覽器地址欄裡輸入光貓的配置地址,一般都是192.168.1.1,具體的可以查看自己的光貓背面,一般都有標註,輸入完成後點回車,進入光貓配置登錄界面,輸入登錄密碼,密碼一般在光貓背面也有標註。
下圖以聯通為例進行了演示,其它不同運營商和設備大體操作類似。
第三步:選一臺靠譜的路由器
路由器界最大的營銷謊言就是所謂的「穿牆王」和「天線越多=信號越強」(多天線是應MIMO技術而生的,和WiFi信號強度沒毛線關係)。
因此對於戶型超百平的,想要實現網絡全屋無死角覆蓋,就需要多點位方案來實現了。我也是因為換了現在的這套躍層,才開始琢磨家庭網絡布局的,畢竟只靠一臺路由器實現網絡家庭全覆蓋基本是不可能過的!
第四步:無死角組網方式,推薦mesh
Mesh網絡即」無線網格網絡」,是「多跳(multi-hop)」網絡,是由ad hoc網絡發展而來,是解決「最後一公裡」問題的關鍵技術之一。在向下一代網絡演進的過程中,無線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術。無線mesh可以與其它網絡協同通信,是一個動態的可以不斷擴展的網絡架構,任意的兩個設備均可以保持無線互聯。
其實,我們也沒有必要搞懂Mesh到底是什麼,只需要了解它相比橋接/中繼好在哪就成了。
從表面上看Mesh的基本原理與無線中繼類似,都是通過無線信號連接並放大的方式實現wifi的大面積覆蓋。
但運作方式又有非常大的差異,mesh組成的是一種多節點互聯的網格型網絡,即便一個節點出現了問題,也不會導致整個wifi網絡癱瘓,因此擁有更高的穩定性!
同時mesh這張大網中,無論是發射端還是接入端都受到統一的管理,不僅SSID統一(也就是我們手機搜索到的無線信號),無線設備還可以自由尋找信號最好的節點去連接傳輸數據,用戶手持設備在不同節點旁邊穿梭時連接是無縫切換的。可以實現同AC+AP一樣的無縫漫遊體驗。這也是無線中繼無法做到的!
基於以上原因,mesh路由器產品的設計初衷就是為了滿足大面積全屋wifi覆蓋。在設置方面具有部署簡單、靈活的特性,同時又擁有優秀的漫遊體驗。最關鍵的是對於那些裝修時沒有全屋部署網線,想在信號差的地方加個路由都困難的人來說,簡直是救世主般的存在。
產品推薦:360WiFi6全屋路由天穹系列
01.簡單開箱
整機設計簡潔,不同於以往的白色機身,取而代之的是天青色,區別於在目前市面上以黑白為主色調的路由器市場顯得尤為獨特,三角形柱狀隱藏式天線設計,一方面節省放置空間,另一方面也非常百搭,放在哪裡都不突兀。
整機唯一的logo就在機身頂部的Colink按鈕上,隱蔽不浮誇,是我喜歡的調調。
機身底部指示燈通過顏色切換(紅、橙、綠)及閃爍來代表目前機器的工作狀態。
所有接口都設計在機身後部;
WAN口×1,LAN口×3,USB×1
底部橡膠防滑墊和遍布四周的散熱口;
02.人性化設置
對於絕大多數人,其實對路由器的性能並不了解,更別提網絡設置了,所以購買路由器設置是否便捷也很重要,最好是傻瓜式操作,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極客」,我老婆現在的網絡故障解決技能依然是「重啟」……
Step01:任一路由做主路由,連接電源,光貓網線連接WAN口;
Step02:下載「360家庭防火牆」app,添加並激活主路由;
Step03:添加新的路由器。接通分身路由電源,按下機身頂端Colink鍵,按照app操作提示即可自動與主路由配對完成子路由擴展網絡。
選擇合適的地方放置路由即可,指示燈顯示綠色代表信號強勁,顯示橙色代表信號較差需要調整位置,只要不是色盲都能操作。一個不夠就兩個,兩個不夠就三個,直到加到無死角為止。
基於國情設計的app功能強大,簡單操作易上手,無需電腦即可完成各種配置。
①隱私守護
支持一鍵檢測攝像頭,精準識別市面上大部分攝像機,防止其連接網絡進行偷拍。
②兒童/老人守護
通過預設家人的手機,對於老人和孩子給予更周到的保護,比如控制孩子的上網時長、屏蔽不良網站、線上支付提醒等。
③智能硬體守護
通過360安全大腦對所有智能設備深度檢測,與雲端惡意樣本實時對比,第一時間發現安全隱患和漏洞,遠離網絡攻擊,防止家裡被偷看及監聽。
④外接USB,變身共享盤
前面看到機身背面接口有個USB接口,插上硬碟之後,可以快速構建家庭數據存儲管理中心,在區域網內可直接播放硬碟裡的音視頻文件等,免去了在不同設備間重複拷貝,打造迷你NAS。
03.速度/信號測試
性價比也是360品牌的一貫競爭力,以這款產品為例,作為600元價位的路由器套裝(2臺主機)最大的賣點就是「wifi 6」。
「wifi 6」其實就是第6代無線技術——IEEE 802.11 ax,我們不需要知道很多專業的術語,只需要知道相對於wifi5標準,wifi6能夠實現更高階的調製方式(1024-QAM)、更高的帶寬)、更完善的MU-MIMO(多用戶多進多出),理論帶寬達到9607.8M。
「wifi 6」的OFDMA技術可將不同設備的上網數據合併傳輸,極大提升傳輸效率,減少信息的空置和排隊。家中多臺設備同時上網,平均延時低至0.009秒。支持MU-MIMO技術,多天線同時進行信號收發,多設備上網齊頭並進,不擁擠,上網快。
從技術參數上來講,WiFi6相較於前幾代標準的提升非常明顯。這些新標準和技術的應用使得wifi6大大提高了無線速率和信號覆蓋質量,可以同時間和多設備同時通信,提高了資源的利用率,有效的利用了空間(無線信道),提高了在密集信號下的網絡穩定性。可以毫不誇張的說wifi6真的很6,非常的強大,大大提高了wifi的速率、降低了延遲。
這個價位的mesh產品搭載了高通五核晶片確實有點讓我意外,4核64位A53 1.2GHz CPU+單核1.5GHz NPU(網絡加速引擎),低功耗高性能,每秒可處理1104000萬條指令,全屋設備穩定上網,傳輸海量數據遊刃有餘。
由於成本所限,使用的雙頻設計,而非三頻,也算情理之中。不過每臺路由器均配備了4顆高性能獨立信號放大器,增強信號發射功率並提升信號接收靈敏度,保證了與設備通訊的速率。
正如前文所說,對於大部分小白用戶來說,尤其是戶型複雜的,Mesh是最簡單方便的一種方式,優點如下:
①一個主路由可添加多個分身路由,信號自由覆蓋、隨意擴展,一個不夠多加幾個就行。
②設備可自行連接周邊信號最好的一臺路由器,無感式切換,無需人工手動操作,。
以我家為例,由於是躍層,一臺路由器絕對覆蓋不了,之前採用的是橋接方案:光纖入戶,光貓與1層主路由斐xunK3路由器用網線連接,2層用360 P1路由器橋接主路由wifi信號,勉強實現了全屋wifi的覆蓋。
除了5G信號時常搜不到以外,2.4G信號也是各種丟包、掉線,一言難盡……
使用兩套360WiFi6全屋路由,樓上樓下各放置兩臺後,實測網速如下圖:
可以看到基本每一處網速都可以跑滿,包括衛生間、陽臺、閣樓、書房等信號不好的地方也能穩定上網,告別信號死角。感謝Mesh!也感謝360,讓我一千多塊錢就解決了家裡的網絡問題!現在拿著手機在屋裡溜達終於不用再手動切換wifi信號了,而且在屋裡的任何一個角落都能搜到滿格信號。如果您也被丟包延遲無信號的問題所困擾,不妨試試我的方案。